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大魏芳华 > 第七百九十九章 东线重云

第七百九十九章 东线重云


时节进入了八月,但建业这边、天气还没怎么下凉,白天穿单衣完全没问题。

然而江北的晋军、此时的动静已是非常大了!北军不喜湿热气候,主动进攻、一般都会等到天气下凉之后;可今年这么早,看来传到建业的檄文、不只是在唬人,晋军真的要来一场大的!因此才要留出更多的用兵时间。

司马师跟着孙峻等人,再次来到了淮水(秦淮河)河口,进了一座敞亭。

只走到这里、其实人们什么都看不到的,除了浩渺宽阔的大江江面。目力所及,一个敌兵也没有,平静壮阔的景象、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好像战争尚且很远似的。

因为建业和石头城附近、对岸是老山的位置,着实不是什么渡江的好地方,大军强渡一般不会选择此地;但是人们若要前往、那些已有威胁的渡口现场,又离建业太远。所以大伙只是过来看看大江,没什么用,安慰一下自己罢了。

辅政之一的吕据正在遥指东北方向,刚刚才谈起近期发现的军情。不料旁边的孙嘿忽然来了一句:“据说晋国皇帝的仪仗行辕在东关!”

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纷纷向孙嘿侧目,吕据也不得不暂时闭嘴。

这消息好像不太确定,不过说出来确实够直接、够吸引人!毕竟无论是晋朝皇帝的身份、还是秦亮那个人的名气,都很容易引人注意。

但是大家小声议论了一会,

便发现这个话题、暂时好像没什么能当众说的,最起码得想办法先确定情况的真假罢?

于是吕据又拾起了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江北敌军主要有五处,各地斥候已通过旗帜、大致打探出了情况。建业东面,一处是向中渎水口进军的程喜部,并有淮北徐州等地调来的战船、水陆并进;一处是涂水口附近,离建业最近,主要是文钦部、其前锋小股人马正在那里挖土修工事。”

吕据稍作停顿,“建业西面,邓艾部往横江(马鞍山市对岸附近)方向进发。扬州都督王飞枭,已到了东关到羡溪之间,晋国皇帝可能也在东关;巢湖的敌军水师张特部,正沿濡须水、向徐塘出发。”

辅政吕据说的事更准确具体,果然车骑将军刘纂立刻开口了、当众言说自己的见解。

刘纂道:“晋军五路进发江北,不可能将兵力如此分散。因此其中必定有一些人是佯攻、一些人是为了牵制我兵力,而关键的进攻方向,只有一处!”

众人听罢纷纷颔首或附和。面容清癯、皱纹明显的刘纂见状,气度似有成竹,但是为了表现气度的手势比较多余、稍显刻意。

刘纂又做了个手势道:“我认为重点方位,正是羡溪!诸葛恪于东关羡溪大败之后,便是自此地逃回了江东;当时北军的准备不足,方才没有陈胜追击到江东。如今晋帝调集重兵,或以为时机已经成熟

。”

所有人都瞩目刘纂,他便接着侃侃而谈,解释道:“自魏国以来,淮水(淮河)以及淮北的水军都极差,有一次我军还没进攻,敌军就让自己的战船冻住了、丢弃了大量船只逃走。此时沿中渎水南下的水军,正是从淮水(淮河)方向调集而来!晋军多半是想、牵制我军水师一部向东,然后为西面巢湖训练的水军精锐争取机会。

故此敌军水师想进入大江,关键还是在濡须口!两国水军角逐的地方,也在南面的濡须口。但这时羡溪口的大江江面就比较空虚了,晋国陆军主力便可以从羡溪口渡江;北面邓艾部夺取横江(马鞍山市对岸)之后,亦可以利用、从涂水车运来的小船油船,自横江东渡袭扰粮道,并伏击我援军!”

周围顿时一片嘈杂,大伙都在分析议论。乃因刘纂的推测判断、着实是有理有据!

虽然吴国人没法准确获知、敌军中军大帐的大略机密;但是这种事、就像是地方官的推判断案,凶手什么动机、什么过程,总要先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推判。

然而就在这时,司马师忽然开口道:“车骑将军言之有理,但吾等可能……还可以把目光放得更远。负责牵制我军的敌人,也许不是徐州中渎水一路、而是整个东线?”

众人侧目,随即有片刻的冷场!

许多人没吭声,倒不一定是嫌弃司马师一个降将、说话根本没多少分量;

也有可能是考虑到大将军孙峻、更在意东线的安危罢。毕竟大量增兵西线,对于吴国内部来说有风险!

终于有人开口道:“那么晋帝秦仲明就不该在东关!”“应该尽快派人,设法弄清楚、晋帝是否确实在东关。”

两句话说完,之后就没人贸然多言了。

反倒是孙峻自己、好像挺重视司马师的言论,接连看了司马师两眼。

大伙又商议了一阵,孙峻便说道:“江边的风越来越大了,云层重重,可能要下雨。卿等先回建业,明早再到太初宫议事。”

人们皆以为然,便陆续向大将军拜别。文武大臣离开敞亭,各自带着自己的车驾随从走了。

但孙峻独独留下了司马师!敞亭之内、只剩下孙峻以及两个亲戚,他才神情凝重地喃喃说道,“之前曾有个消息、几个大臣都没太注意,并且大多人都不知道。晋帝在洛阳南郊祭天之后,南下的人马到得豫州、便分成了两路,应该有一路兵马去了荆州!”

司马师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在倾听,他一边听一边思索着。

孙峻又沉吟道:“实际上陆抗也有过类似见解,认为晋军的重心在荆州。”

很多事都是有迹象的,只看人们能否从纷乱的讯息中、找到有用的蛛丝马迹。听到孙峻自己也在狐疑,司马师终于说道:“大将军明鉴,秦亮此人用兵、目标一向非常明确。”

孙峻立刻面露诧异之色,揷了一

句道:“陆幼节也不只一次说过,部署战役一定要有目标、先明确想要达成的目的。”

司马师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颔首道:“兵法本来就是相通的,有些道理、在任何战场都适用。我虽恨不得将敌人賥尸万段,但也不得不去冷静揣摩他。秦亮谋划诸事时,不仅目的明确、而且总能抓住关键线索。”

他长叹了口气,若有所思道:“譬如扬州起兵时,秦亮第一步就是突然出发、直奔南顿城,那里有囤粮。然后立刻进趋乐嘉、汝阳,那样洛阳军便无法控扼水路了,之后随即又进军许昌!此贼每一步都有关键的考量,且决事断然,所以常有先机。”

司马师看了一眼眉头紧皱的孙峻,接着说道:“况且秦亮的忧患意识极重,想得很远;他在做庐江郡守之时,便在准备攻打许昌的投石机了,可能在此之前、已然想到了起兵谋反,因此才想方设法要去庐江做郡守!”

此时孙峻应该听明白司马师的意思了,不过司马师仍旧想直说,把自己的主张看法、清晰地说出来。

司马师道:“如果秦亮从东线进攻,必有很多不可控制的事情,需要先尝试和试探,目标不够明确、忧患太大。打荆州,才符合他的性情!江陵、西陵都在江北,无论艰难与否,至少他能提前谋划出详细、准确的方略,可以预判。”

孙峻仍然没有回应。司马师其实也明白

其中的问题,就算能事先猜到敌军意图、判断对了,又有多大的作用?

晋军还没有发动进攻的时候,建业朝廷仅凭猜测、就敢把重兵调往荆州吗?万一晋军没来,荆州却反了怎么办?无论如何,以孙峻的处境,都不愿意搞成内外失衡、头重脚轻的局面;只要没有火烧眉毛,他便会有侥幸心,谁能保证敌军只可能主攻荆州?!

这事的唯一解,便是吴国朝廷对于天下形势和战略全局、一直都有清晰的判断;提前把都城迁到武昌!

虽然迁都乃大事,却并不是不能办到,毕竟东吴以前就在武昌建过都。

只是一定要提前谋划,临时是来不及办大事的!(所以司马师没说出口的言论是,大帝驾崩之后,孙峻真的不应该杀诸葛恪、着急想专权!杀了诸葛恪,朝廷的重心就在內斗上了,哪里顾得上长远部署?大家当然都顾着眼前,毕竟內斗一不注意、马上就要死荃家!)

就像是掌握一艘巨船,转向、调头都很费劲;若不事先准备好,却等到快撞上冰山了、再想去改变,那么定然太晚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撞上等死!待到了那个地步,什么雄主、或是名将,全都没有一点办法。

干大事者就是这样,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者才有先机。

几个人站在亭子里,沉默了好一会。司马师偏了一下头、抬眼看外面的天空时,果然见天上的云层很

厚重,估计真的要下雨了!


  (https://www.qkshu6.com/shu/1826/74067791.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