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推荐阅读:绝代皇太子 大秦:开局献上狗符文! 一人之下:开局化婴到大成圣体 缅北归来,夜小姐霸道点怎么了 极道武圣:肉身无敌的我手撕诡异 步步诱情总裁请上钩 逍遥小神捕 斗罗:魂技太抽象,唐三泪奔了! 元素系卡皇 开局逃荒,我靠千万物资娇养王爷
还是和以往一样,在朝堂上公开商讨的事情基本上不算是特别大的事情,或者是已经有了一些处置意见,要做的就是公布、执行。
文武百官对此也都是习以为常了,这不是朱允熥定的规矩等等,而是从老朱开始基本就是这个流程。
下朝后刚到武英殿,张福生就说道,“陛下,荆王殿下求见。”
朱允熥倒是有些乐了,“这小子倒是胆子大了,现在还敢来求见,宣。”
朱允熞一进武英殿立刻跪下,“臣弟叩见皇兄陛下,陛下万岁。”
朱允熥打量着朱允熞,这个前几年还对他放狠话的半大小子如今已经成为了少年。当初仗着吕氏、朱允炆的小子,现在也变得谨小慎微。
这也正常,皇室子弟对于一些事情非常敏感。这几年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处境,朱允熞自然也是非常的清楚。
朱允熥笑着开口问道,“老四,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来求见,难道是有什么要事不成?”
朱允熞立刻回答说道,“臣弟即将回帝乡观摩祖宗肇业之基,内心惶恐。还望皇兄陛下不以臣弟愚笨,多多提点。”
这是来谢恩的,这也是希望自己的这个皇帝兄长能够给个明确点的说法,让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不得不说吕氏也好、朱允熞也罢,这些年都是谨小慎微的。现在朱允熥一口气将他的兄弟姐妹该封的都封了,偏偏落的个吕氏没有进封。
文武百官自然知道这样不太好,可是新皇登基一个多月了,从来都没有大臣上奏章提起这件事情。
而朱允炆谢恩的帖子已经送来了,只是在叩谢皇帝册封他为吴王,表达了各种忠心等等。至于他的母妃的身份,也是半点都没有提。
朱允熥笑着看向朱允熞说道,“用不着如此,我早说过你是我弟弟,我即使是和允炆当年有些不愉快,那也过去了。你安心当好藩王即可,不用多想。”
朱允熥笑眯眯的看向朱允熞,反问道,“我连允炆都能容下,让他在杭州游山玩水、让他逍遥自在。你当年还是稚童对我出言不逊,我就因此记恨?”
跪着的朱允熞身体微微一抖,随即赶紧说道,“臣弟一向蠢笨,还望皇帝陛下原谅!”
道衍等人一时间也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他们觉得这是皇帝在逗荆王,可是这何尝不是在敲打呢,这绝对是皇帝能够做得出来的事情。
朱允熥随即笑着说道,“行了,你我兄弟用不着如此。回老家后不要扰民即可,就藩后我也懒得管你,你爱吃喝玩乐、游山玩水,也都随你。”
朱允熞稍微松了口气,他这位皇帝兄长虽然心机很深,可是目前来看对宗室还是不错的。
最主要的是这位皇帝兄长真的没有报复的意思,能够容得下他们这几个兄弟,不会过多的去苛责等等。
“只是有一点记好了,不管事、不惹事,更不许扰民。”朱允熥严厉起来,说道,“大明不介意多个吃喝玩乐的富贵王爷,只是决不能有暴虐的藩王。”
朱允熞摆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连忙保证说道,“臣弟谨遵皇帝陛下圣谕,定洁身自好、严守律法。”
朱允熥笑着摆了摆手,“行了,要是没有其他事情你就退下吧。对了,既然你是我弟弟,其他兄长回藩、叔父们就藩,你代我去送行。”
朱允熞有些激动,其实这几年他就是小透明,在宫里都是谨小慎微的。唯一出面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被敲打的时候。
比如说去年他的母妃私下里抱怨了几句,朱允熞就被赶去东陵守孝等等。稍微正式一点的事情,朱允熞还真的就是从来都没有正式露过面。
朱允熞有些激动,又有些担心,“皇兄,臣弟一向愚笨,怕是难以担此重任。”
“这自然有礼部、宗人府官员协理,你是我的弟弟,出面就足够了。”朱允熥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四啊,你眼看着也是要就藩,该做做些事。”
朱允熞顿时更为激动了,其实他这样的情况,对于就藩可以说有着巨大的期许,到时候就是真正的自由,到时候就是真正的逍遥快活。
在应天府、在皇城,朱允熞也就是小心翼翼的样子。但是到了地方,他就是地位尊崇的藩王,关起王府的大门就是至高无上了。
朱允熞壮着胆子开口说道,“皇兄,臣弟也到了岁数,按说也该指定王妃了。”
朱允熥笑着开口,“这些事情用不着你操心,等你回到了应天府,该办的一些事情自然也就是要办好。”
朱允熥的态度让朱允熞彻底的吃下了一个定心丸,这几年他一直都是战战兢兢,对于自己的未来也不敢有着太多的乐观,生怕朱允熥翻旧账。
只是朱允熞显然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现在他觉得自己的一些未来可以说比较明朗了,看起来会是有着一个安逸、富贵的未来。
比起其他的一些宗室等等,朱允熞这个荆王显然也不会差,大概是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等到朱允熞欢欢喜喜的离开,朱允熥笑了起来,“允炆也好,允熞也罢,基本上都是有着一股子小家子气。现在也就是盼着允熙大气点,有点宗室样。”
道衍和夏原吉也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有些事情他们就算不知道的特别清楚,可是多少也是心里有数,这就不是他们能够评价的。
哪怕他们是皇帝的心腹,皇帝的这些家事听一听就好,千万不要试图参与其中,就算是多议论显然也是不太合适的。
所谓的皇室无私事,这显然也就是文官系统权力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嚷嚷。
当着老朱和朱允熥的面这么喊,喊出来这些话的官员肯定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管是文官还是勋贵,大家心里自然也都清楚这些。
自家老四来转了一圈,也稍微的安排了一下,这也没什么可说的,不过这也就是小小的一个插曲罢了,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朱允熥看向张福生,“让魏国公、曹国公过来吧,有些事情也是要和他们商议一下了。”
说完这些朱允熥继续批阅奏章,他可不会在这里干等着,御案上还有很多的奏章需要去批复,这些也都是需要抓紧时间才能够处置好的。
徐辉祖这也算是熟面孔了,可是李景隆这个熟面孔一时间让人有些恍惚,毕竟过去这一两年的时间里,他是大明最为忙碌的国公。
在辽东戍边、练兵,检阅诸多卫所的同时,也是在进一步的接管冯胜的兵马大权,那位宋国公虽然在辽东长期驻军,不过显然还是不得皇帝信任。
好消息就是不存在被赐死之类的事情,朱允熥虽然对冯胜不算亲近,可是也明白这么一位战功彪炳的大将的能耐,辽东也适合让冯胜驻守。
李景隆对于自己长期在外可没有任何的抱怨,这就是皇帝对他的信任,这就是在给他增加资历,以后好进一步的重用、擢升。
当然现在的李景隆也基本上是升无可升了,不管是爵位还是官职都已经到顶了,他现在就是皇帝在军方的代言人之一,大明的军头之一。
看着李景隆,朱允熥笑着说道,“九江表兄,看来辽东还是不好过啊。我的叔叔们在应天府富贵惯了,不知道吃不吃得消。”
李景隆连忙开口说道,“陛下无需担心,现如今辽东局势平稳,蒙元余孽基本铲除,朝鲜奸贼父子不敢兴兵。”
辽东,最大的隐患就是当初元朝被击溃后留下的诸多势力。纳哈出也好,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部族也罢,都可以给辽东带来麻烦。
纳哈出这么个最大的势力被剪除隐患,看似辽东的局势平稳了。可是那些小部族等掀不起大风浪,可是足够恶心死人,这显然也不太好了。
大军在辽东驻兵等,显然就是不希望那些鞑子、野人等在辽东卷土重来,穷山饿水的会出来一些彪悍的人。
现在的女真自然不值得太过关注,但是在辽东也算得上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些部族了。而李成桂父子对大明划分疆域不满,依然离心离德。
这些都是很清楚的事情,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要是这么些情况都不能了解、掌握,也难以居庙堂之高了。
朱允熥笑着开口,该聊正事了,“说起来京卫的一些改编等,这些事情你们可都留意了?”
徐辉祖谨慎的开口说道,“回陛下,此事一直都是开国公和凉国公负责,臣等无权过问。”
朱允熥知道这是徐辉祖的性格,他这个大舅子和徐达的性格有些像。虽然身份尊贵,在朝中、在军中都有巨大的威望,可是做事非常谨慎。
李景隆也连忙开口说道,“陛下见谅,臣此前一直不在京中,对于京卫改编之事不大了解,还望陛下恕罪。”
这也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别看李景隆是朱允熥的表哥,非常受老朱的喜爱。可是也不敢放肆啊,皇帝的权力实在太大,给面子的时候喊一声表哥等就行了。
其实就算是李景隆也明白,皇帝陛下可以照顾他喊他一声表兄等。可是如果他这个做臣子的要是当真了,那显然就不太合适了,哪能真的是皇帝的亲戚。
毕竟李景隆心里清楚,他不是他的祖父、不是他的父亲,他们才是皇帝的亲戚。甚至就算是皇帝,那也只是太上皇的亲戚,未必是眼前这位承康皇帝的亲戚。
朱允熥笑着开口,“事情自然是凉国公和开国公在办,只是五军都督府在京都有辖制卫所,尚且还有上十二卫。你们也多留意些,军队改编不是小事。”
徐辉祖谨慎的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如今五军都督府、各地卫所战力都非常出色,并无太大变动的需要。”
李景隆忍不住看向徐辉祖,没想到这位谨慎的魏国公居然敢这么直接的开口。
朱允熥饶有兴趣的看向徐辉祖,问道,“说说你的看法?可是觉得我大明此前就是依卫所制打了天下,继续保持下去就好?”
徐辉祖更加谨慎的开口说道,“陛下明鉴,自太上皇陛下设置各翼元帅府起至今,我大明军制已趋完善。”
这也没错,老朱当年过江后设立的翼元帅府就是卫所的前身,现在依然是延续着这样的制度,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自然也是非常合适了。
这一点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大明将士南征北战、扫除无数不臣,这就是对于卫所制最大的肯定,这就是大明现在基本上没有外部隐患的武力保障。
徐辉祖也继续说道,“虽然现在确实有些卫所、军官荒废武备,只是臣以为只要勤加考评、操练,并无太大忧虑。”
不要说李景隆了,就算是道衍也都是在旁边点头,这些道理大家也确实都心里清楚。
说到底就是内地一些安稳的地区卫所武备废弛,那是因为根本没有战事,边军那边不用说一直都是保持着高强度的操练等,可以说武力充沛。
而京军的战斗力可以说远超于边军等,原因自然是这些京军时常出征,全大明最精锐的将士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京军,实战经验也丰富,自然就强大了。
朱允熥笑着开口,说道,“我也没说要该卫所,只是上十二卫等,或者说战术要改一改了。墨守成规不是好事,以后的战事也未必就是如同以往。”
既然皇帝没有打算改变卫所制这个制度,徐辉祖、李景隆等人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担心了,五军都督府的权力依然很大。
至于说寻求新战术、演练新式武器等,暂时来看似乎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因为明军的战斗力非常强盛,根本没有像样的敌人可以抵挡明军。
但是作为勋贵、作为领兵的武将,这些未雨绸缪的事情自然也是需要考虑。
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强大,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好事情。
别看承康皇帝似乎是不打算在这两三年动兵,好似安心内政一般。可是内政完成了,就该四处用兵了。
(https://www.qkshu6.com/shu/27564/32034.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