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05章 陈景恪的成长

第205章 陈景恪的成长


第205章陈景恪的成长

陈景恪的一番分析,成功说服了朱元璋等人。

作为首次亮相,也相当完美,获得了在场勋贵们的一致赞赏。

尤其是徐达和蓝玉两人的鼎力支持,再加上他‘野心很大’,能创造很多立军功的机会。

更是让他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将其视为‘自己人’。

当然,这和他娶了公主也有关系。

皇帝就是最大的功勋头子,娶了她的女儿,自然也是功勋序列的人。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陈景恪心下也非常兴奋,他没想到,老朱会将他的首秀时间提前这么久。

按照他的想法,至少也要等到朱雄英长大,自己作为太孙幕僚走上台前。

虽然不知道老朱是怎么想的,但机会来了自然要抓住。

事实上他心里也很紧张。

和之前的讲课不同,以前他都是站在历史角度,陈述发生过的事情。

所以能做到胸有成竹。

但前世他对高丽的历史并不了解,只知道有这么个国家。

这个国家发生过什么,什么时候灭亡的,一概不知。

准确说,他对高句丽的历史比较了解。

唐灭高句丽,最终让新罗捡了便宜,成为半岛的主人。

关于半岛之后的历史,他基本一无所知。

他唯一知道的是,万历三大征中,高丽已经改名叫朝鲜了。

朝鲜的王室姓李,而不是姓王。

根据这个区别,他能判断出,高丽被一个姓李的人给灭了。

那个姓李的人建立的国家,叫朝鲜。

至于这个姓李的人是谁,又什么时候灭的高丽,就完全不知道了。

但通过研究高丽的朝局,陈景恪找到了一些线索。

高丽虽然也学儒家,但并没有搞科举制,国内施行的依然是贵族政治。

如果官员不犯错,职务是可以传承给子孙后代的。

丞相的儿子当丞相,小吏的儿子当小吏,平民的儿子当平民。

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普通百姓是没有造反机会的。

那么取代高丽王氏,建立朝鲜李氏政权的,定然也是高丽贵族。

还是掌握了军政大权的那种大贵族。

而眼下高丽就有一个这样的人,李成桂。

身经百战,靠着军功一路成为大将军。

然后又从政掌管财政大权,又位列丞相。

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说他是当前高丽战神都不为过。

但李成桂是前任恭愍王提拔起来的大臣,对现任高丽王相当不感冒。

政治倾向也和高丽王不一样。

看到他,让陈景恪想起了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

当时陈景恪就认定,灭高丽王氏政权,建立朝鲜李氏政权的。

就算不是李成桂,也是他的后人。

根据这个推测,陈景恪才做出了种种论断。

所以说,他是先射箭再画的靶子。

而且他越推演,就越觉得李成桂造反的可能性大。

现任高丽王被传不是恭愍王亲子,合法性遭到质疑。

因为首鼠两端,比较亲北元,被读书人和文臣群体嫌弃。

他之所以还能当王,全靠北元的支持。

大明要是拿下辽东,切断北元和高丽的联系。

高丽王就将失去唯一的依仗。

到时候李成桂这个大将军、丞相、财政大臣,有一百种办法可以改朝换代。

事成之后,他只需向大明效忠,就能获得读书人和文官集团的认可。

朱元璋除了顺势接受效忠,然后册封他为王,就再没有别的办法。

前面徐达已经说过,高句丽拥有二百五十万人口,常备军十万,临战状态能动员超过五十万人。

以逸待劳,大明想拿下他们,太难了。

但高丽的混乱,既是李成桂的机会,也是大明的机会,就看谁技高一筹。

而很明显,大明的优势比李成桂要大的多。

但对大明来说,也只有这一次机会。

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再想拿下高丽,不说完全没有机会吧。

也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最终,陈景恪决定劝说朱元璋,暂缓对辽东动手,好好谋划一下高丽。

待时机成熟,一鼓作气将辽东和高丽一起拿下。

这以上都是他根据手头资料推演出来的,而不是熟知历史,然后陈述事实。

前世记忆能为他提供的唯一确凿信息,就是高丽王氏被朝鲜李氏推翻。

但这个信息太模糊了,不能作为有效依据。

所以,说他是根据手头信息,凭借自己的智慧推演出这一切,一点都不为过。

这就是他穿越十余年,进入大明皇宫三年半。

跟随朱元璋、朱标、徐达、李善长等一系列大佬学习,获得的成长。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只能凭借前世记忆,混日子的普通医生,正在慢慢向着一名成熟政治人物蜕变。

毕竟是第一次凭借学识和智慧分析局势,尤其是还要说服这么多人,他心中难免会紧张。

不过还好,最终表现相当完美。

而这也给了陈景恪更多的自信。

随着他的插手,历史已经逐渐偏离,穿越者的经验总有用完的一天。

到时他该如何自处?

现在有了答案。

朱元璋集团的效率是很高的,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方针。

几日后的早朝,朱元璋就下令对北元用兵,先打辽东斩掉北元的一条臂膀。

对此群臣自然没有什么意见,打北元可以说是大明第一要务。

就算最保守的人都知道,不把北元彻底打垮,大明的国祚就不能算是稳固。

区别就是在攻打的方式上,大家的见解有所不同。

但打辽东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

北元主力在草原上,大明的军队打过去,他们打不过能跑。

但辽东他们没地儿跑,只能和大明硬碰硬。

攻城略地,正是大明军队最擅长的。

所以,打辽东是大明朝文武都赞同的策略。

眼看计策就要通过,意外出现了。

徐达站出来提出了质疑:“高丽王首鼠两端,且更倾向于北元。”

“若我们攻打纳哈出(北元辽东丞相)时,高丽出兵助阵怎么办?”

然后不少人站出来附和,说不排除这种可能。

这一下文官集团也懵了,他们不太懂军事,不知道是否有这种可能。

但这个质疑是徐达提出来的,还得到了这么多将领的赞同,可见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一想到高丽有可能背刺,大家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难道站出来替高丽担保?

别开玩笑了,自家九族又不是批发的,谁吃饱撑了替他们作保。

但辽东又不能不打,怎么办?

群臣商议之后做出一个决定,派出一支使节团去一趟高丽,试探高丽王的态度。

高丽推崇程朱理学,朝廷决定投其所好,派遣一些读书人前往高丽做学术交流。

谁都知道,这支队伍是去游说拉拢高丽读书人和文官集团的。

虽然觉得宗主国这么做有点掉架子,似乎是大明反过来求高丽一样。

但仔细想想也确实是最合适的办法。

如果能靠游说安抚住高丽,相当于是省却了几十万大军。

于是朝廷很快就组建了一支三百余人的使节团,其中有官吏,有随从,有读书人。

但朱元璋依然不满意,号召民间有才学的大儒前往交流学问。

然而响应者寥寥。

有些是不屑于去和蛮夷交流,认为是对自己的贬低。

有些则是惜命。

大明这么大张旗鼓的行动,北元会不采取措施?

到时候人家来个当街刺杀,死了就白死了。

所以还是不去的为好。

这让朱元璋非常生气,对程朱门生也彻底失望。

虽然之前陈景恪一直贬低程朱门生,但朱元璋还是将信将疑的。

毕竟程朱理学那一套,太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了。

然而现在他终于知道,什么叫道德标兵的双标了。

靠这些人来治国,大明的成就也就那样了。

如果他没有见到过陈景恪描绘的世界,或许会将程朱理学奉为圭臬。

现在……罢了,大明要走属于自己的路。

但总有人会站出来当逆行者,成为那一缕光,这一次方孝孺再次站了出来。

并发表了一篇文章。

这次他没有喷任何人,只是详细讲述了儒学是如何成为显学,又如何成为唯一显学的。

孔子有教无类广收门徒,教导出了无数的学生,又周游列国宣扬学问。

无数先辈斩荆披棘才有了儒学的显贵……

之前的儒生上马能战,下马治国……

我等身为儒家门生,当效仿先贤广播学问……

最后表示,他将亲自前往高丽,践行圣人之道。

此文一出,除了零星几个人骂他沽名钓誉,儒家大多数人罕见的保持了沉默。

随后不久,前去鸿胪寺报名的儒生就开始变多。

一个月后人数达到了六百余。

看到这份名单,朱元璋欣慰的笑了:

“儒家兴盛千年,还是养出了一些血性男儿的。”

“这些人回来之后,统统要授官重用。”

陈景恪也附和道:“儒家从来不缺仁人志士,否则也不会为历代所重。”

“北元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要想办法保护好使节团的人。”

朱元璋点点头,道:“我给高丽王下一道严厉的旨意,让他保护好使节团的人。”

陈景恪说道:“用处不大,高丽王不敢违背北元人的命令,找他不如找李成桂。”

“直接告诉李成桂,若使节团的人出了事,大明就拿他是问。”

朱元璋眉头微皱:“这样会不会将李成桂逼向北元?”

陈景恪摇头,自信的道:

“不会,李成桂很聪明,他知道北元已经是强弩之末。”

“就算有高丽支持,也不过是多支撑两年而已。”

“必然不会拿身家性命,去赌北元创造奇迹。”

“而且他是个有野心的人,跟随北元他永远都只能当高丽王的臣子。”

“只有大明夺回辽东,他才有兵变成为高丽之主的机会。”

“而且我们还能进一步,离间他和高丽王的关系。”

朱元璋问道:“哦,如何离间?”

陈景恪露出一个阴恻恻的笑容:

“咱们不是要私下,散布高丽王非恭愍王血脉之事吗。”

“将谣言散布出去之后,再将黑锅扣在李成桂头上。”

“就说他想造反,才故意散布的谣言,想动摇高丽王的地位。”

“到时候李成桂就只能抱紧大明的大腿。”

“您让他保护好使节团,他定然不敢怠慢。”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你小子真阴险,这是要把李成桂架在火上烤啊。”

陈景恪笑道:“他坐的就是火山口,不烤他烤谁啊。”

一支千余人的使节团,就此组建完成。

大明朝廷交给了他们两个任务,其一是和高丽读书人交流,宣扬程朱理学。

其二就是宣扬《华夏简史》,重申大明和高丽的宗藩关系。

使节团将会乘船去山东青州,在那里乘坐水师战舰前往高丽。

在出发前,陈景恪去见了方孝孺。

“方兄,此行的目的想必你也明白,多的我就不多说了,一路保重。”

方孝孺笑道:“我知道,从现在开始我就是程朱门生,保证坏不了朝廷的大事。”

说到这里,他脸色凝重的道:“我也要给你说一件事情,希望伱能想办法解决。”

陈景恪正色道:“请说。”

方孝孺严肃的道:“人殉,民间时有人殉之事发生,希望你能游说陛下废除此暴政。”

陈景恪有些惊讶:“人殉,那不是早就废除了吗?怎么还会有?”

“而且人殉只有皇室和权贵才能使用,民间竟敢有人这么做?”

方孝孺摇头道:“不,并没有明令禁止人殉,只是有些朝代约定成俗不使用人殉。”

“比如汉唐时期就推崇陪葬制度,皇帝信任的大臣死亡,陪葬在皇陵。”

“在民间,私下使用人殉者虽然越来越少,但也时有发生。”

“只不过都是私下行为,没有被历史记录而已。”

“辽、金、元乃蛮夷立国,保持着人殉制度,他们的行为使得人殉之风复炽。”

“大明也继承了这一行为,太子妃薨逝,伺候她的所有宫女宦官全部殉葬。”

“齐王榑薨逝,妻妾奴婢三十余人殉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室尚且如此,民间自然多有效仿者。”

“有些大户死后,会将宠妾、奴仆殉葬。”

“还有些会购买奴婢、孩童殉葬……”

“据我统计,每年都有数千人因此而惨死。”

陈景恪心情非常沉重,太子妃吕氏暴毙,宫女太监陪葬之事,他自然知道。

但他以为只是朱元璋杀人灭口罢了,没有往人殉方面想。

至于齐王朱榑,因为葬礼是在他封地举行的,陈景恪没有参加并不知情。

现在他才知道,大明竟然还有这样的恶政。

每年数千人,看起来不多,但他们的死法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想到这里,他表情凝重的道:“你放心,此事我一定会劝谏陛下。”

“此等恶政,我大明必不能留。”


  (https://www.qkshu6.com/shu/16532/32208.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