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善意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善意


  竹兰从秦王府回家,她的脑子还嗡嗡的,精神十分的疲惫。

  玉宜是个乖巧的小姑娘,又是三房的长女,早熟懂事,关心的问,“奶奶,您怎么了?”

  竹兰拿起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凉茶让脑子清醒了不少,“奶奶没事。”

  玉宜不信,小姑娘有些急了,“您不舒服不能忍着,孙女这就去请大夫。”

  竹兰抱过玉宜,轻笑着,“奶奶真没事,只是精神有些疲惫。”

  玉宜见奶奶还能抱动她,信了,“那奶奶休息一会。”

  竹兰的确需要休息了,因为她没哭,所以显得格外不合群,然后就悲剧了,都冲着她讲这个故事多悲伤,势必要让她也哭一哭。

  竹兰悲伤的感觉没有,反而觉得想笑,只是时间久了,就成了折磨了,因为没有说哭她,还说要找个更悲伤的故事感动她,她回来的时候,皇太后正带着几个娘娘商量故事。

  竹兰,“!!”

  现在的皇太后听悲剧听多了,已经进化自己创造悲剧了,几个娘娘还拿她当成就,势必要让她哭一哭,真是一言难尽的很。

  户部,太上皇和周书仁都很安静,因为竹兰的课本,太上皇已经不逗周书仁了,反而窝在户部学习,上一本简单,那是打基础的,太上皇学的容易。

  这一本就难了,太上皇时不时皱着眉头,时不时沉思。

  太上皇看着周书仁,“你过来看看。”

  周书仁真不想过去,简单的他还可以,难得忘的差不多了,就算有印象也要琢磨一会,可惜必须过去。

  太上皇正解着题,“朕算了两遍都不对,书仁可明白?”

  太上皇早些年装傻,学的东西都是自己琢磨,后来能偷偷学了,学的也是权谋算计,学的东西杂,当皇上有时间,学的也是朝政各种平衡,真精通的不多,也没时间去研究,现在难得有时间能琢磨,他十分的上心。

  周书仁拿起来呼出口气,还好,这个还明白,仔细看了皇上的题,耐心的讲了。

  太上皇沉默着,“原来如此,书仁也很厉害。”

  周书仁道:“我没时间学,懂的也是听我娘子说的。”

  太上皇沉默了,嗯了一声,继续拿着课本看着。

  周书仁也没继续说,等周书仁忙里抬头的时候,太上皇的手里已经不媳妇的课本,而是《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等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

  周书仁并不是专学此科的,科举中涉及的他学过,但没怎么走心,现在看太上皇搬来这么多古籍专著,太上皇这是要研究下去的意思。

  下衙门的时候,太上皇指了指桌子上的书,“你夫人很有天赋,既然有天赋也不能只看洋学文,这些你都带回去,这是朕能找到的所有专著。”

  太上皇顿了下继续道:“朕见你夫人整理的知识不错,她可都整理出来。”

  周书仁目测了下十几本之多的书,这些书可不薄,有的他学过,里面涉及的章节很多,“臣领旨。”

  太上皇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嗯。”

  所以竹兰见到了桌子子的书,脑子嗡嗡的,“你给我个解释?”

  周书仁清了清嗓子,“太上皇我还是了解的,他觉得你能力强,给的担子也越重,显然太上皇觉得媳妇你的能力强啊,这不就给你派发任务了。”

  竹兰冷漠脸,“哦。”

  周书仁就知道媳妇是这个反应,“这都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竹兰深吸一口气,伸出手又缩了回来,她的确有兴趣整理,但是,“我今日不想看。”

  周书仁伸出手给媳妇捏肩膀,“媳妇辛苦了。”

  想要整理必须要自己学透了,啧啧,太上皇真不客气。

  时间过得很快,随后的日子,竹兰的生活过得很忙碌,全都投入到学习上,幸亏来了古代一直保护着眼睛,目前视力还不错。

  竹兰不仅自己学,还会拉着近来一直在家的昌忠一起,她这个当娘的在古文上已经比不过小儿子了。

  竹兰拉着昌忠就要带着明辉,明嘉又和明辉玩,得了,人一多学习氛围还真不错。

  然后的结果则是,明辉回大房的时候,就会说,“奶奶特别的厉害,懂的特别多,我的问题奶奶都能回答上来。”

  李氏与有荣焉的很,“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婆婆。”

  周老大,“??”

  这好像没什么关联吧!

  竹兰窝家学习的时候,京城权贵圈子掀起了看戏的热潮,还深受女眷们的喜爱,每日都有人请去府内演戏,然后带走女眷的眼泪。

  当竹兰知道的时候,还是陶氏来看她,“我就知道你没看过,演的是真好。”

  竹兰,“......”

  不,她不仅看过,她还是原稿,只是皇后加工了,更符合古代,只是竟然传播开了?

  陶氏边说还边回味着,“这个故事比书生小姐的故事现实,正是现实才更让人感同身受。”

  竹兰不想说话,那是因为她三观正,好吧,还因为谨慎,那是讲个皇太后听的啊,自然要符合规则,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行,否则,太上皇早就灭了她。

  陶氏说了很多,竹兰就静静的听着,心里将谁传出去的想了一遍,好像皇太后不允许也没人敢传开,谁后问了陶氏知不知道谁写的故事,陶氏摇头说不知道,竹兰放心了。

  还好,热闹一阵就消停了,关注点依旧拉回到了立太子上。

  早朝后,周书仁与李钊走在一起,吏部尚书追了上来,“周大人,今年官吏的评级结束了。”

  周书仁自然知道,“辛苦吏部的各位大人了。”

  吏部尚书来可不是为了闲聊,“大人的几个儿子评级都是优秀。”

  周书仁道:“明年他们要努力保持才行。”

  吏部尚书冷漠脸,周书仁还真自信,随后又一酸,因为新皇继位,今年的考核格外的严,周书仁的几个儿子今年的政绩是实打实的,就连在京参加笔考的周昌智也不愧是榜眼。

  李钊听了一堆废话,知道吏部尚书有事找周书仁,大步的先行一步。

  吏部尚书这才道:“冉家的大公子考核优秀,想来明年就能回京。”

  周书仁明白了,吏部尚书是想告诉他,调任已经板上钉钉,“那真是喜事。”

  吏部尚书笑了笑,“是啊,喜事。”

  身为吏部尚书,他怎么会不知道管辖内的魑魅魍魉,所以啊,周书仁不出手不觉得什么,一旦出手就是要害,提前告诉表达下善意挺好。


  (https://www.qkshu6.com/shu/13108/638723399.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