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掘墓
推荐阅读: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离婚后的我,成为最强捉鬼天师 全民转职:尝遍异兽,我全能了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无限吞噬 一人之下:我加钱居士,朝九晚五 修仙游戏,从老鼠开始修行 焚天剑帝(临风曲) 极品太子:我爬出棺材,征服天下 开局,魔女让我平推圣女
之前在洛阳的时候,听到义社十兄弟,他就觉得有些耳熟。应该是某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但就在刚刚,仔细品味赵二的话,在联想到洛阳的赵大。
突然回忆起一些东西。
赵匡胤,又名赵九重,香孩儿.
而义社十兄弟,也是赵大在后周禁军之中的搞得小团体。
这些义社兄弟,虽然有些名不见经传,但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这些可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元勋,也是赵大陈桥兵变的主要支持者。
大燕中军虽然没有这些名字,但这么多要素加在一起,赵氏兄弟的这也算是在李元徽面前“露出马脚”了。
搞了半天,这个赵二,还真是赵二?
可这时空也太错乱了吧,李二赵大,唐宗宋祖,出现在一个时代?那这天下归属可真就有点悬疑了。
甩了甩脑子,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在脑海之中压下,进了县衙正堂。
慕容颌与庞令勋两位都督,窦广等几位折冲郎将,还有弘农太守张延儒,弘农宫监独孤琦,陕县县令姚毅,华阴县令杨恭仁等文官。
正在商议如何据守弘农宫,以及如何拖住叛军的脚步。
李元徽也是有资格列席会议的,所以众人见他进来行礼,只是点头示意,并没有什么别的话语表示。
“弘农的几县郡兵,上者随圣人东征,中者随高阳王救援洛阳.如今全郡只有千余老弱,本地豪族虽有青壮,但这里是杨贼之乡,豪强具与其亲厚,想要他们出力,难也!”
慕容颌听着张延儒的话,脸有些热,毕竟弘农的郡兵就是被他抽走了一大部分,然后在北邙送掉了.
不过能到这个位置,自然不会不好意思太久,事实上他就只有一瞬的脸色,很快就面色如常道:“陛下以命征东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东将军率军先行,其中征东大将军所部精锐三日前已经过河了,现在正在攻打虎牢关,辅国大将军则率军往河阳而去,镇东将军率水师由海入河,现已收复诸多郡县,我们只要拖住杨贼数日,三位将军所领的精锐就能追上来,将叛军聚而歼之.”
庞令勋道:“杨贼此时已经就在陕县外不足百里之处,他现在想要做的一定是迅速奔袭潼关,潼关此刻只有数百兵卒戍守,且都是老弱,未必能顶得住叛军的强攻,一旦让叛军进入关中,以杨贼父子的人望,关中应者必众,到时候他反而可以凭借潼关据守,以对抗朝廷精锐.前日李参军曾建言,可聚兵于弘农宫,诱贼来攻,此策可行,然如何诱贼,尚需诸位费心”
张延儒道:“或可令本地士民父老,犒师以迎叛军,然后细说诱其来攻?”
庞令勋思索片刻道:“此策或可行,然杨巡并非痴人,其帐下亦有智谋之士,若其执意去潼关,如之奈何?”
张延儒不言,反而看向了华阴令杨恭道,给他一个眼神示意。
而杨恭仁则面露挣扎之色,李元徽看到这一幕,觉得有些诧异,这是在暗示什么?
另一旁的慕容颌则看向了李元徽,他可还记得引诱杨巡攻打弘农宫还是这小郎君出的注意,不如在问问他?
刚想开口询问,杨恭仁开口了,“我有一策,可写一张檄文与杨巡,然后.掘其父之坟茔”
说完之后杨恭仁十分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弘农杨氏是郡望,世居华阴,也可以称之为华阴杨氏,祖坟宗祠都在华阴。而杨恭仁担任华阴县令,也自然是依靠家族声望。
众人闻言也都默不作声,为由慕容颌拍手道:“好,好主意!”
李元徽也立即才明白,为什么张延儒要给杨恭仁示意,让他开口了。
这杨恭仁本就是杨巡的族弟,弘农杨氏出身,甚至他的兄长杨恭道还在叛军之中。
杨恭仁没有加入叛军,依照连坐之法,等平叛之后追究,也难以幸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出了这样的主意,等于是跟叛军彻底割裂开了,皇帝当然到时候也不会难为杨恭仁。
杨恭仁虽然可以免罪,甚至可能高升,但日后定然是名誉扫地,遭人唾骂。
毕竟杨素是他族伯,对他们这支人也是很照顾的,这也是为什么杨恭道会从关中去往黎阳投奔杨巡。
这两兄弟,这是分开下注了啊。这就是世家的生存法则吗?
不过看着杨恭仁的表情,真是如丧考妣啊.
没有人觉得这主意不合适,毕竟对待叛贼,没什么情面可讲的。
慕容颌更是兴奋道:“杨县尊虽然也是弘农杨氏,但为平叛大业出谋划策,本王定会如实上报陛下。”
杨恭仁低头泣声道:“戴罪之人,不敢求功,惟愿朝廷从速平叛.”
慕容颌也从兴奋之中恢复正常,然后也叹了一声:“杨县尊也不必自责,为国尽力而已,今日之后弘农杨氏可以保全,都是你的原因啊。”
议事之后,众人散去,李元徽将行文放在书案上,慕容颌看都没看直接用印。
然后道:“四郎做事勤勉,有乃父之风。”
李元徽拱手道:“都督过誉了,我天资平常,只能以勤勉补拙。”
慕容颌对他的称呼从李小郎君,进来以及变成为四郎了,一般都是长辈称呼晚辈的,而事实上慕容颌还真算他的长辈,就是亲戚有点远。
慕容颌的长兄,魏王的王妃,是李元徽的姑祖母。
也就是跟他爷爷一辈的。
而慕容颌是已故魏王的幼子,生他的时候老魏王都快六十了,没多久就故去了。他自幼就是被长兄和长嫂抚养长大,十几岁之后进宫担任宿卫,与当时的太子慕容英交好之后,才开始一路平步青云,因此对李家也是格外有好感。
而李元徽实际上也有几年没见过那位姑祖母了,这几年他一直跟家人待在洛阳,而姑祖母则一直居住在长安。
长安还有不少亲戚,包括李元徽的姐姐姐夫,大舅,二舅,姑父,姨夫.
无一例外,都是高门显贵。
聊了几句家常,李元徽告辞离去,回到自己办公的东厢,赵二还在埋首案牍。
虽然跟同样是太宗的二哥比起来,赵二差出了十万八千里。
还因为高粱河的“壮举”在后世成了著名车神。前世短视频刷过的一个的段子。
《宋史太宗本纪》:帝深沉英断,概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伟人注曰:但无能。
虽然跟那些个天花板级别的人没法比,但李元徽还真是不敢小看这位。
回忆了一下这些时日,这赵二处理各种文书和杂务,包括在军中接人待物,居然没有任何的错漏之处。
不愧是真正带领大宋完成基本统一,又巩固了赵宋根基的人。
有点东西。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5310/3239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