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你好,1976! > 第94章 写信

第94章 写信


几个人立刻把脑袋凑了过去,这可是国家大事。

  报纸上写得十分清楚,再也不会有知青下乡插队了。

  陈宣放下报纸,感慨道:“政策真的变化非常大,一切都不一样了。”

  郑卫民说道:“今年年底召开的大会可能会制定更加明确的政策。”

  “比如呢?”王乃强和陈宣都很感兴趣,你丫还能说出花儿来?

  郑卫民还是回忆了一下才说道:“我感觉国家会制定发展经济的政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会进一步提升。”

  “我也觉得是!而且前几年咱们国家对外上面异常强势,我感觉,在对外的政策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梁野的话一出口,就让郑卫民另眼相看,这大哥牛啊,这都能想到?

  “卫民,你这什么眼神?你整天去蹭人家英语课又不拍人家姑娘,你就真以为就你能看得出来了?”

  郑卫民摸摸鼻子:“有那么明显么?”

  “还不明显啊?徐教授说了好几次要把你推到世界史专业去,也没见你小子反对啊?”

  “我没有反对的理由啊。”

  “可你有兴趣爱好!对吧?传统文化你研究的可不少!”梁野呵呵一笑,往床上一躺,拉长声音说道:“等着吧!”

  回去的公交车上,王云芳和刘娅坐在了最后一排。

  “北大的锅塌豆腐和四喜丸子果然好吃,难怪两个人能吃掉十个馒头!不过今儿好像大家都收着了,没吃得太过分。”

  “你说你矜持什么呀?卫民买了两份,不就想让你吃俩么?你还有啥不好意思的?你看人家杜若,该吃就吃,放得多开!”

  “你要是少提几句赵军,我能吃仨!”

  王云芳忽然说道:“刘娅,我怎么觉得杜若就是那个尾巴呢?”

  刘娅疑惑地说道:“不像吧?人家是过来了,但我也打听了一下,人家是沈招娣的同学,是孙东风给请来一起的,你没见着那几个男生看她的眼神?你没见着郑卫民看她的眼神?完全不一样的好不?”

  “我有这种感觉,杜若就是那个尾巴!没听东风他们说么,杜若非常难请,平时都不和男同学搭话。你觉得那几个男同学怎么样?”

  “还可以,但差点意思。”

  “这不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刘娅斜视着王云芳:“我觉得你在显摆!郑卫民的心思可都在你身上,这现场的大家可都能看出来,我觉得杜若也能看出来,她不傻。”

  “要是今儿韩亚文没出现就完美了。”

  “甘蔗哪有两头甜!韩亚文想追你啊?嫌人家碍事了?”

  “没有!但他可能会给郑卫民带来麻烦。他这回去一嚷嚷,大院里的人就都知道了!”

  “我知道了,你们大院有人想追你!”

  “你不知道!那群家伙……”

  “顽主啊?”

  “你这个说法可以概括很多我想说的话。”

  “那就是说,他们会去找郑卫民麻烦?”刘娅有些担心了,虽然郑卫民也是大院子弟,但和那群“顽主”可完全不一样。

  “也许,但不一定。但我知道,杜若肯定在等我们大院的人去找郑卫民的麻烦。郑卫民自打回城之后就没有回过家,他和之前大院里的人联系的只有赵军一个人,而赵军还远在东北当兵,想帮他也帮不上。”

  刘娅颇为担心:“那郑卫民这个亏不是吃定了?”

  “如果真动手的话,卫民估计会吃点亏;但要是不动手拼脑子想用手段,卫民会笑醒的。”

  “你就对郑卫民那么有信心?”

  王云芳指了指脑袋,说道:“郑卫民可是历史学系的,他什么场面不知道?”

  韩亚文早在下午就回了大院,但回去之后却没有找到人,今儿星期天,大家都出去玩去了。

  想了一下,韩亚文自言自语道:“我急什么呀?又不是我找媳妇!我还一个个地去通知,闲得我!放假的时候一起通知了!”

  回到家里,他拿起一张报纸,看到上面的新闻,上山下乡结束了,要给知青们解决返城和工作。

  “这是好事儿!咱终于能找点正事干了!”

  各大院都在看报纸,消息像野火一般,烧得飞快,知青的返城潮要来了。

  郑家也在看这个消息。

  郑卫红从外面闯了进来,上了初中的她个子长高了不少,有些小大人的模样了。

  “爸,妈!刚刚听外面的人都在说知青能返城了,国家在研究这个事情,是不是三哥可以回来了?”

  这是一个躲不开的话题,郑刚和袁秋一直回避,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知道再也无法回避了。

  政策都出来了,他们要是再对三儿子不闻不问,那所有的邻居都会看不下去。

  “给三儿写封信吧。”袁秋对郑刚说道。

  郑刚点点头:“到时候了!他的任务结束了。国家也在研究安排工作的事情,三儿回来也能有个事情做。”

  “那今晚就写吧,明天就星期一了,你又该忙了。”

  “晚饭后我就写,明天上班的时候顺路就寄出去了。”郑刚点了一支烟,慢慢抽着,最近一两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让他有些不适应。

  这个晚上,大院许多家庭都非常热闹,大家见了面心情都会好上许多,相互打招呼的内容也变了:“哎,你家小二要回来了吧?”

  “回来!这就给他准备房间被褥!你家老大呢?这些年也不容易啊!”

  “马上就好了!今年过年可以团圆了!”

  郑刚打开写字台的灯,展开了信纸,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上次和三儿子通信,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对于最后一封信的内容他,他的记忆已经模糊了,但他知道,自己没有给三儿子需要的东西。

  想了许久,郑刚落笔了。

  他行使了一名父亲的威严,没有提过往的事情,只是让他准备买票回北京。

  信不长,很快就写完,郑刚把信封好,心里总觉得像有块石头压着。

  第二天上班的路上,郑刚把信投进了邮筒。

  到了办公室,果然大家都在讨论知青回城的事情。

  见到他进来,张主任便问道:“老郑,看报纸了吧?大消息啊!你家三儿什么时候回来?”

  郑刚笑道:“写信去通知他了!估计过一阵子就可以回来了!”

  张主任心中惊诧,这郑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什么好隐瞒的?你都肯让三儿回来了,这都不能让你显摆一下儿子考上大学的事情?

  他和办公室的几个人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奇怪。

  等到中午吃饭,郑刚先出去了,他们几个人才走到一块。

  张主任带着几分的不确定:“我说,老郑不会不知道他儿子回来了吧?”

  “这事儿确实透着邪性。说实话,我现在也很想求证一下老郑三儿子是不是真的考上大学了,要是真的考上了,介绍给我侄女也挺好的。”

  “可拉倒吧!你和你侄女什么愁什么怨?”

  “等等吧,老郑就算再能装,也不能不让大家知道他三儿子在哪儿吧?”


  (https://www.qkshu6.com/shu/40076/32318.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