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我想宅在初唐 > 第151章 李泰

第151章 李泰


冯盎的两个儿子看到电报的内容,疑惑中夹杂着愤怒。

  他俩的人生经历和学识,还不足以看出隐藏在电报之下的博弈,只能了解电报文字的表象。

  这是他们无法做出的决定,只能立刻返回广州,交由冯盎做决定。

  冯盎毕竟是老油条,他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晰的认知,理解了两个选择背后的意义。

  “唉……”冯盎吐出一口浊气,自言自语道:“岭南不太平咯……”

  他向两个儿子介绍了两个选择背后代表的意义,看着表情愕然的两兄弟,冯盎也只能叹口气。

  自己的几个儿子,也就老大老二比较聪明,但他们也不是天才,也得经过学习和成长。

  现在两人还太过稚嫩,还是让他们好好成长吧。

  岭南,他暂时不会交出去,这是他的底牌,无论是大华还是大唐,交出兵权就意味着,自己已经把脖子放到了他们的屠刀下面。

  是死是活,完全就看他们的心情了。

  所以,冯盎还是选择了第一个。

  李宽得到了冯盎的答案,只是笑了笑。

  无论冯盎做出选择,获利的都是大华,无非就是获利的时间区别。

  大华三年,正月初五,这年李宽十四岁。

  大唐也迎来了贞观八年的第一个大朝。

  朝廷如今也照猫画虎学习了大华,做了今年的目标规划。

  像模像样的,就是不知道到年底能完成个几成。

  在早朝即将结束时,李世民发布了一项任命:

  “秀宁将千阳县交给了太上皇,如今太上皇安享晚年不问世事,又将千阳县交到了朕的手上。

  千阳县内有高产的粮食,不过朕之前并不知晓,害的千阳县荒废许久。

  今年必须重新启动千阳县,培育高产良种,解决大唐缺粮的问题。

  此事交由太子负责,酌情抽调工部匠人和民间耕种老手,务必在三年内提供足够的良种。”

  “儿臣遵旨!”

  李世民现在对李承乾是越来越满意了,自从大华回来,李世民已经发现李承乾彻底变了,一切都往好的方向改变。

  沉稳、豁达,自信、谦逊,没人敢在对太子说三道四。

  他靠的不是李世民的威势不是太子的身份,而是日常的行为和处理公务的能力,堵住了其他的嘴。

  世家很着急,他们可不想皇位的更迭如此平稳,世家的势力明眼都能看到日渐微弱。

  如果皇权平稳度过,那相对的世家就日薄西山无法抵抗皇室,离死不远了。

  所以他们必须反抗,他们盯上了李泰!

  李泰更着急!

  李承乾越获得李世民的满意,他就离那个位子越远。

  他必须反击了,但绝对不能让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发现。

  否则,他受到的就不是禁足警告了,被下令之官都算是轻的。

  匆匆忙忙来到文学馆,召集文学馆的学士,将自己刚刚的消息告知了大家,希望他们能想出好办法。

  “本王刚刚得到消息,李承乾后天一早,要去千阳县视察。你们说,这是不是一次机会?”

  李泰所谓的机会,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也没挑明。

  崔凌志,清河崔氏的旁支,在前几天的朝会后就被主家交待,想办法让李泰动手。

  现在,机会不就来了?

  他假装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越王,李承乾的护卫安排您知道吗?”

  “知道!”李泰自信的点点头,他是从长孙皇后那听到的,相信是不会出错的。

  “不知是李承乾太自大了,还是父皇疏忽了,只有百人的东宫十六卫和若干侍从。”

  “那还真是个大机会!”得到如此重大的消息,崔凌志本来的假笑也变成了真笑。

  王家的旁支王博玉也出声赞同道:“这个机会不能放过。”

  说完还看了崔凌志一眼,两人心有灵犀的笑了一笑。

  看来不单是崔凌志得到了主家的交待,其他世家的‘学士’也是同样如此。

  “可是我们要怎么做?”

  李泰皱起了眉头,机会是机会,可是怎么把握这个机会,他想不到。

  崔凌志和王博玉同时做了一个手势:手掌在脖子上一划。

  李泰也被他们的想法吓了一跳,但回神后想了许久,表情也是越来越狰狞,终于牙口一咬,同意了崔凌志和王博玉。

  “人手呢?”李泰狰狞的问到两人。

  “死士!我可以帮你找到200全副武装的死士!”

  崔凌志率先开口,说出了主家的安排。

  王博玉也没落下,表示可以提供200。

  已经被欲望冲昏头脑的李泰,根本就没去思考,为什么他们这两个文学馆的学士,手中竟然有死士这种大逆不道的‘东西’,甚至还有如此数量。

  特别是其他的学士,听到三人欲想谋害当朝太子,竟然都不害怕,甚至还帮忙提出善后意见。

  太多太多疑点了!

  或许李泰已经注意,但为了那个位置,其他的都可以忽视。

  杜楚客再次被排除在外,只从他三番两次提醒李泰不要有非分之想,李泰就将他划到了内应之类。

  在越王府等待李泰的杜楚客,估摸着早朝早已经结束,却迟迟不见李泰的身影。

  李泰带着崔凌志和王博玉回到了越王府,似乎是看到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对杜楚客也越发的不客气,直接让他滚出越王府。

  杜楚客看到三人,心里的危机感越来越重,对李泰的语气也不计较,走出了前厅。

  听着三人大笑讥讽着自己,隐约中李泰说出了‘死士’两字,被崔凌志小声提醒后,三人也消失在了大厅,不知去哪了。

  不敢停留,杜楚客匆匆回到了家里。

  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不禁仰天长叹,杜楚客心里对自己说道:

  “这几年叹气是越来越多了啊,看来还是得用兄长的办法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当天,杜楚客就偷偷通过公主府给兄长写了信,向他讨要孙道长的‘仙丹’。

  李泰有了这些‘学士’的帮忙,一天内所有的死士都已经悄悄埋伏在长安的西边。


  (https://www.qkshu6.com/shu/37474/32261.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