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四合院:百倍返还 > 第34章 一举三得

第34章 一举三得


“你说话全是放屁啊!”

    “你们都睁开眼睛看看,这就是你们选出来的一大爷。”

    “他宁可拿出十块钱,吃一顿奢侈的饭,都不愿意换成棒子面,接济穷苦的邻居们。”

    “李建东,果然金钱最考验人性,你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贾东旭猛地站起来说道:“易中海,你既然这么厉害,那你捐啊!你捐多少我跟着捐多少怎么样?”

    何大清也猛地一拍桌子,瞪着易中海道:

    “也算我一个!”

    “易中海,你不是喜欢动不动就逼人捐钱吗?”

    “你自己倒是捐啊!我也奉陪到底,要是不敢捐的话,就闭上你的臭嘴。”

    阎解成也想站起来,被阎埠贵紧紧拽住。

    不过他还是拼命喊道:“我也是,我跟东旭师兄一起,易中海捐多少我和师兄一起捐多少。”

    傻柱才刚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工资都还没赚到,想站起来也没那个实力。

    不过从他急的双拳紧握来看,也是真心先替李建东抱不平。

    看着自己徒弟和兄弟们一脸气愤维护自己的样子。

    李建东心里感到一阵温暖,欣慰一笑。

    他站起来,不紧不慢说:“大清,东旭,解成,你们先别着急。”

    转头瞥了一眼易中海,对所有人说道:

    “我刚才说过,既然大家选我当大爷,那我肯定不会让大家继续受穷。”

    “但是,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捐款只能解得了一时的贫穷,想要解决一辈子的贫穷,还得靠大家自己的双手去努力。”

    李建东说道此处,顿了一下,见没人反驳,接着道,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我把我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众人不由期待起来。

    “首先,我想在咱们胡同外面,开一个小酒馆。

    让院子里的贫困家庭出人,去里面工作。

    这样,每个月都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比捐款更能改善大家的生活。”

    “另外,小酒馆的收入,也可以拿出一部分当做咱们院的活动经费。

    比如,过节请门神贴对联,还有购买花生瓜子的钱,都可以从这个活动经费里出。

    这样又能为大家省去一比不小的费用。”

    现在的大环境,开小酒馆完全是合法的,只要别价格太离谱,是可行的。

    李建东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住户们越听越激动,一个个眼睛中迸发出精光。

    尤其,那几个贫困户的眼里,更是充满了希望,还有人忍不住留下了泪水。

    易中海却偏要在这时候泼冷水。

    冷笑着问道:“李建东,你说的倒是轻松,但这个开小酒馆的本钱,从哪里来?”

    “如果,经营不善赔钱了又该谁补偿?”

    众人猛地惊醒,虽然易中海很讨厌,但他提的这个问题,却很实际。

    李建东扫了他一眼,不紧不慢道:

    “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每户按照各自的能力,来出这笔钱,不管赔钱,还是赚钱大家都一起分担。

    “如果,大家都怕赔钱,那么,启动资金由我这个一大爷来出。”

    “等我把本钱赚回来,再将小酒馆移交给咱们大院,当做咱们大院的产业。”

    “如果,赔钱了那就算我一个人的。”

    投资一个小酒馆,对李建东来说不算什么。

    更何况,在这个物资匮乏的环境下,什么都不愁卖,没有赔钱一说。

    只因,一直宣传当工人和农民光荣,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经商,觉得低人一等。

    李建东可来自金钱至上的年代,赚钱不丢人。

    而且,这个酒馆是会给院子里的住户们带来额外收入的,是整个大院的集体财产。‘

    所以,开酒馆对他的工人身份不但不会不会产生影响,还会给他增加功绩,锻炼领导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李建东现在每天从三个徒弟身上赚到一百多块钱,花这点小钱收买人心,值了。

    “呵呵,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易中海一脸冷笑,一副走着瞧的表情。

    然而他不信,有的是人信李建东。

    何大清就第一个举手表态:

    “老李,这小酒馆也算我一份!”

    “我何大清虽然没多少钱,但百八十块还是拿得出来。”

    刘海中作为二大爷,正是彰显觉悟的时候,怎么能甘于人后。

    举手说道:“我这个二大爷,也可以出五十块,家里还有三个儿子,负担重点。”

    阎埠贵内心十分纠结,跟着说道:“那我也捐20块,不,捐10块就够了,我家孩子也不少,而且我工资比老李和老刘都低多了。”

    众人见阎埠贵这么抠抠搜搜,都哈哈大笑笑话他。

    阎解成有些面子上过不去,也跟着举起手:“我也出40块,跟我爸一起凑50块钱。”

    “嘿,你小子,你一个月工资才多少,还得往家里交钱呢。”

    阎埠贵急忙想捂住阎解成的嘴,不过已经晚了,只能气哼哼作罢。

    阎解成嘿嘿一笑。

    李建东笑道:“老阎,你看你这个大爷的觉悟,还不如解成呢。”

    “再说了,你怎么就认定咱们的小酒馆赚不到钱?万一赚钱了,你出的少,到时候分钱也分的少。”

    阎埠贵一想也是。

    “行吧,我和解成两人一起出50块钱,如果赔了其中40块钱算解成你的。”

    阎埠贵打着小算盘,里外里反正,他亏不了多少。

    接下来,又有几户人家也往小酒馆里面投钱。

    李建东对此来者不拒,总共收到手280块,开个小酒馆是肯定不够。

    但也侧面说明,现在的大院,还算有凝聚力。

    说干就干。

    第二天。

    李建东请一天假,跟何大清两人去胡同口盘下一间店面。

    然后两人分头行动。

    李建东负责去街道,把开酒馆的手续办好。

    何大清则是去联系酒厂供酒。

    下午,两人吃饭的时候碰到一起,互相交代了一下各自的进度。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在忙小酒馆的事。

    虽然是小酒馆,但也不是只卖酒。

    搞几个小菜给客人们下酒,也是一份额外的收入。

    经过一个星期的忙碌后,小酒馆在周末这天开业了。

    何大清跟徐慧真的婚礼,也在同一天举办,双喜临门。

    从大院里面,到胡同外面的小酒馆前,全是喜庆的红丝带。

    婚宴就在小酒馆里进行。

    屋里摆不下,还有好多摆在酒馆外。

    “今天是我们院何大清师傅跟徐慧真女士的大喜之日。”

    “同时,也是我们40号院小酒馆的开业大吉的日子!”

    “路过的街坊朋友们,都可以过来免费领一杯小酒,以后多来捧场,谢谢您嘞。”

    阎埠贵扯着嗓子,在门口大声唱卖。

    这应该是最早的免费购物,当然是李建东的主意。

    这个年代,哪里见过这种销售模式啊,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来讨免费的酒喝。

    小酒馆外,队伍排出去老远。

    一天下来,也送不出多少酒。

    但长长的队伍,和门口的婚宴酒席,却吸引了大量好奇的人。

    广告效果直接拉满。

    “大清,老李真厉害,你说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得?”

    徐慧真是个很有经商天赋的女人。

    虽然,看不懂李建东的免费送酒经营之道。

    但她很清楚,开业第一天就搞得这么热闹,是有多不容易。

    何大清得意道:“那当然了,老李可是我兄弟。”

    “瞧把你给嘚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厉害呢。”

    徐慧真噗嗤一下笑了。

    虽然,何大清憨憨的,比不上李建东那么厉害,但他知道疼女人,对徐慧真来说这就够了。

    第一天开业结束,小酒馆算是运作起来了。

    男人们要工作。

    酒馆就交给秦淮茹等女人来负责,秦淮茹是大掌柜,徐慧真是二掌柜。

    另外,诸如马大姐、孙瘸子等人,被安排了不同工作岗位。

    反正,每个月都能有十几块钱的工资,虽然不多,但也足以解决温饱问题。

    时光荏苒。

    很快小酒馆开业一个星期了。

    因为,之前的广告效果,加上后期经营有道。

    一个星期下来,不但把开业那天送出去的酒水钱都赚了回来,还收获一笔不小的利润。

    秦淮茹对此非常兴奋。

    “建东哥,你猜猜咱们小酒馆,这个星期赚了多少钱?”

    李建东随口道:“一百?”

    秦淮茹无语:“哪能那么多啊,咱们又不是投机倒把,也没往酒里掺水,你再猜。”

    “那就五十?”

    李建东也不知道赚了多少,纯粹就是瞎猜。

    秦淮茹嘿嘿笑起来:“没到五十,不过也差不多了,咱们这一个星期整整赚了46块钱呢。”

    李建东粗略计算了一下,一个星期46块钱,一个月差不多就能赚200块。

    当然这都是毛利润,除去小酒馆的租金,工资,以及其他一些费用,一个月应该还能赚个100块。

    这个收入对李建东来说不值一提,但对大院住户们来说,绝对是一笔大钱。

    “还不错,继续努力。”

    李建东正准备亲一下当做奖励。

    突然,门被人敲响。

    秦淮茹有些娇羞的躲开了。

    李建东无奈,只能走过去打开门。

    屋外,是后院的马大姐和中院的寡妇小胡桃。

    两人表情有些局促,看着李建东,有话又不敢说的样子。

    “马大姐,胡桃,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吧,别在外面站着了,有话进屋说。”李建东微笑道。

    马大姐和胡桃两人互看一眼,进了屋里。

    马大姐这才开口:

    “一大爷,我和胡桃今天过来,确实是有点事想请您帮忙。

    您帮我们开了小酒馆,还给我们一份工作。

    我和胡桃还有其他人都很感激您.”

    “可是,您也知道,我家三个孩子,最小的一个才一周岁多。胡桃家的小儿子,也才不到两周岁。”

    “我们这工作了以后,就没时间看孩子了。我们……”

    胡桃见马大姐说不下去了,就道:

    “一大爷,我们不是不识好歹,您是为我们好。我们自己不争气,家里男人走得早,也没个能帮衬的。”

    一边说着,胡桃的眼圈就红,哽咽的说不下去。

    她今年才23岁,男人已经走了两年多,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还得一个人赚钱养孩子确实很委屈。

    “李大爷在家吗?”

    李建东这边事还没解决,门外又有人来找。

    李建东探头往外看去,认出是街道的一名干事,好像叫小孙。

    “孙干事,我在家,你有事找我?”

    李建东越过马大姐和胡桃,对孙干事问道,公事得优先处理。

    孙干事也不浪费时间,直接说正事。

    “李大爷,我是过来是通知您。”

    “上级领导下发了新文件,要求咱们加大扫盲力度。”

    “这份文件你好好看看,具体内容都在这上面。

    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就开个全院大会,落实一下,争取能做出点成绩。”

    “这件事,如果做好了,将来评选优秀大院肯定会加分。”

    孙干事一口气说完,拿出一份指导文件递给李建东。

    李建东接到手里扫了一眼,笑着说:“孙干事放心,我们一定严格落实。”

    孙干事呲牙一笑:“那李大爷您忙,我继续去下一个院了。”

    李建东挥挥手,目送孙干事离开。

    他看着手里的扫盲指导文件,又看一眼旁边有些忐忑的小胡桃和马大姐。

    突然,心里就有了想法。

    “马大姐,胡桃,你们两家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想工作和看孩子两不耽误,是这个意思吧?”

    马大姐和小胡桃同时点了点头。

    她们也清楚这个要求有点过分,院子里这么多工人,就没听说过有带着孩子去上班的。

    不过她们的条件就这样,家里没男人也没老人,孩子全靠自己带。

    工作和孩子都不能不管,怎么办?

    “这件事我帮你们解决,你们俩先回去吧。”

    听到李建东答应帮忙解决,马大姐和小胡桃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下,两人连连道谢非常感激。

    送走了她们,秦淮茹也从屋里走出来。

    “建东哥,马大姐和胡桃确实挺可怜,就让她们带还去小酒馆吧,大不了,一块照顾着吧?”

    同为女人,秦淮茹能感到马大姐和胡桃的不容易。

    李建东点点头:“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哦,待会儿你多做两个菜,我要请大清和老刘、老阎过来吃饭,顺便谈事情。”

    秦淮茹答应一声。

    李建东就去喊人。

    过了没一会,何大清和刘海中还有阎埠贵就都被请到李建东家里。

    四个人围着饭桌坐成一圈,面前摆着花生米毛豆和白酒。

    一边小口抿着酒,李建东一边说道:

    “大清,老刘,老阎,这次找你们过来是两个事,也可以说是一个事。就是刚才接到的孙干事来找到我,给了我一份这个你们先看看。”

    李建东把扫盲指导文件,递给右手边的何大清。

    何大清碰都没碰就说到:

    “老李你这不是笑话我吗,我不识字你又不是不知道。”

    “瞧我这脑子,把这事给忘了,老阎要不你来读一下吧。”李建东哈哈一笑。

    阎埠贵接过去一看就乐了。

    “嘿,南锣鼓巷街道扫盲指导文件,大清,这可是专门为你准备的。”

    “给我准备的也没用。”何大清不屑的撇撇嘴。

    “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连个阿啵呲嘚都搞不清楚,我这个盲,他们恐怕是扫不动了。”

    刘海中得意道:“要我说,大清你就是扶不上墙的阿斗。

    我要是能遇见这么好的受教育机会。

    我也不会只是高小毕业了。”

    “好了,大清老刘你俩先别插嘴,让老阎把这份指导文件先念完。”李建东用筷子敲敲桌子。

    阎埠贵见没人出声了,这才继续开始念文件。

    李建东等他念完才说道:

    “大清,老刘,你们也都听到了,街道这次对扫盲可谓十分重视,是年底评选先进大院的重要参考。”

    “咱们都是院里的大爷,你们先说说,对此有何看法吧。”

    “还能什么看法,当然是坚决完成街道领导安排的任务。”刘海中道。

    何大清则是摆摆手说:

    “这事跟我没关系,我不是大爷,我也不会念书,一看到那些勾勾丫丫的东西,我就头疼。”

    李建东看向阎埠贵:“老阎你是教师,你觉得呢?”

    “老李,你是一大爷,这事儿你说了算,要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就知会一声。”

    “我老阎相信你也不会让我白忙活。”

    言下之意,如果让他教别人识字得掏钱。

    李建东无语的看着阎埠贵。

    “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李建东不再客气。

    “我计划在咱们小酒馆里,开辟一小块地方当读书角。”

    “然后,从咱们院儿选一些会识字算数的人,每天傍晚去一个小时,教咱们院的孩子大人们学习。”

    “这样,同时可以吸引一部分想学习而没条件的客人,多去咱们酒馆消费,你们觉得咱们样?”

    刘海中作为二大爷第一个回答:“我觉得行。”

    阎埠贵和何大清也没意见。

    开一个学习角,不但能解决马大姐和小胡桃的问题。

    同时,也能响应街道的扫盲任务,还能吸引一些有学习需求的酒客。

    可谓是一举三得。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7156/32378.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