去看书 > 承明之治 > 第71章 按部就班

第71章 按部就班


九月初,秋收来临。这一天,无论何处,大唐四方各地,洋溢着金色的喜气。咸阳也无法避免,在咸阳南部的大片农田,此时此刻金黄一片,数不尽的百姓们正在收获自己的辛勤结晶。

  李承乾呢,闲来无事来到田间散心,将这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收入眼中。李恪也抽空从洛阳返回长安,来到了咸阳。洛阳牧虽然类似地方州刺史,但实际上东西两都基本都是有完整的管理体系的,李恪基本上没啥要紧事,除非遇到突发状况。

  李恪说道:“按照大兄的吩咐,咸阳的土豆已经传播出去了,目前主要是中原地区。”

  李承乾:“土豆适应性很强,也好养活。黄河以北地区,四五月下种,秋季即可收获。中原地区一年两季不是难事,二三月下地,六七月即可收获,随后是八月二种,十月和十一月之间便可收获。不过沿海的地方一二月就可以播种了,五六月即可收获,二次播种在九月,十二月即可收获。如剑南道和南方沿海,十月十一月下地,来年二三月基本就能收获了。”

  李恪:“是,大兄放心,土豆的推行是按照地区来的,如此也能实现我大唐全年庄稼不断的情况了。可以说,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大唐的粮食产量。”

  李承乾点头:“与其令百姓们闲着,不若让他们全年忙的脚不落地,才是好事。盐铁司进展如何?”

  “大兄放心,皇嫂推行就地推广的形式,大幅度缩减了推广时间。虽说管理上有些繁琐和困难,但前期料想也生不起什么大的问题。随着百姓们知晓官盐入市,且物美价廉,料想百姓们自会口口相传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一片盛景,李承乾也由衷地感受到了一股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在他的亲手推行下,大唐产生了改变,咸阳就是一个缩小的反映现实。

  “今夕六合共金洋,芸芸凡尘覆华年。亘古不尽殍满地,予此一世丰足境。”

  县丞糜顾景带着两名官员快步赶来:“殿下!善德女王来了。”

  李承乾点头,随即返回了咸阳的县衙。来到城外,目前咸阳的扩张十分迅速,城墙还没规划,无数的房屋就已经开始落地兴建了,可想而知如今的咸阳发展速度有多么的恐怖。

  李承乾带着善德参观了大唐过往的甲胄,就是大头兵用的皮甲,这类皮甲基本都是皮质的,只不过都是缝合了很多层皮的厚甲。武器的话,长枪、横刀、复合弓、弓弦、弓矢之类的。

  大唐的军事建设可以说是在古代独领风骚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大致给大家科普一下。例如,大唐的一个长枪兵基本的标配装备有一套盔甲、一杆长枪、一把横刀、复合弓一柄、弓弦三条、弓矢最少三十!单兵帐篷一套、内含横杆、大梁、钉、桩、锤子等等。还有干粮袋一个、水袋一个、马盂一个(装液体的器物)、短刀一把、锉刀一把、钳子一把、钻子一个。药袋一个、火石袋一个、盐袋一个、磨刀石一副、解甲刀一把。鞋三双、配套衣物、裙子(护裙)、裤子、连裤袜、六带、抹额、皮带、帽子、皮帽子、皮大衣(就是皮制的宽大衣裳)、毛毯。平均人里面就有五千把镰刀,两千五百把切草刀。除却单兵药袋外,平均一个火队十个人,还要准备一个药箱,包括三黄丸、痢疾药、水解散、金疮药五十份,平均每个士兵有各种药物五份。

  这些一大堆,都是唐朝时期的详细单兵要求。还有士兵选拔和训练、各项作战布阵的训练、编制和征兵标准、个人物品的保管条例。驻扎营地的方法,细分为平原、广阔冰冻地区、地形狭窄地区、依靠险要地区等等,但实际上都是根据统军将领临机应变居多。

  扎营和拔营都有要求和流程,野战机动队形、行军侦察部队作战布置等等,一系列特别多!所以,大家有兴趣自己去了解,有人做了详细的唐朝时期的这些相关知识。实际上,新旧唐书都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内容,但主要是一般人也没那时间和耐心。

  善德女王扫了两眼:“朕要你给三千玄甲军配的那身装备。”

  李承乾一副你怕是没睡醒的神色,伸出手摸了摸善德的额头:“...没发烧啊,怎么大白天的说胡话呢?”

  善德一把打开李承乾的手:“别以为朕不知道,这些迟早都是你打算退役的装备,朕要新的。”

  李承乾笑了笑:“女王陛下,换个角度,你站在孤与大唐的角度上来看看,你说的话,有道理吗?”

  善德又不是傻子,她自然知道这要求换她也不会答应,但总要争取一下嘛。不给自己人争取好处,反倒胳膊肘向外拐,那是什么纯纯的畜生?什么玩意还不如一个自私的王权统治者?

  李承乾拿起一柄横刀,一刀挥下皮甲直接出现一道口子:“再说了,给你们新罗,你们也守不住,最后都是白白给高句丽和后百济做嫁妆。你们新罗就这么一点地盘,连皮甲都还凑不齐,无法列装全军,要什么板甲?”

  善德:“...至少给朕几千套,朕拿来武装金城的直辖部队。”

  李承乾回头一脸惊悚:“几千套?一套板甲算上本钱和工钱,高低也要二十两一套,就算你要,孤还凑不出来呢。这样吧,给你一千套,帮你充充排面。”

  “成交。”

  善德意外的爽快,李承乾直接傻了。好家伙,好一招欲擒故纵、抛砖引玉。善德很聪明,知道几千套明显不现实,那就直接上来狮子大开口,让李承乾反驳松口给一个限度,之后立马咬死!

  “啪!”

  李承乾磨着牙,一巴掌呼在善德的翘臀上。

  “呀!你放肆!!”

  善德瞬间面红耳赤,怒斥出声。

  李承乾:“怎么?孤还不能碰你不成?”

  善德顿时无言以对,毕竟都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了,这夫妻关系可谓是有实无名。

  善德俏脸红的都能滴血了:“...李承乾,你等着,迟早朕要讨回来!”

  李承乾藐视一笑:“讨回来?行啊,今夜孤给你机会。”

  善德气疯了,一巴掌朝李承乾脸上呼过去,不料反被李承乾轻松擒住,一个借力反手擒拿:“就凭你?还想和孤动手?孤看你就是三天不睡,上房揭瓦。别把孤惹急了,不然孤直接在这里把你就地正法了。”

  善德挣扎半天无济于事,愤愤不平的说道:“三万套。”

  李承乾满意一笑,直接拍了拍善德的翘臀,顺势把她放开:“可以,分批次给你送去。”

  善德稳住身形,羞愤不已,唾弃道:“呸!无赖之徒!”

  李承乾一副你不识好歹的神色:“接着骂,今晚用口,还要用脚。”

  善德女王直接尖叫一声,小跑离去。李承乾好歹是后世的人,会的技巧可不要太多了,毕竟有这么多启蒙作品不是吗?再说了,也不怪李承乾,谁让善德女王的一双玉足这么娇嫩、美感十足呢?不嗦几口那岂不是罪过?不拿来用用岂非暴殄天物?

  另一边,李承乾要的陇右道三万将士,也到了。不得不说,有资本在手,做啥事情都十分顺心,也十分顺利。原东宫十率率府,如今已经被腾空了,李承乾在这里见到了当初一同征讨吐谷浑的三万将士们。

  李承乾一身常服,闲散的在三军将士之间穿梭,最后登上高台。

  “兄弟们,昔日和你们一起出征吐谷浑的哪个小伙子,如今早已今非昔比。俗话说得好,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你们是我的恩师,也就是你们都知道的大唐军神,李靖老将军最后带的一批将士,而你们也是第一批带着我上战场的兄弟们!”

  “今天,我李承乾把你们大老远的从陇右道找过来,不是单纯的叙旧,我李承乾希望可以继续和兄弟们,再次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有你们在,我李承乾在战场上就无所畏惧!有你们在,我李承乾就敢把那群蛮夷视作插标卖首的杂碎!”

  “我李承乾既然叫你们来了,那就没想过让你们再离开!我知道,大家都是陇右道的人,那里有你们的至亲!你们放心!老子李承乾在这里告诉你们!你们的亲人,也是老子的亲人!他们也会来到咸阳!我还会为他们安置住处,保证他们都能过的更好!你们,也要过的更好!你们当初带着我李承乾在吐谷浑杀了一个天昏地暗!今天,我李承乾也要告诉你们,只要我李承乾饿不死,你们也不会饿着!”

  “但还是那句话,因为你们这些兄弟,对我李承乾来说不一样,所以我李承乾尊重你们的选择!如果你们因为其它难处,不能再和我李承乾一起血洒疆场,我李承乾绝不强迫!我李承乾要走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我想到的支持者就是你们!如果你们有难处,那就不要顾忌,我李承乾和剩下的兄弟们,为你们践行!送你们回到陇右道!”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大喊道:“兄弟们!!还愿不愿意陪我李承乾再去战场上杀敌建功?!”

  “我!!”

  “我!!————我!!————”

  “还有我!!——————我也是!!——————”

  渐渐的,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渐渐的,这数万将士,纷纷响应!因为李承乾把他们的后顾之忧解决了,他们的家人都能直接到咸阳安家,有李承乾的保证,他们也在咸阳,没有比亲眼看着家人们更安心的了。

  最终,三万多名将士,无一人退出,全数响应李承乾的号召。

  李承乾满意点头:“好!!都是爷们!!咱们都是大唐的爷们!!接下来,让我李承乾告诉你兄弟们!我李承乾把兄弟们大老远的叫过来,给你们准备了些什么大喜!!”

  凡是太子十率将士,不再服役,且吃穿住行全部由东宫报销,乃至每月都有军饷!其次,就是所有人的直系血亲,都能被接到咸阳安置,每月都能有补贴,孩子们都能有机会就学,家人一律免去徭役!

  要求只有一个,服从李承乾的命令!绝对贯彻执行军令!

  李承乾:“你们会很苦!!吃一遍我小时候吃的苦!!我李承乾要把兄弟们变成一个个百战老兵!!你们每一天都会被沉重的训练压着喘不过气!!当战争来临!!你们平日里流的汗水越多!!战场上流的血就越少!!”

  每日的早晚分隔两段,早晨训练团队作战,下午训练个人单兵作战。着重于提高单兵作战能力,从而提高团队整体作战能力。目前我朝三军,个人作战能力很低,极大程度依赖将帅指挥带来的激励,否则士气很难维持。既如此,以个人实力、团队士气为首要,从而全面提高我军整体作战素质。武器训练、体能训练、阵型训练三者缺一不可。而武器训练、体能训练完全可以设立在个人训练之中,而阵型训练就要设立在团队训练之中了。

  辰时起身进行团队训练直至午时过半用中餐,末时开始进行个人训练直至亥时,子时则令将士们休息。亥时期间,留给将士们自己,各个卫率在军中巡逻,加强军中纪律,使将士们逐渐习惯。


  (https://www.qkshu6.com/shu/37176/32340.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