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穿越:寒门逆袭之步步为营 > 第128章 怎么办

第128章 怎么办


章阳见管家要走,急忙追了出去。

  管家代表崔家,带着那么多礼品前来探望自己,虽是下人,礼节上也应表示表示,其次,章阳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想让管家再劝劝崔氏。

  “救星啊!你怎么这么快就走了?悲催的你,进门来总共没说上两句完整的话,就这么被打发了?你也太听话了吧!”

  章阳恨其不争,却未说出口。

  他从怀里掏出几两碎银子,递过去,满脸真诚地鼓励管家。

  “要不,再劝一劝?”

  管家看了一眼章阳微笑的脸庞,这么大的官对自己如此亲切,实在反常,误以为章阳话中另有深意:

  你要是不死心,可以去再劝一劝,后果可是很严重噢!

  章阳是京中新贵,医术更是了得,百姓们都传说他是仙人。

  “这是有意点拨我?让我快撤!?”

  “章大人,真是个好人啊!这银子我怎么能要?!”

  想到这里,管家伸出去的手,急忙缩回来,感激得声音也激动起来,抱拳施礼:

  “不敢,不敢!”

  然后,转身就往府外走。

  他在崔家十几年,京城里的各府,个个都脸熟,不论到了哪个府上,都看崔府的面子对他以礼相待,并对他出手大方,笑脸迎送。

  每次得到的赏钱最少也是50,100的银锭子,有时还有金瓜子,金粒子之类的。

  这些年他都记不清到底收过多少赏钱。

  反正用这些钱,他在老家置了百亩良田,还偷偷在京城开了三间铺子,手里还存有不少剩余。

  今天来章府,虽然章大人只拿出几两碎银子来打发自己,可那句话却是在救自己。

  随着财富越来越多,管家常常坐立不安,时常反省自危,担心自己命格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富贵,遇事经常胡思乱想。

  这个章大人真不错!

  这是管家对章阳的评价。

  来之前老爷就交待:

  “把我的话带到即可,不要多说一句话!”

  管家就知道此行不简单,看见小姐这么晚了还和章大人共处一室,连丫鬟春华都被安排在内外把守,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还离谱。

  “难道…小姐要对章大人使美人计?”

  管家不敢再往后想,头皮已经发麻,后脖子嗖嗖冒凉气。

  我是不是知道得太多了?妈呀!快跑!

  管家一溜烟出了章府。生怕跑慢了,就要大祸临头。

  章阳伸手想再招呼他,已经来不及。望着管家的背影,章阳感叹。

  “小老头儿,跑得真够快的!”

  “不想帮忙劝说,倒是说句话啊!怎么银子也不要!就跑了?”

  看了一眼手中的碎银,随手一抛,反手接住,章阳自言自语:

  “又替我省钱了!”

  随后揣起碎银,返回书房。

  崔氏看见他追出去,知道肯定是去打赏管家,心里对章阳的做法十分赞成:

  “他还懂得人情世故!真好!”

  章阳现在是崔氏的心头好,眼中的花儿,瞅着哪儿哪儿都好,没有一丁点儿缺点。

  “这些下人,都怪我平时把他们惯坏了,回头好好敲打敲打。”

  崔氏宽慰章阳,担心他家底薄,生气管家要赏钱。

  “他可没有收我的银子!”

  章阳拿出碎银在崔氏面前晃了晃。

  “那是因为你给的赏钱太少,他这些年到处收钱,也攒下不少家底,估计比你都富裕,看不上你那几两碎银子了。回头我让父亲整顿整顿家风,耗子吃肉,不还是给猫攒膘嘛!”

  崔氏说得理所应当,她治家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在她看来,家奴的一切都是主人的,不论生命、子嗣和财产。

  “还是不要太无情,他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待人宽容,也是为后代子孙积福,你不替别人着想,也要为我们的孩子着想啊!”

  一提到孩子,崔氏瞬间心软。

  “我听你的!这些人,就留给孩子长大后去整治。”

  “嗯?你也知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故事?”

  章阳吃惊崔氏的做法和乾隆惊人的相似。

  “什么和珅、乾隆、嘉庆?我怎么没听过?”

  “噢,是个和你的做法相同的故事,只不过故事里的父亲比你更狠,他把贪官的死都算计其中,可谓将下人利用到了极致。”

  崔氏点头,表示听懂章阳的意思。

  “这下应该没有人再来打扰我们了!”

  崔氏重新提起留宿的事情。

  “但愿吧!”

  章阳认为崔光明不可能放任崔氏这么做。

  “我们打个赌,等下还会有人来!你信不信?”

  “不管是谁,他怎么来,我怎么让他回去!”

  崔氏开始生气,这么晚,谁还会来打扰她和章阳享受二人时光。这次谁的面子她都不想给!

  可是章阳既然这么说,一定有他的道理,崔氏对他深信不疑。

  “反正无事,等人也是无聊,不如再讲讲,岳丈的故事?”

  “小心好奇害死猫!”崔氏打趣他。

  “我只是好奇你又有怎样的奇招。”

  崔氏被夸得有了兴致,开始回忆:

  “这就要说父亲筹集银两的事情,收钱容易,出钱难,那些门派,刚得了父亲发出去的琉璃宫的二十万两银子,还没暖热乎,就要往外掏,纷纷说没钱。”

  父亲收不上来银子,开始犯难,大话已经说出去,向敦王爷做了保证,这可如何是好。

  大哥见到,抱出一个匣子,里面都是欠条:

  “这里面大概有五十多万两,催收一下,三十万应该没问题,银子问题自然可解。”

  父亲认为此法可行,反正离间了梦一琪和敦王爷,这些欠钱的人,也就没有什么用处。

  我当即表示反对。

  首先,银子不能只有我们一家出,其次上门请捐,能体现我们的价值  告诉敦王爷我们在做事,也让王爷知道我们的忠心和捐款来之不易。

  最主要的是,这些欠条不止是钱,还是各派中的人留在我们手里的把柄。关键时刻可以驱使他们的条件。

  如果催收,不但要翻脸还有可能结仇,属于自毁门路。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一下得罪这么多人,实在不智。

  况且五十多万欠条只换回三十万银子,太亏了。

  “那怎么办?”


  (https://www.qkshu6.com/shu/38530/32284.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