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我当上帝那些事儿 > 章三十二 基因优势与三维文字

章三十二 基因优势与三维文字


"对啊,非洲黑人的基因有抗疟的能力,这足以让他们抵抗疟蚊,但是却会降低他们抵抗艾滋病的能力。这就是不同环境下优势劣势的转换。身体强壮的个体未必就有生存上的优势,甚至智力高掌握更多知识的个体也未必就有生存优势,如果从生物学自我选择的角度考虑,焚书坑儒和文‖革都可以看成是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群体内消灭高智力个体的案例。而对于那些存活的智力较低的个体来说,高智力反而是一种造成环境对自己迫害的生存障碍呢,呵呵。"

  "主人,你的言论带有感情因素。"蒂兰圣雪一针见血地道。

  "是吗,大概是作为一个人类的经历在潜意识层面还起着作用吧。"我轻叹一声,"接下来,就等着新地球上生命的进一步进化了。我要看看,我的这颗星球上,最后会诞生出怎样的文明来。"

  这次生物大灭绝几乎灭绝了新地球之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种,而之前蒂兰圣雪观测到的十八种有望进化出智能文明的物种则全部侥幸存活了下来。其中盘居在须弥山山腰上洞窟内的黑龙人在忍受了十年的饥寒之后以十分之一的存活率延续了其种群基因。

  极端的环境以极端的淘汰方式将所有具有较厚脂肪,擅长钻地洞的黑龙人淘汰而出,这些黑龙人既擅长挖洞,又是恒温生物,身上羽毛较厚,还有较厚能够抵御寒冷与饥饿的脂肪层,并且它们开始向着杂食的方向进化。

  即便大气中的尘埃逐渐消散,之后非常漫长的一段地质年代里,新地球的地壳也非常不稳定,火山喷发与地震现象频频发生,生物灭绝比例也非常之高,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两百万年,这两百万年的时间几乎一直都是冰川时代,不会脱水冷血的两栖类与爬行类动物死亡率极高,而哺乳类和虫类则逐渐成为新地球的主角。

  "开始了,哺乳类生物占据上风,侏罗纪时代和白垩纪时代已经到了尾声,新地球在以与真是地球相似的历史演化。就是不知道哪一个物种会率先出现智能生命体。"距离生物大灭绝一亿六千万年后,我满心期待地站在山脉已经成型,地壳稳定下来的新地球万米上方眺望着。以光膜的分辨率,即便在这样的高空中,我一眼望去也可以看清楚地面上一粒尘埃的微观结构。

  黑龙人成功渡过了冰川时代,现在的黑龙人是当初遭遇了生物大灭绝的黑龙人的后代,这种黑龙人的平均寿命是二十三岁,繁殖的方式依然是卵生,而且一年有两次发‖情期,分别是四月份和九月份,和一种黄斑海鞘的季节性洄游时期相近,因为这种鱼类是黑龙人的一大食物来源。

  和亿万年前的祖先相比,现在的黑龙人体型更轻盈,而爪子更锋利,眼睛进化地更为敏感,而因为便于在漫长的冰川时期在洞穴中能够呼吸到潮湿而温暖的空气,黑龙人已经有略微鼓起的鼻梁和朝着下方的鼻孔,而不似鸟类那样鼻孔长在角质喙上。

  而为了便于在捕食时能够伪装成飘过天空的白云不被鱼类发现,黑龙人的羽毛颜色也开始向着海鸥的白色转变,变成了拥有白色松茸羽毛的名符其实的"白龙人"。

  只不过,让我略微不满的是,白龙人的脑袋依然是近似于翼龙的三角状,而不是人类的鹅卵状,而且为了便于捕食海鱼,白龙人的嘴部尖长,呈现海鸟一般的扁平状。人类用筷子夹鱼,而对于鸟类来说,它们的夹子状角质喙就是它们用来夹住食物的筷子。虽然白龙人也有双手,但是显然长期用嘴捕食的习惯让它们难以变成用手来捕捉食物,而双手仅仅只在进食时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而已。

  如果双手被嘴限制住无法进一步进化,白龙人就很难使用工具,无法使用工具,那么白龙人就无法用火,无法用火,则无法改善饮食结构,自然限制了它们的进化,也限制了它们寿命。

  一个种群要进化出足够的文明,寿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人类之所以有发达的文明,就是因为人类的寿命长到足以给下一代进行文化教育。

  "圣雪,用寒流驱逐须弥山周围四百公里直径范围海域的鱼群,同时抬高须弥山附近海岸的高度,让贝壳类生物暴露在海岸上,让白龙人不得不改变饮食结构,通过双手掰开贝壳来取出里面的软体肉进食。这样可以促进它们双手灵巧度的进化,让它们逐渐抛弃靠鸟喙来捕食的获食方式。"为了改变白龙人的进化树,我开始对蒂兰圣雪下达新的命令,"同时引入西大陆上的高蛋白硬壳火龙果实,这种果实需要大力敲打才能敲碎,而且啃食时需要有足够大力气的双颌,这可以促进白龙人的颌部肌肉和牙齿变得强劲有利,淘汰掉不符合我的美学的角质喙,强迫它们进化出人类的嘴。"

  "好的。主人,但是按照你的需求来发展就需要从植物基因层面重新构件食物链,而且洋流层面的长期改动会对整个星球的大环境有极其长远的大幅度影响,这不单单是对于白龙人,哪怕是其他物种也会有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蒂兰圣雪道。

  "允许后期的重复修改,先确定结果再来构建起因。反正不愁多浪费几页'书';的页码。"

  蒂兰圣雪按照我的需求开始从微观层面调整局部的生态圈,首先是白龙人所在的须弥山海岸线的扩张以及附近的海水水位的下降让贝壳类生物冲上海岸,其次是将须弥山附近的海水通过海底盐层与海水表层盐度的密度进行比例修改,从而制造出下降流,驱逐须弥山附近的鱼类,造成鱼类数量锐减,使得白龙人的硬是习惯强行改变。

  之后蒂兰圣雪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西大陆上适应较强的高蛋白硬壳火龙果种子挑选而出,通过微观层面的操作让其种子自然落入江流之后漂流到须弥山的海岸附近扎根开始适应新的环境。

  而在我的设想之下,白龙人的饮食系统的确出现了不小的变动,由于须弥山附近直径四百公里海域内的洋流从寒暖流交汇状态变成了下降流为主的状态,导致须弥山附近的鱼类大幅度减少,而白龙人由于体型的庞大,消耗巨大,其一次性的极限飞行距离不超过一百五十公里,这样一来白龙人几乎就吃不到大量的鱼类,于是它们只能够每天捡被冲上海岸的贝壳维生,同时由于引入了硬壳火龙果,它们的饮食方向被迫向着荤素混合的杂食方向进化。当然,除了贝壳类食物与硬壳火龙果,白龙人还吃一些小动物,像是卷尾鼠、长歌鸟(一种叫声绵长的鸟类)和其他的高蛋白昆虫。

  食物的减少对于白龙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打击,首先是食物减少导致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仅仅在二十年的时间里,随着一代白龙人灭绝,白龙人种群数量就锐减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而原来一窝能够生产三到五只的白龙人出生率也被控制到了三只以下,甚至在白龙人的幼体之间出现了互相残杀来争夺被母亲哺乳的现象,极其类似于现实地球上的小藏獒自相残杀的现象。

  但是极高的厮杀率也极大促进了白龙人智力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注意到种群内部的自相残杀是提高种群内个体的情商与智力的重要因素。在人类世界也是如此,越是在残酷的社会竞争淘汰中生存下来的个体就越是拥有极强的大脑计算能力,动手能力或者其他吸引异性和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而那些浑浑噩噩坐以待毙偷懒散漫好吃懒做的个体往往淘汰地越快。

  大猩猩和黑猩猩是两种进化选择方向,大猩猩选择了以体力为优势的进化方向,所以智力受到了限制,而黑猩猩则在进化过程中加强了智力,但体力不如大猩猩。

  我要做的是尽量将白龙人向智力进化的方向上引导。

  洋流改变的一千二百六十三年后,白龙人终于懂得了如何用双手捧着硬壳火龙果捶打礁石来获取里面的果肉,并且这种捶打果肉获取食物的方式在白龙人内部还有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年长的个体开始有目的性地教育下一代的小白龙人。

  而在之后的十万八千年的时间里,白龙人终于开始注意到了海潮季节性涨落与贝壳类大量繁殖之间的关系,白龙人开始学会在贝壳类生物大量繁殖的季度之前采摘果实、卵类、小型爬行类和哺乳类为生,而在贝类大量繁殖期间以贝类生物为生。

  又在那之后的一百九十七万时间里,部分白龙人开始学会通过潜水进入浅层海域来获取海底植物和挖掘贝类获取食物弥补须弥山上的食物不足现象。

  因为白龙人开始学习潜水,其体表的光滑度开始上身,原先的硬实多毛的皮肤表面终于开始向着海狮的光滑皮肤发展,皮肤表面的毛发开始减少,而且也更为柔软。

  在没有大的外部环境的变动之下,白龙人的种群的智力在缓步地上升着,而且在两千六百万年后,经历了数十次冰川时代的白龙人的智力提高得更为明显,它们开始学会了用冷冻食物的方法来增加食物保质期。

  其方法是将它们捕捉到的肉类食物带到须弥山的雪线附近,然后在厚达一米的雪地上挖出一个坑洞,再把食物放在雪地里埋藏,冰冻状态的肉类可以保存数个月之久,这样白龙人就有效解决了季节性食物不足的现象,种群数量也因此开始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同时原来季节性的发‖情期也因为食物冷冻技术的出现而有了变动,白龙人的繁殖期开始渐渐变得不再那么规律,而是开始参差不齐起来。尤其是那些擅长食物冷藏的雄性白龙人,会在食物较为匮乏的季节拿出自己埋藏在雪地里的肉块向雌性求偶,这时候的成功率往往比其他季节更高。

  当然,食物冷藏技术的出现也意味着盗贼的出现,一部分聪明而狡猾的白龙人开始懂得如何不劳而获地从雪地里搜刮其他白龙人埋藏的肉块。

  于是为了避免自己辛苦获得的食物被狡猾的偷盗者偷走,原食物的主人也开始变得聪明,他们开始懂得如何寻找人迹罕至的地点,懂得如何躲开其他人的跟踪和监视,开始学会挖更深的坑,并且懂得在自己埋藏食物的地点附近做记号,做的记号说来也非常好笑,那是摆放在食物埋藏地点的以一定几何图形分布的石块。

  原本我以为白龙人会学犬类以尿作为领地的记号,但是在雪地里尿冻结太快,分子扩散极其缓慢,几个月后尿很容易被新的雪掩盖所以用石块来做记号更实在。每一个白龙人都会用石头摆放石头阵,从高空看多少类似于纳斯卡地画或者英国的巨石阵,只是粗糙很多。但是不可否认,这些石头阵只有白龙人自己看得懂,每一个石头阵都反应了白龙人自己眼中的世界。

  这些石头阵,也是白龙人最原始的三维文字。

  就连后来的白龙人自己也不知道,它们祖先的这种乱石组成的巨石阵成为了白龙人日后的三维文字的起源。

  这种三维文字的特特异之处在于除了从正上方观望能够具有一定的含义之外,从侧面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阅读,每转动九十度都能够成为具有另外一种含义的文字。而后来的白龙人文字中除了文字的形状之外,还加入了色彩的区分,白龙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二十四种色彩,以一种色彩作为一种音标,白龙人文字的基础音标有二十四种之多。

  白龙人的后人也料想不到,它们最初发明文字仅仅只是为了给自己储藏的食物做个简单易识别的标记而已。这种标记却渐渐成为了种群内不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随着食物问题逐渐解决,在将近八百万年的演化后,白龙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到了二十七岁,随着白龙人大脑脑容量开始扩展,文字的传承也终于开始有了较为固定的社会形态,在白龙人种群中,开始出现了固定的三到五只负责记录乱石阵阵型的大龄长辈,它们专门负责教育后辈识别乱石阵,这些智力较高的白龙人能够发出200到300千赫频率的声音,其声音组成也是由发声、音节、单词、句子、段落和上下文等6个阶段组成,复杂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现实地球的海豚,而在音节上,白龙人的语言音节则达到了复杂的二十四种,每一种都对应一种色彩。白龙人是通过色彩和音节之间的对应关系来传递信息的。

  比如说,海蓝色这种颜色在白龙人的语言中发音为"咕兹",而白龙人连续发出四声"咕兹",也就意味着"海蓝,海蓝,海蓝,海蓝!"意思就是四个方向都看到蓝色,所以这就代表着大海。


  (https://www.qkshu6.com/shu/15450/32380.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