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418章 明理

第418章 明理


实际上怀县战场上,燕军兵力唐军的两倍。

    李元徽虽然亲自率亲军赶到战场上,但也无法改变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燕军若要继续跟唐军作战,这场怀县之战接着打下去胜负很难说。

    但刘玄机虽然没来,但他也是能够猜到这边战场是个啥情况。说道用兵,韦孝矩是把好手,但他没威望,跟北燕这些刘玄机一手从底层提拔的将领没什么瓜葛,又是先帝的表兄,很难服众。即便你是对的,但我不一定听你的。

    另一个明白人是斛律明月,骁勇善战,并且能够审时度势。但缺点是太年轻,说话分量不大,威望不够。

    剩下东方狄和薛孤延、傅弘之这些人,全都是猛将,让他们独领一军都没问题。

    但要是让他们一起出战,没没有一个主心骨,那是一定要出乱子的。再者说刘玄机也不相信这几个人能是李元徽的对手。整个天下,说道用兵打仗,最让刘玄机忌惮,就是李元徽和李玄庆这兄弟二人。

    甚至不是他们的兄长李二这个名满天下的勇烈之人。

    韦孝矩若能控制全军倒是有机会可以通过兵力优势来取胜,但可惜,他控不住,也不能让他控制住。

    所以刘玄机看到没有前途不明,也是当机立断,抢下怀县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并且第一阵已经输了,后面让唐军士气起来了,这场仗可就不好打了。

    而李元徽这边,对峙了几日之后,发现燕军要走,也没有同意众人的追击的请求,“燕军虽然败了一阵,但主力并没有受损,兵力是我倍之,韦孝矩和东方狄等又都是名将,追击恐怕会损兵折将”

    怀县之围虽然解了,但危机并没有接触,河内一带燕军差不多有八万众。仍旧是唐军的巨大威胁。

    不过刘玄机接下来却并没有什么异动,只是从雍榆城退到了荡阴。

    回到荡阴之后,韦孝矩为首的一众将领向刘玄机请罪。

    刘玄机却大笑着搀扶他们起来,然后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且此战失利,也是我指挥失当,与你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必介怀,唐皇李源率大军前来,未必就不会北上攻我,诸位还需振作,为国出力.”

    刘玄机的大度让众将有些羞愧,都暗自想着,若有机会定要找回这个面子来

    相持十余人,刘玄机又从荡阴退到了邺城。这样反常的行为多少让众将有些意外。

    黎阳、朝歌加上李四带来的兵马和柴荣的援军,加起来也就是四万余人,兵力也就是燕军的一半。

    怀县战场上,有所失利也是因为意外,并非就是燕军打不过唐军,现在一退再退,燕军的各级将领全都有些憋闷,但刘玄机在军中的威望,却是让所有人都不敢质疑。

    李元徽这边,将战事的情况汇总之后,上表给李源,自己则率军进驻枋头,原本是想着卡主刘玄机的进兵线路,却没想到这老刘先从雍榆城后退到荡阴,又从荡阴退到了邺城。

    这种行为还是有些反常的。难道是琢磨给老李下套?引诱他去攻邺城?

    最后还是李源使人送来的情报,让李元徽明白了他的意图。

    陇右是关中的西陲门户,对关中形成了高屋建瓴之势,这里出了问题的确是容易影响到关中。

    现在李源带着关中大军东出崤函,君临洛阳,而关中那边却人心惶惶,李源就得尽快返回。

    刘玄机退兵其实更像是在表态,你们李家父子有什么事你们就解决就完事了,我不掺和。

    想到这,李元徽不由得笑了起来,刘玄机这是示弱的意思?

    而且怀县这一仗打下来,好像看起来燕军还挺容易对付?这就是让许多人生出些想法,我上我也行啊!或者是,他上他都行,你上你也行。

    李元徽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了,甚至还自嘲过,要不咱也当一块唐砖算了。随后留下萧释之率万人镇守枋头,和姐夫柴荣一起返回了洛阳。

    三月初,李源驾临洛阳,齐王李元徽、谯国公柴荣、北豫州刺史赵文恪等出城郊迎。

    齐王赐同乘车架。

    父子又是一年多没见,李源模样没怎么见老,精神头也不错。见到李元徽然后感叹道:“你倒是清减了不少,可是这段时间征战在外,过于劳累?”

    李元徽道:“还好,从去年开始就没得闲,先是去了青州,回了洛阳就紧接着跟刘玄机在黎阳一线耗了小半年,本想着今年能够轻松些,谁知道紫霞关又出了差错.怀县险些失守,这倒是我做事不够周到.好在亡羊补牢犹未晚.”

    李源却笑道:“人无完人,谁又能做事滴水不漏?”

    李元徽又问道:“阿耶这些日子,身体可还好?”

    李源点点头道:“还不错,就是体力大不如前了”

    李元徽听了这话,都差点骂出来,伱老李进长安以后一直到当了皇帝这几年生了七八个皇子和五六个公主,东宫和晋王府、齐王府三家新生人口都没宫里多.你这叫体力不好?

    还想怎么好啊?我都不好意思拆穿你

    父子两人一路说着闲话,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政务,军务,李源跟他说的基本上就长安那边的家长里短,你那几个兄弟如何如何,你舅舅家如何和,你二哥那边如何和。

    李元徽就这么听着,回话也是说自己的几个儿子如何如何。

    车架外面,楚王李智积和魏王李孝正并骑而行,他们甚至能听到车中的皇帝和齐王父子的笑声。

    这种待遇,他们可从来没有。

    李孝正小声跟李智积道:“王兄,看见了吧,这太子就不说了,就连晋王兄和齐王兄,也不是咱们能比的!”

    李智积瞥了他一眼,然后道:“六郎,你我拿什么跟三哥四哥比啊?”

    楚王李智积的生母万贵妃虽然受宠程度一般,却是后宫之中目前位份最高的嫔妃,还掌握宫中事务。

    哪怕是阴晴不定的晋王李三郎,见到这个万贵妃也会尊称一声万娘娘,很尊重。因为窦太穆皇后病逝之后,当年是万贵妃和长嫂郑氏照顾李三李四这几个的嫡子。

    所以对这个庶出的兄弟,也是和颜悦色的,更不会来上一句“家奴”之类的话。

    而李智积也非常识时务,他知道跟二哥三哥四哥比,他就是个弟弟。

    人家都是太穆皇后的嫡子,打小父亲李源亲自教养的,哪怕就是之前四哥李元徽犯浑那几年,那也得是他有资格。

    你什么庶子也敢出去惹是生非?当家法是儿戏是吧?

    有个识时务的母亲,也就能养出了识时务的儿子。

    不过李孝正闻言却嗤之以鼻,直接冷哼了一声。心中还暗自骂了几句。

    这个老五就是书呆子。怎么比不得?都是皇帝的儿子,还就不信了,等我有了功业和班底,就比他们差?

    楚王李智积算是比较稳重的一个皇子,并且非常识时务,喜欢读书,这点受长兄李孝俨影响很大。李孝俨当年还在世的时候,经常会劝戒他多读书,说二郎三郎四郎都是走了武事的,让李智积多读书,不要跟其他几人一样,这武事打完了天下,最后还是得文治。

    李智积对大哥的话,深信不疑。这么多年读了许多书,也明白许多道理。

    这不该是你的东西,就最好别碰。

    所谓,德不配位,必遭殃怠。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5310/31994.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