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反派奸臣是我弟 > 127.第127章 羽绒

127.第127章 羽绒


第127章  羽绒

    中午吃饭时,郑秋云还在想这个事情,以至于有些食不知味。直到郑温平叫她一声,郑秋云才意识到什么,“温平,怎么了?”

    郑温平放下筷子,“阿姊可是在思虑棉被的事?”

    郑秋云点点头,“裴元齐已经派人去找棉花了,只是远没有这么快。一场秋雨一场寒,再这样下去,那些人怕是受不住。”

    郑温平思虑道:“东州之困在于封城,但是不封城也不行。若是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棉花,可未尝不可。东州将领敢起兵,也必是有所依仗,不如我去找找有没有矿藏。”

    这倒是一条思路,如果有煤炭,将棚子里的温度升高,也不一定非要棉被。

    在他找煤炭时,郑秋云也没闲着。她打着找煤炭的幌子,其实是在埋东西。她走到一处没人的地方,便开始挖,挖了一定的深度,发现没有东西,她又从商城里买棉花,往里面埋。

    又走到一处,她看到有个坑,好像是郑温平找矿藏挖出来的坑。她直接利用,把棉花埋进去,填上土就跑。

    裴元齐派出来的兵又四处找棉花,看到有个地方露出一团白絮,他们赶紧给挖开。当见到白花花的棉花时,他们欣喜若狂。

    于是,他们三个人,一个负责挖坑,一个负责埋棉花,一个负责把棉花挖出来。竟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配合的无比默契。

    郑秋云也不敢做的太明显,埋了几日,她就不埋棉花了。一个是怕余额不足,一个是害怕被人发现。

    她这几日四处走动,在乡下看到还有乡绅喂养的鸡鸭鹅等禽类。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是普通百姓,那些有庄子的乡绅还剩些私产。

    这户乡绅原先是做酒楼生意的,现在也不干了。喂养的生禽害怕被人抢去,一只也不敢摆在明面上卖,若不是郑秋云这几日埋坑,净是找僻静的地方,也不会发现这庄子上还有这些东西。

    郑秋云派人去给他谈一笔生意,承诺会把这些东西给他卖完。乡绅不知她的底细,一时不敢应,郑秋云还是给他看银鱼袋,证明自己的身份,他才敢信。

    棚子里的人也是勉强活着,有一些乡绅早就受不了了,这听说能吃到肉,他们个个嘴馋得很。南边的棚子里有乡绅,别的棚子里也有,而且乡绅还有亲戚,他们都想改善伙食。

    郑秋云将鸭子和鹅卖给他们,自己留下鸭绒,鹅绒,又处理了下这些绒毛,制成羽绒服。

    一只鸭大概有一百多克绒,而短款羽绒服的克重一般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克之间,长款羽绒服最厚的也不超过两百五十克。因此,一只鸭子可以制成一个短款羽绒服,两只鸭子可以制成一个长款羽绒服。

    他们穿上羽绒服睡觉,比盖一个单薄的被子还要暖和些。

    同时,郑温平也找到了些炭火,裴元齐也寻到了许多棉花。这三样东西加上一起,染病的百姓就不用冻得哆哆嗦嗦的了。

    棉被和炭火也算常见,郑秋云帮他们制成的羽绒服,可是让他们涨了见识。看着也不厚,拿在手里也不沉,但是穿上又舒服又暖和。

    有人便问郑秋云,“姑娘,你这是由什么制成的?怎么如此轻便,又这般暖和。”

    郑秋云一点也没藏着掖着,“前几日有乡绅买了鸭子,这便是由鸭子身上的绒制成,你们没闻到鸭子的味道吗?”

    听到她这样说,那些乡绅脸一绿。本来就是咳嗽高温鼻塞,衣服上有味道也闻不太分明。郑秋云一说,他们又闻了闻,果然还是能闻到点臭味。

    郑秋云也没有办法,她能制成羽绒服,已经是看了许多视频学来的。至于除臭,只能说她学艺不精了。

    孙大夫试了好几天,逐渐找了思路,棚子里的人死亡的人数在减少,这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他们谈起这件事,枯黄蜡瘦的脸上,也带了笑意。

    “姑娘,你说我们能不能活下去了。”一个长得像竹竿一样的人问她。

    郑秋云毫不迟疑地说:“能,一定可以。”

    这人就满怀憧憬地说:“那便好,我还没娶媳妇呢。”

    其他人便笑话他,“周鸣,活下去你就能娶得了媳妇了吗?你家都没了,就几亩地,还不够自己吃的,哪个女的愿意跟你。”

    他家住在城门口,战争起,他便最先遭了殃。周鸣并不气馁,“那又如何,我听闻别的地方都种了玉米,亩产千斤了。要不是东州叛军不让咱们出城,我现在早就种上玉米了。”

    “此话当真?”

    许多人是没有见识的普通百姓,东州打仗,他们更不知道外面的消息。这听周鸣一说,他们不免怀疑。

    “要是真有这样的作物,我们以后就不要挨饿了。”

    “周鸣,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周鸣咳嗽了几声,说话太多,身子不免虚弱起来。有那身子好的,又想听下去,起床给他倒了杯水,“周鸣,你喝水,喝完水继续说。”

    他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然后开始吹嘘,“我表舅老爷是京城的大官,他给我传信,让我准备去京城学习种玉米,这不正赶上打仗,我没去成。”

    然后他还说:“不过我没去成,那教农学的先生很是遗憾,经常跟我表舅姥爷提起我。你们不知道吧,这教农学的先生,是个女人。”

    “啊?”

    “女人?”

    “我从未听说过女人教书。”

    周鸣又高声道:“何止是教书的先生,人家是江州和青州的大官,圣上亲自封的,叫司农。”

    “女人当官?”

    “闻所未闻。”

    他们只是惊奇,但是言语间并未恶意。郑秋云几个人听着,对视一眼,没有辩驳。

    周鸣卖足了关子,也赚够了关注度,心满意足地继续问:“你们说,为何她就可以做这个官啊?”

    “为何?不会是因为貌美吧?”有一人猜测。

    “呸!”听到这样的猜测,周鸣不乐意了,“刘常,收起你那腌臜的心思,她被封官,是因为蛉人入侵,她带领临江县百姓守住了临江,还发现了玉米种,让青州和江州的百姓不再挨饿。

    你可知,现在大玄的玉米种,有一半是青州和江州的百姓捐来的。你又可知,她教的学子返回家乡,又教百姓耕种。现在除了东州,其他地方都种上玉米了。”

    名字叫刘常的人表情讪讪,不敢还嘴。

    正说着,裴元齐派人过来,“郑司农,孙大夫找到了对症的药,劳烦你过去看一眼。”

      谢谢“雲深不知处”“二十四笑”“苦心儿”投的推荐票!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29694/32285.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