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88章 强化锦衣卫?

第388章 强化锦衣卫?


第388章  强化锦衣卫?

耿光等人苦笑不已,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感受到了什么叫心情大起大落。

打西域他们很担心,改成两年后打他们松了口气。

o  ¢〇

哪知道马上又换了个更高难度的目标。

天竺。

离大明更远,攻打那里代价更大。

关键是,天竺的纸面实力强啊。

根据情报显示,那里的人口在八千万到一亿之间。

当然,现在天竺四分五裂,对基层的统治接近于零,想要统计准确的数字并不现实。

这个数字是推算出来的。

但大明的国别研究部门,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个推算是具有可信度的。

那里可是有将近一亿人口啊,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征服的?

而大明此时在籍人口才只有七千万而已。

早知道要打天竺,还不如同意打西域呢。

.¢o

然而他们知道,自己的反对没有任何用处。

大明能让皇家三人组改变主意的,只有陈景恪。

而能让陈景恪改变主意的,只有皇家三人组。

当他们四个人都同意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代表着这个事情必然会落实,没有人能阻挡。

嗯……马娘娘可以阻拦,但她从不过问政务。

有冤屈了找她,她会帮你出头。

政务方面的事情找她,面都见不着。

不过还好,这次出动的是燕王府。

他们已经在心中做好准备,出征顺利最好,不顺他们拼死也要劝阻皇帝取消这个计划。

陈景恪虽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却也能猜到大家并不看好这个计划。

不过他并不担心。

天竺的战斗力,只能说懂的都懂。

很快大明君臣就会知道,什么叫专业软脚虾。

攻略天竺的计划就此定下,具体如何做则要等朱棣回京再商议。

这件事情说完之后,陈景恪又说了另外一个问题。

“锦衣卫扩编……”

“什么???”朱元璋等人开没开口,耿光等人先失声惊呼不已。

“陈伴读,万万不可啊。”

?  ttkд  n?  ¢  〇

“天下人畏锦衣卫如虎,现在正值变革的关键时期,扩编锦衣卫恐会引起天下人的惊恐。”

“是啊,况且目前大明蒸蒸日上,实在没有扩编锦衣卫的需要啊。”

对于众人的反应,陈景恪早有预料,并不奇怪。

可以说,大明现在有两个机构最惹人厌。

一个是锦衣卫,另一个就是税务稽查司。

相比起来,还是锦衣卫更可怕。

税务稽查司只会要你的钱,而锦衣卫会要你的命。

群臣做梦都想把这玩意儿给取缔了,怎么可能会支持扩编。

别说群臣了,就连朱元璋、朱标都觉得惊讶。

了解陈景恪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很喜欢特务政治。

若非变革需要,他早就提议废除这个组织了,怎么会主动要求扩编呢?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景恪,你说要扩编锦衣卫?为什么?”

陈景恪表情很严肃:“大批项目实施,海量的钱财撒下去,必然会导致贪腐加剧。”

“朝廷必须要采取严厉措施,将这个苗头压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光靠监察御史,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

“过往的事实证明,在这种时候锦衣卫是最值得信赖的。”

“然而,锦衣卫只有六千人,要留一部分在京中听用。”

“还有一部分去周围各势力打探情报,还要监察地方……人手严重不足。”

“扩编势在必行。”

朱元璋和朱标都不禁颔首,确实如此。

锦衣卫缺人是早就存在的问题,只是以前勉强够用,为了不刺激群臣就没有扩编。

当然,朱标自己不喜欢锦衣卫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内部变革需要加强监察,更多新大陆和新势力的出现,也需要锦衣卫去打探情报。

扩编已经势在必行。

几位内阁学士的表情非常纠结,今天陈伴读这是想干啥?

为啥非要提这些让人为难的建议?

他就不知道,消息传出去他会被骂吗?

别说是外面的人了,就连他们这些内阁成员,都想骂人了。

然而他们终究是不敢真的骂出口的,连反对都不敢太大声。

老朱对于这个提议,自然是一万个支持:

“好,这个建议咱同意了,将锦衣卫扩编成两个卫,不够了再说。”

然后他又对群臣说道:“也不怕告诉你们,咱准备离京继续巡视地方。”

“目的就是为了遏制这股贪腐之风。”

“告诉下面的人,谁落到咱手里,就等着被抄家灭族吧。”

众人听得心中一惊,太上皇这把刀,终于又要出鞘了。

这次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霉。

◆¢  o

当老朱拍板同意将锦衣卫扩编成两个卫的时候,事情就已经成了定局。

太上皇开口,这还反对什么。

怕不是嫌自己命长是吧。

不过陈景恪也知道,不能真的把文官集团推到对立面,否则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党争,永无宁日。

打了对方一帮子,就得给一颗红枣,于是他就提出了今日的第三个议题。

“……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先辈为我们留下的知识浩如烟海。”

“只是承载这些知识的书籍,或是散佚,或是毁于战火……”

“能保存到现在的百不足一,此乃我华夏最大的遗憾。”

“今日我大明承天命而坐天下,自当……”

他先是说了一大番的开场白,歌颂赞扬了先贤的伟大,惋惜了书籍的损失,无数知识失传。

然后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建议,朝廷组织大儒,收集天下典籍加以汇编……”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此书若成,可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好。”一道叫好声响起。

众人望去,竟然是朱元璋。

只见他高兴的道:“景恪真是深知咱的心思啊,人家都说大明只有武功缺少文治。”

“咱早就想编写一部这样的文献,堵住那些人的嘴。”

“只是编写此书耗费甚大,而大明当务之急是变革不宜分心,所以咱就没有去做。”

“今日倒是被你小子给抢了先。”

朱标也笑着说道:“太上皇是战火里走过来的,亲眼目睹了无数典籍毁于战火,曾数次与我说起此事。”

“说将来大明国泰民安之后,一定要编写一部文献,将天下典籍汇总……”

瞅瞅,要不还是朱标会说话。

将事情的性质,从为自己争口气,上升到了为往圣继绝学层面。

其他人自然知道这时候该说什么,纷纷吹捧陛下圣明什么什么的。

其中吹捧最热切的,是三名儒家出身的学士。

编书的主力自然是他们这些文人,这是妥妥的功绩和声望。

随着变革的进行,理学的地位被客观现实倒逼的必须做出改变。

最让他们难安的还是方(唯物)学的出现,直接动摇了理学的统治地位。

按照常理来说,这个速度不应该如此快。

在这个年代学问传播速度很慢,方学想打开局面,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时间传道。

这也意味着,不论方学多么优秀,想动摇理学的地位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行。

然而大明周报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它的销售渠道遍布全国每一个县,也就意味着可以在短期内,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全国百姓。

每一期周报上,都会刊登几篇方学的文章。

全国的读书人都知道,大明出现了一种新学说,名为唯物学。

理学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试图强迫翰林院,不要刊登方学文章。

解缙可不惯着他们,当场拿出了朱标的亲笔题词:

忠君爱国、廉洁奉公、守法为民、公正真实。

十六字真言一出,这群大儒立马不吱声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写文章对方学进行全方位批判。

然而不论是批判也好,唾骂也罢,抵制也好,都无法阻挡方学的扩散。

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唯物学。

而且,有句话叫理越辨越明,尤其是在朝廷主持公道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理学大儒的批判,反而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唯物学。

其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唯物学。

当然,那些人选择唯物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朝廷的支持。

朝廷是没有直接亮明态度,可允许方学在周报上刊登,就是最好的表态。

既然朝廷支持,那自然就有人去学,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做官。

虽然现在理学依然强势,可方学也已经站稳脚跟并迅速的发展。

一家独大的局面即将被打破。

现在理学急需一个大动作,重振自家的声威。

编写一部巨著,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陈景恪的这个提议,可以说毫无阻碍的全票通过了。

本来朱标计划,在翰林院内部设立一个机构,召集三五百人进行编撰。

然而陈景恪却直接将这个数字扩大了十倍:

“先辈留下的书籍浩如烟海,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关系国民生计……”

“我们既然着手编写这部文献,那就做到最好……三五百人根本就不够用。”

“我建议,从全国挑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齐聚洛阳编撰此书。”

“人数暂时就定为五千。”

五千?众人都震惊不已。

本来他们以为,这次修书最多也就是宋朝《太平御览》那种规模。

虽然也是大功一件,可有先贤事迹在前,总归是少了点震撼。

现在才知道,自己还是太低估陈景恪的气魄了。

五千人参与,堪称史上之最啊。

两相比较,《太平御览》就不值一提了。

然后就是隐隐的兴奋。

如此庞大的人数,此书的规模将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若编成,必将是华夏文明一大盛事。

对所有参与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怎么说呢。

总编纂有资格在华夏史书上单开一页,普通的参与人员,也能在族谱上单开一页。

但……

朱标皱眉道:“这……规模如此之大,所需费用定然不小。”

“现在朝廷到处用钱,若是因此耽误了变革就不好了。”

陈景恪笑道:“陛下无需担忧,现在朝廷不缺钱。”

“要考虑的是如何合理的让这些钱粮流动起来,变成实实在在的物,为世人提供便利。”

说到这里,他朝朱标使了个眼色。

朱标虽然不明白他要做什么,但出于信任还是点头道:

“也好,那此事就暂时这么定下了,具体该如何做咱们下去再详谈。”

诸位大臣都非常激动的齐声赞颂陛下圣明。

之后众人又讨论了一些别的事情,今日的会议才算结束。

然后三名儒家学士一溜小跑的离开了,显然是要去将这个好消息公之于众。

等人都离开之后,朱标才问道:

“景恪,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朱元璋和朱雄英也向他看来,编书还能有什么别的目的不成吗?

陈景恪这才将原因和盘托出。

“那些大儒在地方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施行。”

“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阻碍新政和新思想的推行。”

“南洋那边的局势已经达到了临界点,我估计那些土著势力马上就会有所行动。”

“到时候朝廷出兵南洋,正式施行大分封,必然会遭到儒生的反对……”

“编写这部文献,既是对他们的一种安抚,也正好借机把他们全都弄到京城看管起来。”

到了京城可就由不得他们了,离开了地方,他们就是没牙的老虎。

再难阻挠新政和新思想的推广。

这个方法不是陈景恪首创,而是老祖宗的智慧。

从汉朝开始,朝廷强势的时候就会找各种借口,强行把地方富户迁徙到京城周边居住。

包括地方上有名的贤人,也会被强行征召入京为官。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削弱地方政治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陈景恪不过是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了一下而已。

既削弱了地方政治力量,为变革扫清了障碍。

又可以集中文人的力量编修书籍,尽可能的将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保存好。

上辈子《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文献散佚,可以说是华夏文明巨大的损失。

至于《四库全书》,说是修书实为毁书。

好不容易逃过各种天灾人祸,保存下来的书籍,都毁在了满清手里。

这一世,陈景恪必然不会再让类似的事情重演。

等这部文献编纂好,他会用活字印刷术印上几千套。

然后在全国各地修建图书馆,将这套书籍放在里面。

不光是这部文献,其他所有的藏书能刊印的,就尽可能多的印刷出来。

每个地方都藏一套。

就不信还能全都失传喽。


  (https://www.qkshu6.com/shu/16532/32023.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