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我就刷个短视频,古人先上瘾了? > 第94章 光绪的决断

第94章 光绪的决断


同样是清朝。

  光绪帝看着外戚干政这四个字,脸色不禁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整个大清朝,到了如今已经是江河日下。

  可以说弊病有一大堆,而这个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干政问题。

  当然并不是什么外戚干政,而是太后擅权。

  光绪身为皇帝,连看奏折的权力都没有,每日的政务居然要先送到慈禧太后那里。

  等到对方先处理,然后自己才能看,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光绪皇帝对此也相当不满,并且想要改变这一局面。

  光绪帝坐在冷清的书房中,窗外的月光如水,洒在斑驳的御案上。

  他的眉头紧锁,手中的朱笔无力地悬挂在空中,仿佛连书写的力量都被无形的权力枷锁所束缚。

  他的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苦涩,那是对自由的渴望,对尊严的坚持,以及对现状的无力感。

  “皇上,夜深了,还是早些休息吧。”一位忠诚的老太监轻声提醒,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光绪帝抬起头,目光如同穿透了这层层宫墙,望向那遥远的天际。

  他知道,整个大清朝的命运,就掌握在他这位皇帝的手中,但他却如同被囚禁的鸟儿,羽翼被剪,无法振翅高飞。

  “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光绪帝的声音低沉,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老太监微微颔首,悄然退出了书房。

  他知道,皇上的心思,他们这些做奴才的,是无法揣测的。

  独自一人的光绪帝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凉爽的夜风扑面而来,吹散了屋内的浊气。

  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紫禁城城墙上,那些巍峨的城楼,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森严。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那是对这座城池的深深眷恋,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若是能重振朝纲,恢复祖宗的基业,那该多好。”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几乎听不见的颤抖。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一名身穿飞鱼服的侍卫匆匆进入书房,跪倒在地。

  “启禀皇上,有紧急军情禀报!”侍卫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慌。

  光绪帝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这个时候传来的军情,必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起来吧,说。”他尽力保持镇定,但语气中难掩焦急。

  侍卫站起身来,递上一封密封的信函:“这是边疆来的急件,请皇上过目。”

  光绪帝接过信函,迅速拆开,目光如电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

  信中所述,是边疆再次发生了叛乱,而且规模比之前更大,叛军已经攻占了几座重要的城池,形势岌岌可危。

  他的心如同被重锤击中,整个人都有些摇晃。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知道,若是不能迅速平息叛乱,大清朝的江山恐怕就要不保了。

  “传我旨意,立刻召集文武百官,明日一早进宫议事!”光绪帝的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侍卫领命而去,而光绪帝则坐回了御案前,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关乎大清朝生死存亡的斗争,而他,必须要做出一个皇帝应有的决断。

  夜深了,但光绪帝的书房里灯火通明,他独自一人面对着满桌的奏折和地图,筹划着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胜利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信心。

  而在紫禁城的深处,慈禧太后的寝宫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太后躺在软榻上,听着宫女为她轻轻摇着扇子,脸上的表情似乎并不在意外面的风云变幻。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似乎在计划着什么。

  这个夜晚,对于大清朝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眠之夜。

  无论是在书房中孤独筹划的光绪帝,还是在深宫中暗自算计的慈禧太后。

  亦或是在边疆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们的命运都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着大清朝的未来。

  光绪帝的御案前,烛光跳动着,投射出他深邃的剪影。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与内心的焦虑做着无声的较量。

  眼前的地图上,几枚旗标代表着失陷的城池,它们如同夜空中的凶星,闪烁着不祥的光芒。

  “陛下,您的茶。”一名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奉上一杯热茶,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光绪帝微微点头,接过茶杯,手指却不由自主地轻颤。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叛乱,更是对他权力的考验。

  他的心中,除了对胜利的渴望,更多的是对改革的坚定。

  若是能够借此机会推行新政,或许能为大清带来一线生机。

  夜渐深,光绪帝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上。

  每一份奏折,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句话,都关乎着亿万子民的生死安危。

  他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规划,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是那位忠诚的老太监再次回到了书房。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皇上,太后娘娘派我来问,明日的朝会是否如期举行?”

  光绪帝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告诉她,朝会如期。”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老太监颔首领命,但他的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

  这场斗争不仅仅是皇帝与叛军的较量,更是皇帝与太后之间权力的博弈。

  他不敢想象,若是皇帝失败,大清朝将会陷入何种境地。

  夜色渐渐褪去,曙光透过窗棂,照在光绪帝疲惫的面庞上。

  他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感受着身体的僵硬。

  今日的朝会,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朝会上,文武百官齐聚,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不同的忧虑。

  光绪帝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他的心中,早已有了计划。

  “诸位爱卿,边疆叛乱,国家危难,朕意欲亲征,以安民心。”光绪帝的声音铿锵有力,响彻整个朝堂。

  一时间,朝堂上哗然。

  有人担忧,有人欣喜,有人怀疑,有人忠心。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年轻的皇帝身上。

  “皇上,此举万万不可!”

  一位老臣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皇上乃国之根本,岂能亲身犯险?”

  光绪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朕意已决,毋须多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朕岂能坐视不理?”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皇帝的决心。

  这一刻,无论是忠诚还是背叛,都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位皇帝的决心,将会改变大清朝的命运。


  (https://www.qkshu6.com/shu/24768/32318.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