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 一更

一更


  头两件都交由朝臣商议,  其中废太子谋逆案是朝臣不敢接手,可并非是他不民主,轮到第三件,  胤祉乾纲独断了一回。

  各部招收小吏的数量直接定为现有小吏的四分之一,招收标准比照内务府、户部,以及刑部。

  内务府和户部关于小吏的招收标准,  还是胤祉当初定下的,至于刑部,从前年开始,老九就开始比照内务府和户部的标准在刑部招收小吏。

  招收小吏的布告,  三日之内就要张贴,  考试时间却要推到一个半月后,而且各个部门的考试时间则是要错开来,  由各部自己选定日期,内阁负责统筹协调。

  一场大朝会,众人只觉恍在梦中,天变的实在太快了,  快的让人目不暇接,半年前废太子还如日中天,  如今废太子倒了,  连万岁爷都气病了,  主持大朝会的居然是有着活阎王之名的诚亲王。

  临了结束时,依旧是那熟悉的公鸭嗓,  喊退朝的还是梁九功,  好多人下意识就要行跪拜之礼,  看到前面未弯下去的膝盖,  才想起来今日规矩改了,  不必三拜九叩,拱手弯腰行礼即可。

  实在是新鲜。

  打从这一日起,京城的新鲜事儿就没少过。

  先是朝廷各部张贴了招收小吏的布告,不限出身是重点,考试科目有二:算学、律令。

  紧跟着京城最大的书肆便上新了相关的书籍——《算学基础》、《大清律令大全》、《算学三百道》、《律令知识小结》、《小吏招收模拟题》、《小吏真题演练》……

  都是在庄子上所建的那些小学的课本、习题册和试卷,如今改改名字可以直接拿来用。

  除去显赫富贵人家,除去八旗,除去科举取士的读书人,京城认字的青年和少年,大都沸腾起来了,当然尽管布告上未限制性别,众人也都默认了招收的是男性。

  买书、背题、刷题。

  只要认字,便能背诵律令,要看懂《算学基础》也不难,上面的题目由易到难,有例题,有讲解,有习题。

  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而朝堂上,关于公办小学的章程还没有定下来,问题主要出在礼部。

  无论谁上折子,礼部的人都能挑出数条毛病。

  只面向皇室宗亲,被批评阿谀奉承。

  只面向官宦子弟,被批评是第二个国子监,没有建立的意义。

  面向京城百姓,被批评不切实际。

  ……

  总之,怎么样都不行,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

  少了一位尚书,又新换了左侍郎的礼部,难得有像这样上下齐心的时候,摆明了车马要将公办小学划到礼部名下。

  等公办小学各项章程都定下来,正式开建的时候再动手摘果子,难度大不说,就算是摘到了,礼部在其中的功劳也不会很大,倒不如从一开始就先下手为强。

  张英既是内阁的大学士,又兼任礼部尚书,在诸多高位官员当中,张英是出了名的性情温和,不争不抢。

  这次举整个礼部之力,非要将公办小学抢到手,也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这不,工部尚书陈廷敬上奏,先对公办小学进行选址,工部进行施工,朝堂上继续讨论公办小学的具体章程,两不耽误。

  结果话音刚落,就被向来谦和有礼的张英给喷了。

  “章程未定,学生人数、出身尚且不知,陈尚书又何必急着选址施工,建大的浪费,建小了难不成要推倒重建?浪费了国库的钱财,陈尚书倒是不心疼。”

  张英仍旧是那副谦和有礼的样子,只是说出来的话不怎么好听。

  关于此事,从前上折子的都是小喽啰,也一直是由礼部的其他官员出面回怼,这还是张英头一次亲自出面。

  陈廷敬眉头紧皱,也没有想到张英如此不给面子,他工部可没打算和礼部争公办小学,只是诚亲王摆明了要大建,规模必然是小不了的,工部提前施工,也是为了节省时间。

  毕竟如今活阎王当道,没人敢在活阎王掌权的时候捞油水,手底下的人比从前好管多了,也比从前有干劲儿,按照诚亲王给工部的新规定,奖金和工程挂钩,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干的多拿的多。

  干干净净的银子谁不喜欢,他提前为工部争取工程,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张英倒好,这是生怕有人抢了礼部的美差。

  “如若礼部不挑刺,这章程早就该定下来了,拖沓了大半个月,都是因为礼部在其中搅事儿,平白浪费大家的时间,也没见张尚书心疼大家。”

  两位尚书对上,还是从未有过旧怨的两位尚书,这场面可难得一见。

  佟国维挑了挑眉,陈廷敬是块硬骨头,老家伙今年都六十多岁了,顺治十五年的进士,论资历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深,可之所以到现在都只是一个工部尚书,就是因为又臭又硬的脾气。

  说好听点是刚正不阿,说难听点是不知变通,不只要求自己清廉,还要求旁人一样清廉。

  所以得罪了大半个朝廷,几乎年年被弹劾,如今的兵部尚书张玉书就曾经把陈廷敬弹劾回家过,当时的湖广巡抚贪污,被罢了官回家,陈廷敬因为和这位巡抚有亲戚关系,也被硬生生弹劾掉了官位。

  倒是跟活阎王一样的脾气,说不准早就暗投了诚亲王。

  至于张英,佟国维抿了抿唇,像张英这样的老狐狸是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张英的儿子张廷玉受诚亲王器重,被越三级提拔,算是已经在诚亲王这儿下好了注。眼下万岁爷和诚亲王还未分出胜负,张英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投奔诚亲王的。

  照这么看,张英非要将公办小学划入礼部名下,很有可能是万岁爷的意思。

  万岁爷是不会放任诚亲王大肆收买人心的,不准备收学费的公办小学,俨然是诚亲王用来收买京城百姓人心的利器,万岁爷让张英拿下,就好方便控制了,毕竟如今的六部,唯有礼部是诚亲王拿捏不了的。

  张英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火候到如今已经差不多了。

  “王爷容禀,并非是臣等有意挑刺,而是……礼部实在艰难,吏部乃是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吏的任免考察,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财政,名下又有商业司,刑部掌管法度,掌管天下刑狱案件,工部不光手握各种工程,还掌管山泽、工匠、屯田……唯独礼部,只在祭祀和大典时才能派得上用场。”

  “科举原应是礼部之事,却被翰林院的大人们抢了,接待蒙古人和外朝人,也该是我礼部的差事,可却归了理藩院。如此下去,臣恐怕礼部就要被驱逐出六部了。”

  张英涕泗横流,从袖口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泪,才接着道:“公办小学涉及教育民生、国家法度,归入礼部最是合适。翰林院的大人们写拗口文章写惯了,怎知如何教育稚童,国子监教的都是有功名的士子,与蒙学不是一回事儿,臣以为礼部需要公办小学,公办小学也只有礼部能办好。”

  又是卖可怜博同情,又是拉踩两个想要公办小学的同行——翰林院和国子监,张英这番表现属实是秀了点儿。

  工部尚书陈廷敬忍不住勾了勾唇角,好不容易有机会捞差事,连张英这样的人都坐不住了。

  也对,瞧瞧这些年礼部都办了什么差事,除了祭祀和各种各样的大典,就只剩下给娘娘们主持册封礼,为皇阿哥们大婚制章程了。

  郡王一套,贝勒一套,光头阿哥又是另一套,光是废太子当初大婚,万岁爷就磨了礼部四五年,大婚的规制交上去再打回来,来来回回的磨着。

  这些算什么正经差事,于国于民无利,也不怪张英为了公办小学连脸皮都不要了。

  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还在用帕子试泪,另一边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谁能想到一个堂堂大学士这么能舍得下脸面呢,反正他是做不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冲着一个年轻人痛哭卖可怜来。

  本来依着八贝勒的意思,公办小学是尽量要拿到手的,不能让诚亲王处处插手朝政之后,还任由其向京城百姓施恩。

  可张英应当是万岁爷的人吧?

  八贝勒要对付的是诚亲王,又不是万岁爷,相反,眼下这情况,万岁爷和八贝勒的利益是一致的。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与张英相争,他该助张大学士一臂之力才对。

  刚刚才被拉踩了一番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现在却是站出来大大方方道:“臣也以为,礼部是承办公办小学的不二之选。”

  翰林院怂了,国子监内官位最高的祭酒也才从四品,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无人与礼部相争,胤祉便顺势将承办公办小学的差事交由礼部,由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全权负责。

  希望在张廷玉的‘提点’下,这位大学士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人一激动,张英差点习惯性的跪拜谢恩,好在膝盖弯到一半,便已经反应过来了,立马把腿伸直,向前拱了拱手。

  “臣谨遵王爷谕旨,定不负王爷所托。”

  他从儿子那里得知,诚亲王有宏愿,要让天下黔首皆能读书认字。

  这样大的宏愿,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可又让人心驰神往。

  诚亲王要将京城作为试点大办蒙学,他张英侥幸做了大学士和礼部尚书,经年来碌碌无为,如今若是能在黔首之子入学上做出些许成绩,也不枉他来这世上走一遭。


  (https://www.qkshu6.com/shu/1630/32279.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