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78章 盐铁和粮食不同

第378章 盐铁和粮食不同


毕竟是少府出生的专业人士,对于任何有关经济、共商方面的事,刘舍都有着源自本能,且极其敏锐的嗅觉。

就好比刘荣方才这番话,仅仅只是浅尝遏止的提了一提,刘舍便已经大致明白在这件事上,刘荣是个怎样的思路了。

——粮食和盐铁,有相同之处,自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这两件大宗货物的社会属性,都是日用消耗必需品,且同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任何文明下的任何整体——无论农耕还是游牧,无论奴隶制还是封建制,只要日常消耗品维持一个合理、平稳的价格,那往往就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反之,哪怕是先进的后世近现代,一旦粮食、盐等生活物资价格保障,以至于底层民众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那即便是飞机大炮,也保不住一个烂到根上的‘伪现代’政权。

后世的非洲大陆,便是这种‘伪现代政权’的汇聚地。

而同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粮食和盐铁之间,却也有着一项根本的不同。

——粮食,是作物。

粮食,是由广大农民在社会赋予的价值体系下,天然肩负起其生产工作。

尤其是在如今汉室这样的、处于封建制社会中期的农耕文明,可以说粮食的生产,是由整个国家九成九以上的民众共同肩负。

说的更直白点就是:粮食生意,本身并不存在‘生产’这一环节。

从来没有粮食商人,会亲自种地生产粮食,并将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当做自己对外出售的货品。

除了极少数体量太小,需要赚这笔钱的小商人,会在倒买倒卖的同时,顺带着也雇人耕作自家土地之外,绝大多数粮商做的,实际上都是收购-仓储-出售的买卖。

于秋后,从百姓手里买下粮食,储存在自己建造的粮仓中,次年徐徐出售赚取差价,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粮商,乃至于如今‘官营粮米’的少府内帑,所一致采取的商业模式。

从这个模式中不难发现,粮食生意,其实就是个倒买倒卖赚差价的生意。

商人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能起到的作用,或者说是唯一的竞争力,便是那一座座寻常人家建造不起、维护不起的粮仓,以及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部分粮食因储存不当而导致变质的抗风险能力。

——你是个关中的农人,拥田百亩,今年吭哧吭哧干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打下来三百多石粮食,去掉农税、口赋部分,手里刚好剩下粟三百石整。

家中妻儿四个,算上你一共五口,每年的口粮要至少百石,才能保证不饿死。

看上去很宽裕——有三百石粮食的存货,最低生存标准却只有一百石;

哪怕放开了吃,五口人吃掉足足一百五十石,也还能剩下另外一百五十石,用于改善生活,或积攒起来日后置办家业。

可你若是真这么算账,那你们一家五口人明年,怕不是要饿死至少三口。

原因很简单:这三百石粮食,可是有足足三万六千斤(汉斤),折后世足足九吨!

这么多粮食,别说你家那仅有的两间泥屋了,若是真直接堆起来,你们家整个院子都堆不下!

放都放不下,自然就更别提妥善储存,一直存到明年春、夏、秋三季,再一点一点拿出来吃了。

当然,如果不信邪,你完全可以试试。

但你敢赌吗?

敢拿一家老小五口人的身家性命,去赌你那间即没有经验、技术作为支持,也没有足够成本投入保证质量的‘粮仓’,能为你多保下百十来石粮食,让这些粮食留在你手里,而不是被粮商赚走吗?

很显然,你不敢。

在危险临界线徘徊的经济状况,让你根本不具备丝毫抗风险能力。

你唯一的选择,是把这三百石粮食卖给粮商,然后来年用卖粮所得的钱,买回不到二百石粮食回来吃。

当然,你们家也不是有粮食就行。

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在世,不花钱的似乎就只有呼吸空气。

所以最终,你们家大概率只会拿一半的钱,买回一百石左右的粮食回来吃,剩下一半的钱,则用于其他零散开销。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对你而言,就非常简单了

——不卖粮商,选择自己储存粮食,你有渺茫的机会(不到半成)成功,在这一年当中不被粮商们剥削,却有极大可能(九成以上)家破人亡。

而卖给粮商,你这一整年的劳动,百分百会被粮商剥削走至少三成,但你们家也大概率不会饿死。

于是,为了‘稳妥起见’,你只能选择看上去更亏,实际上却更加稳妥的选择:卖粮给粮商,自愿承受这笔损失……

这,就是封建时代绝大多数农民,在每年秋后最真实的写照。

再怎么不甘、再怎么不舍,也只能为了确保生存,而承受这笔极为庞大的损失。

与之相比——与根本不敢赌,也根本赌不起的农民相比,手握资本的商人们,显然就游刃有余得多。

他们投入一笔相当不菲的资金成本,建造一间极大概率能确保粮食短期不变质的粮仓;

再以低廉的价格,于秋后收购粮食,将粮食储存在粮仓中。

随后,便是投入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确保粮仓里储存的粮食不出问题。

到了第二年,再分批次一点点分销卖还到百姓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商人有相当充足的抗风险能力。

粮食变质?

没~关系,反正粮仓还在,明年再来呗;

实在亏的狠了,没本钱收粮了,那也无妨——大不了把粮仓租出去几年,回笼一笔资金后,就可以重新收粮了。

粮价下跌?

更没关系了——不过就是赚得多和赚得少的区别,有得赚就行。

于是,一个极度畸形的市场模式形成。

——农民负责整个生产过程,肩负所有生产成本,最终生产出成品:粮食;

生产当中的所有风险,都由农民独自承担,什么刮风下雨、天灾人祸,都没人帮农民分担哪怕半点风险。

操劳一整年,终于生产出成品了,定价权偏还不在自己手上;

商人们说多少钱,就得多少钱卖出去,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甚至不卖都不行——产品他妈的有保质期!

只有商人们才有能力延长产品保质期;

作为生产者的农民,根本无法长期储存自己辛勤劳作,投注无数心血、承担无数成本和风险,所生产出来的粮食。

这就等于说是生产成本投入及风险,完全由农民承担,但与高投入、高风险对应的,却是少得可怜的极低回报。

反观商人们,低价买粮,妥善储存,再高价卖出——同样高成本,却是低风险,最终所得的却是可观的高回报。

用刘荣的话来说,这,就是封建时代极为典型的剥削模型。

通过掌握某一关键环节——如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又或是销售渠道等,来达成对上游生产环节的无下限剥削。

这套模型即便在后世新时代的商业界,也依旧存在;

但显而易见,这套模型在封建时代的‘威力’,绝非后世那些扭扭捏捏,瞻前顾后,想吃不敢吃、想拿不敢拿,头顶上还有暴力机器盯着的‘企业家’们所能比拟。

——封建时代,是吃人的。

封建时代吃人的方式、手段,除了物理层面上,不会真把你的肉体切碎、煮熟,并放在嘴里咀嚼外,便几乎百无禁忌……

于是,刘荣出手,官营粮米,让少府内帑这个汉家特有的‘史前国企’对粮食市场发起宏观调控。

而且用的方式,还是最简单粗暴的国企垄断模式。

在粮食上,刘荣之所以选择这么做、之所以能做得到,就是因为上文所言:粮食这个‘商品’的生产者,并不是掌握这门生意的粮商群体,而是如今汉室天下的广大底层农户。

将仅仅只具备‘仓储’效能的粮商群体,从整个粮食市场的产业链当中剔除,直接由少府内帑赤膊下场取缔,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货’还是那个‘货’,以前什么样,以后也还是什么样;

上游生产者还是农民,下游消费者,也依旧是农民。

唯一的区别,是接头取‘货’的中间商,换成了更有良心、更在意底层民众的少府内帑。

而盐铁,与粮食之间的不同——准确的说,是盐铁官营和粮米官营二者的区别,也恰恰就在于此。

——粮商们不负责生产,只负责分销,而盐、铁商人们,是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负责到底的。

刘荣官营粮米,直接让关中的粮商们消失,并由少府搞垄断,仅仅只是在产业链中端进行取缔,对上游生产者和下游消费者,都没有造成丝毫影响。

但盐、铁,并不是农民从地里种出来的。

盐,以如今汉室普行的工艺,是卤制。

这是门毋庸置疑的生产技术。

至于铁,哪怕在后世都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自更与生产技术脱不开干系。

所以此番官营盐铁,若刘荣还是按老套路来——先把盐铁商人搞灭绝,然后让少府下场搞垄断,那就会出大问题。

首先,少府虽足够庞大,其职权却也足够冗杂。

虽然少府名下,有数以十万计的官奴作为免费劳动力,但同样的,也有成百上千个基建项目,需要者数十万免费劳动力去支撑。

大到刘荣的皇陵、陵邑,水利工程的挖掘、施工,城池道路的建造、维护;

小到少府日常生产当中的人力需求——如搬运等。

换而言之:少府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盐铁之上。

而盐、铁两个产业,却是庞大到哪怕少府真的全力去做,也未必能完全肩负起重担的程度。

或许在漫长的经营、适应过后,少府能分出一个庞大无比的部门,专门负责,并成功肩负起汉家所有的盐、铁产业。

但这需要时间。

从盐铁商人被刘荣消灭,到少府最终肩负起全天下的盐、铁,这需要一段极为漫长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汉家怎么办?

百姓不吃盐了?

军队不用铁了?

显然都不现实。

——人类不能不摄入盐分,就像后世的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所以,相较于先消灭盐铁商人,然后粗暴的垄断市场,刘荣所提出的这个方案,显然是更为柔和、稳妥,同时也是更为妥当的。

盐、铁商人们,过去怎么样,以后也还是怎么样;

该生产生产,该销售销售。

唯一的区别在于:过去可以到处去卖的盐铁,以后都只能卖给少府,经少府过一遍手,再分销出去。

都不用刘荣开口提,刘舍就已经想好这么做的依据了——对于任何管制类货品,少府都能以《汉律·均输律》为依据,进行合法监管!

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粮食,盐,铁,铜,茶,书等所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又或是可能为外族带来利益的物品。

有了固定的买家,尤其还是无限量不现实收购的大客户,盐铁商人们甚至未必会有多少抵抗情绪。

如此一来,盐、铁供应就不会断,市场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动荡。

与此同时,少府一边收购商人们手中的盐铁,一边也会自产优质盐铁,来作为‘垄断市场’的底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府的优质盐铁,逐渐取代商人们手中的劣质盐铁,逐步蚕食,并最终彻底垄断市场。

到了那时,刘荣完全可以指着盐铁商人们的鼻子,恨铁不成钢的马上一句: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这造的什么狗屁东西?

活该被市场淘汰!

想到这里,刘舍似是有些口干舌燥的抬起头,下意识咽了一口唾沫。

望向刘荣的目光,也带上了一抹本能的灼热。

——在刘荣上述这个计划当中,唯一还无法确定能达成的点,便是少府产出明显更为优质的产品,以完成良币驱逐劣币。

而更优质的产品,可以是同质量下更便宜的,可以是同价格下更精美的;

只不过,根据刘舍对当今这位的了解,既然这个计划已经被提出,已经被摆上了台面,那这个问题,恐怕已经得到了完美解决。

——未来的少府,很可能有能力生产出即精美,又廉价的盐、铁产品,来对市面上的私制盐、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而这样的‘技术’,饶是刘舍已经不再担任少府,也还是不免一阵眼热……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8942/32018.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