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 第456章 首款自动驾驶机器人问世

第456章 首款自动驾驶机器人问世


大众集团想死的心都有,花大力气想要在全球面前露脸,结果没想到是遭了个大的。

也就林甲没出事,要是林甲出事进而影响到整个东北亚的融合,大众会跟三星一样,几乎在瞬间失去整个华国市场。

都不需要行政主导,光是华国民众们的自发选择就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新款奥迪发布会的宣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各路自媒体博主后续的宣传视频重点都放在了当时现场混乱、外面枪支互相扫射的激烈上,没多少人把重点放在大众的产品上。

或者说即便自媒体博主们讲解了新款奥迪,观众们也没有多少兴趣。

就像诺基亚开发布会,外界对诺基亚的产品没有半点兴趣,除了企业花钱买热搜能挂个几天被动获得流量外,压根掀不起半点水花。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之后没少下功夫推新品、做宣发,但花同样的价钱,联想摩托罗拉的宣传效果是1,OV能够达到10,小米华为这两家能达到20.

为什么某猝死的新能源车品牌的创始人要在社交平台上拉踩雷君?不拉踩没办法,拉踩好歹能有点声量,不拉踩的结局就是死。

当然有部分创始人觉得小米和华为的宣传声量大,是因为这两家的受众互相攻击对方,这种粉丝黑子之间的战争促使了他们更容易有舆论热度。

于是想我们是不是也能和小米或者华为对上,来获得舆论热度。

奥迪不至于去拉踩,但他们也在快速转型,像S1自动驾驶机器人开着新款奥迪A4L在申海免费接送乘客,就是他们的营销策略。

奥迪方面为了转型,把很大一部分权限都下放给了华国的分部自己。

过去奥迪在国内的宣发工作是需要向德意志总部汇报的,虽说不至于细到每个活动,但至少大的方向是需要获得奥迪总部许可。

名义上是为了品牌管理和全球战略统一。

这固然是好处,但坏处就是转向特别慢,新势力们大手笔投钱给自媒体,圈养车评人,大众本田丰田这帮媒体还在给电视台、纸质媒体、机场广告打钱呢。

很多事情都是死到临头了才知道转向,奥迪就是如此,品牌濒临生死危机,再不转向就要沦为捷尼赛思这样的others了,终于把大部分权限给华国分部,并且裁撤德意志高管,给华国高管更多权限。

一方面这件事本身具有足够吸引力,另外一方面则是奥迪在微博上买热搜,和自媒体博主合作,让整件事一直都保持着一个较高的热度。

“今天我不开车去公司,我要坐一辆新款豪华车品牌的车,这司机还有点特别,司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司机,而是第一代量产的自动驾驶机器人。

我已经很期待了,它给我带来的体验。”

奥迪方面合作的自媒体博主们都能获得类似拍视频的机会,他们会提前和奥迪沟通好,什么时候拍摄,包括最后拍摄要放出去的成品也是需要和奥迪沟通的。

不可能你随便拍随便播。

“我虽然说不懂自动驾驶技术的底层逻辑,更不懂HBM人工智能模型是怎么一回事,对这两玩意的了解和大家差不多,都是刷抖音刷到了会看看,但你想要我从底层原理去理解这玩意,我确实做不到。

只是因为要讲奥迪的新产品,就一定要从自动驾驶开始讲起。

这几年在华国史无前例的新能源车吃鸡大逃杀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各家的自动驾驶水平都至少是L3到L4这个级别之间。

其实几年前就达到了,只是那时候没人敢口头上说自己是L3,因为L3意味着要承担用户使用自动驾驶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

自动驾驶有不同的路线,现在还存活的主要就两路线,特斯拉所倡导的纯视觉方案,华为、比亚迪这些企业所倡导的多数据融合模型。

后者包括了视觉、激光雷达、高精度实时地图等。

两者在体验上没有差别,后者在安全性上会略胜一筹,前者在成本上会更有优势。

我就好奇一点,在自动驾驶这件事上,到底是不是符合第一性原则。

因为你们看,现在驾驶着最新一代奥迪A4L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它把车稳稳停在我面前的时候,它的头往右转了,我的理解是这个动作是为了捕捉我的距离,好精准把车停在我面前。

可是问题是,人只有两个眼睛,所以必须要扭头来扩大你的视线范围,机器人又没有这个限制,为什么就不能在头上遍布摄像头呢?

我之前以为可以这样做,以为奥迪这个S1自动驾驶机器人的侧边有摄像头,只是它通过设计把摄像头的样式给掩盖了。

现在它来接我这个动作,我发现压根就没有。

所以为什么要设计成和人类一模一样,我很困惑。

马斯克那个方案够第一性了,光神的这个方案感觉比那个还要更第一性一点,照着人类模子搭了个机器人来开车。”

HBM人工智能模型问世已经两年多了,应用到该模型的场景越来越多。

因为光甲航天在开源的时候推出的是自动驾驶机器人,所以该模型在自动驾驶上走的最远,但不代表它的应用场景最应该是自动驾驶。

某国已经把基于HBM人工智能模型打造的步兵型机器人在动荡区域投放了,投放了两个分队共计10名步兵型机器人,如果不考虑补能困难的话,效果非常好。

这件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对声,因为机器人第一次投入战争,而且展现出了惊人潜力。

和动员人类士兵比起来,步兵型机器人的成本未必会比人类更高,战斗意志更是惊人,要是通信网络不被对方切断,能够做到分米级指挥。

不过某国压根不在乎国际社会反对声,被口诛笔伐惯了。

国际社会最担心的也不是它,而是担心老中。他们用脚猜都能猜到,华国研发的步兵型机器人只会更强。

这不仅是因为产能和成本,更是因为技术。该国的步兵机器人用的技术是电机驱动,能源来自电池供给,这样的搭配决定了持续作战能力有限,哪怕有太阳能电池板补能也很困难。

而华国在机器人领域有充分增程式发动机技术储备,用增程式既能走电机驱动,又能做到随时加油补充能源。在最为动荡的百战之地,最不值钱的就是石油了。

增程发动机固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将增程发动机用在机器人上还是需要一定技术储备和技术积累的。

因为过去在HBM模型诞生前,除了华国企业外没人走这条技术路线。

波士顿动力最早用的是液压驱动,液压驱动的问题太多了,多到波士顿动力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条技术路线系统本身复杂、非常容易产生故障、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也慢,甚至就连燃油机最引以为傲的能量转化效率都不如电机驱动。

而后来这些机器人公司走的都是电机驱动技术路线,波士顿动力也跟着转型,但他们都是用电池直接供电。

华国却有大量企业,岚江科技、哈工云耕、蔚蓝引擎等,非常多企业走增程发动机电机驱动的路子。

这就导致华国有丰富技术储备,直接把这套技术改改用在步兵机器人上就完事了。

华国也确实在珠海军展上展出了相应的步兵机器人,只是和大毛比起来,华国没有去实战验证其可靠性和杀伤力。

外媒甚至觉得毛子的步兵型机器人技术是华国卖给他们的。

每年珠海航展华国都能给你掏出点新玩意,到了今天老中再怎么整活,外媒都有点无感。

他们总结就是,华国就像是看守着宝藏的恶龙,不飞出去狩猎,就看着自己的宝藏。

至于大毛,纯纯麻烦制造者。

回到这次奥迪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该自媒体博主在试驾完全过程后,坐在车里最后总结道:

“我只能说,体验很好,整个乘坐过程,非常平稳,突然的加速和减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讲真,我觉得这自动驾驶机器人100万rmb的售价,附带你购买它,送最新款捷达还真挺划算。

这里的划算不是说普通人,咱普通人确实用不上,普通人普通家庭这机器人有点太奢侈。

至于你想用它来跑滴滴豪华车,那还是算了吧,滴滴自身都难保。

一百万再搭配辆豪华车怎么都得去到130万了,它去自己跑滴滴豪华车,可能一个月营收就那么四五千块。

从资金收益率的角度,比买房肯定要好得多,然后也省心。

但是房子十年之后你能转手卖出去,这机器人你能保证十年之后能卖出去吗?

按照单月五千,十年就是60万,连本都回不了。

但我前面有说这车很划算是指什么,是指对于需要雇司机的企业来说,买这玩意太划算了。

您开一公司,雇一司机,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雇一司机每年成本起码是12万吧?但您要雇一机器人,一年维修成本不超两千,加上电费的成本也不超过五千。

拿去接送商业合作伙伴,也绝对倍有面子。

可能你之前得在公司准备一辆S级奔驰负责接送,现在你只需要准备一台自动驾驶机器人,和它赠的捷达就够了,客人还会觉得你特潮流,特时髦,走在科技最前沿。

对外企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之前光甲航天的HBM机器人开着捷达满大街乱窜的时候,大把老外自媒体斥巨资来体验,现在外企自己就有,一模一样的体验,用来接待从外国本部来的客人。”

第一代自动驾驶机器人一百万的售价不算贵,尤其对企业来说。

个人客户确实少,但这本身主攻的也是企业用户。

该视频的评论里,大家讨论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咋觉得对公务招待来说也挺划算呢?领导配车配司机,配的司机还得换自己的亲信,现在哪用那么麻烦,直接机器人司机就好了。

也不用换个领导换个司机,司机跟着领导走。”

“是啊,而且司机会说错话、做错事、有被攻破的风险,机器人没有啊,你总不能给机器人送茅子华子吧?”

“奥迪的自动驾驶机器人不行,要是换国产品牌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还真有可能会鼓励大家买

不说明面上发文鼓励,也起码是私下鼓励吧。”

“我还真觉得博主讲的有点道理,自动驾驶机器人如果放在家庭层面或者个人层面,多少有点鸡肋,有这个需求的家庭少之又少。

但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我三四十个人的小企业,但凡是有业务接待的企业就有需求,我招待客户总不能喊滴滴吧?请司机也是成本,不如买个自动驾驶机器人。

光是忠诚这一点,已经是最大的好处了。”

“我觉得博主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有一个风险,那就是它被攻破怎么办?就它毕竟是机器人,万一被攻破了,怎么办?

原本最大的优点忠诚就变最大缺点,甚至连安全都有可能出问题,这一点不解决的话,很难打开市场。

我觉得奥迪起码得买前沿科技最高等级的网络安全服务,才足够让外界放心。”

搞得奥迪紧急出来发声明,说HBM机器人可以选择不联网,不联网也不影响它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不存在被人攻破的可能性。

在刚上市的一个月里,奥迪新款车型销量有所上涨,上涨幅度有限,但比之前半死不活的样子要好太多,S1型机器人销量则给了大众集团一剂强心针,华国单月销量破两千,全球销量破万,预计年销量能够到10万这个级别,也就是说年营收1000亿rmb。

单款产品的GMV能破千亿,绝对是了不起的数据。

哪怕它还只是预期,也足够让在法兰克福上市的大众集团市值大幅飙升,单日涨幅超过20%。

29个点都算少的了,2021年那次,大众只是在媒体沟通会上公布了一个电动汽车扩张计划,只是计划,股价就涨了29个点。

这也让大众方面意识到捞捞抱住光甲航天的大腿是对的,不然靠他们自研,推出自动驾驶机器人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8150/3189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