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启明1158 > 九百七十八 陆游的震惊

九百七十八 陆游的震惊


  对于王祈所说的一切,陆游深感惊讶。

  不单单是吃饱肚子的事情,还有大明农民用铜钱交税的事情。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别的不说,大明国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多铜钱?

  没有铜钱,怎么能用铜钱交税?

  大明的农民都那么有钱吗?

  “征收铜钱?这是怎么做到的?”

  陆游连忙发问。

  王祈耐心解释。

  “说难不难,每年税季之前,朝廷会派下官吏负责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农民可以自由选择把多少粮食卖给朝廷,朝廷按照地方粮食市场价格收购粮食,然后存放入设置在全国各地的大粮仓之中。

  一来这些粮食可以作为朝廷的储备粮,以备不时之需,二来可以让农民手中多出铜钱,不仅方便之后交税、运输,也方便农民购买商品,养活一批商贩,此乃两全其美的事情。”

  “原来如此……”

  陆游想到了南宋那极为繁杂的税收制度。。

  各种实物征税,扰的民间痛苦不堪,不仅要交足赋税,还要额外承担实物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费用,这笔费用成为了官员剥削农民的重要手段。

  作为朝廷官员,陆游对这个规则也颇有耳闻,深深感到这样的规矩不合适,不公平,但是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而明国税务改革之后,全面使用铜钱交税,不仅方便快捷一目了然,还能直接把这部分运输损耗费用废掉,减轻农民负担。

  很好的政策,只是……

  “如此变革,岂不是要花费大功夫?”

  王祈点了点头。

  “过去交税需要交实物,粮食,布匹,乃至于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征收起来麻烦且不说,最为难的还是这些实物都很容易损坏。

  运输过程中腐败、损坏是很要命的,  而过去的这部分损失还要被朝廷转嫁给农民,  要农民提前缴纳这部分的损失费用来弥补朝廷的损失。

  而这部分多余的税收往往不交给朝廷国库,  由地方官府自己支配,这就极大地纵容了地方官府的贪婪,  会让他们对这笔税收大做文章,以此敛财。

  农民苦不堪言,朝廷也收不上税,  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于是大明立国之后,陛下深感此规定不利于民众,反而利于官府中饱私囊,  便决定改变。

  但是改来改去,税收还是不方便,农民还是深深受到困扰,  陛下思虑良久,  便决定以铜钱收税,虽然经历不少波折,但是为了便利农民,  减轻农民负担,  没什么是不可以的。”

  王祈的回答让陆游无言以对。

  他觉得自己询问这个问题有点自取其辱的感觉。

  而接下来王祈的话更让陆游感到十分惊讶。

  “除了税收,  大明朝廷也做了很多实事,比如给农民分田地,建立农会,  使得人人有其田,让农民努力耕种,而后朝廷会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大规模提供优质农具。

  以往的旧朝廷盐铁专卖,  用高昂的价格售卖劣质农具给农民,使得农民不能得到好的农具,  则生产效率降低,冬日里也难以翻土,若遇上蝗虫产卵,则无法通过翻土将蝗虫幼虫冻死。

  皇帝陛下洞悉此事,  便和盐一样,  大规模降低农具价格,  严格把控质量,  使得农民可以购买足够优质的农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冬日里也可以翻土,冻死蝗虫,便可以降低蝗灾发生的概率。”

  王祈笑道:“金国还在的时候,山东之地多发蝗灾,每每使得田地颗粒无收,农民饿死,而大明建立之后,蝗灾鲜有发生,就算有,也是极小规模,完全可以扑灭,则多年来,粮食基本上都是丰收的。”

  “蝗灾可以这样控制吗?”

  陆游有些意外道:“这我倒是从没有注意过……”

  王祈点了点头。

  “蝗虫喜欢把卵产在土地里,如此就算是冬日,除非极寒的大雪,否则都能熬过去,过去的农民缺少农具,冬日里不能翻土,一旦冬天不冷,就不能冻死深藏土中的虫卵。

  而现在每到入冬之后,农会就会组织农民定期翻土,把下面的土翻到上层来,就算不下雪,瑟瑟寒风终究还是能杀死很多害虫,如此一来,到了开春之时,害虫就大大减少了。”

  陆游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颇有感触。

  “哦,这样啊,我还真是没有听说过这里头的道道。”

  “治理民政门道很多,但是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朝廷下定决心投入进取,就能够解决掉这些问题,哪怕面对水灾,旱灾,只要有足够的水利工程,一样可以扛过去。”

  王祈笑着指了指东面:“这里往东就是一个水利工程修筑的工地,洪武三年开始修筑,预计到今年年末结束,工程很大,所以四个乡农会带领二十一个村农会,集合二十一个村庄的壮丁承担这个工程。

  朝廷拨款,派下工程指导,而是一个村庄的壮丁借着农闲之时全力赶工,终于即将落成这个工程,这个工程成功之后,四个乡的耕地都会因此受益,土地灌溉会轻松很多。

  而类似这样的水利工程,从洪武元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大明一共在全国五百多个县修建了五百多个,都是朝廷拨款,乡农会和村农会负责统筹劳动力,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完成。”

  “那么多?”

  陆游大惊:“这农会未免也太得力了吧?”

  “农会,是大明之所以击败金国且立国的根本,皇帝陛下非常重视,就算是县府施政的时候,也需要农会多多帮衬,县府施政绝对绕不开农会,这等于遏制了县府胡作非为的可能。”

  王祈颇有些自豪于明国的制度优势,笑道:“因为农会的存在,整个大明国的农民都被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一鼓作气办大事,建工程,如此上下齐心,哪有办不成事情的道理呢?”

  陆游瞪圆了眼睛,好一会儿都没有回过神来。

  他从未想过明国的这套体制居然有如此功能,居然可以组织起整个明国的农民,让他们齐心协力建工程,这是何等强大的力量?

  “办那么多事情,建那么多水利工程,还要四处征战,大兴土木……明国的财政没有问题吗?”

  这成了陆游最大的疑惑。

  而这也是王祈觉得最骄傲自豪的事情。

  “尚且还可以维持,陆副使是不是觉得大明收税少,花钱多,很奇怪?并非如此,大明对单个农民收税确实不多,较之前朝非常少,但是总量却远超前朝。”

  “这是怎么回事?”

  陆游不解。

  “因为大明消灭了地主士绅和贪官污吏。”

  王祈收起笑容,正色道:“大明铲除了那些欺上瞒下横在朝廷和农民中间的食利者,将他们全部铲除,直接管理农民,管理赋税,则虽然对单个农民收取的赋税大大减少,可总量却大大增加了。

  最开始,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很快我就知道了,原来那么多那么多的赋税,都被地主士绅还有贪官污吏给吃掉了,他们横在中间,横征暴敛,远超朝廷,朝廷根本收不上来税。

  农民的土地被他们夺走,成为他们的佃户,为他们生产粮食,官府管不到佃户,只能直接问地主收税,地主往往势力庞大,和官府关系不清不楚,这税也就不清不楚。

  有些官员尽职一些,多少收一点,有些官员自己拿了好处,就把地主当做贫困户,隐瞒不上报,打个比方,一个地主有土地一万亩,但是因为和官府关系好,花钱贿赂了官员,于是官员隐瞒他的土地情况,把他当做贫苦户,只收一点点税。

  如此一来,一万亩土地的农税就被地主士绅和贪官污吏联手吞吃了,朝廷根本得不到这部分税,而这只是一地的情况,若是放眼全国,又是何等惨状?朝廷还收的上税吗?只会越来越少。”


  (https://www.qkshu6.com/shu/1358/697761161.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