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隐退
春秋《易经》有言: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成害。
保密工作是一件很艰难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比如,花旗国的曼哈顿工程就是一项庞大的保密工程。
早在1941年的12月6日,花旗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
罗斯福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1945年7月,花旗国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同年8月,广岛和长崎都享受到了胜利的果实,感受到了充满了香甜气味的空气。
正当花旗国人为自己独享原子弹技术而沾沾自喜时,CCCP人却偷偷地笑了。
因为,有一位叫做乔治•科瓦尔的特工,他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整个过程,并将大量有关原子弹的情报发回苏联。
四年后,苏联人也试爆了自己的第一枚原子弹,从而打破了花旗国的核垄断。
其实,我国研究的原子弹,也是在CCCP人留下资料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追本溯源,源头其实是一家。
国内曾经也一度非常重视保密工作,特殊时期除外。
运动刚开始时,出现了一波泄密潮,沈隆先大约就是那个时候去世的。
但是,现在这都什么时代了,怎么还会有串联和举报这种事发生,而且理由还是十分荒唐的出卖国家机密。
沈光林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出卖了什么机密。
他压根都没有参与过什么机密的呀,即使是有,也只是正常的科研任务而已。
要说完全没有也不准确,因为他参与研究过老李那里的新式兵器,比如一次性火箭筒,比如40火。
而且,隔热的纳米涂层也算机密吧。
验收小组的人肯定知道制备方法。
估计,沈光林把加工纳米材料的方法公布出去,从某种程度上确实也可以认为是泄密。
只是,沈光林他自己知道,他并没有把涂层的配方泄露出去。
方法不重要,配方才重要。
但是,人家要整你,才不会管你干了什么呢。
岳飞当年是怎么死的?
果然,无空穴不来风。
学校的最大领导亲自找沈光林谈话了,并没有给他申辩的机会。
谁跟你当面对质,对面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大家也怕的,害怕万一整不倒你,翻身了怎么办?
集体决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应该针对个人,大家都是为了组织。
“沈老师,学校给你放个假,你自己也多休息一下,最近这段时间尽量少在学校出现,因为风向有点不对。”
校领导说的很委婉,但是看语气就是要处理他呀。
“我被开除了吗,以后是不是就要离开京城大学了?”沈光林有这个思想准备,没有被抓起来,说明事态还没有坏到那个地步。
“不至于,完全不至于。小沈,你是咱们学校的优秀教师,永远都是,京城大学是不会抛弃你的,这次只是战略性撤退,毕竟,有时候胳膊撇不过大腿。”
“您是说我泄露机密的事情吗,他们有证据吗?”
沈光林很是气愤,自己都没有故意去接触机密,是怎么泄露的嘛,谁能作证?简直莫名其妙。
“原来你已经知道了,我也不瞒你,就是因为没证据,所以他们才会持续调查嘛。
你这段时间的工作极为出色,我们都看在眼里。沈老师你放心,学校是你的坚强后盾。但是,你也要明白,你自身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你的来历本身也有些问题,调查组在花旗国并没有查到你的履历,因此有人怀疑你是别人秘密培养出来的特工,就像乔治•科瓦尔那样渗透进来做特殊工作的。”
“我?就凭我这样的,也能做那一行?”
沈光林觉得他们真是高看自己了,自己哪有那本事。
“领导,这一年多的科研成果可都是我自己获得的!包括总结和新理论和研发的新材料,我去窃取谁的劳动成果?谁又值得我去窃取?”
其实沈光林还是有些心虚的,他的履历确实经不起查证。
虽然上次去香江已经补了一些在香江的资料,但是缺乏在花旗国的教育经历,这个经不起查。
沈光林早就有这个思想准备,还是早点爆发出来比较好,不然等再晚几年,爆发出来后果会更严重。
沈光林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自然有专门的调查组查看沈光林的实际履历。
想查证并不容易。
调查组经过这一年多的调查,发现沈光林说的话有可能有一部分是存在水分的,但是他的父亲,沈隆先同志确实是我们的好同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沈隆先的姑姑和小叔也能证实,沈光林就是他们沈家人,应该不是冒名顶替,不然就不是校领导找谈话,直接抓捕了。
“领导,有件事情我必须要承认,我确实没有在MIT入学籍,我是在哈佛和MIT自学的。
因为我身份比较特殊,因此一直都是旁听生。
也就是因为这样,我的基本功并不算扎实,尤其是数学方面还略显薄弱。
不过我对物理非常喜欢,这是我钻研的方向,因此我取得的成果也都是实打实的。”
说破无毒,沈光林承认了他在花旗国没有学籍的这一事,旁听是无罪的,而且沈光林取得的物理成就是让人无可指摘的。
“沈老师,我当然知道你物理水平很高,学校也当然知道你值得信任。你取得的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有些人嫉妒心重,他们不光审美是眯眯眼,看人也不行,看不得同行的好。”
校领导给沈光林吃了定心丸,并且告诉他,即使他有把柄掌握的弯弯那边,组织也选择信任他,不会排斥他,冷落他,不过这一切还需要时间。
“小沈,你的才华和平时的所作所为都不像是一个不爱国家和民族的人,你做出的武器已经在南疆有了应用,而且效果很好,我们已经成功的收复了发卡山。”
“真的?用了多久?战斗打的激烈吗?”
沈光林有一种参与历史的使命感,老山战役应该也不远了吧。
“打了15天,你研发的火箭筒非常好用,攻坚克难很有一手。”
沈光林的脸上终于有了欣慰的表情。
在真正的历史上,攻打发卡山用了57天,天气是一方面,缺乏攻坚武器是另一方面。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你休息一下,暂时不要上课了,不过你的实验室还是你的,学校不重新派人。”
(https://www.qkshu6.com/shu/14168/657622619.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