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 112.第112章 李善长挖出来的巨坑!

112.第112章 李善长挖出来的巨坑!


第112章  李善长挖出来的巨坑!

    李善长并没有挽留孔希学吃晚饭,而是把他送出门,然后非常诚恳的说道:“日后,儒家再次登峰造极,贤侄不要忘了今日你我的对话啊。”

    “侄儿必不敢忘。”

    孔希学非常的恭敬,拜谢后才离开。

    离开后的孔希学还在心中想,这李善长不愧是天下文官之首,人家所思所想真的和自己不一样,还是李善长有水平。

    离开了的孔希学,只想着把李善长今天教他的东西记下来,却忘记了宋濂。

    李善长看着离开的孔希学,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孔希学,比朱标还不如,这孔家……也该到头了啊。

    是时候再立起来一门新的学派了,就像当初的朱熹似得,在儒家的基础上自成一派,而李善长也觉得自己造反不成,但名传千古倒是不错。

    关键是,要拿出朱元璋感兴趣的东西来。

    到时候农学、军事、儒学等等,都要融汇成一种著作,到底是以朱元璋的名义来命名,还是以大明的名义来命名呢?

    李善长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整个大明,要说最了解朱元璋的,非李善长莫属,他知道朱元璋最想要的是什么,孔希学代表着的儒家学派,就算想改变,那也是儒家自己的事,李善长为什么要掺合一脚?

    还是那句话:李善长是有私心的。

    他看不上朱元璋,以前是,现在……咳咳,在知道朱楷的能力之前,他还是看不起的。

    不过,现在碰到了朱楷,见识到了朱楷的能力,李善长为了自己的私心,他必须要改变策略。

    我不能造反,那我还不能名垂青史了?

    ……

    齐鲁。

    朱标只是和朱楷交谈了一晚上,他就准备离开齐鲁了的。

    没办法,朱楷实在是太懂事,而且一开口就是要解决朱元璋的心头难题,朱标哪里还能坐得住?赶紧回应天给朱元璋汇报好消息,然后尽量让朱元璋从国库里给朱楷拨点银子。

    否则那么大的工程,朱楷不好做。

    坐到马车上,朱标提醒朱楷:“楷弟,早些回家,娘在家可盼着你回去呢。”

    “好的大哥,等我忙完了就回去。”

    朱楷摆了摆手,送朱标离开。

    至于回家……

    暂时不想回去,朱标这才刚出来两个月,还没玩够呢,怎么会轻易回去?

    齐鲁的事,被朱楷解决了,倭寇被赶走,孔家垮台,两件事简简单单的处理好,朱楷都没想到事情办的竟然会如此简单。

    轻而易举的就结束了,接下来朱楷准备往北境再转一圈,看能不能抢点东西。

    咳咳……这是朱标教的,和我朱楷没关系,再说我朱楷天生要强,绝不吃嗟来之食,想要什么自己动手也不让他人帮忙。

    离开之前,朱楷找到了胡惟庸和吴祯。

    解决了孔家,胡惟庸在齐鲁的任务基本上也就结束了,但朱楷并不希望他就这么离开,修路的事还得他去规划呢,另外他和吴祯已经合作一段时间,相互之间有所了解,合作的也还算默契,朱楷准备让他们两个继续做搭档。

    吴祯消灭了齐鲁的倭寇,他这个靖海侯也没什么用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改带兵回应天府,接受朱元璋给他的封赏才是真的,可朱楷不希望他这么快离开。

    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他去做。

    找吴祯之前,朱楷先到超级远洋货轮上,画出来一部分的地图。

    这艘远洋货轮经常走国际航线,所以在船长室里,挂着一张铺满一面墙的世界地图,虽然不知道现在的大明和四百年后的地图有什么区别,但总体上来说,差别并不会很大。

    朱楷从齐鲁这里开始画,把高丽棒子和倭岛两处地方,都画了出来。

    没错,朱楷给吴祯的任务,就是造船,造可以远洋的海船……然后远征高句丽、倭岛。

    高句丽的物资虽然不是很多,但在高句丽的西北部,可是有不少煤炭的,森林植被资源也算丰富,用来造船也非常合适。

    朱楷认为,大明的北方港可以在齐鲁的黄岛,也可以在高句丽半岛,把高句丽建造成大明远洋事业的桥头堡之一,是一个不错的物资补给点,就算以后大明不需要内陆港口,也可以把百姓迁移到这里来生活。

    毕竟日月所照,山河皆为大明,朱楷可不希望在那片土地上,还有恶心人的高丽棒子。

    ……

    吴祯听到朱楷找他的消息,立刻跑过来找朱楷,跟着朱楷混,一天吃九顿。

    仗虽然打的不是很大,但干的事带劲。

    连朱元璋面子都不给的孔家,被自己给收拾了,想想都觉得牛批。

    而且,吴祯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这次朱楷找他不是什么坏事,说不定还得让自己打仗。

    打仗啊!

    吴祯最喜欢了,所以他以最快的速度去见了朱楷,就等着朱楷的回话了的。

    “楷哥儿,你找我。”

    吴祯跑过来,笑呵呵的询问:“是不是要给我安排什么任务?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楷哥儿伱告诉我打谁!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打小鬼子。”

    朱楷把他从船长室临摹的一部分世界地图拿出来,交给吴祯:“我在地图上画出来了,一部分是高句丽,另外一部分是倭岛,老吴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建造大船,建造海船,能支撑大军攻打高句丽。”

    看到朱楷拿出来的地图,吴祯不觉得那两片地方有什么好的。

    外面的地方哪里有自己家香?

    再说,打高句丽有这么麻烦?

    吴祯挠挠头,对朱楷说道:“楷哥儿,打高句丽没那么多事,从燕京出一支兵马,轻而易举就能横扫高句丽,那玩意和孔克坚似得,就是个墙头草,诶,楷哥儿,我记得你去年到北境的时候,不是打废了一波高句丽的兵马吗?应该知道他们的实力怎么样吧?要我说,那群蛮子他们就是死鸭子嘴硬,整天瞎叫唤就是欠揍的玩意!”

    言语中,丝毫没有把高句丽放在眼里。

    开玩笑,偌大的蒙元都被他们大明将领打残了,墙头草高句丽根本不是对手。

    大明的将领,有不少还都在当打之年,他们对于战争最是渴望,吴祯也同样如此:“楷哥儿,要我说你干脆把我调到北境去,让我一直向西打,我听说当年的蒙元一口气打到一个叫莱茵河的地方是不?那是极西之地,我想去看看。”

    打到小德子的老家?

    这倒不是不可以,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蒙元打下来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国土,根本没什么可以炫耀的意义,他们打下来也没办法管理不是么?

    朱楷则不一样,他如果能拿下那么大片的土地,那就要让这片土地永远的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

    别人提意见?先问问我手里的刀枪答应不答应。

    “你是靖海侯,未来是要在海上讨生活的,一直去西边有什么意思?”

    朱楷觉得吴祯没什么出息:“告诉你,在海上比去西边更有前途,海洋里的财富,多到你想象不到!”

    别的不说,就是后世被传疯了的石见银山,几乎成为穿越者必须要掠夺的白银资源,朱楷也想瞧瞧,用银子堆成的山是什么样子。

    朱楷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祯再提其他的意见,那就是他不识抬举了:“行,听楷哥儿的,我去造船,造更大、更坚固的船,咱们打到倭人老家去。”

    “好!”

    朱楷提到船,立刻来了很大的兴趣。

    就忍不住想要卖弄卖弄:

    “老吴,你相信用铁造的船能在海上飘着吗?只要造出来蒸汽机,以后再造出柴油机,我们就能用钢铁做骨架,让钢铁漂在海洋上,甚至比咱们最好、最快的舰船都要快。”

    “大炮、飞机……唉,说多了你也不懂,未来海洋上的战争,才是真正的惊心动魄啊。”

    葡、西、英、荷等等欧洲国家,快要进入海洋争霸的时代了吧?

    朱楷自然也想参与到其中,在海洋上赚取数不尽的财富。

    “……”

    吴祯虽然很想相信朱楷说的话,可自己脑子怎么都浮现不出来铁家伙浮在海平面上的画面。

    画面太美,根本不敢想。

    “咳咳,楷哥儿说是就是,我相信楷哥儿,呵呵……”

    这么尴尬的话,吴祯能想到的也只有奉承。

    朱楷听出来他话里面的敷衍,然后说道:“你不用不相信,等我造出来以后,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不就是蒸汽机研究出来以后造船嘛,这都不叫事。

    在船长的屋里,就放着关于航海历史方面的书籍。

    其中就包括船舶的更替史,说什么欧洲的海战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之类的。

    只不过是蒸汽机不那么好造,但这对朱楷来说,根本不叫事!

    初中物理课本里都学过蒸汽机的原理好吧?那个物理公式叫什么来着?

    朱楷表示他最近有点忙,很多东西都记不清了,但只要找个机会,去超级远洋货轮上再转一圈,就什么都了解了的。

    根本就不叫事。

    到时候把船造出来,狠狠地抽吴祯大嘴巴!

    让你丫不相信!

    “算了,你去忙吧。”

    朱楷摆摆手,对吴祯说道:“尽快把高句丽拿下来,不是说不可以从陆地进攻,而是让你借着高句丽这块磨刀石,好好地打磨一下我们大明海军,你别不当回事,这件事你如果做不好……你知道蓝玉的腿是怎么折的吧?”

    “知道,因为没有按时完成楷哥儿你布置的任务,被楷哥儿你打断了腿。”

    吴祯表示自己明白,并且承诺绝不会让朱楷等太久!

    大明因为朱楷的出现而变得不一样,吴祯出海的第一个目标攻击高句丽!

    这是朱楷带给大明的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侵略。

    历朝历代的王朝,心中都装着开疆扩土的种子,只不过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让种子生根发芽,而朱楷的出现,弥补了大明的短视和不足,使得大明这辆马车以更快的速度向前面奔驰。

    侵略,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后续还有更多,朱楷只是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实现那些理想,再说距离小冰河时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朱楷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打下坚实的基础,等大明爆发的时候,朱楷会让全世界知道它能给世界带来多少恐惧。

    别的不说,就说人口,现在大明的人口,正在剧烈爆发的前期,在没什么娱乐活动的大明朝,结了婚的两口子,最大的娱乐就是吹了灯然后造小孩,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十五年以后,大明的人口数量会急剧增加。

    朱楷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大明再拥有足够多的粮食,保证十五年以后能够养活大量增加的人口。

    应天府,大朝会。

    李善长再一次出现在了朝堂之外。

    这是在他辞去丞相之位后,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之外。

    正在讨论怎么向朱元璋上奏‘朱楷欺负孔家’事情的官员,看到李善长身着布衣,缓步拾阶而上的画面,也不由得停止了交谈,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李善长身上。

    这两天,李善长要重新出山的消息喧嚣尘上,有人开心,有人羡慕。

    当然也有人嫉妒和恨。

    你李善长已经退隐,那老老实实的归隐田林不好吗?为什么又要在应天府出现?

    李善长在,要断送多少朝堂官员的机会?

    有些大臣,在得知李善长要回归朝堂的消息后,连朱元璋都恨上了,大明朝没有能人了怎么着?

    为什么要把李善长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头拉回来?

    不满,非常的不满。

    但人的名、树的影,这些人也只敢在背后嘀咕两句。

    在面对李善长的时候,他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甚至还要挤出笑脸,和李善长打招呼。

    很快,李善长周围围满了和他打招呼的大臣,三省六部的官员脸上的笑容别提多灿烂了啊。

    至于现在的丞相汪广洋……汪广洋是个直臣,从不搞拉帮结派那套,再者李善长现在已经出现在朝堂外,那就说明前些天听到的消息是真的,现在不在李善长面前露脸,以后就没机会了的。

    李善长倒也来者不拒。

    每个人都聊几句,谈不上亲近也没办法论疏远,就很客气。

    等小黄门出现在朝堂外,大家知道大朝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的时候,这才从李善长身边离开,李善长踏步向前,当仁不让的走到最前面,和汪广洋肩并肩。

    汪广洋看到靠近的李善长,下意识的向后退了半步。

    李善长是最早一批追随朱元璋的文臣,资格比汪广洋老太多,汪广洋知道李善长的能力,也知道他是一位非常看重细节的人,他可以通过别人的态度,去分析别人是不是他的敌人。

    说白了,李善长就是小心眼,小心眼的程度和朱元璋相差无几,别人做得事情,但凡有一点不符合他心意,他就会把这个人记在心里,然后给对方使绊子……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汪广洋是君子,他也不想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被李善长记在心上。

    没什么好处。

    “韩国公,别来无恙?”

    “托福,一切安康。”

    李善长对汪广洋的态度比对别人好了些许,但也谈不上亲近:“以后,我们就又要同朝为官了,有些事我们还是要多多交流才是。”

    汪广洋不接招,依旧在打太极:“这是自然,韩国公的能力,众所周知,您能回来,我非常支持,以后有事向你请教,还望韩国公可以不吝赐教啊。”

    这是真心实意的话,李善长能感受到他的诚意:“可以,携手共进。”

    李善长一点都不客气,汪广洋这个老实人在他面前,连扑腾出水花的能力都没有。

    大殿的门开了,李善长一马当先,大步向大殿中走去,汪广洋跟在他背后半步,亦步亦趋。

    其他朝臣看到李善长的态度,立刻意识到一件很严重的事:

    李善长重新出山,怕是要搞大事情。

    李善长以前走在朝臣中的最前面,是因为他是文官之首,所有人都尊敬他,现在他再走在最前面,就不是别人尊敬他,而是自己的选择。

    虽然现在李善长的身份还没有得到官宣,就非常高调的走在最前面,这事李善长的态度:不管我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是文官之首!!

    心中对李善长非常不满的大臣,非常迫切的想要看到李善长摔跟头的画面……可惜,他们没有看到,当朝臣们站定后好一会儿,朱元璋才缓缓地出现在大殿中,看到李善长以后,笑呵呵的和李善长打招呼:“李先生来了啊?”

    在大朝会的朝堂上,朱元璋称李善长为李先生……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都确信了一件事:朱元璋和李善长之间,有他们看不见的肮脏交易。

    开神马玩笑,朱元璋是一国君主,至高无上,现在他竟然在满朝文武面前,称李善长为李先生!

    这不是在坐实李善长的身份吗?

    对李善长颇为不满的大臣,此时的心都在滴血:陛下你不讲武德!

    “陛下万福金安。”

    李善长说完,跪在了大殿之上:“臣,李善长,叩见陛下!”

    这一举动,更是让满朝文武大跌眼镜,哪怕是旁边的君子汪广洋,都不由得对李善长侧目。

    韩国公啊韩国公,你演戏演的未免也太过了些。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7508/32300.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