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71章 进退有据

第271章 进退有据


第271章进退有据

朱元璋确实很快就知道了那一番谈话,却并没有生气,而是找到朱雄英谈了许久。

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只知道事后朱元璋下旨:

着太孙摄礼部、国子监、鸿胪寺事务……三衙官吏悉听调遣,不得有误。

这个任命相当突然,太孙才十五岁,且还未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时候就摄政务实在有点早了。

但随即大家就很平常的接受了这个认命。

然后,就有很多官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好好表现。

可想而知,当这些用玻璃制作的器皿出现在实验室,带给其他人的震撼是多么强烈。

很多势力都将这种事情当做了生意,变着花样的来朝觐。

现在朱雄英自己主动将此事摆到台面上,官僚集团自然很乐于见成的。

毕竟他不是学机械的,所知也很有限。

户部尚书邱广安更是他公开的盟友。

反过来说,为何中原王朝对待外国使节的差异如此巨大呢?

答案很简单,缺少相关的规章制度。

纷纷放话出去,谁敢阳奉阴违糊弄太孙,他们就和谁没完。

这些东西陈景恪只能找来一些帮手,一点点进行研究。

而且现在形学研究班规模也大了,常驻其间的就有百十号人。

外放任职的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对他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激励,对理科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很多人以为文官对内强硬,对外软弱卑躬屈膝。

且他还天然拥有军方和勋贵的支持,摄政务就显得很正常了。

谁都不想当傻子,只是没人敢戳穿罢了。

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陛下和太子在为太孙铺路。

权贵官僚出身的子弟只有不到二十人,这让陈景恪放下心来。

也就徐达等核心勋贵才知道真相,将孩子送了过来。

以后接待外国使节,完全照章办事就行了。

如果放在别的朝代,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想。

这些年又悉心教导,让他成了材,现在总算是有了成果。

——

朱雄英上任后并没有直接就大动干戈,而先花时间全面了解了三衙的运作模式。

属于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了百官认可的。

虽然朝廷律法上没有规定要优待番邦使节,但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类似的情况。

这还不算完,这套法律还对赏赐、国礼交换等做出了规定。

也就是说,别人送一文钱的礼,大明就对等还一文钱,不能多也不能少。

那些皇帝防太子和防贼一样,怎么可能会让继承人掌管后备官吏选拔。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很快又到了年底。

就算平日里的工作,很多账目只有专业的计官才能看懂。

至于秒表……他知道擒纵器是制作钟表的核心部件,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是太孙谦恭礼贤下士的表现啊,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君主。

鍏竴.浜屼簩涓涓簩涔浜旈浂

尤其是新政推行以后,金钞局几乎是计官一手把持。

每一类国家的使节,在大明享受的待遇都是不同的。

大明暂时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但之前的朝代可出现过太多了,其中尤以汉武帝时期为最。

毕竟是赏赐给小弟的,不能落了大哥的面子,多给一点也能理解。

一个很普通的名字,没什么可说道的。

相关谣言流传开的时候,不少人来问他是不是真的,他都没有否认。

这番话朱元璋和朱标也听到了,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不少大儒都曾公开抨击过这种情况。

陈景恪却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当他看到这条任命,就知道朱元璋妥协了。

所幸,大明的顶级工匠没有让他失望,成功弄出了水银和酒精温度计。

也因为这件事情,他再次获得了满朝文武的认可,個人威望也有了明显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算学圈子的腰杆子可不就挺起来了。

现在为太孙铺路虽然早了点,可也完全符合皇帝和太子的行事风格。

对此武将集团自然是支持的,我们在军事上打败了对手,结果人家的使节还要受优待,凭什么?

文官集团也同样是支持的。

“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外交制度,既可以保证大明的利益,又可以与他国正常相处。”

第二类是没有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和势力。

要知道,国子监掌管天下学政,礼部掌管科举,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地方。

“我们必须学会与他国平等论交,否则就是自绝于世界列国。”

赏赐是给正儿八经的藩属国的,全凭皇帝喜好。

形学研究班现在腰杆子也硬了,准确说是算学圈子都硬气起来了。

之后朱雄英并未插手礼部和国子监的事务,而是先对鸿胪寺下了手。

且背后又有徐达、蓝玉等勋贵支持,也不再势单力孤。

到了现在是个人都知道,陈景恪不是靠医术立足的,而是有实打实的真本领。

蓝玉等坚定的太孙党,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人数最多的,还是形学研究班成员的家族子弟。

皇帝生怕太子能力不够威望不足,天天给他加担子。

说是宗藩规则,实际上就是外交准则。

户部加金钞局加计官体系,彻底掌握了国家的钱袋子。

在这个文学至上的时代,‘技工学院’太非主流了。

对于这个规定,文官集团更是举双手双脚赞同。

然后陈景恪提完建议,就再次隐藏在了幕后,将功劳让给了朱雄英。

大家平日里一起研究学问,没事儿就侃大山好不快活。

尤其是温度计,是最难弄的。

剩下的学生,一部分是收养的孤儿,他还特意收养了一些孤女。

当然,陈景恪也没闲着。

陈景恪的教材没有传统的四书五经,而是节选各种文体,集合成语文科目。

太孙统摄两衙门,可以更好的聚拢人才,为将来打基础。

他抽空将学堂给开办了起来,给书院取了个名字:

洛下书院。

但要想发展理科,仅仅是教育还不够,还要弄出一整套的测量工具。

既然学习算学也一样能当官,那儒家那一套就不是必须的了。

上面不说话,下面的官吏又怎么敢得罪使节?

现在朱雄英改变了这种情况,直接制定了完善的律法。

遇到中原王朝强势,皇帝又比较务实的时期,外国使节就几乎没什么特权。

而且他还准备用钟表替理科打响第一枪呢,自然不能现在就拿出来。

“又因为这是空白地带,你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不是太离谱,都是一份不小的功劳。”

“可以说,从这里入手就等于是白捡一份成绩。”

他们有那个物资条件,支持自家孩子深入研究。

只要再说几句好听话,马上就能获得几十上百倍的赏赐。

难道他们就真的愿意陪着皇帝当冤大头吗?

答案是否定的。

文官集团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对此陈景恪也没有拒绝,相反他还很支持。

没有什么人前来祝贺,也没有人来找麻烦。

还有一部分学生来源于工匠子弟,都是原本隶属于朝廷的工匠家的子弟。

至于儒家,他们对陈景恪非常无奈。

既然无法将算学踢出去,也就没有继续针对的必要了。

别管是什么人,只要自称是某某势力的使节,带着一些礼物过来声称要朝觐天子。

皇帝、太子、太孙都对他非常信重。

而儒家也知道拿他们没办法,因为计官确实是朝廷需要的专业种类,无可取代。

但一般不能超过藩属国进献贡品价值的三成。

虽然不至于将儒家一脚踢开,但至少在算学圈子里,儒学经典的重要性日渐降低。

第一类是藩属国,第一种是亲王藩属国,第二种是异姓藩属国。

此时他无比庆幸,还好自己一开始就抓住了朱雄英。

在这里他将外国划分为两类五种。

事实上这是误解,儒家是最反对这种政策的。

他们对于研究百工技巧并不抵触,甚至还很高兴。

长度和重量的测量工具是现成的,容积、温度等才是麻烦的。

比如杨广,为了炫耀隋朝强盛,竟然要在迎接外国使节的道路两旁挂满丝绸。

等过两年,第一批学员学有所成,再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们。

事实证明,自己还是太高看自己的名声了。

算学圈子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大明今年可谓是收获满满,自然又是一个喜庆年。

他们心里真的敬仰天子吗?

恐怕恰恰相反,这么好骗的大傻子,怎么就不多几个呢。

“学政和科举是国之大事,自有成熟的章程在,且备受瞩目。”

番邦使节就是拥有种种特权,很多蛮夷部落也是如此。

太孙的情况也类似,早早就开始崭露头角。

陈景恪也只知道大致原理,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工匠们去实验。

朱雄英虽然很少露面,但之前南方除虫害、安抚蛮夷部落、上书摊丁入亩等政绩,实在太过于突出了。

二来……就这么说吧,理科是一门有钱人才能深入研究的学问。

一种是盟友,二种中立国,三种敌对国。

“百官也会认真思考你的建议。”

通过他们的手来实现这个目标。

“外交则不然,这一块向来不受重视。”

虽然不敢正面和儒家掰腕子,但也不再如以前那般被单方面吊打。

他带人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宗藩规则。

“但以后大明将要面对更加广阔的世界,要接触更多的国家。”

但大明朝不一样,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皇帝和太子那真的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他还真怕自己的书院变成权贵子弟学校。

“我们大明的官吏与外国接触时,也有了律法章程可以依靠,处理外交事务就能更加从容。”

他们才是真正了解陈景恪本领,又对杂学没有偏见的人。

第一期招收了两百名学生。

尤其是朱雄英确实通过此举获得了更高威望,也让他的谦让变得更有价值。

遇到中原王朝虚弱的时候,比如宋朝……那是没办法。

得知书院需要先生,不少闲的无聊的人自告奋勇,表示一定将学生教导好。

但不管是哪一类使节,都不再拥有任何特权。

虽然擒纵器早在几百年前就发明出来了。

全寄宿制书院,上十天休四天,这么做也是方便学生们回家。

对于陈景恪提供的教材,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但如何将这玩意儿变成钟表,就超出陈景恪的知识范围了。

这一切朱元璋和朱标都看在眼里,对陈景恪愈发满意。

眼不见为净是最好的。

即便是宋朝,也不缺乏强硬的文臣武将。

“你若在这里搞变革,必然会引起官僚集团的警惕乃至抵触,降低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

在这种事情上,谁说话都不好使,只有朱雄英才能让朱元璋去冒险。

书院的先生,则全部由形学研究班的成员担任。

“中原王朝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从未想过与他国平等相交,所有国家都是藩属国。”

这种情况,反而是文官集团最乐于见到的。

没钱连实验器材都买不起,拿什么来研究。

你们算学也别想搞事,我们也不欺负你们,大家相安无事。

当然,这其中‘技工学院’的流言,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无法可依的情况,一切只能按照上面的意思来。

这其中自然有陈景恪的功劳,准确说这套规章制度,就是在他的提议下才起草的。

当然,在百官看来,此举更多是让太孙观政,并不会做出什么改变。

一来是家学渊源,他们能学的更好。

陈景恪又说道:“第一把火从这里烧,也能避免触犯百官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

正常官宦人家自然不愿意将孩子送进来。

“可以说,从这里入手是最好的选择。”

现成的人才不用白不用。

只要这些女孩子能有一个学有所成,在科学上有所建树,都可以作为榜样进行宣传。

当然,如果贫民子弟中出现了天才,陈景恪是愿意自己出钱培养的。

官僚集团难道真的不知道这种情况吗?

朱雄英将这些潜规则统统废除,将一切都摆到了台面上。

文官对他就算再不满也没用,只能选择眼不见为净。

朱雄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就决定,自己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从这里烧起。

此时入了太孙的眼,那就是潜邸旧臣,将来必获重用啊。

如果皇帝比较好大喜功,那就没办法了。

“你从这里着手,不会触犯任何人的利益,自然也就不会引起不满。”

这让一众文臣更是喜上心头。

“所以也就无所谓外交制度,在这一块完全就是空白。”

国礼交换是给非藩属国准备的,必须等价还礼。

所以,洛下书院悄无声息的开学了。

形学研究班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穷人。

“等到你的能力获得大家的信任,再插手学政和科举事务,就不会显得突兀。”

但过完年后,朱元璋就给群臣来了个大的。

着太子朱标总揽国政。


  (https://www.qkshu6.com/shu/16532/3214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