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256章 土壤

第256章 土壤


10月初本该是沙棘结果子的季节,不过嘉禾的这片沙棘林满打满算,也才1年时间。

    但一株株毫不起眼的沙棘树,却起到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作用。

    这个季节的酒泉白天天气宜人,气温适中,还是挺适合户外活动。

    想了想,郭阳给开车来接人的老宋说道:“老宋,去戈壁项目区上看看,谢时杰在哪儿知道不?”

    老宋说道:“谢总早上和严总去了金塔,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知道。”

    “那我们自己去吧。”

    戈壁是一条天然的道路,不过通往项目区的道路上,还是进行了简单的平整,尖锐和大块的石头是看不到了。

    整齐排列的沙棘林就在道路的两侧,宛若守卫戈壁的勇士。

    只是还幼小,高度和冠幅都还不够,风依然会对两列间的空隙造成侵蚀,地表沙粒依然会被吹动。

    但这种情况随着树的长大,只会越来越少。

    穿过沙棘林之后,便是瀚海红麻,花期已过,甚至连种子都已经成熟并完成采摘,进入了休眠期。

    最终汽车在讨赖河边停下,这里的悬崖没有那么陡峭,河边和两侧的戈壁上有一群机械正在忙碌着。

    郭阳下了车,站在高处看了看,主要是土地平整。

    没呆一会儿,就有负责负责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他。

    “董事长好,我是这边的技术经理戴羊。”

    郭阳看了看来人,没见过,面相看起来很成熟,年龄却不一定很大。

    “这边是在干什么?”

    戴羊说:“明年开春后,河边和两侧的戈壁就要开始种植沙棘和红麻,今年先平整场地,开挖种植沟,同时把大块的石头清理掉,该换土的还要换土。”

    郭阳也反应过来,戈壁上种树好像确实有挖防风沟这道工序。

    “苗圃那边呢?今年繁育了多少种苗?”

    “沙棘苗有1000万株,红麻目前的方案是明年直接用种子直播。”

    郭阳算了算,1000万株大概就是10万亩,占了两个城市间戈壁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比例已经足够高了。

    “这边还有事没,陪我去转一转?”

    戴羊忙不迭的点头答应,能和老板一起的机会可不多,虽然他觉得嘉禾这次的投资难以理解。

    上了车后,没过一会儿,又经过了一片沙棘林,黑色的滴灌带还在浇水。

    戴羊想着这一年以来,这1万亩试种的沙棘林,滴灌浇水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

    他忍不住说道:“老板,这里的降水量太少了,需要浇水的次数太频繁,春秋两季3~4天就要灌溉一次,冬季7~8天灌溉一次,夏季甚至每天都要灌溉一次。”

    “成本有点高,现在1万亩还好,如果是10万亩,只是浇水的成本都要折磨死人。”

    郭阳挑了挑眉,问道:“沙棘的生长环境和这边的降水量,你清楚吗?”

    戴羊只稍微想了想,就开口道:“沙棘的生长环境对年降水量要求不得低于400毫米,除非是在丘陵沟谷与河漫滩种。”

    “但酒泉附近地势南高北低,祁连山山地附近降水量还有300毫米,等到了北边的马鬃山就只有39毫米。”

    郭阳也不惊奇,能混到技术经理这个职位,掌握这些应该是很正常的事。

    至少他也知道,河西走廊地区的戈壁年降雨量约100mm,甚至更低。

    郭阳说道:“我记得今年七八月的时候,好像有两天雨下得还挺大的。”

    “是有两天。”

    开车的老宋是本地人,听到这里也跟着说道:“每年好像这边都会有一次大型降雨。”

    戴羊说道:“但戈壁留不住水啊,总不能一直这样浇水浇水下去吧!”

    郭阳笑了笑,说:“滴灌管也坚持不了那么久时间,等沙棘林和红麻长大点应该就能留住水了。”

    事实上,从夏季的那场降雨之后,郭阳对改造这片戈壁的信心就提升了一大截。

    种子商店培育的沙棘和瀚海红麻最大的特性就是生命力强、以及涵养水源,形成植物群体后的效果又会更佳。

    只要幼苗期保持浇水,根系彻底扎下去后,每年自带的降雨量就足够维持其正常生长了。

    不过戴羊不知道这些,他多年从事农业的认知告诉他,沙棘要想挂果产量好,灌溉条件也是重在之重。

    这边戈壁虽然有水源,但投入滴灌的成本高啊!

    改造种植成本均摊下来每亩1500元,但要修建泵房首部,埋主管,铺设滴灌带,这些也要投资上千元。

    再加上员工工资,和每年的水费,戴羊感觉只靠种植沙棘和红麻,他这辈子是看不到回本的希望了。

    这时,郭阳看到前方路边停了辆汽车。

    观察了下,在沙棘林里发现了三个人,手上还拿着锄头,在挖着什么。

    “停一下,那边有人。”

    戴羊也注意到了沙棘林的情况,“好像是马瑞教授和他的学生。”

    沙棘林里的三人也注意到有人来了,抬头看去,目光正好对上,双方也互相认了出来。

    “郭老板。”

    “马教授。”

    郭阳看了看拿着锄头的学生,其脚下还躺着株新鲜出炉的沙棘树,在沙棘树的旁边还有一個大坑。

    马瑞笑着说道:“也种了快一年时间了,我们来看看生长情况如何了。”

    嘉禾和农大长期保持有合作,马瑞教授团队更是戈壁上这块地的农业规划团队。

    当初种沙棘就是马教授的提议。

    郭阳好奇的问道:“那情况怎么样呢?”

    马教授笑着回答道:“很好,效果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说着,马教授往前走了几步,到了挖出的坑前,然后拿起那一株看似很矮的沙棘树。

    “只是一年,沙棘树的高度就普遍达到了80cm,成年的沙棘树也不过1.5米。”

    “最主要的还是这根系,主根扎得太深了,估计已经超过了树高。”

    郭阳,戴羊以及罗修和老宋都围在了树前、坑前,只见挖出的沙棘树的主根已经断掉了。

    在那个超过半米深的坑里,还留有一截主根,同时周围也散布着很多须根。

    这些密密麻麻的须根从石头的缝隙里穿过,或者是用包裹来形容更为合适?

    因为如果按这种架势来看,石头缝隙里的土壤都被沙棘根系充分的利用了。

    戴羊早已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沙棘树防风固沙,是个西北人都知道这事儿,但是这样防的吗?

    这是一点土壤也不想让风吹走啊!

    戴羊跳进坑里,用手刨了刨,石子依然划得他手生疼,货真价实的碎石!

    他问道:“马教授,这树再长大点,是不是真能留住水?”

    马教授笑道:“就现在这情况,保水能力就很强了,我们刚挖开的时候,地下的土壤都还是润的。”

    戴羊说:“那是我们定时在补水,所以才是润的。”

    “这可能也是一部分原因。”马教授分析着,走到了另一列的沙棘树前。

    “你们看这些树的周边,以前寸草不生的戈壁,现在已经能看到盐生草、画眉草、五星蒿等一年生植物完成生命周期。”

    “同时偶尔还有超旱生灌木红砂、合头草等种子萌发,只要来场降雨,一样能长成成株开花结实。”

    戴羊走了过去,顺手就拔掉了树盘旁边的杂草。

    “这些杂草也会消耗土壤的肥力,影响到沙棘的种植质量”

    郭阳也在观察着,这时已经是10月,白天和夜间的温差极大,一年生的植物很多已经凋零。

    但能看到残存的枯枝败叶。

    他想起种子商店关于沙棘里有一句介绍,形成植物群落时效果更佳。

    “马教授,这些是不是就是植物群落?”

    马教授点了点头,说道:“1年生的画眉草等就是草本层优势植物,都有短命避旱的特性。

    灌木层除了人为栽植的沙棘,优势种是红砂、泡泡刺等超旱生植物;目前还没有乔木层。”

    “这里已经有形成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的趋势。”

    听到这里,郭阳细细理解着,除了植物群落趋势带来的喜悦外,另两个词语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短命避旱,

    超旱生植物。

    如果没理解错的话,这些都是戈壁荒漠中的优势植物。

    相当于又给他寻找了个搜集种质资源的方向。

    郭阳问道:“人工清除种植区域的杂草,会不会影响到这种植物群落的形成?”

    戴羊也看了过来,灌溉、除草,可以说是沙棘幼苗管理中的主要工序。

    杂草争抢沙棘苗的水分和肥料,从而影响到沙棘的生长,如果不能除草,肯定会影响到后期挂果的收益。

    马教授沉吟了下,说道:“除草肯定是利大于弊,如果想早点形成植物群落,可以只除树盘周围的杂草。”

    “在荒漠戈壁植被群落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易受资源因子的约束,物种要在缺水缺肥等情况下共存,导致它们除了有相似的生态学特征,还存在着竞争关系。”

    “但我们主要是培育沙棘树,自然要其它植物来适应,长期下去,能适应的植物就会出现许多互补的特征。”

    “从而对资源的利用途径存在差异,不同植物相互适应,协同进化,从而使物种与环境和谐统一。”

    “最后才能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

    听了马教授的一席话,郭阳才真的理解到植物群落的含义。

    以往他理解的是沙棘成林。

    但现在想来,沙棘成林只是最初级的,要想完全发挥出沙棘和红麻涵养水源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也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啊,还是要多和这些行业内的专家教授交流,就像这次,郭阳从马瑞教授身上就学到了不少。

    郭阳问道:“瀚海红麻也是同样的情况吧?”

    马教授说道:“红麻的情况还要好上一些,而且其更适合种植在河岸、湖边以及湿地等区域。”

    郭阳向马教授伸出了右手,说道:“马教授,感谢你们的付出,后面还要麻烦你们多来监测。”

    “我们也对嘉禾很期待,如果真能改变戈壁地貌,对全国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那肯定的。”

    两人握了握手,就此告别。

    随后郭阳又去苗圃看了看,整个设施已经很完善。

    户外的,温室内的,露地的,营养杯装的,有些已经繁殖半年到一年时间,有些还才刚刚扦插。

    沙棘苗1~2年生的,用来栽植是最为的合适。

    这样移栽的苗,精心管理之下,挂果需要的时间要比直播种子更短一些。

    红麻种子的储备也足够,按这种情况,只要人力能跟上,两城市间的30万亩戈壁明年就能完成播种和移栽。

    同理,嘉禾的总部也要进入筹备之中了。

    郭阳感觉这趟真没白来。

    ……

    与此同时。

    金塔的草场上,犁铧在猎豹拖拉机的带动下轻松的翻开泥土,绿肥的根系交织在一起,引来一片惊呼。

    几名专家教授迫不及待的走入了土地中。

    土壤深厚而松软,只是轻轻一捧,便能感受到浓郁的养分和湿润的触感。

    “这土壤真肥啊!”

    “我甚至有一瞬间以为回到了东北,正站在黑土地上。”

    “重度盐碱地的土壤种植绿肥后能改良到这种程度,这还是第一次见。”

    人群中。

    华夏农科院的苏国洲和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的周博士相视一眼,默契的笑了起来。

    短短四年,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尤其是周博士,每来一次都会这里的变化深深震撼,这次也同样不例外。

    这几年,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检测这里的土壤,这次也同样不例外,还带来了一些土壤学的专家。

    周博士站出来说道:“根据我们长期的监测,这里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都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量、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等等,都完全能称得上是高产田。”

    等周博士介绍完各类详细的土壤数据后,苏国洲也说出了上层的目的。

    “种植绿肥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我国的绿肥种植目前仍处于小范围的应用阶段。”

    “种植户缺乏种植绿肥、利用绿肥的意识,且与绿肥配套的相关技术也不全。”

    “所以今年国家立项了一个大课题,据地域的差异明确种植绿肥对各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建立各地的最优数据库,为种植户提供精准、全面的参考标准。”

    “另外,在绿肥还田方式上,根据作物的不同,也要进行研究,间套复作、轮作、休闲绿肥…等等。”

    在场的技术专家有东北的,有山东的,有河北的,有江苏的,皆是一些苜禾1号的重点推广区域。

    闻言,都笑着应了下来。

    如果滨海盐碱地几年后都能达到这种效果,那他们妥妥的能沾光。

    不过各地的情况不同,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改良效果,帮农户取得最大的效益。

    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点。

    他们也能借此次研究,拿到课题经费,发表论文,提升职称,总之皆大欢喜。

    不远处的另一边。

    谢时杰,严群以及蔡斌也在交流着。

    蔡斌说道:“严总,真要全部留着明年来翻压绿肥?这么大的面积,明年不得干冒烟啊!”

    张伟已经离职返乡,这会儿东和农机是蔡斌在临时接管。

    东和农机的队伍虽然庞大,但嘉禾涉及的面积也是越来越多,还很散。

    金达这20万亩草场要翻压绿肥,还新承包了50万亩盐碱荒地,这个冬天也要动起来。

    除此之外,泽普的50万亩,五原还有二十多万亩。

    这些是嘉禾自有的基地,预计明年全都要深翻。

    天禾和农户还签订有几十万的制种基地,这些也是东和农机能争取到的业务。

    任务极其的重。

    严群沉吟片刻,回答道:“制种玉米要5月份才播种,这可还有大半年时间!”

    “最合适的时间还是明年3月份翻压绿肥,然后发酵腐熟一个月,再旋耕,这样苜禾1号腐烂后至少能转化四五吨有机肥,每亩可以节省上千元的购肥资金。”

    蔡斌说道:“这土壤已经够好的了啊!”

    严群也寸步不让,说:“苜禾1号可是高品质的有机绿肥,自然得把土壤改良效果达到最大化。”

    蔡斌不由露出了一张苦瓜脸,思考着对策。

    谢时杰说道:“苜禾那100万亩地开荒,也要指望你那一两百号人马,这个冬天可以先整地和深翻,开春后旋耕就行了。”

    看蔡斌一脸发愁,谢时杰上千拍了拍他肩膀。

    “今年冬天你要能这开荒工作拿下,你这东和农机总经理的位置可就稳了。”

    机会就在眼前,蔡斌自然也十分想抓握住。

    他本来只是职业开农机的,能获得如今这个机会,完全是因为加入东和农机早,老板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才让他顶上。

    做好了能不能转正还不知道,但做不好肯定是一丁点机会也不会有。

    蔡斌琢磨了会儿,心里拿定了主意,要么更新机器,要么扩大队伍。

    干就完了。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5354/3215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