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0944章 枕戈勒缰待狼烟

第0944章 枕戈勒缰待狼烟


  长江之上,荆州、江东两军斗法。

  真可谓,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而在遥远的北方,黄河之上,也是舟帆密布!

  洛阳大军,正准备横渡黄河,向雍凉进军!

  ……

  江东损失了几艘斗舰,主帅周瑜心疼不已。

  如果不是信息传递太慢,刘芒得知消息,一定会说周瑜矫情。

  周瑜起码还有斗舰可以损失,刘芒这边,却连正经的战舰都没有!

  俞大猷、王濬操训水军,因陋就简。

  洛阳水军的所谓战舰、战船,大多是经过改装的民用船只。无论坚固性、操控性、速度,不要说和荆州大船巨舰相比,就是和江东的小战船相比,都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不过,洛阳军的“战船”虽然简陋,却是黄河上无敌的存在!

  因为洛阳军面对的敌人——杨广的西凉军,甚至连简陋的战船都没有!

  华夏大地,历来是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北方江河少,而雍凉一带,更是干旱少水之地。西凉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无需学习,便可扬鞭驰骋。但若说驾船,很多西北人,甚至不知道啥是船。

  西凉军,以铁骑横行天下。但在水上,却只能用“无能”来形容。

  西凉军,也有船。但仅限载运人员渡河,没有丝毫战斗力。

  因此,洛阳水军虽然羸弱,但在黄河上,确是无敌的存在!

  ……

  河东。

  黄河沿线,适合大军渡河的渡口,只有蒲坂、汾阴等屈指可数之地。

  洛阳水军,缺少大型渡船。而此处河道,也不适合大型船只横渡。

  徐世绩的河东军,集结兵力三万有余。

  若仅仅依靠蒲坂、汾阴渡口,以小舟小船运载渡河,要耗费大量时日。

  况且,对岸的西凉李傕部,绝不会坐等洛阳大军渡河。

  虽然没有水军,但李傕部,可以在渡口对岸,提前布防,阻击洛阳军。

  一批渡船,只能运载几百人。不等下一批洛阳军渡到对岸,前一批将士,早已被敌人歼灭。

  如此渡河之法,等于设窝下饵。

  三万河东军,敌人都未必吃得饱。

  为了确保快速渡过黄河、尽早在左冯翊开辟立足之地,徐世绩计划,三万大军同时渡河!

  在黄河东岸,从蒲坂至汾阴沿线,百余里长的黄河岸边,整修了百余个简易的渡口!

  这些渡口,不能停靠大型渡船,也不能装运大型装备。

  但是,每个渡口,聚集了多则数十,少则十余只渡船。

  渡船大者,一次可运载数十人。小者,如简易的羊皮筏子,一次可运载几人。

  河东各部,以部曲为单位,集结于指定渡口。

  只等一声令下,多达数千只的渡船、筏子,将一起横渡黄河!

  这种渡河方法,可以称作人海战术。

  兵力虽被分散,却能提高渡河效率。

  左冯翊的李傕部,即便早有防范,也不可能在黄河西岸全线布防。

  洛阳军河东部,便可以蜂拥之势,一起渡过黄河!

  ……

  河东军各部,早已在相应渡口集结待命。

  各部各队,业已准备充分。却有两件事,连各部曲统领都不清楚。

  其一,渡河时间。

  其二,渡河后,集结的地点。

  这两件事,河东军统帅徐世绩当然早有准备。

  为了防止泄密,渡河后的集结地点,暂时还未通知各部。

  但是,在每个渡口,都有徐世绩派来的近卫亲随。每个亲随,都带着徐世绩密封的锦囊。

  只等渡河命令下达,这些锦囊,才会交到各部曲统领手里。

  渡过黄河后,每个部曲,将按照锦囊上的命令,前往不同的集结地点。

  至于何时开始渡河,只等烽火讯号。

  百余个渡口旁,都布置了烽火台。

  直等主帅徐世绩军令下达,狼烟传递军令,各部便同时渡河!

  黄河沿岸,各部曲哨位,不敢有丝毫马虎。

  一双双瞪得溜圆的眼睛,全部紧盯着前方烽火台的方向。

  将士们,无不期盼着升腾而起的狼烟!

  河东军主帅徐世绩,心里也着急。

  但是,此番雍凉作战,并非河东军一部单独行动,而需南阳、弘农等部,协同配合。

  徐世绩,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友军方面的消息。

  ……

  为了及时了解前线战况,刘芒将自己的驻地,前移到更靠近潼关的湖县。

  而邓羌和郭侃的弘农军,则前移至潼关和湖县之间的阌乡。(阌,音文)

  此番进军雍凉,不求一战而溃西凉军,但是,必须通过此战,在雍凉开辟立足之地。

  徐世绩的河东部,承担开辟立足之地的重任。但是,河东部,必须得到弘农、南阳两方面的配合。

  河东徐世绩部,要等弘农邓羌部发起进攻,才能展开行动。

  而邓羌部,要等南阳常遇春部打响战斗,才能对潼关发起攻击。

  如此,才能将西凉军东线防御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上雒、潼关一线,从而减轻河东徐世绩部的压力。

  湖县。

  刘芒和众幕僚驻扎于此。

  每一次信报,每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都会令众人引颈翘望。

  所有人,都等待着常遇春从武关、上雒方向传来的讯息……

  ……

  “快!”

  京兆尹东南部,上雒与武关之间,有城曰商县,因地处商山而得名。

  常遇春部,从武关进入京兆尹,暂驻于此。

  深知任务之艰巨,常遇春不敢停留太久。

  在商县稍作休整,便率部西进,向上雒进发。

  从商县至上雒,未必是天下最难行走之路,但一定是最累人的一段路!

  别的山路,多是一段上坡、一段下坡相交替,而这一段路,几乎只有上坡,没有下坡!

  上雒,就处在这段长达几十里的坡路顶部。

  上雒位置独特,是武关之内,长安的又一道天然屏障。

  考虑上雒一带的地势,常遇春部全部配备步卒,没有配备骑兵。而且,步卒也是以洛阳军中、熟悉山地作战的精锐为主。

  饶是如此,在这种山路上急行,将士们也是叫苦不迭。

  莫说普通兵卒,便是悍匪出身的裴元绍,都有些吃不住了。

  裴元绍军职虽然不高,但在洛阳军中,也算是老资格的将领了。

  以前的裴元绍,匪性十足。

  但跟着程咬金混了一段,“小绍子”大有长进。说话处事,也渐有将领的模样。

  凑到常遇春身边,裴元绍谨慎地道:“常帅,兄弟们都有些撑不住了,是不是歇会儿?”

  常遇春斜了裴元绍一眼,寻思片刻,点点头。

  “好吧。让兄弟们歇会,我也正有些话,要对兄弟们说说。”(未完待续。)


  (https://www.qkshu6.com/shu/16202/328770886.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