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议
季望楼所介绍的情况,林源心里是门清的。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想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也正是因为思想体系的巨大差异,从诊断一直到临床,相差的地方就更多了。
单就手段上来说,西医植根于治,也就是不管什么病症,在人体表现出来灵床表现,对病症的各种情况使用相应的各种手段。
就比如说感冒这个病症,体温升高,自然首先是降温消,有炎症自然是消炎,更严重的一些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使用什么种类等等。
不得不说,这一系列的医疗流程,对于治疗的规范化是有很大好处的。而且,也便于把医疗体系模板化,形成一个从诊断到治疗的完全标准化的一个流程。
就西医而言,绝大多数的病症是能够进行标准化的诊疗的。也就是说,西医的眼中只有病,无论是****还是平常百姓,到了西医面前,就只诊断病症,然后按照西医的治疗标准进行治疗。
这样的治疗方式就像是一个非常规范化的口诀,也可以说是模板。同样是感冒,你去找普通医生,他会这么看,找专家他也会这么看。
所有的西医医生,针对同一个病症,采用的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完全是有据可循的。在西一方面,真正有难度的东西,除了各种手术,就是诊断,可以说普通医生可专家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准确的判断病情,只要判断清楚了,治疗方案其实是有据可循的。
可中医与西医截然不同的是,中医诊断病症针对的是人。每一个人,哪怕是表征一样,有发热恶寒的症状,都要具体分析,通过自身独特的观察,诊脉,询问,辩证分析,然后才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治疗的方案。
西医针对病,是一个相对精确的概念,因而好制定标准,就拿发热的症状来说,西医完全就把发热的体征当做发烧,进行物理降温或是药物降温就可以了。
而同样是针对热证,中医则是有太多的理解和繁杂的应对方案。如果把这些具体的东西都列入到标准,估计一部中医规范管理条例,能够比得上本草纲目了。
另外,中医绵延几千年,在各个地方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而衍生出了众多的流派,许多的流派秉承的中医思想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治疗手段上,则是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手法,也因此而产生了不少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医学流派。
产生众多流派,众多不同中医理念的根源,在于中医的指导思想和华夏实在太广大的地域。
正因为中医思想是以人为本,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具体辩证分析,所以,每一个中医大家,很可能会因此而产生相同病症的不同理解。
而在具体的治疗中,中医注重的是经验的积累,在自身行医过程中对自己最有效的治疗总结,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这是中医滋生出许多流派,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的原因。
华夏地域广大,也是原因之一。华夏地域,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如此大的跨度,使得华夏的人群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当中。
在每一个具体的环境当中,所产生的病理病状都是跟环境息息相关的。中医其实对于病理的解释很简单,内因,外邪。
所有的病症,都是这两种原因导致的身体阴阳失调,进而产生疾病。环境是一个重大诱因,所以在具体的地域中,就会有具有地域特色的疾病。
同样是风湿,北方的和南方的病人,很可能就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如果强行把病症划归到同一诊断标准和治疗标准,是非常不科学的。
正是因为中医本身有这样复杂的问题,加上中医因为自身的指导思想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各地方总结上来的东西,都是千差万别的。
这就导致中医很难完全的标准化,这个治疗是不是合法,是不是符合规矩,根本就没有清晰的界定。就好像卫生部的一些中药用药标准,把砒霜、附子等一些有毒的中草药限量,然而在很多时候,这样的量根本是没办法治病的,如果中医人用了,治好了自然无碍,出了事,这就是违规,就要承担责任。
别说是季望楼这些卫生官员头疼,就是林源这样的内行,都感觉无从下手。
季望楼邀请林源参加这样的会议,确实是给林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林源把自己的这些想法都说了出来,最后表示,国家对于中医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作为中医人来讲,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和肯定的事情。
但现实却是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任何想要一蹴而就,马上甚至是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规范化标准,都是不切实际的。
强行对中医实行标准化管理,在林源看来,是一种十分短视,十分野蛮,是一种拔苗助长,从长远来看,是一种危及到中医健康发展的行为。
与会者听了这番话,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难色,季望楼主持召开的会议,就是为了规范中医,让日益发展的中医有个良性的发展。
而这个年轻人,听他说的一切,好像是根本就无法暂时拟定一个可执行的统一规范。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季望楼。事实是一码事,但具体执行起来,又是另外的一码事。体制内的官员,可不管具体事情是怎么样的,执行上级的命令才是最主要的。
林源所说的事情,季望楼也不是不知道,正因为有这样的复杂背景,季望楼才会把林源叫来,看看林源能否有建设性的意见。
想了一下,季望楼笑道:“小林啊,照你这么说,难道整套的中医规范标准,就无法形成了么?”
林源正色道:“季部长,各位领导,我只是说有难度,短时间内形成规范化标准是不切实际的。中医面临的问题非常多,如何跟时代挂上钩,才是中医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我想,这不但需要职能部门的战略性指导,更需要民间中医人有所建树。”
季望楼点点头,笑着问道:“小林,我今天让你来的目的,就是想听听你这个民间的中医人对此的看法,说说看吧。”
“季部长,各位领导,我们国家在开放的时候曾经有过建设性的创造,那就是窗口效应。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地方当做是一个试验基地,通过观察有影响力的中医市场的民间规范,进而形成政策性的强行可执行标准,来规范市场。然后通过市场,逐步规范中医。”
季望楼沉吟了一下,鼓励道:“以点带面,通过局部一步步规范整体,这个想法非常好,小林,说说你的想法?”
“南陽正在建设华北最大的中医药市场集散地,建设成功后,南陽市场,将会成为华夏首个最大的中医药材市场集散地,而且,南陽当地还有合资开发的制药公司,如果选择在这个地方进行试点规范,进而推广,我想会对全国中医规范有建设性的启发作用的。”
事实上心源慈善早就作为卫生部的试点机构,一直在进行各种尝试,这一次林源不过是提出了更确切的一些建议,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一下尝试,而南陽现在确实有这样的条件和便利。
林源的话音刚落,一个面色红润的男子说道:“林源先生的建议很中肯,季部长,我觉这个建议有很大的可执行性,可以考虑在南陽进行试点。”
众人一看,这位是南河省卫生厅的徐毅,南陽隶属南河省,在南陽搞试点,肯定是南河卫生厅的政绩,冠冕堂皇支持林源,也在情理之中了。
“季部长,我们南湖省安邑,锦林制药有限公司和香江财团,也在开发类似的市场,我建议,在南湖安邑,也应该做这样的试点,通过不同地域的总结积累,才会有全面的经验总结嘛。”
都不用看,这位肯定是南湖省的卫生厅官员冷广益了,在什么地方试点,就意味着在什么地方有政策性的补贴倾斜,再加上政绩的考虑,是非常值得争取的。
季望楼微一沉吟说道:“今天的会议议程,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现在暂时休会,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林源先生的建议,这个问题,还需要慎重考虑。”
在华夏的会议场上,重大问题往往不会马上就下定论,而是抛出问题,大家讨论一番之后,暴露出各种各样的观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甚至还要经过一番博弈,最后才能够形成决议。
林源虽然不是体制内的人员,但对此也是知道一二的。因此,他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季望楼所说的慎重考虑,实际上就是要平衡各个地区的利益问题,谁不想从上面弄点好处啊。一个个话说得官腔十足,但谁都能看出来,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利益。
这么重大的议题,很显然不会因为林源这个体制外的人一番话就会改变,更不会因为有了新思路而骤然产生积极的效果。
季望楼深谙为官之道,他是不会轻易给出定论,他还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尽可能让地方卫生系统从心底里认可和执行上面的政策。
林源早就不是那个一腔热血,说干就干的青年了。很多事情,说白了就是利益纷争。推广一项革新的政策,当局面临的压力是大众难以想象的。
如果觉得正确就推广,同样不是科学的态度,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从卫生部里出来,林源赶紧赶回了玉泉山,林海超夫妇在燕京住不习惯,在订婚宴结束之后,就着急回家,林源怎么也得跟父母见一下。
林海超肖月娥见过了林源,嘱咐了一番,就向云老告辞,毕竟,在家乡呆惯了,在燕京,尤其是云老这样规矩很严的地方,难免会不适应。
(https://www.qkshu6.com/shu/15496/27031733.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