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生办

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生办


  记者们涌入招生办,让里面的工作人员措手不及。

  其实,有准备也是没办法,记者都是无冕之王,挂着记者证的真记者更是厉害无比,走道里的职工装模作样的拦了一下,就看着他们冲进了主任的办公室。

  在高考招生期间,招生办主任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在有手机的年代里,每逢高考招生,招生办的主任都是要手机关机的,以免被求情找关系的人打爆了。

  不过,面对记者,主任阁下也没有办法,只能徒劳的驱赶道:“你们不要来问我,消息公布是有政策的。”

  “文科和理科状元都没有出来,是哪一科出了问题?”一名记者将话筒伸到了主任面前,问题准确而气势磅礴。

  主任瞅着对方工作证上的“平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几个字,瞬间就为萎了,小声说:“我们不能说的。”

  “李主任的意思是,文理科状元都出现了问题?是这次的评卷工作出现了问题吗?”旁边的记者开始下死手。

  主任生气也没办法,只能说:“我们目前还在核对成绩。”

  “李主任,麻烦解释清楚一点?是成绩出现问题了吗?还是有人作弊?”一位挂着平江日报牌子的记者,大喇喇的坐到了李主任面前,就在他的桌面上摆开纸笔,做起了记录。

  其他记者也各找各的地方,像是开会似的,分散在整个办公室里。

  如今的记者采访就是如此,除非特殊采访,否则,采访对象都会自动自觉的配合。

  当然,如果采访对象不配合,记者们还是会想各种办法,但狗仔队似的追踪询问,现在是见不到。

  李主任逃也没地方逃,在一群记者的目光下,不禁略显慌乱,首先反驳道:“我们的评卷工作没有问题,目前也没有发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作弊情况,至于文理科的状元,我们是出于谨慎,重新复查。”

  “文理科状元的分数分别是多少?”

  “我这里没资料,过一会,你们应该就知道了。”李主任尽力推脱着。

  记者们眼中却闪着光,一个劲的逼问。

  采访高考招生是个有点鸡肋的活计。高考的录取线和录取分数,自然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哪怕平时是在单位看报,今天也要买报纸回家去,而且会一买就买好几份。

  但是,报纸卖的好,不代表记者们就愿意了。

  写高考招生的文章是很没意思的事,能够说的东西不多,篇幅也不大……

  不过,如果高考招生出现了什么问题,对记者们来说,那就太有话题性了。

  早几年,高考作弊之类的案子,就让写文章的记者火了一把。

  现在,他们期待的也是相似的东西。

  李主任焦头烂额的应付着他们,实在应付不下去的时候,才说:“等等,我问一下,他们核查好了没。”

  记者们让开地方,看着李主任拿起电话,咬牙切齿的问阅卷情况。

  不多时,一个密封的信函,被送了过来。

  “李主任,稍等,我先照个像。”一位记者不由分说,将李主任和他手里的信封照到了一起。

  “好了好了,拍几张照就行了。”李主任被闪光灯闪的够呛,迅速的撕开了信封。

  “里面是文理科状元的分数吗?”

  “哦……是,是分数。”李主任打了个绊,快速的扫了一遍信纸。

  “多少分?”

  “稍等。”李主任打开抽屉,翻了翻,记了个数字,道:“今年的文科第一是562分。理科第一……是670分。”

  “文科562,理科670……”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平江日报的记者边说边记,然后突然住口。

  平江广播电台的记者挤了上来,大声问:“李主任,理科第一670分,是690分的670分?”

  其他记者也全都站了起来,乱糟糟的挤上前来。

  李主任被挤到了墙角,还得露出微笑,说:“满分690分,理科第一是670分,我们已经核查了试卷。”

  分数线的公布是有时间限制的,他们看到670分的分数,却不得不将其试卷全部找出来,然后重新检查一遍,就此耽搁了功夫,以至于不能按时公布状元分数。

  这个分数,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看看其他人的试卷和分数就知道了,有许多学生,连续复读了四五年,也考不到一半的分数,而在各个大学,每年也都会组织专家教授们做当年的高考试卷,能够将本专业的试卷考出满分的教授是不少,但要是来一次全面考试,能够考出高分的根本没有。

  670分等于得到了690分的97。1%的分数,在小学阶段,门门功课97分很简单,而在高中,在河东省,这是第一次。

  “考生的名字叫什么?”

  “现在还不能说,要等录取工作整体结束才可以。”李主任此时严守纪律。

  “第二名呢,第二名考多少?”记者们忙碌的问问题,他们已经彻底忘了文科状元的事了。

  80年代是理科的时代,所谓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本来也没什么人理会文科。

  李主任低头看了眼纸,说:“557分。”

  “相差113分?”

  “现在看是这样。”李主任将纸放回抽屉,有点轻松了。

  “各科分数呢?各科都是多少分?”

  李主任不得不将纸再次拿出来,读道:“语文是114分,数学满分,物理满分,化学满分,生物满分,英语96分,政治90分。”

  “数理化生物全满分?”

  “是。”

  “你说核查了,是怎么核查的?”记者们开始寻根问底。

  李主任对此挺乐意的,说明道:“该生的每份试卷都被找了出来,重新检查,重新评卷,证实分数有效……”

  “名字呢?”记者们再次问了出来。

  “名字不能说。”李主任摇摇头,笑说。

  “是杨锐吧。”薛达城忍不住了,站在门口,轻轻的说了一句。

  站他一旁的记者听到了,犹豫了一下,问:“杨锐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你认识?”

  “预考第一。当时超过第二名七十分。”薛达城记得很清楚,杨锐当时的政治分数很低。如今是正式的考试,杨锐如果将一部分时间放在政治上面,出现一个离奇的分数,似乎也不那么离奇。

  旁边的记者也一下子想起来了,点头道:“我同事好像写了一个简讯,他当时的分数相当高啊。”

  “那也没有现在高。”

  “他是哪个学校的来着?”

  “西堡中学吧。”薛达城叹了口气,他试过将杨锐拉到平江一中来,当时如果成功了,现在的回答就应该带着骄傲吧。

  ……。.。


  (https://www.qkshu6.com/shu/11394/7638850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