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李坏李长河 > 第759章

第759章




        李长河又点头。

        “王爷,魏姐姐的弟弟魏兴平已到江州,大约还有四天路程到京城,说带来亲兵加随从,厨子,一共五百零三人,城外驿馆住不下这么多,要怎么办?”

        “没事,到时候让他们驻扎新军大营。”他懒洋洋的道,屋外雨滴顺着瓦沟落下,滴答滴答作响。

        “新招的化工厂工人第一批已经安置好了。”诗语道:“不过第二批还要等一段时间。”

        说到这,李长河笑起来:“说起那些工人,你还真有本事,连山东一带的道人都能请来。”

        诗语狡黠一笑:“他们便不想来,晋亲王下令,又能如何。”

        “你真是本王福将,什么事到你手里旧城和好事!”李长河哈哈大笑,探头亲了她一下。

        诗语又气又羞,“光天化日,你别老这样!”

        …

        诗语给他找的化工厂工人,就是山东一带道观里的道士!

        这招非常管用,这些道士不只识字,还从小研习炼丹之道,对各种药剂调配、仪器使用一教就得心应手。

        简直就是专门为王府化工厂准备的人才,就像西方的炼金术术。

        当然,并非所有道门都研究炼丹,研究炼丹术的只是一个分支,还被道门正统鄙视,视为旁门左道。

        不过诗语很聪明,她让人去请的道士,全是来自山东一带全真龙门一派的。

        而全真龙门就属于道门中的丹鼎门,专门就是研究炼丹术的,虽然平时炼出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沉迷于玩水银,时不时还吃死个人,但手艺没得说,对火候,剂量的精准把控,那是从小开始练的。

        这些道士本来不愿来,毕竟他们只想安安静静在道观里炼丹,来作工具人,谁愿意。

        不过李长河是晋亲王,威逼加上利诱,给他们高工资,甚至以枢密使,晋王的身份亲自下令给山东一带的地方厢军统领,让他们配合行事,经过十几天的折腾,道长们也就被“心甘情愿”的“请”来了。

        李长河还给每个道长配了一个助手,为的就是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

        第一批“请”来的道长有十八人,加上助手就有三十六人。

        他们的加入让王府的化工厂初步运行起来,每天都能产出一批雷汞,目前主要供给赵四实验用,多余的则钝化储存。

        李长河越来越感觉自己这生活太堕落了,王府的事有诗语带头,下方起芳、严昆、祝融、方新、严孤、铁牛、关仲等一大堆人处理。

        军队的事有严申、魏雨白、参林、狄至…

        朝廷有阿娇、德公,何昭、包拯等人也时不时帮衬,感觉自己快成一废人了。

        想着想着,不由自主的靠在阿娇温软芳香的大腿上,唉,太堕落了!

        堕落的日子没过多久,天天温软玉香的奢靡生活也没几天。

        到十月底,初冬之际,起芳从南方回来,船队带来大批军服,营帐交付新军。

        严昆也从北方回来,大量铜铁矿石运达王府。

        随即在他组织下,王府召开了一次正式的圆桌会议,主要有两个重大决定。

        其一,以后由关仲主要负责王府造船厂的事,开始接王府外订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府有十八艘大船,还有两艘将会在十一月中旬下水,之后按照计划将不再增加。

        如此,王府的造船厂就可以空闲出来,那么多工人要吃饭,投资许多白花花银子才弄出来的造船厂,不能闲置。

        好在王府大船名声在外,横穿东海,击败辽国,加之经常往返南北水道,其性能之优越,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还有些商家出大价钱仿造过,结果自然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早就有商家曾向王府提出想要买船,特别是明州一带经常从海上进行贸易的商家。

        只不过当时王府造船厂的产能只能满足王府需求。

        可如今不同了,王府大船已经足够,可以开始让王府接其他商家的单了,当然,这些单前后也是有考虑的。

        首先就是接海运商家的单,比如明州一带的商家。

        他们大多跨海贸易,主要与日本,交趾等地,从海上贸易,他甚至听说一些远的,能顺海到更加南方的印度半岛,甚至到波斯湾一带。

        而且海上商路还是经常性的,有些商家做的就是和波斯湾周边国家的生意,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他们非常需要王府定南级大船这样的船只来应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而且因为往返一趟十分艰难,时间长,成本高,一次载的货物越多,就越赚,他们也急需王府这样的大船。

        李长河也没吝啬,准备为他们提供,只要他们给钱,王府的造船厂就能为他们造。

        这是第一个大决定。

        第二个决定就是把严昆调回来负责王府的酒楼生意,还有情报收集,让方新顶替严昆的工作,带船队北方,负责北方生意。

        因为严昆年纪也大了,严毢的去世给李长河提了个醒,严昆年纪也大了,不能再奔波,否则身体扛不住。

        不过微妙的是,表决时大家都表示赞同,只有方新自己反对。

        所有人一脸不解的看向他,他无奈也举起手,表示赞同。

        …

        散会之后,李长河才出大堂,就遇到方新。

        初冬空气中弥漫寒意,方新见他后欲言又止。

        李长河不说,心里也猜了个大略,方新是严昆“捡回来”的,虽不知他出身来历,但却出乎他意料的有能力,有脑子,不得不说,严昆看人真有一套。

        “边走边说吧。”李长河说着,往小院的方向走去,方新跟上来,“疑惑本王为何重用你这样一个陌生人。”

        方新愣了一下,大概没想他会直言不讳,说得如此公开明白,这毕竟是尴尬的事。

        “不错。”他老实回应。

        李长河一笑,“这样的疑惑你不是第一次有了。”

        “不错,在下一届草民,未有远名,无人知晓,王爷为毫无顾忌的何委以重任……”

        李长河看了他一眼,笑道:“我对你也并非一无所知。”

        “王爷…知道在下来历。”方新惊讶,李长河看到他眼神中隐忧。

        “你以前是太子的人吧。”

        方新呆住了,“王爷,原来什么都知道么。”

        “哈哈,没你想的那么神,不过太子离世时,因其起兵造反,皇家也好,朝臣也罢,乃至民间都无人为他祭祀,我却在听雨楼后院见人设坛祭祀,那自然只可能是你这个主管了。”

        “请王爷恕罪…”

        “恕什么罪,太子也是可怜人,身前风光,结果人走茶凉,连香火也没有,你感念旧恩,祭祀他是对的。”

        方新有些不可思议,“可太子是王爷…”

        “是我的政敌,不错。”李长河叹口气:“杀他的也是我,他可能不用死,我逼死他的。”他拍拍方新的肩膀,“本王不得不为此,你理解吗。”

        “理解,王爷若不如此,府中老小,军中亲信,无一能全身而退。”方新道。

        “你明白就好啊,跟你这样的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一点就通,所以我不怪你祭祀太子,也不管你以前来路,我说的的是现在。”李长河认真的说:

        “方先生,你为我王府做的事,就足以令本王不问你来历。英雄不问出处的俗话是假,王府离不开你是真,这么说你感觉安全吗。”

        方新停下脚步,愣愣看着他,许久才叹气,“王爷,在下一生自诩聪明绝顶,算无遗策,看谁都能懂五分,唯独王爷,在下实在不懂。


  (https://www.qkshu6.com/shu/12644/104278111.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