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三章 大盗(二)
《蒙娜丽莎》被偷走之后。
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巴黎人报》专门在头版登出了《蒙娜丽莎》巨大画像,上面醒目地写着大标题“佐贡达夫人逃离卢浮宫”,标题下还有一幅讽刺性的漫画:
蒙娜丽莎咧着嘴笑着,旁边写着“我真高兴,400年后我终于自由了”。
《蒙娜丽莎》就这样失踪了,直到1913年11月29日,佛罗伦萨古董商阿尔弗雷德·杰里收到一封署名“列昂纳多”的信,作者声称要把《蒙娜丽莎》“归还”给意大利,前提是必须支付他5万里拉(意大利货币)的费用,并暗示他是受爱国心的驱使,产生了归还被外人盗走的意大利国宝的愿望。
与这个人接上头之后,杰里通过对照手上原件的照片,以及原画上的龟裂纹(即颜料上的裂纹,往往被当作画的“指纹”来鉴别真伪),结果证明这正是《蒙娜丽莎》真品。
很快,他说服这个人回酒店等候奖金,然后就报了警,将这位原名叫文森佐·佩鲁贾的窃贼抓获。
佩鲁贾在意大利受审时,极力强调他做的一切都是源于爱国热情,他曾作为粉刷匠在卢浮宫工作,他不忍看到那么多意大利艺术品落入他国之手。
起初,他想偷曼特尼亚的《战神与维纳斯》,因为他在卢浮宫听到一些参观者对此画大加赞赏。
但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蒙娜丽莎》身上,因为它比其他画要小得多,可以藏在衣服下面——最终,他仅仅被判了1年零15天的监禁。
意大利议会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将《蒙娜丽莎》送还给了法国。
可是,案情到此时并没有结束,一切因为一个叫瓦尔菲尔诺的诈骗犯的出现。
他在卡萨布兰卡的酒吧中醉酒时,无意间向美国记者卡尔·德克尔透露:实际上他才是《蒙娜丽莎》盗窃案真正的主使者。
记者从这位醉酒者的口中得知:早在1910年,瓦尔菲尔诺就已经在卖《蒙娜丽莎》的赝品了,他意识到,必须把《蒙娜丽莎》从卢浮宫偷走,这样客户才能确信自己拿到的是卢浮宫的“失窃真品”,于是他心生一计:
一边复制了6幅《蒙娜丽莎》的赝品,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散布出去,一边雇佣了当时在卢浮宫当粉刷匠的佩鲁贾偷盗名画,因为他知道卢浮宫的密室和那些供雇员进出的安全通道。
瓦尔菲尔诺还对他说:“这易如反掌,卢浮宫里穿白罩衫的工作人员永远不会遭到怀疑……”
而就在《蒙娜丽莎》失窃的消息传出不久,瓦尔菲尔诺的那6幅赝品便被卖往美国。
这些赝品的收购者都认为自己拿到的是从卢浮宫偷出的真货,佩鲁贾也为这一单活儿得到了不少的报酬。
但让人意外的是,他将钱挥霍一空之后,却找到瓦尔菲尔诺藏真画的地点偷了第二次。
“这个脑袋长草的家伙居然疯狂到想卖掉这幅真画。他不知道这是超出他智力范围的事”——对记者说这话时,瓦尔菲尔诺愤怒地砸碎了酒杯。
当然,这个案件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因为瓦尔菲尔诺的故事没有佐证,他在对记者讲完这最后一席话后便再也没出现过,而那位著名的“粉刷匠大盗”佩鲁贾,最后也死在了法国,所有他知道的关于《蒙娜丽莎》失窃案的细节都跟他进了坟墓。
在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中,“神偷”既没有触碰警报系统,也没有打碎玻璃,就顺利盗走了物品。
而这样离奇的盗窃案,在大英博物馆也发生过,且至今未能破案。
2004年10月29日,在大英博物馆最负盛名的东方艺术馆中,15件中国文物突然失踪,其中包括具有600~1300年历史的玉簪、玉坠、金狮、发夹、指套等。
随后,大英博物馆的新闻发言人汉娜·波尔顿公布了警察勘查现场的情况综述:失窃文物属于东方艺术馆的33号展室,现场没有任何玻璃破碎的痕迹,盗窃者也没有触发任何警报系统,没有迹象显示盗贼是使用强力破门而入。
据资料记载,英国是欧洲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国家,以大英博物馆为最,在该馆的东方艺术馆里,陈列着大量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化艺术珍品2万余件。
而这些流散在海外的众多中国文物,要么是在侵略战争中被列强抢走的,要么是被一些外国人偷走,或是勾结当时的军阀,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后偷运出境的。
据汉娜·波尔顿介绍:这次失窃的文物都是1930年从中国“搜罗”来的,虽然投了保险,但显然它们是无价之宝。
此次被盗吸引了世界目光,各大媒体也对大英博物馆的防盗措施议论纷纷:原来,大英博物馆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固若金汤,它的安保频频出现漏洞,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它就多次受到盗贼的光顾:
1990年曾有价值10万美元的日本雕像失窃;1993年,一批罗马时期的钱币和珠宝失窃;1997年,一本珍贵的波斯古书又突然不知所踪……
警方公布,这一次被盗的东方33号展室有110米长,是大英博物馆内最长的一个展室,很多地方是监视盲点。
被盗的展柜有半人高,四周是木头的,顶上镶嵌着玻璃,盗贼是用高科技手段打开展柜锁偷走文物的。
更让外界惊奇的是警方还原的作案过程:盗贼在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时间混在普通参观者里进入博物馆,随后又躲过了保安人员——因为绕大英博物馆的全部展室走一圈约为4公里,保安来回巡逻盲点很多,最后他来到失窃的展柜前——已经事先踩好点,这个展柜并没有单独的警报装置。
在躲过监视开锁得手后,他又大摇大摆地从正门离开。
虽然此案已经事隔多年,但至今这起神秘失窃案依旧还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嫌疑人的线索。
英国《独立报》的文章猜测说,由于近年来收藏家对东方文物的兴趣日渐浓厚,东方文物本身也因此身价倍增,不排除出手阔绰的亚洲买家参与这起盗窃案。
(https://www.qkshu6.com/shu/1574/5751521.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