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帝后的精力是真充沛
推荐阅读:我在财阀圈成为大佬 快穿:绿茶女配靠作死攻略主神! 怀胎三月离婚,首富老公搜遍全球 重生八零,糙汉老公不禁撩 沈总别虐,太太又跟别人上热搜了 离婚后,渣爹做梦都在偷妈咪 嫁给冥王后,她日日被娇宠 玄门大佬归来后,全家跪着求原谅 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 八零小辣娇,赚钱养娃成首富
为了让女官的存在合理,谢清芷和陈落雪等女官,是翻烂了史书。
最后找到前朝有宫中女官制,主要负责教导宫女,给新进宫的宫妃训练礼仪,高级女官会教导皇子皇女,甚至还有编写宫史等等工作。
沈冬素抓住这一点,以此堵那些老御史的嘴,女官即不从户部领俸禄,所做的差事又不归六部所管辖。
算是一个全新的独属皇后的机构,朝廷没理由取谪女官制。
同时列举女官的政绩,光是一个由皇后娘娘出资,在各县开大医馆,皆由女官负责管理,这一条,就堵了百官的嘴。
加上凌墨萧在这件事上霸道又专横,直接骂那些参奏的官员,你们平时对朕的变革指手画脚也就算了。
现在竟然敢对皇后娘娘指手画脚!朕北征之时,皇后娘娘管了幽州城两年,女官们立下大功,岂是你等一句话能否定的!
总之就是,之前凌墨萧容忍着百官,这一次爆发了。将女官制正名,是为六部之外的新机构,隶属皇后管辖。
女官跟科举一样,同样是三年一考,甚至还像翰林院一样,兴建女官院机构,专为皇后娘娘培养人才。
沈冬素趁机将钱庄也纳入自己麾下,这一点到没人反对,因为百官还没认识到钱庄未来有多重要。
只当是皇后娘娘为经商方便,特设的新机构。皇后擅经商,当初幽州能发展起来,全靠她经商所得。
如今虽然皇后的私产不归国库,但也是用于民生,像建医馆、驿站、军属区、开荒、学院等等,都是皇后在背后注入资金扶持。
沈冬素清楚得很,长安来的官员之所以总揪着她权力反对,还不是因为凌墨萧不纳妃,他们担心自己的权力太大,影响朝政。
转眼到了三月春播,长安的官员算是见识了一下幽州速度,春祭之时,皇上和皇后一起到试验田播种。
长安的官员看傻了眼,因为在长安时,这种作秀活动,早就如同虚设。
不管是先帝还是废帝、废太子,哪怕参与春祭,也不可能让自己脚上沾泥。
但眼前的这对帝后,播种手法老练,用墨门新做的犁,耕田速度极快。
关键是帝后不光自己干,幽州的官员习以为常,一样挽起裤脚下田,且各机构都有自己的试验田。
真正做到全民春耕,以农为本。
长安的官员看着新分到各人手上的试验田,欲哭无泪,只能硬着头皮带全家上阵。
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妇贵女,看着皇后娘娘跟农女一样,甚至还带着太子和公主一起播种。
皇后娘娘那七十多岁的祖父,更是精神奕奕地指挥着全家播种。
她们即觉得吃惊,又心生恐惧,皇后这是自己是农女,也想把所有贵妇贵女踩进泥里啊!
我们这样高贵的身份,凭什么做这么低贱的事?
然后她们就发现,那些女官,和太后送来的那批贵女,一样下地干活。
还有姜氏和张朝英带头,直接质问。
你们再高贵,能高贵过皇后和公主?
拿到和离书的姜氏,大哭一场之后,如获新生,早已视自己为皇后党,皇后提议的事,她总是最先带头响应。
贵女们只得硬着头皮下地。沈冬素心中暗笑,劳动改造知道吗?
那些贵公子更是叫苦连天,结果皇上直接说,他不需要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废才。
你们要么证明自己有能力,要么就滚回长安去。
该说不说,干农活真能洗涤人的心灵。
主要是太累了,回家倒头就睡,反正春耕这段时间,朝堂上安静多了。
任你有再多钻研官场的技巧,累的手脚发软,也没闲心找茬了。
幽州的春耕极长,帝后极为重视农耕,除了插秧种豆,还去盐田,给长安的官员一点小小的震惊。
皇后娘娘亲自教他们晒盐,看着成片成片白花花的盐田,户部官员心中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有了晒盐法,大夏再也不缺盐,低层百姓也吃得起盐。忧的是,盐税这一重要税收,要降了。
等从盐田回来,还不算完,皇上又带着权贵去北城外的牧场,视察春牧场。
以前的皇帝是带着文武百官春猎,而咱们的皇帝是带着干活,教他们种植苜蓿,随水流迁徙,皇后娘娘甚至会给母羊接生。
幽州百姓之间流传一句谚语,幽州无懒人,懒人无活路。
如今百官才明白,这句话不光适用于民间,也适用于朝堂。在幽州,想偷懒都难啊!
以前长安的官员春天做什么?赏花听酒,再召名妓吟诗作赋,花楼听曲。
幽州的春天做什么?城郊春耕,海边晒盐,牧场放牧,当然,很多农活不用官员自己本人上场干。
可是监工也很累啊!人人手头上都分配了事务,皇上直接说,若连春耕之时还有人闲着,那就说明你的职位可以取谪了。
工部更是忙的飞起,除了还在建的皇宫、外城,还要修路修渠。
就这皇后娘娘还觉得他们在做无用功,嫌弃他们的工具太过原始,浪费人力。让墨门帮他们改良工具。
然后皇后娘娘又要成立黄河治理专项组,让工部出一批人,墨门出一批人。官员不理解,黄河已经几年没出事,好好的去治理什么?
沈冬素更无语,难道你们非得等到黄河出事,再派人治理吗?防患于未然知道吗?水患和瘟疫一样,得提前预防。
本以为春播结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开启权贵特有的社交季。
说起来贵女们都想哭,长安三、五天一场的花会、茶会。
在幽州一个月能开一场,都算好的了。
但不知为什么,明明幽州的律法这么严苛,也不似长安数百年京师累积的风流繁华。
但要真让她们离开幽州,心中又觉得舍不得。
在这里,女子能大大方方地去逛街,能去学院读书,甚至家人开始支持她们考女官。
比起在长安时养在深闺,除了祈福上香,再没有出门的机会。
及笄之前唯一要考虑的事,就是觅一个好夫君,嫁一个好人家。
她们之前嘲讽皇后娘娘身份高贵,却总干一些低贱百姓才会干的辛苦事。
可渐渐的,她们被皇后和女官身上那股自信,那种独立自由的风气感染。看她们受百姓爱戴时的羡慕。
由嘲讽变成崇拜,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变成这样优秀的女子呢?
就像沈冬素一直以来贯彻的,有些事你不必强行去让人改变,只要你给予自由的大环境,他们自己都会想改变。
举个列子,若她强烈要求女子不能及笄就嫁人,最少要到十八岁再嫁人。
保管天下人都会反对,觉得她这个皇后管的太宽。
但她只要将生育问题科普出去,让天下人看到幽州的生育率,知晓女子年纪大点再生孩子,难产率低。
不光母亲的身体养的好,孩子也强壮。而才及笄就成亲生子的,很容易一尸两命。
你若说在家白养女儿几年,浪费粮食。那我就提供女子能进的手工作坊,养女儿不再是赔钱货,还是香饽饽。
再通过报纸、杂志等文字来传播理念,她什么都不用强调,不用下达指令要求。
从权贵到百姓,都自然地觉得女儿晚嫁也挺好。
让官员们失望的是,春耕之后,依旧很忙。
五月皇上去基地,亲自征训海军。
皇后主持夏收粮祭祀,由小太子上去跳的祈福舞,又是全民抢收夏粮。
同时还派人到闽州,说是闽州五、六月会有海风肆虐,要提前预防。
经过这半年的培训,长安的官员有点跟上帝后做事的节奏了,他们不喜繁文缛节,最恨地方官瞒而不报,最恼官员拖延懒政。
且帝后的精力都很充沛,不知道累一样,且总能防患于未然,在灾难未发生之前就考虑到。
呃,他们不知道,女官还有一个秘密机构,那就是全国情报系统。
加上姜家在海上的情报,沈冬素能提前考虑到一些事,是很正常的。
她将女官情报系统保密的原因是,她担心百官会以为,这个情报机构是专门用来监督官员的。
到时候又要反对女官,徒惹麻烦。
说来也是巧合,当然,沈冬素觉得是巧合,但凌墨萧坚称这是因为她是福星,天佑之故。
先帝在位时,年年各地都有天灾,自从凌墨萧登基,都半年了,风调雨顺,连夏都是抢收完之后才下的暴雨。
留在长安的权贵,多希望能发生一场大的天灾,这样就能以皇帝迁都,惹来天罚的名义,再让皇帝迁回长安。
或者直接引发民变,扶持另一个小皇帝上位。
可惜等了半年,也未如愿,并且他们之前还嘲讽迁去幽州的权贵,且等着吧,保管很快都被帝后折磨死。
结果半年过去,只听说幽州越来越繁华,人口急增,全面开放海商后,已有万邦来朝之象。
而帝后压根没将重心放在整治权贵上面。
长安城,很快就要被抛在后面了。而他们这些当初坚持不迁都,坚持留在长安城的权贵。
也会像昨日黄花一样,被幽州抛在身后。
(https://www.qkshu6.com/shu/18178/3206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