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我看见阿爷哭了
推荐阅读:我在财阀圈成为大佬 快穿:绿茶女配靠作死攻略主神! 怀胎三月离婚,首富老公搜遍全球 重生八零,糙汉老公不禁撩 沈总别虐,太太又跟别人上热搜了 离婚后,渣爹做梦都在偷妈咪 嫁给冥王后,她日日被娇宠 玄门大佬归来后,全家跪着求原谅 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 八零小辣娇,赚钱养娃成首富
沈爷爷让青牛把甜酒送到沈家,他直接去米粉作坊,因为全村的村民大半都在米粉作坊干活。
一番询问,推算出肖氏是昨天下午离村的,有人看到她垮个小布包,拿棉巾包着头往镇上去。
沈爷爷派个人去肖家送信,其实也是他细心负责,一般村子谁管啊!冻死在外面也是寻常。
沈爷爷本不打算把这事告诉冬素,平白影响冬素的心情。但青牛这个大嘴巴,送甜酒的时候就说了。
本来沈冬素是不在意的,可一想到沈冬月说,肖氏总是缠着她。还是觉得有点不对,派个护卫到县城,把这事告诉丁启。
当天打听到的是,肖氏没回肖家,也没进县城,从镇上往学院方向去,然后就没见过了。
沈爷爷还怕她因突然下雪,冻死在哪个田沟山涧,还带村里的青壮去找了一天,人影也没找到。
肖家人对此毫不在乎,甚至有种肖氏要真死了,拉去埋埋更省事的态度。
沈爷爷轻叹一声,让人往里长那里报备了一下,又让青牛时刻注意着肖家。
肖氏的失踪,在村里一点也没引起波澜,腊月都忙,加上她人缘太差,谁也不关心。
大家猜她是因为年关将近,想念儿子,跑去找冯文生了。
腊月村里每天都有热闹事,很快大家就将肖氏的失踪忘记了。
先是杀年猪,今年沈家要杀两头猪,都是百斤重的大黑猪。沈爷爷特地跟冬素说:
“你放心,这猪一点污秽也没吃,喂的都是猪草和米糠,专门为你养的,做成腊肉,你带到幽州去和王爷慢慢吃。”
这猪还骟了,一点骚味也没有,沈爷爷不好意思在冬素面前说。
他是听刘管家说,富贵人家不吃猪肉,都是吃羊肉,嫌猪肉不干净。
沈爷爷就亲自抓的两只黑猪仔,自己养的,吃的干净,夏天还给猪洗澡,特地让刘管家看了,保证干净。
沈冬素不想看杀猪,那猪嚎的声音渗人,月见这丫头却很喜欢看,直接是蹲到跟前看屠夫一刀下去。
回来兴冲冲地跟沈冬素说:“我怎么觉得那猪脖子和人脖子差不多,一刀割破血管,放了血就毙命。”
沈冬素笑道:“这还真让你说对了,猪的五脏六腑是最像人的。”
学解剖都是先拿猪练手。
这话让月见愣了一下,低声问:“王妃你怎么知道?你……剖过猪?”
更恐怖的话她没敢问,难道王妃剖过人?
沈冬素这年头敢提人体解剖,那就真的是巫医了!
她怕吓到月见,干笑道:“我是大夫啊,摸脉就知道。"
"猪也有脉?”
小满怯生生地说:“猪有猪手,有手就有脉吧?”
沈冬素哈哈大笑,搂过小满,却发现小丫头已经到她胸前了。呃,到底是小满长的太快,还是她长的太矮?
见小满穿戴整齐,还戴的那年她送的鹿皮帽子,有点小了,加了一圈,看针脚不是蒋氏的加的,歪歪扭扭,应该是大莲做的。
她笑问:“怎么没戴姐姐送你的新帽子?”
这次回家她自然给全家人都带了礼物,给小满的冬衣就有五套。
小满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亮的,害羞地说:“小满要留着初一拜年穿。"
沈冬素帮她把围巾戴好:“这是要出门?还去看杀猪?”
沈家的猪杀完了,屠夫去下一家杀,今年沈家村十几家杀年猪的,屠夫要在沈家忙好几天。
小满摇头:“一会和爷爷去鱼塘。”
沈冬素一惊,这才下了大雪,田间路多滑啊!爷爷怎么还要去鱼塘?
她牵着小满去找沈爷爷,准备制止了不许沈爷爷去。
沈爷爷和林钟端着大猪头腌制,这猪头要留着祭祖用,得腌好了。
一看到那老大的猪头,瞪着不甘瞑目的眼睛,小满吓的一声惊呼,捂着眼睛从指缝里偷看。
沈冬素失笑,她记得原主小时候也怕猪头,不过那时沈家穷,从来没杀过年猪,她是跟着大哥去别的村子看杀猪,被猪头吓哭的。
她忙牵小满去一旁等,从腰间的荷包掏出一块奶糖喂给小满。
也许是今天的冬素姐太温柔,让小满忘了蒋氏的叮嘱,冬素姐是王妃,不可以在她面前乱说话!
说错了话,要挨打!要赶出沈家!
小满吃着糖,想到以前沈冬素总是拿糖拿点心回来,她忘了什么王妃,就记得这是温柔可亲的冬素姐。
大着胆子拉拉冬素的衣袖,示意她低头。沈冬素笑着蹲下,小满俯身在她耳边,用手挡着说:
“冬素姐,我跟你说一件事,你别和阿爷说。”
沈冬素轻轻点头:“好,我保证不和阿爷说。”
“你飞到天上的时候,阿爷哭了。坐在你屋子前,哭了好久。”
沈冬素思索了一下这话是啥意思,没想明白。
“我飞到天上?小满你在说什么?”
小满想解释,又解释不清楚,结结巴巴地说:“县城里来人,说你飞到天上去了,大哥跑到宜州城打听。”
“蒋婶在屋里哭,沈叔在廊下叹气,阿爷就在你屋前,一直抹眼泪。我都看到了。”
“后来大哥回来,说你做了老大的孔明灯,坐孔明灯飞天上,你人没事。大家才没哭了。”
沈冬素这才听懂了,只觉心里头又酸又胀,好像拿胡婆婆的甜酒腌了许多柠檬,心口发软,眼眶发热,嗓子痒痒的。
她回来两天了,沈爷爷从来没在她面前表现出什么,也没人问那热气球的事。
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家人为她那么担忧啊!
看着正在收拾猪头的沈爷爷,笑的合不拢嘴,精神奕奕,她实在想像不到阿爷哭是什么样的。
当初阿爷病的那么重,都没流露出伤感。看到沈父的腿断了,也只是红了眼眶。可只是听到一个关于她模棱两可的消息,阿爷竟然哭了。
这让她瞬间想起老院长,前世那个和阿爷长的很像,性格也很像,最爱她的老人家。
她像小满这么大的时候,也见过一次老院长哭,是院里的一个男孩子调皮,偷偷跑出去玩,被车撞了。
那车逃逸了,男孩送到医院,医生直接下了病危书,老院长在病危书上签了名,背过身就抹了两把眼泪。
这个场景让她记忆犹新,医院晃眼睛的灯光,老院长一下子就佝偻了的腰身,还有他那红了的眼眶和浑浊的眼泪……
沈冬素鼻子一酸,温柔地看着沈爷爷,喊了一声:“阿爷!”
沈爷爷欢喜抬头,答应了一声,还扬扬手中的刮毛刀:“阿爷就来。”
阿爷和身影这一刻和老院长重叠了,她觉得心中的遗憾好像弥补了一些,她要加倍地孝顺阿爷!
她本来想说,不让阿爷去藕塘。但在这一刻,她明白,孝顺不是不准阿爷做什么,而是要陪着他做!
她回去换了出门的鞋和衣裳,对月见道:“走,带你去赏赏冬日原野。”
月见很想说,我更想在村里看杀猪!甲四赶紧回来吧。
沈爷爷对冬素要去藕塘之事,非常高兴,他有好多新东西要给冬素看,还怕冬素嫌冷不愿意去呢!
一听冬素要去,大哥也要同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村尾往藕塘方向走,小黑狗欢快地跟上。
小满走几步就陷进雪泥里,谁也没说让她回去,大哥很自然地抱起她。
沈冬素挽着阿爷的手臂,玩笑似地问:
“我在扬州做了飞天的热气球,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孙女能飞天呢,阿爷我厉害不厉害?”
沈爷爷拍拍她的手,阿爷的手指又硬又冰,铁木一样。
看着她的眼神满是慈爱,还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轻笑道:
“厉害!咱们光州也传遍了,都夸冬素厉害。”
谁都没提沈家在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后,全家有多担忧和绝望,等消息那两天,像两年一样漫长。
沈冬素把头一歪,靠在阿爷和肩膀上,阿爷好瘦啊!穿的厚厚的冬衣,还能感觉到骨头。
她认真地说:“阿爷,等我去了幽州,往家送信就更慢了。您记住,孙女福大命大,不管遇到啥麻烦,都能闯过去。”
“你在家保重好身体,等下次我回来,接您一起去扬州游湖,去长安看长安城。千万别操心我!”
“我在外面很好的,您也看到了,婢女护卫一堆,走哪都有人伺候。”
沈爷爷再次轻拍她的手,点头道:“阿爷忙的很,藕塘的鱼鸭要操心,村里的事忙不完,还有那几个皮小子,隔三差五得抽一顿。”
“阿爷可没功夫操心你。”
沈冬素抿着嘴,眼中笑意盈盈,我才不信呢!
走到河堤上的时候,小满要下来自己走,沈冬素这才发现,河堤重修了。
用碎石修的路,种了一排柳树,接河湾那片荒坡,竟然种了一大片的桃杏树。
可以想像这条路春、夏的时候有多美。
路面很是夯实,一点也没见黑泥,几人被弄脏的靴子,很快就在这厚雪上踩干净了。
小满和小黑虎在河堤上跑了起来,沈爷爷骄傲地道:“就咱村这段路修的最好,我带人修的。”
“开春之后,这条路可好看了,县城里不少公子小姐专门跑到咱们这来玩。”
再往前走,看到不少马车停在路边,接着一大片作坊映入眼帘,正是棉纺织作坊。
一大片宅子,鳞次栉比,在这样的乡村中显得极为气派。
作坊前修了一条大道,隔着的就是藕塘,看塘的小屋也变成了一排砖瓦房,沈爷爷说现在看塘的工人是论家请的,足有三家近十几口人。
看鱼塘,养鸭、鹅,采摘莲蓬、挖藕、挖塘泥、拔鸭、鹅毛……活可多了。
藕塘旁边的荒地建了个大大的鸭鹅舍,铺了稻草,围了院墙。就是味道大,沈爷爷不让冬素靠近,怕味冲着她。
沈爷爷朝沈冬素竖起两根手指头,小声道:“阿爷现在一年能挣这个数!”
沈冬素故意夸张地说:“二十两!阿爷真厉害!”
沈爷爷抬头想拍她后脑勺,抬起了才反应过来,她不是青牛和小虎,女孩子不能打的。
只瞪她一眼:“你娘一年都挣百两,阿爷能比她差?是两百两!”
沈冬素惊讶道:“就凭这藕塘?”
沈爷爷嘿一声说:“我这一年的鱼卖给贾掌柜都不够卖的!鸭蛋鹅蛋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千个!”
“咱家地窖里的鲜藕,正月往县城一送,秋里一文三斤的,正月能卖三文一斤!”
“鸭、鹅毛刘管家收,也是钱。咱还卖藕粉、风干鸭,两百两都是阿爷谦虚,我算了算,明年能挣三百两!”
沈冬素忙道:“阿爷别累着自个,咱多请些工人,您坐镇指挥就成了。”
沈爷爷大笑:“我又不是将军,指挥啥呀!都是农家寻常活计,阿爷累不着。”
突然他瞪林钟一眼:“阿爷还没四世同堂呢!当然得多挣些。”
沈林钟无语地摸摸鼻子,一到腊月正月就是这样,随便一个话题,都能扯上他不娶媳妇这事。
过了年他就和冬素去幽州,再留在家里,整个光州的适龄姑娘,都快被媒人来说一遍了。
林钟说难得出来了,就往前再走走,去家里的茶园看一下。还会路过王府的菜园,引温泉水搭棚种的,整个宜州城独此一份。
冬天的绿菜大半是被贾大厨买走了,火锅店也因为冬天有绿菜独树一格,生意兴隆的很。
另外二姨母的食肆还有大麦的食肆也来买绿菜,两家也一样因此生意比别家好。
沈冬素问道:“咱家也有地,能搭棚子种吗?”
沈爷爷笑道:“咱家咱家,说的王府好像是外人家一样。”
在农村出嫁的姑娘,婆家才是家,回娘家是客。在沈爷爷的认知里,凌王府才是冬素家,她应该偏向王府的。
结果这丫头一心偏沈家,还帮着沈家抢王府的生意来了。
又道:“咱家可种不了那娇气菜,搭棚子引温泉水,还得人精心伺候着,比养花还费神。”
“反正咱家不种也不缺菜吃,刘管家隔三差五地送。”
沈冬素沉思,看来推广大棚蔬菜不现实,也是,在这个八成百姓吃不饱的时代,冬天的绿菜完全是奢侈品。
沈爷爷看来,多种几亩地的粮食,也比围起来种菜好。
(https://www.qkshu6.com/shu/18178/32209.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