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皇家金牌县令 > 第886章 蒸蒸日上的平万县

第886章 蒸蒸日上的平万县


  既然皇帝开口,杨风帆便带队,带着人到四处观看。

  要说平万县的发展,就连他也经常感到吃惊。

  他此前也是身在翰林之中,经手的实务不够,并未将商业的力量放在眼里。

  可是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如今正是报上政绩的时候!

  “平万县现在人口如何?”景帝问道。

  “禀陛下,平万县今日的人口已经是臣自就任以来的三倍有余,达到了十八万之巨。”

  李岩松等人面面相觑,难怪这么乱,原来平万县里竟然有十八万人之多?

  不少中大型县城其实也不难达到这样的人口,可是平万县从外面城墙的规制,还有以往的印象来看,完全不像有这样的实力水平。

  七八万人算多了!

  “哦?人口增长何以如此迅速?”

  “臣自上任以来,完全按照朝中定下的宽商之策执行,许多文书手续一取消,不少商贾便闻风而来。更因此地办事方便,道路通畅便将作坊设在此处,最后大加招工。”

  “如此便吸引了许多百姓前来务工。”

  “后来越来越多的商贾到此,相互之间便形成了竞争,工钱不断上涨,由此便又吸引了更多人,后来各种待遇就越来越高。”

  “周边其他县乡的匠人,听说这里每天只要从巳时做到亥时,干六天还能休息一天,每个月起码能赚二两,都纷纷赶来求工,至今仍旧如此,人口还在增加。”

  方正一点头赞许,待遇确实不错。

  时做到亥时,干六天还能休息一天,这是记者级待遇!

  对于古代人来说九九六就是纯纯的福报啊!以前哪来的上六休一?

  “不仅如此,还有百姓见到商机,开始在街头摆摊卖些吃食,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又本小利微,但是臣亲自打听过,这区区一个小摊一个月的收入竟然能高达五六两银子,实在是惊人!”

  “不过累也是真的累,几乎没有闲暇时刻。”

  一个月五六两,那简直就是隐藏在民间的小富豪啊!

  许温书在人群中暗自咋舌,他掌管户部,对商事自然了解的多了一些。

  不过想来也是依托大量密集的人口劳力,才能有这样的收成。

  “此处商业盛行,那官吏盘剥商贾之事你是如何解决的?这在其他不少地方可是一桩隐患。”许温书问道。

  杨风帆微微一笑:“这一部分来自衙门严肃的纪律,另一部分则是要靠方大人当初派来的锦衣卫了。”

  “平万县内有锦衣卫卫所,专司处理官吏暗中勒索商贾,如此重罚几轮下来,以往轻商,贱商的风气便削减不少。”

  “而且商贾若有冤屈,可直接向锦衣卫卫所内举报,时间一长也就没人敢触这个眉头了。”

  许温书惊奇道:“商贾岂敢举报官吏?”

  “当然敢,锦衣卫所附近有公共的茅厕,茅厕内有信箱,只要有人投下匿名信,之后便会有锦衣卫来处理。”

  景帝感觉有些好笑。

  匿名信举报,信箱设在茅房内,这倒是不担心有人报复了。

  “锦衣卫这一套都是你设下的?”景帝问方正一。

  方正一颔首:“不错,官吏欺民,百姓没有反制的手段,他们唯一的工具就是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尊严,锦衣卫是陛下的手中刀,自然也是守护法纪,保卫百姓的利器。法纪若不存,商贾兴起便无从谈起。”

  “二来臣也是怕百姓胆小怕事,纵然有法律保护也不敢为自己伸张正义,才想了这个办法。总不能有人天天在几个茅房里盯着谁投了匿名信吧。”

  “等时间长了,百姓知道法在心中,这个办法也就可以放弃了,臣相信将来一定会行成以法为界,人人服法守法的环境,百姓可以光明正大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景帝赞许的点点头,心中十分满意。

  李岩松等老臣也是略感钦佩。

  方正一烦人归烦人,但是人家办事是真没得挑!

  许温书问道:“那怎么没见京城有这套?”

  方正一拱手高声道:“陛下在京,天子脚下,圣明烛照,朗朗乾坤,一切罪恶都将绳之以法,在京城还搞这一套不是多此一举吗?!”

  许温书老脸一垮,心中腹诽不已。

  我就多余问你个狗日的,得着个机会就拍是吧!

  李岩松沉吟道:“可是...平万县如此疯狂吸收周边人口,那田地撂荒恐怕已经成为问题了吧?”

  提起撂荒,气氛开始有些沉凝。

  事关粮食大计,甭管怎么有钱,这才是国家的根本!

  不过杨风帆丝毫不慌,微笑道:“李公所言有理,平万县吸收的都是周边的壮劳力,老病残等都留在家中,起初下官也是有这样的担忧。”

  “但是后来却发现,这些百姓有了钱,便会积极购买牲口送回家中,如此以来劳力不足的状况便被迅速缓解,田地撂荒也就无从谈起,这一头耕牛可比一个人要好用的多了。”

  “咱们刚打下金国,那边的草场给咱们饲牛...这就不是问题了。”方正一小声提醒道。

  众人宽慰异常,看来最担忧的情况也不存在,那就好。

  “你继续讲。”景帝道。

  杨风帆道:“除了工商繁荣之外,平万县最大的功绩便属教化了。”

  “两年的时间,整个平万县新增了三十二所学堂。”

  三十二?众人大为震撼。

  “怎么可能?这都是用课税的银子修建的?”有人失声道。

  两年新增三十多所学堂未免太过于惊人了!

  “有一半是县里出银修建,而另一部分则是由商贾出资修建。”

  “商贾还关心教化?”李岩松一个没注意,将胡子揪了下来。

  “当然!这里不少百姓可是带子而来,平时上工繁忙根本无心养育,做工更是极容易分神,县衙了解到这种情况便开始牵头商贾转为那些儿童修建学堂。”

  “而这些学堂中的一部分,则是为务工百姓准备的...其实许多工种需要的是读书识字之人,但是这类人往往极其缺乏,所以便修建大学堂,专门教导识字,另外也可以学习圣贤之道。”

  “如今有不少上进的百姓,在休息之余都愿意花些银子去大学堂里读书习字,为自己将来增加一份收入。”

  群臣哗然,陷入讨论之中。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李岩松喃喃道。

  这样的功绩他们简直从所未闻...读书人心心念念的理想竟然轻而易举的被商贾给实现了?

  杨风帆心中已经是得意异常,忽见方正一在给他使眼色,猛然想起了什么。

  对啊,县里还安排了一个专门给陛下剪裁用的学堂项目。

  现在正是锦上添花的时候!

  杨风帆一抱拳:“陛下!为了应对将来的变化,县里出资刚刚修建好了一所规模最大的学堂,足足能容纳三千人!里面食堂宿舍书馆一应俱全,五岁至十五岁都可在一所学堂内读书,最重要的是学费极其低廉,争取让每个适龄的学子都有书可读。”

  “这所学堂修建之处便广受城中百姓好评,坊间无不感念朝廷的恩德,人人都说陛下爱民如子,对百姓关心备至,所以还特别为这学堂取了一个极好的名字...”

  群臣喜笑颜开,景帝乐不可支:“什么名字?”

  “恩情学堂!”

  ......


  (https://www.qkshu6.com/shu/1936/48393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