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八百七十五章 《规范》

第八百七十五章 《规范》


  梁策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厚脸皮。

  但他现在知道,自己错了。

  否则,脸颊为什么会有火辣辣的感觉呢。

  集合全国生物界的老中青三代数十人的目光,灼烤的梁策的脸颊滋滋作响。

  梁策不仅尴尬的想死,还尴尬的说不出话来。

  好在这里还有自己人。

  蒋同化替他着想,咳嗽一声,道:“今天的时间也很晚了,议程既然完成了,不如就此结束吧。”

  大家一起离开,就不会那么尴尬了。

  可惜,此时的蒋同化,并不受人待见,纪赡更是狠狠的瞪了蒋同化一眼,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就开会吧。梁策,你先回去吧。”

  他不说还好,一说话,大家看梁策就更合理了。

  梁策想笑一笑以增添褶皱,增强脸皮的厚度,可他就是笑不出来,低头走出了会场。

  “我送一下梁策。”蒋同化不敢被梁策忌恨一辈子。

  而在蒋同化的身后,却是有人趁机发出诡异的笑声:“这俩关系真好。”

  “小蒋在家肯定怕媳妇。”

  “咱们先开始吧,别浪费时间了。”

  “不等了?”

  “少一个半个的人,没关系。”

  蒋同化勾着头出门,身后已是讨论声起。

  “后悔了?”出了门以后,梁策靠在一个柱子上,点燃了香烟,心理无比的敏感。

  蒋同化僵笑两声,说:“我有啥后悔的。”

  “你跟我出来,就要被这起子人打入另册了吧。”

  蒋同化一凛,连忙表忠心,道:“大不了我不干了,怕他们什么。”

  “说不干就不干了,呵呵……”梁策眼望着前方,目光没有焦距。

  蒋同化忽然醒悟过来,自己大不了不干的职位,可是梁策刚刚没能得到的。

  这群人,假清高,等过些日子,他们就明白了。”蒋同化呵呵的傻笑,尽量当做听不懂的样子。

  梁策撇撇嘴,道:“他们明白不明白,我不知道,我算是明白了,老爷子早就知道我进不了委员会了,是吗?”

  蒋同化愣了一下:“怎么会。”

  他可是跑前跑后出力良多,要是梁策进不了,他瞎折腾什么。

  梁策刚才被挤兑的不行,现在跳出来了,反而头脑清醒了一些,自嘲的道:“纪赡又不是昨天才出生的,他的性格,老爷子能不知道?有他在委员会里,我就争不过杨锐。”

  “纪赡是纪赡,他影响力没那么大。”蒋同化听的也怀疑起来,嘴里却是不能承认的。

  梁策也不要他承认,靠着柱子,继续忧郁的抽烟,像是自己女朋友被人抢了的模样。

  啪啪啪啪

  身后的会议室里,人们不知道说到了什么,使劲的鼓掌起来。

  蒋同化向后回了一下头,又转了过来。

  “去吧。”梁策摁灭烟头,道:“跟着我也没什么鸟事。”

  “没事儿,我跟着你。”蒋同化连忙表忠心。

  “你跟着我有什么用,我遛鸟去,你也去?”

  “去,怎么不去,我给你拎鸟笼。”蒋同化也不要节操什么的了,能拍的马屁一个都不放过,只求积分够了续一条命。

  梁策抖抖衣服,将烟头弹开了,迈步就走。

  蒋同化连忙跟紧。

  两人一前一后,影子拉的修长。

  会议室内,杨锐与诸人言谈甚欢。

  GMP委员会的首要工作是制定一部《药品生产管理规定》,大家不管是闲聊还是开会,话题自然会侧重于此。不用说,杨锐在这方面的优势大的像是孙悟空做蒙面牛郎似的,他甚至能找出两三个版本的《规定》,要国外的资源更是不在话下。

  这也是因为国内生物系专业医学实验室和医学相关产业的依赖,国内的基础投入向来不高,医学相关产业又是最来钱的,包括杨锐曾经的硕士导师,都是靠着给药厂打工,才能支持个人消费和实验室研究。

  像是GMP这种卡药厂脖子的东西,也是基础生物界少数能吃饱的项目,有很多学者都会用心钻研,以至于一些基础生物学的学者,做着做着都转行了——喜大普奔!

  这样的背景,使得全中国的生物系都有向医疗抛媚眼的倾向,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癌症相关,若是以“癌”或“cancer”为关键字来搜索论文的话,作者单位之五花八门,足以令人惊讶:中国原来有这么多专业啊!

  而对今天刚刚成立的GMP委员会诸人来说,杨锐的表现更是令人惊讶。

  大家其实都是刚刚接触这方面,一些学者对“药品生产管理”方面的了解兴许还没有工厂的工人多——当然,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对成熟的相关产业研究员来说,只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补上这一课,然后有模有样的做些辅助工作。

  不过,要补课就需要人来教了。

  发现杨锐对药品生产有了解,不少人立即和他聊了起来。

  并没有人奇怪杨锐对制药业的了解,能做出参与临床试验的新药的人,都可以说是制药业的代表了。

  一群人很快聊的热络起来。

  杨锐有意无意的选出几条自己认同的《药品生产管理规定》的总纲之后,会议的气氛更上一层楼。

  杨锐亦是很认真的参与讨论。

  这种类似法规性质的《规定》,和专门的学术报告还是很不同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受到不同人的不同认知结构的影响。

  杨锐希望得到一份符合自己认知的《规定》,就不会完全照抄脑海中的《规定》。

  不过,一些细节和结构方面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杨锐第一天就给委员会的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晚饭时间,蒋同化匆匆返回,看到的就是杨锐如鱼得水的模样。

  至于蒋同化本人,除了几位来自卫生系统的研究员和他打招呼以外,甚至都没有得到基本的欢迎。

  “杨锐又搞了什么?”蒋同化站到自己的小圈子里,小声询问。

  “杨锐对药品生产有一套。”蒋同化的师弟范成义没有靠近,就隔空听着,也是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比你还有一套?”蒋同化问。

  “人家有理论有实践。”范成义顿了一下,道:“我刚才听他说,英国捷利康在全球建立的辅酶Q10的工厂,都是采用他设计的标准。”

  蒋同化讶然问:“真的?”

  “估计不会假,这种事问一下就知道了。捷利康在京城就有代表处,在国外的规模也很大。”范成义啧啧有声,道:“以前就知道杨锐做的辅酶Q10的专利卖给了英国人,没想到他弄出了全套的生产工艺。”

  在互联网时代以前,信息流通从来都是缓慢的。就是圈子相对较小的科技界,也非常依赖各种会议和集会。当然,科技界和社会之间的信息流畅就更是问题多多了,价值顶尖的成果不出名,或者是部分出名的情况太多太多。

  比如制药界和化学合成界的顶尖成果两步法合成维生素C,堪称神一般的作品,但出了生物界,知者寥寥。而同样做出了顶尖工作的比如陈景润,在中国人尽皆知,与其说是科学成就,不如说是《人民文学》和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就。

  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完成于1973年,直到1978年,都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丝毫波澜,直到《哥德巴赫猜想》一文问世,一夜之间,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的名声就响彻了大江南北。各地的报纸、广播电台纷纷转载,党政军领导干部引领阅读……

  然而,与陈景润做出了相似贡献的潘承洞和王元,却并没有收获多楸社会声望。相对于陈景润证明了12,潘承洞证明的15,王元和潘承洞共同证明的14在学术上并不逊色,按道理说,大家都没有最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本应该是不相上下的,但结果并不如此。

  相比前人,杨锐更知道这种成果与声望不符的情况,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在意舆论和宣传的,采访和新闻都没有断过。

  辅酶Q10的生产工艺的问题,却是杨锐一直不怎么在意的部分,没想到今天放出来,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蒋同化顿时感受到了深刻的威胁。

  他对GMP委员会也是有野望的,不希望看到杨锐这种意外因素的出现。

  作为半官僚化的学者,蒋同化其实不怕那些脱离一线的学者,比项目比后台,他有卫生部的支持,这就足够了。

  同样的,蒋同化也不怕那些精力不济的老年人,做《药品生产管理规定》就像是古代的修史一样,这是一项漫长而严酷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体力和精力的储备,老年人的经验再多,也是有心无力。

  反而是杨锐这样的学者,对蒋同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失去梁策以后,蒋同化更是缺少强硬的工具。

  当然,蒋同化并不觉得杨锐有能力执掌GMP委员会,他自己甚至都只是将此当做一个目标而已。能够产生充足的影响力就不容易了,蒋同化更担心的是杨锐会抵消自己的部分影响。

  “梁策真走了?”范成义又担心的问了一句。

  蒋同化回看他一眼,道:“不走怎么办?”

  “明年估计还有一次补选,这次不行,下次来也一样。”范成义更像是安慰自己。

  蒋同化笑了笑,心里却不以为然,就梁策的心理素质,他是承担不起再一次补选了。

  “我去会会杨锐。”蒋同化见身边几位同僚都是士气不振的模样,却是决定再开荒一次杨锐。

  范成义等人假意阻拦一,就由着蒋同化去了。

  ……


  (https://www.qkshu6.com/shu/11394/30996689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