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贞观帝师 > 第935章 敢为天下先

第935章 敢为天下先


  ,。

  “……正如山长平日里常言,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失败,而丧失继续坚持下去寻求真理的勇气。可不才,略有些愚见,说与诸位一听。私以为,身为泾阳院之学子,当决心于必成,立志于成功,而视失败不为失败,乃为小成。因每一次失败,都使得我们有所教训,有所进步。当将所有的失败,全都失败一遍,那剩下的就是成功……”

  李恪不,是王子可,站在大礼堂正中间的台子上面神态自若,款款而谈。

  因为大礼堂的构造,所以站在正中间台子上的李恪的声音,被扩大的洪亮如钟,清晰传入了在场的每个人耳中,犹如带了话筒一样。

  “山长,听说子泰他们几个,要做一种比水车动力还要大得多的器械来,某倒是很感兴趣。”乐台换座换到了夏鸿升的身边来,压低了声音,向夏鸿升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只是我的一个猜想,不过,从理论上来说,是一定可以实现的,只是在上,只能摸索。”

  乐台笑了笑,说道:“乐某对此也颇感兴趣,不知可否也参与其中。”

  “有乐先生帮助,那可是再好不过了!”夏鸿升大喜,立刻说道:“我所要做的器械,名曰蒸汽机。乃以蒸汽之膨胀为动力。倘若能够做出来,那么它所能够的动力……呵呵,那才真叫千钧之力了。若是这器械做成,可真是划时代了。”

  “呵呵,山长口中总有这么些新词儿。”乐台笑道:“千钧之力,那得能有多大?”

  “这么说吧!”夏鸿升对乐台说道:“铁甲船您知道吧,实木船外面包了层铁甲。当初为何没将船体直接用钢铁造呢?就是因为若是全部都用钢铁造的,太大太沉,以风帆之力和人力带不动它。而若是这蒸汽机做出来的话,将其应用到船上,那便不仅可以带的动全用钢铁做为材料建造的大船,还可以让它在水里面跑的飞快。不仅是这样,它的巨大动力,足以改变许多产业。它对于工业的作用,就好比榫卯技术对于木工的作用,那就是这种技术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而且,是往好的方向变!”

  “听山长这么一说,乐某更感兴趣了。”乐台笑了起来,说道:“山长放心,乐台定然全力以赴。”

  虽说隔行如隔山,乐台未必懂的蒸汽机的原理。但是所谓天下大道殊途同归,在制器方面的丰富经验,完全可以让乐台在做蒸汽机所需的部件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加容易举一反三,想的更为周到。

  “诸位同窗,方才,子可兄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在等待诸位评委为子可兄打分之际,咱们且将上一位兄台的成绩公布出来。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孙长声兄的最终得分为十五点五分。下面有请……”

  台上传来另外的声音,夏鸿升和乐台转头看去,见又上去了一个学子,鞠躬行礼之后开始了演讲。

  李泰几人烧水炸锅之后,夏鸿升觉得,李泰几人的行为虽然有些鲁莽了,但是这种勇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却十分可嘉。倘若没有人不顾安危,甘冒危险的去深入探索和研究,人类又如何能够进步呢?

  为了让泾阳院的学子不因为失败而丧失进去的勇气和毅力,也为了让他们不因为危险而投鼠忌器,不敢再继续尝试。所以夏鸿升在院内办了这次演讲比赛,主题就是失败、成功、勇气、进步。

  夏鸿升想让泾阳院的每一个学子,都敢为天下先,不惧失败与危险,关于成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因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勇气”。

  泾阳院虽然重视格物,但是也不曾放弃对学子“文”这一方面的教育。学子们写的讲稿,听起来也很有意思。

  夏鸿升从开头听到最后,当然,最后也要上去说几句的。

  “诸位,为师常说两句话。第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第二句,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为何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为何败亦可喜呢?盖因人总是这样,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失败就这么多,全都失败完了,败无可败了,也就成了。唯有什么才是真正的失败呢?是失败之后自暴自弃,不知坚持不懈;是失败之后毫无所得,不知汲取教训。这才是真的失败。就比方手前几日,极为学子实验的时候炸了炉子。这一失败,他们知道了炉内蒸汽的压力不可过高,下回就会注意,就不会再在这一点上失败。每失败一次,就知道些东西,改良些东西,终有一日,会臻于完善。除了这两句,今日,为师还要再说一句话,那就是:敢为天下先!”

  顿了顿,夏鸿升继续说道:“诸位学子,都是博闻广读之人,想必知道,《老子》中有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今日,为师要反其道而行之,言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是勇者的无畏,是奉献者的无私,是自信者的昂扬。敢为天下先是自信,是对自己的承认与肯定。为师这么说,其实是在说两样东西:自信,还有勇气。燧人氏取火,世间始有火可用,神农尝百草,世间方有药可医,莫不是敢为天下先之人。盼望诸君敢于做先行者,开天下万物之先河,做他人未曾做过之事。最后,王子泰等人,敢于思考,勇于尝试,精神可嘉,院当有所奖赏。”

  之所以这么做,夏鸿升是希望营造出来一种用于突破和奖励发明的氛围,让学子们养成勇于探索和勤于探索的习惯。

  技术的进步,从来是不缺乏危险的,缺乏的,是勇于面对危险,仍旧知难而上的人。

  让更多的人愿意这么去做,这便是夏鸿升此举的意义之所在。(未完待续。)


  (https://www.qkshu6.com/shu/18448/343319849.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