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

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


与此同时。

参与测试的B52H轰炸机上。

第419空中测试中队的中队长尼科·邓奈尔少校正手持一部相机,透过驾驶窗玻璃拍摄着X51A点火加速的场面。

就测试过程本身而言,他们飞机的左翼最外侧安装了一部广角侧视摄像机,可以捕捉到完整的发射过程。

但作为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实战的试验单位飞行员,邓奈尔,或者整个419中队的飞行员们,都有从驾驶舱视角留念的传统。

当然,这也和美军相对宽松的信息管理制度不无关系。

多数情况下,在这类测试过后,承包商或是五角大楼都会很快发布相关视频和说明文件,自然也就无所谓多一段不同视角的视频。

况且这年头还没有Tik  Tok,这些私人录像文件实际很少被流传出去。

“报告指挥中心,我们已经完成武器投放,目视确认点火正常,测试目标正在爬升,已经从视野中消失……”

旁边副驾驶位置上的杰克·马赛尔正在通过无线电向位于爱德华兹基地的测试指挥中心汇报消息。

对于飞行员们来说,只要把武器成功丢下去,那么剩下的事情就和他们无关了。

完成拍摄之后,邓奈尔合上手中的DV,在面前的控制面板上取消了可以自动保持航线的轰炸导航模式,接着双手推动盘式操纵杆,准备下降少许高度。

尽管通过专门改装和减少燃油量的方式,让飞机能够在1.6万米以上维持平飞,但飘飘忽忽的操作手感还是会让飞行员感到非常恶心。

如今任务结束,自然是早些回到1.4万米以下更好。

但就在这个时候,无线电中却突然传来联队长维克托·曼宁上校的声音:

“看一下你们的雷达告警设备,有什么显示没有?”

正在调整发动机推力的副驾驶马赛尔只好分出心思,去看了一眼RWR显示器上的情况。

这架飞机曾参与过AN/ALQ165机载自卫干扰机的早期测试,虽然整个项目最后无疾而终,但为此专门改造过的雷达告警系统却被保留了下来。

“空域信号干净,只有两点钟方向的一个S波段信号源,没能识别出型号特征,但信号强度很弱而且处在正常的搜索模式下,研判为没有威胁……”

说到这里,马赛尔自己都愣了一下:

“好奇怪……这附近有什么大功率的S波段雷达么?”

346雷达毕竟是刚刚服役没几年的新型号,一些非一线部队如果没轮到升级最新版本的数据库,就会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

而他的疑惑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是两艘华夏海军的导弹驱逐舰,距离你们大约160海里。”

听到前半句话的时候,邓奈尔差点把手里的操纵盘给甩出去——

起飞之前可没听说过有这么一遭,现在这一架孤零零的轰炸机飞在天上,所处高度连大坡度转弯都费劲,然后你告诉我被两艘区域防空舰给盯上了?

好在紧随其后的距离信息让他松了口气。

160海里,那确实可以认为完全没威胁。

但紧随其后的,又是另外一种震惊的感觉:

“可是等一下,这里已经接近西海岸了……”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地问道:

“为什么会有华夏海军能抵达这个位置?海军在干什么?”

测试空域位于太平洋中部偏东,即便是在二战当中,日军舰队都没能到过如此接近美国本土的地方。

“少校,这里是公海……海军最多把他们挡在划出来的警告区域之外,不可能阻止别人在公海上正常航行……”

无线电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带着些无奈:

“好了,你们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结束对话,尽快返航……”

而另外一边,放下无线电通讯器的曼宁上校旋即转过身,看向坐在后面的几名参联会高官:

“将军,已经通过载机再次确认过了,除去那支已经开始远离测试区域的舰队以外,范围内没有其它可疑辐射源,不必担心数据泄露问题。”

其实在半小时前,空军就已经用卫星重新进行过一次搜索,所以才放心地启动了测试。

再说这会儿都已经把验证机给发射出去了,就算真发现什么新的信号也来不及。

只不过是为了打消莫斯利将军神经质一般的担忧,所以才重新确认了一遍。

而就在他们和轰炸机飞行员进行沟通的时候,弹载传感器也早已经通过中继通信飞机将自身数据回传到了指挥中心上。

组合飞行体此时已经在火箭助推器的推动下飞行了25秒,达到18.7km高度和马赫数4.7的速度,并且仍然在持续爬升和加速。

位于前部吻切锥下方的二元进气道也开始对超音速来流进行压缩,为即将启动的SJX61-1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足够的运行条件。

只不过,代表“准许启动”的信号灯仍然呈现黄色,表明目前并未达到启动条件,但仍然处在预计窗口范围当中。

一众人紧盯着大屏幕上的几个数字,几乎快要忘记了呼吸。

又是10秒钟过去。

根据飞行计划,助推火箭已经进入工作末端,而组合体的速度也来到了十分接近预期的5.2马赫。

而柯林杰的眼角却猛地一抽——

位于右下角不太起眼的加速度曲线突然开始波动,虽然仍旧维持在0以上,但根据他的经验,这却是出现燃烧室压力震荡的表现。

35秒的有效工作时间。

虽然确实比最初的29秒强了很多,但距离地面测试时的结果仍然存在大约4秒钟的差异。

受此影响,进气道所产生的来流压缩效果也开始出现小幅度震荡,并且有逐渐发散的趋势。

由于风洞测试进行得不够完善,所以柯林杰在设定计划时,就对这第一次测试放低了预期。

请...您....收藏6...9...书....吧....!

但如果要是连冲压发动机点火都没能完成,那可就彻底玩完了。

他甚至已经凑到话筒前面,准备让工作人员手动抛掉助推器,并提前强行启动主发动机。

好在,下一秒,信号灯由黄转绿,显示冲压发动机已经达成了最基本的启动条件,助推段分离。

柯林杰身后的看台上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有些拿不准情况,但听着周围的一片鼓掌和叫好声,他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等待下去。

超燃冲压发动机所需要的直接启动条件并非速度而是压力,只不过按照事前的计算,需要大约5.4-5.5马赫才能达到这一压力要求。

现在提前亮起绿灯,也不排除是计算过程中余量留得太大所导致……

又是一秒钟的滑行过后,燃料闭环系统将JP7A燃料充入燃烧室,SJX61-1发动机的工作窗口内同时出现了第一个工作点。

然而,在周遭一片欢庆的氛围当中,柯林杰却愈发感觉到有些笑不出来。

由于目前尚不可知的原因,发动机工作参数跟此前的地面测试对不上号,说明要么他的计算出了问题,要么这台貌似处在正常工作当中的发动机出了问题……

无论哪个,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偏偏这个时候,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又径直走到了柯林杰旁边:

“博士,启动成功了,飞行器的速度正在上升!”

“是啊……不过还需要观察发动机的具体运行情况……”

后者此时已经被架住有点下不来台,只好一边应付,一边在心里祈祷发动机能稳住接下来的270秒工作时间,为他积累出足够多的数据。

30秒……

60秒……

90秒……

在突破5.4马赫之后,飞行器的每一次加速都显得相当挣扎,直到120秒的时候,仍然没能达到5.5马赫的速度。

不过,这至少已经迈过了高超音速的门槛。

只要能稳定飞完全程,就完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预定的设计参数。

但就在柯林杰以为,接下来的150秒也会这样平平淡淡度过的时候。

139秒,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曲线突然出现波动,并在随后的两秒钟内呈现出正反馈。

142秒,包括燃油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开始高温报警。

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

143秒,数据竟然完全消失在了大屏幕上……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7504/31086.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