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三百四十章 让和尚交税,比杀了他们都要难受

第三百四十章 让和尚交税,比杀了他们都要难受


  李彦骑在狮子骢上,自洛阳南出,往中岳嵩山而去。

  身后跟着的,除了杨再威、安神感等一群内卫外,程务忠所统领的北衙百骑。

  杨再威一身好武功,又能熬夜,关在内狱休息实在浪费,此次也一并带上,  北衙百骑则可以完成之前未尽的后续。

  此时程务忠就异常积极:“上次我们在寨中设伏,不料那寨主武功高强,又仗着熟悉地利,居然逃出包围,硬生生遁走,真是奇耻大辱!”

  李彦看了看百骑个个全副武装的架势,含笑道:“此次以谈判为主,寻找这位寨主,劝他听从同门的建议,若能让对方认识到错误,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程务忠先是一怔,然后领会了意思,会心一笑:“我们弓弩刀棒齐备,能跟他好好谈一谈的。”

  李彦颔首:“那我就放心了。”

  众人都是实力强横之辈,胯下又是陇右宝驹,  一路快马加鞭,数个时辰后,就抵达了少林寺的地盘。。

  如今正是春耕,  关中原本的凋敝,在朝廷的组织下,都开始缓缓恢复元气,河南之地更是富足繁盛,  到处都是农民翻地晒土,一片忙碌景象。

  而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個个穿着灰衣的沙弥,提着两个尖底的木桶,双手平举,往田地里挑水。

  众人驻马于山坡上眺望,程务忠有些惊讶:“这才到哪儿啊,难道就是少林寺的田地了?”

  李彦道:“如今北至巩义、偃师,南至汝州,冬至新密,周边上百里的土地,都有这座寺院的农田。”

  程务忠不解:“为何这么大?少林寺倒是颇有武风,可他们不是皇家寺院,哪来这么多的田?”

  李彦问:“少林寺十三棍僧擒王仁则的事情,诸位清楚么?”

  不少人点头,其他人听了解释,也表示明白。

  “乱世的站队,  并不奇怪,怪的是后面。”

  李彦道:“十三棍僧擒拿王贼后,太宗颁发《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  表彰了少林寺的功绩,赐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副,为首的昙宗和尚封了僧将军。”

  “这件事传播较广,尤其是少林寺经常拿来说,他们的僧兵,是被御口亲赐的。”

  “不过此事还有后续,恐怕就鲜有人知了……”

  “贞观六年,少林寺又向朝廷申报,说此前赏赐的田地为口分田,数目太少,不符合他们立下的功勋,应该赏赐一百顷,如此一算,少林寺当时亏了六十顷地。”

  “这件事记录在《少林寺准敕改正赐田牒》中,朝廷后来的处置是‘特敕置立其寺,还地不计俗数’,还真又赐了六十顷地,少林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内卫听得啧啧称奇,百骑的脸色则不太好看。

  他們身为圣人亲卫,家中田地之前还被侵吞,即便现在拿回来了,依旧过的不如一群和尚?

  关键是,如果是为圣人纪念文德皇后的慈恩寺,或者是供奉佛骨舍利的法门寺,那种皇家寺院倒也罢了。

  这少林寺算个什么,在天下古刹里都排不上号,之前擒拿贼将,也得到了封赏,居然还能一赏再赏,让前线浴血厮杀的将士们情何以堪?

  李彦知道后世的佛门寺院侵占了多少土地,并不觉得奇怪,当然不奇怪,不等于听之任之,他目光微冷,对安神感道:“你带人去仔细调查一下,此次关中大灾,少林寺捐了多少米粮,又派出了多少僧人施粥救济?记录在案,务必详细!”

  “是!”

  安神感立刻调集得力人手,分散开来。

  这可不是后世的自觉捐献,不愿意的话也不该道德绑架,此次朝廷是有明文规定的,除了各地的高门大族放粮赈灾,佛道所有寺院都必须派出僧人道士,施粥救人,安定民心。

  俗话说的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对于佛道如此优待,除了信仰外,其实也是借助这些宗教势力稳定民间局势,压制淫祀乱象。

  灾情汹涌,让这些平日里慈悲为怀的僧人出面,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长安那边的各大寺院道观,都参与其中,到了洛阳这里也是如此,不少僧人都还未回归,寺庙显得很是冷清。

  但此时一路所见,这少林寺的僧人似乎格外的多,一行人往山上而去,更是见到不少健步如飞的僧人,在踢腿练拳,吐纳运劲。

  李彦神色一沉,心头愈发不爽。

  他把工作和练武结合得那么好,每天都要上班,遇到贼人作乱时,更是通宵查案,相比起来,这群僧人靠着山下的农田佃户供养,不受干扰,整日练武,过得未免也太幸福了!

  确实很幸福,根据历史记载,唐朝佛教最兴盛时的僧人衣食用度,每人每年大约花费三万多钱,相当于后世六万人民币,月平均五千。

  横向对比的话,五户大唐男丁交的赋税,才是这个数。

谷毼</span>  相当于每个僧人,背后有五户人家在供养,难怪后来要灭佛。

  当然,那是极盛时期,现在唐初肯定没到这个夸张的地步,但这一个个脱产僧人的背后,也是无数弯腰在田间辛苦耕作的农夫在默默供养。

  以往听得再多,终究比不上眼见为实,李彦将山上山下的对比尽收眼底,默默有了决定。

  杨再威在边上突然道:“李元芳,你很讨厌佛门?”

  李彦并不否认:“我确实讨厌,你呢?”

  杨再威道:“谈不上讨厌,我毕竟修炼的是唯识劲,师父对于佛门还是很有好感的,但肯定不喜欢,这些和尚让人看了火大……以你的权势,将来等太子登基,真要厌恶佛门,莫不是要如周武帝般推行灭佛?”

  李彦摇头:“那个行不通,灭佛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以现在佛门的流行程度,在普通百姓和许多高门贵人心中都是根深蒂固……”

  “再加上宗教之说,越是压制,越会激发人的逆反心理,不断有人去崇尚,无论怎样灭佛,必定死灰复燃。”

  “有些佛门高僧也确实是慈悲为怀,令人钦佩,堵不如疏,灭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再威奇道:“听这意思,你还有别的法子?”

  李彦确实有了想法。

  他想让佛门纳税。

  分田其实无所谓,百姓都分田,但拿了朝廷的田,这税收自然是逃不掉的,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

  也就是说,拿到田以后,一年后必须要缴纳两斛小米,三斛稻子,算是租赁税,后面还有许多税目,根据田地的性质不同,税收也不同。

  可佛门却不纳税,无论占多少地,都不纳税,有度牒的僧人还能免去徭役,如此才成为了国家的毒瘤。

  所以必须要让佛门纳税,五十岁以下的僧人道士,每年交纳四匹绢布,尼姑和女道减半,其他杂役与百姓相同。

  等到了五十岁以后,再免除赋税杂役,因为年老精修的人,尽为人师,这样道教和佛教的典籍益处,才会发挥出来,风气也会越来越好。

  这个法子不是李彦原创,而是历史上一名唐朝官员的建议,根据那位官员计算,如果真的实施,全国僧人所交纳的赋税,不低于全年赋税的三分之一,如此一来,国家富足,苍生的大害也将除去。

  皇帝十分心动,然后否决了这个提议。

  没办法,那个时候大唐的中央权威,已经不足以推行这个改革,连灭佛都不行,更别提让僧人交税了。

  对于和尚来说,让他们交税,比杀了他们都要难受。

  正因为如此,李彦没有说出口。

  一如他当年卖茶,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才在出使吐蕃时正式启动。

  但凡这类大事,都急不得。

  众人收回目光,一路上了山门。

  不比后世的巍峨大气,现在的少林寺,就是山间的粗陋寺庙,一眼看上去,甚至有些寒酸。

  由于建在山中,若论殿宇的恢宏和雕像的精致,是肯定不如城内的大寺院,不过来往僧人却要精神许多,更有一群体魄强健的僧人汇聚过来,赤裸着上半身,露出流畅的肌肉,摆出各种造型,口中叱咤有声。

  其他人莫名其妙,李彦则一看就明白。

  这少林寺居然精通广告效应。

  果不其然,知客僧迎上引路:“诸位施主远道而来,请于此处下马……”

  他们语气热情,目光却频频往队伍里瞟,寻找可能拜入寺内练武的对象。

  长安洛阳里的僧人,主要收入就是信徒的礼佛纳捐,和高门士族过世后的法事操办,这两大收入把他们喂得盆满钵满,不需要去关心别的。

  相比起来,少林寺的业务,就在收徒练武上了,地方豪族的子弟慕名而来,都是一大笔收入,如果是高门士族,那更不得了。

  可横看竖看,李彦一行人的气质,更像是来教他们的,而非拜师学艺……

  正觉得不太对劲,李彦取出诏书,平静的宣布:

  “奉监国太子之命,彻查少林寺窝藏贼匪一案,将你们的主持和所有僧官统统叫出来!”


  (https://www.qkshu6.com/shu/12872/704774344.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