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第270章 帝王第一课:杯酒释兵权
推荐阅读:年代:玄学美人被香江大佬娇宠了 穿进年代文:神豪老太我缺德发疯 心声暴露,满门炮灰背着我改剧情 神医重生后,带着空间赢麻了 创造神话巨兽 疯批美人在末世封神 穿成炮灰小师妹后我把满门揍哭了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女配觉醒后,各家各门有难了 举报!农场绑架我
听到李世民的话,赵祯心里本能地就是一突突。
这话私底下,他名义上的母亲,想效仿则天大圣皇后的刘娥也曾经和他讲过,多少沾点PTSD了。
但一旁的赵匡胤,笑容却逐渐变态。
好啊,李哥你竟然有这种想法?这可真是一言为定,双喜临门啊!
众所周知,就算是再漆黑的李二黑,嘴上骂的再欢,可实际上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在心里承认,李世民稳坐古今中外帝王能力的T0。
骗别人就得了,别把自己都骗了。黑子一定是最了解被黑对象的那个人,如果你不了解,也配做黑子?
就像是李清,也对“你干嘛哎哟”等圣经倒背如流,可谓是黄昏见证真正的ikun了。
老李也很狂啊,现在他李某人的偶像,三代以下最贤的汉文帝刘恒还没出来呢,老李他敢拍拍胸脯称自己一声第一。
“要不李哥你开个培训班得了。”李清提议道:“咱多找几个名师,过两天去把汉文帝刘恒弄过来,邦子,刘恒,你,还有老朱,一起开课教皇帝们怎么做皇帝。”
“好主意啊!”老朱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赵匡胤不干了:“唉,我说仙师,为何这名师之中没有我啊?”
“难不成让你教人家怎么杯酒释兵权?去去去,别闹,一边玩去,别添乱。”老朱拍拍赵匡胤的肩膀如是说。
这话要是李世民说,赵匡胤兴许就忍了。
但这话是你老朱说,你老朱自己什么样,难道你不知道?
“嘿,老朱,你这么说我就不高兴了!”赵匡胤气呼呼地说道:“我看这里面啊,最应该学学杯酒释兵权的,就是你小子!”
“嗳,那群骄兵悍将自己已有取死之道,关我何事?”老朱挠挠夹肢窝,也没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说道:“你就说我在原本历史上砍的那些个骄兵悍将,谁是真的无辜?”
赵匡胤仔细想了一下,妈的还真没有。
“你可不能这么说,那傅友德和冯胜不无辜?只是因为和诸王联姻,便被你赐死来的……”刘邦在一旁补充说明,一刀横插在老朱心窝子上。
老朱讷讷说不出话来,实际上他也亏心着呢。
这年月的老朱,毕竟不是历史上那个先死大孙子,再死老婆,后死大儿子的老朱,还没有练就太上忘情的不要脸大法,对于老兄弟们感情还是不错的。而傅友德和冯胜之死是皇室内部斗争所致,本来,老朱自洪武四年四月册封常遇春女儿为皇太子朱标妃开始,即相继使皇室与功臣联烟,例如冯胜的女儿是周王朱橚王妃,蓝玉的女儿是蜀王朱椿王妃,傅友德的女儿是晋王世子朱济熺的妃子,儿子又皆迎娶公主,成为了驸马。明太祖以联姻的方式,结合帝室与功臣的第二代,使功臣集团继续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柱。
皇太子朱标若是不突然病逝,对诸王而言是长兄,又经过长期治理国政的训练,继承帝位不致发生大的变故;而皇太孙朱允炆正相反,诸王多是他的叔父,且与功臣强强联合,朱允炆则年纪又小,经验不足。为确保孙子的皇位和嫡长世袭的宗法制度,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标病逝后的次年便诛杀了蓝玉等人,又相继赐死了傅友德、冯胜等与诸王有联姻的功臣。
你像是蓝玉,杀了还有理由。毕竟这小子狂妄无边,养几百个干儿子不说,还纵兵攻打自己家的关隘。但傅友德和冯胜等人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赵匡胤不怎么看书,每天就琢磨怎么喝点小酒,自然不会知道傅友德和冯胜等人的事儿。但刘邦不一样,邦子自从五朝连通之后,就一直在遍览各朝史书,仔细翻阅,力图研究研究各位皇帝究竟是个怎么样的性情,自己也好见缝插针看人下菜碟做点小买卖。
你别说,大汉虽说不是宋朝这种资源型国家,更没有大唐这种先发优势,但凭借着邦子这长袖善舞的功夫,买卖做的也很红火。
所以说,有一个好的领头羊,是多么重要啊。
“好啦好啦,别争了,老赵也有他的优点不是吗?”李清一锤定音道:“实际上也没毛病,咱现在时代不同了,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按理来说,很多皇帝都应该好好学学他的杯酒释兵权,就比如老朱,现在不就没必要杀傅友德和冯胜了吗?”
“别说了,别说了……”老朱像马局一样连连摆手。
他可不想再因为目前还没做过的事情就背锅,拿出来当反面教材。
赵祯在一旁呲着牙花子看热闹呢,冷不防被朱元璋一巴掌糊在后脑勺子。
“你还有脸在这乐,你自己怎么对狄青的你不知道?”
“啊?汉臣……汉臣他怎么了?”赵祯摸着后脑勺,被老朱说得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现在的狄青,还没有受到群臣的抱团排挤,也没有受到赵祯的猜忌。前年,也就是庆历四年的时候,狄青被加升为捧日军、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而西夏李元昊称臣降服后,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又升任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接着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要说狄青真正开始受到排挤的时候,还要等到皇佑四年他调任枢密副使的时候。
北宋的文武之别可是相当严重,在文臣们看来,你一个武将都能出任枢密使,那我们这些文官寒窗苦读,那不是白读了?而狄青本人也多少有点梗,他每次出现的时候,士卒总会指着他争相夸奖赞叹。这事儿放在卫青身上,那叫美谈;但在狄青身上,多少有点招赵祯的忌讳了。
同样是以青为名,命运却是如此不同。而狄青和蓝玉那种骄兵悍将还不同,他深知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平时也比较老实巴交一人,只可惜犯了朝廷和皇帝的忌讳,难以善始善终。
至于冯梦龙一明朝人编的书里整什么狄青傲慢,懂的都懂,你指望宋朝以后的文人能憋什么好屁出来?
现在是庆历六年,赵祯对狄青的印象还特别好,是一位能打胜仗,又老实低调的将军。
“嘉佑元年的时候,京师发生洪涝灾害,狄青避水将家搬到大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人们对此颇有疑惑议论。”赵匡胤伸手拍打了一下赵祯的脑袋:“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知陈州。”
“次年二月,狄青在陈州忧郁而死。”赵匡胤颇为感慨地说道:“想当初因为他家的狗脑袋上头角峥嵘,并且家里多有光怪之事,谏官请求给狄青调出京师以保全他的声誉,你不同意,结果呢?”
赵祯惊愕地看着赵匡胤,似乎无法想象自己竟然会做出这种事儿。
实际上也没差,赵祯虽说是老好人,但他的第一属性可是皇帝。皇帝自古以来便是多疑的生物,甭管是老好人还是什么,猜忌这事儿是常有的。就连刘禅这种喜欢放权大心大肺的,都因为谗言猜忌过一次姜维。
皇帝嘛,也可以理解。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赵祯连声表示自己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汉臣劳苦功高,有大功于社稷,我怎么可能猜忌于他?”
“难说。”赵匡胤叹了口气。
耶律隆绪……李隆绪坐在一旁,葡萄皮都快堆成小山了。他也不插话,就是坐在那里看乐子。
反正不是他的大辽,爱怎么地就怎么地。
“具体的事情,我们就不多说了,还是你自己去把握。”赵匡胤叹了口气,对于赵祯,他也说不上讨厌,虽说有点面团团,但总归是比后面的什么宋徽宗宋钦宗这种雪乡考察团的抽象生物来得靠谱的多。所以他也没有废立的念头,毕竟他的手上也没什么人了。
“接下来就是辽国……”赵匡胤看向李隆绪。
李隆绪“啊”了一声,不解地看向赵匡胤。
“皇伯父所为何事?”
“我就问问你,愿不愿意去辽国劝降。”赵匡胤挠挠下巴:“战端一开,枪炮无眼,再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能少花钱还是要省一点。”
李隆绪一阵无语,合着你不是怜惜辽国的人命,是想省点钱对吧?
但人在屋檐下,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应承下来。
“皇伯父所说,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了。”李隆绪深吸一口气:“我愿意去大辽劝降我儿子,让他归于皇宋统治……”
“唉,还是打了吧。”老朱止住了李隆绪的话头:“本来就要处理大宋埋下的雷,这就已经够费劲了。如果和辽国和平统一,那辽国的雷还要宋朝去处理,这也太麻烦了,不如挥师北上,把麻烦消灭在统一之前。”
“好主意。”李世民的眼睛亮了:“辽国的那些汉军世侯,还有契丹勋贵,可没必要一并继承。”
所谓世侯,是指辽宋金元时期管理北方汉人的特殊制度。辽朝时指汉人佐命功臣及汉人世豪;宋朝指郭药师的常胜军;金朝指猛安谋克、九公封建;元代指汉人万户、千户及百户。
辽国的世侯,是韩知古、康默记、韩延徽以及赵思温等人形成的以军功为核心的世家大族。其形成的政治势力影响所及,辽亡之后仍有二百四十年,不可不谓深远。
说起赵思温,还有个比较6的趣事。想当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皇后述律平临朝称制代行皇帝职权,处理军国大事。她把一些与自己执政理念有悖的大臣召集起来问道:“你们思念先帝吗?”
大家说:“我等受先帝之恩,永世难报,岂能不思?”
述律平说:“果真如此,你们就去陪伴先帝吧。”
于是,不由分说都砍了脑袋。就这样,述律平以“陪伴先帝”或“传话于先帝”为由,先后杀害了一百余位贵族大臣。
有一次,轮到赵思温头上。赵思温心想你这老娘们想让我死我就死?那必不可能。于是把心一横,坚决不肯上路。述律平问:“你与先帝如此亲近,怎么不肯去呢?”
赵思温坦然答道:“要说亲近,谁也没有皇后亲近,皇后若能先去,臣一定跟着去。”
述律平被赵思温这句话噎得够呛,毕竟要论起亲近,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知根知底的她才是最亲近的。尴尬的沉默持续半天,述律平忽然抽出腰刀,砍下了自己的右手,下令放进辽太祖棺内。又为自己开脱道:“我并非不想追从先帝于地下,只因国家无主,诸子幼弱,无暇前往。”
于是停止了杀戮,赵思温也幸免于难。
宋世侯存在时间比较短,就是当年投降宋朝的那批常胜军,就是郭药师等人,在宋朝也没成气候,反而还被排挤,被人骂做是番子。
金朝的世侯则是王伯龙、韩庆和等人,是汉人猛安谋克。但金国对于汉人世侯打压得比较狠,能不用汉人就尽量不用汉人。
元初,元朝席卷天下,靠的是分封宋朝弃之不要的三北山水寨主,用这些诸路汉人万户,是蒙古国时期出于对金作战和巩固北方统治的需要,在北方原金朝统治区设立汉军万户,任命北方汉地势力较大的地主武装头目为万户,使其分统诸路。
而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时候,正是得到了汉军世侯的支持,才能点齐汉军,一路打到圣城,血洗哈拉和林。
说穿了汉军世侯也没什么不好,也算是特殊时期的产物。而辽国的世侯这个东西对于宋朝来说,就像是东汉末年乃至于三国的豪强世家。你若是像晋朝一样,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那到时候玩崩了可就别赖别人。
就像是明末一样,如果是再有一个朱棣奉天靖难,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败亡的命运。因为明朝的潜力基本上也就那样了,新任的皇帝几乎不可能打碎文人士大夫和宗室这两个趴在明朝身上吸血的“基本盘”,连资源的再分配都难以主持,重整河山也更难说起。
但清朝不一样,他可以靠着吃明朝的尸体,迅速地肥起来。
老朱的建议,也正是如此。
(求月票)(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19568/32124.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