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231章 狂飙为我从天落

第1231章 狂飙为我从天落


在41175号机完成投弹动作之后,早已准备就绪的雷达和光学系统其实在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高超音速验证弹的信号。

但这些毕竟都属于间接观察方式。

最直观的,仍然是人眼。

“15号机报告,我们已经目视确认,导弹成功点火!”

飞行员的声音几乎紧跟着雷达站的确认信号传来。

过了几秒钟之后,又跟上了一句感叹:

“说实话,这太壮观了,就像那传说中的七彩祥云一样……”

嗓音跟之前一直在汇报的邓远刚不同,听语气也不像是在和塔台沟通的样子。

应该只是机组成员之间的对话,而无线电恰好还没来得及关罢了。

果然,马上有人接上了话:

“这东西对于咱们来说,不就是七彩祥云吗?”

话音落下,驾驶舱内顿时弥漫起一股快活的空气。

“是啊……这恐怕是最近四十年来,轰炸机部队执行过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了。”

刚刚关闭弹舱,并重新确认了各项数据正常的宣益民也跟着说道。

结果,邓远刚却颇为郑重其事地回答道:

“这话可不能乱讲,4251号轰6甲空投639是在1967年6月,到现在可还没过40年呢……”

宣益民不由得撇了撇嘴。

他发现自家机长嘴上虽然满是冠冕堂皇的八股,但却在第一时间就抓住了只相差一年多点的时间细节,显然也是对这件事情相当在意。

恐怕早就想过了在军史上如何留名的事情……

对于四名机组成员来说,当验证弹顺利投出弹舱并完成点火时,他们的任务就已经彻底完成了。

剩下的只有轻松愉快的返航。

然而,常浩南等人的任务,却才刚刚开始。

实际上,在说到“七彩祥云”那一段的时候,通信频道就已经被反应过来的邓远刚给切换到机内通道了。

但飞行员们所提到的壮丽场景,却让塔台里正在等待最终消息的一行人感到有些紧张——

当初之所以选择在入夜之后进行测试,除去可以提高光学卫星的侦察难度以外,也是为了避免白天时充足的光照或者晨昏时旺盛的水汽给导弹带来过于明显的节目效果。

只是,大家都还是低估了飞行器在大气层中以高超音速飞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看着双手抱臂沉默不语的常浩南,航天一院负责导弹总体设计的刑牧春缓步走到跟前:

“常院士,测试弹道是从陇原中部发射,打到陇原西部,这个地域本来就人烟稀少,而且今天是除夕,这个时候多数人都会在家,应该不太会有人注意到……”

前者其实并不是完全在为此事而担忧,闻言摇了摇头:

“三到四万米高度产生的天气现象,方圆几百公里之内基本都能看见,肯定会有人注意到的。”

随即又话锋一转:

“不过问题不大,至少没有出现能直观反应飞行速度的蝌蚪云或者暮光效应……按照飞行员的描述,应该属于中远程弹道导弹试射时比较常见的不规则尾迹,就算被传出去,外人一时间也不会知道咱们发射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保密这种事情,都是有时效性的。

测试之前必须100%严格,是为了防止别人提前做好侦察准备甚至是暗中搞破坏。

而测试完成之后,只要别涉及到具体性能参数或者技术细节,问题就不会太大。

听到常浩南的一锤定音之后,其余众人心下稍安,也重新把全部注意力放回到了面前的大屏幕上。

毕竟是高超音速验证弹,即便算上加速-爬升等过程,就刚才这区区几句话的功夫,导弹也已经通过了弹道最高点,转而进入末端俯冲过程。

导弹发射后135秒,已经达到预定工作时间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停止运转。

2.5秒过后,围绕在弹体周围的12颗爆炸螺栓同时引爆,压缩分离弹簧推动已经失去作用的动力段与弹头脱离,同时根据动量守恒定理,为后者带来最后一次助推。

雷达屏幕上,被标注为GC-X的信号强度随之减弱,并在其下方生成了另外一个更强的回波。

但旋即又一分为多,逐渐消失在雷达屏幕上。

“陇原观测站报告,头体分离,目标飞行轨迹正常!”

无线电中响起了雷达操作员清晰而有力的声音。

一阵不算热烈的掌声响起。

就连常浩南也跟着拍了两下。

尽管整个测试到现在只算是进行到一半,但在头体分离之后仍然能保持正常飞行,至少说明验证弹的气动和结构设计没出任何差错。

在通过弹道最高点之后,目标速度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增加。

“导引头启动!”

这一次,报告声音就来自塔台内部。

大屏幕上,两套制导系统对应的绿灯全部亮起,证明弹载电子设备经过了低温、振动、大过载和高速度的重重考验,仍然可靠地发挥了作用。

当然,在如此惊人的速度下,能够回传部分关键信号就已经非常不易。

至于导引头具体捕捉到了什么,又是如何分辨目标,就只能从命中情况和末段弹道数据进行推演了。

雷达探测到的信号已经到达了靶场区域上方。

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结果,只在几个呼吸之间……

……

与此同时,陇原西部某地。

靶场上空。

高精度的惯性导航系统已经按照程序设定,把弹头精确带到了发射前被设定好的坐标位置。

按照正常的控制逻辑,接下来只需要按照当前弹道直接扎下去即可。

但第二套弹载SAR雷达却已经捕捉到了不一样的成像画面。

这个为本次测试而专门改造过的靶场并不只是在地面上画了个十字线。

而是用特种水泥和涂料在方圆两公里左右的范围内铺设出了多种轮廓清晰的模拟靶标。

在SAR的视野当中,这些靶标的雷达反射率与作为背景的沙地完全不同。

电光石火之间,弹载计算机将经过最大程度简化后的目标轮廓与事先记录过的几个关键特征值进行比较。

很快从中分辨出了棱角最多、特征拟合程度最高的一个。

但却位于视野边缘。

如果按照现有轨道继续飞行,显然无法命中目标。

下一个0.1秒之内,末端优先级更高的SAR雷达接管了飞行控制系统。

位于导引头后方的两组正交滑块几乎同时开始运动,控制着整个弹头进行幅度很小但频率极高的姿态调整——

其实单从提高末端速度的角度来看,头体分离并不是个完全必要的设计。

弹头内部的加速发动机完全可以由工作时间更长的主动力段来取代。

但单级设计意味着飞行体质量更大,需要更强的力矩来克服惯性。

这对于没有大面积方向舵的验证弹来说,无疑是个大麻烦。

而一个相对灵巧的弹头,则无需顾忌这些。

在正交滑块的调整之下,SAR雷达逐渐将视野中央稳稳对准了自己分辨出的那个“特殊目标”。

然后,向飞行控制系统发出了最后一个加速信号。

位于最尾端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喷射出一股耀眼的火光——

几公里外的靶场观测站只能看到,视野之外的天空中突然闪过一抹亮光。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闪光便化作一条耀眼的白色亮线,从高天之上划破夜幕,几乎笔直地扎向地面。

速度之快,甚至连高速摄像机都只能捕捉到一条断断续续的直线。

然后,世界重归于一片沉寂。

“砰——”

足足过了半分钟之后,震耳欲聋的撞击声才姗姗来迟。

靶场观察员手里拿着无线电通讯器,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刚刚那道如霹雳一般的闪光,似乎还仍然残留在视网膜上……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句话:

“何方道友在此渡劫?”

直到无线电中传来询问情况的声音,才把观察员的意识重新拉回现实。

“目……目标已经触地,确定命中靶场区域!”

他对着话筒大声喊道:

“确定命中靶场区域!”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7504/3117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