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魏晋干饭人全文免费阅读 > 第1031章 粥多僧少

第1031章 粥多僧少


不过,御史们的作用还是挺大的,下乡时发现了不少问题。

        诸如,县令私卖田地,分给落户流民的田亩数不够,赈济的粮食没有用到实处,以及朝廷下发的招役令没有落实之类的问题比比皆是。

        能干的御史们当场就替赵含章纠正过来了,不能干的御史也如实上报了。

        目前来说,赵含章通过他们可以整体了解地方的情况,他们,就是赵含章的眼睛,赵含章的耳朵。

        因为九州需要派往的御史不少,所以缺人的赵含章对他们都很宽容,别说他们只是上折子骂荀藩,就是上折子骂她,她也是不太介意的。

        先把人用上再说,要实在说话不好听,就往死里用他们。

        明预方正,眼中难忍砂砾,因此不认同汲渊的看法,一见面,还是向赵含章表达了他想惩治那些言官的看法。

        赵含章将黄稠展开看圣旨,不在意的道:“不是什么大事,且让他们自己辩一辩,各自找一找证据,等他们辩明白了,赏罚自然也出来了。”

        “那要是辩不明白呢?”赵含章想了想,抬头道:“哎呀,我是不是忘记设尚书都官了?难怪最近上书弹劾的官员官职如此繁杂,也没个人管。”

        汲渊和明预:……

        俩人对视一眼,“我等以为女郎是特意不设此官,毕竟傅尚书不在。”

        赵含章道:“他在,此官职也不能给他呀,他的本事不在这个上面。”

        她头痛起来,将目前得用的人想了一遍,实在想不出谁适合这个官职,不由叹息,“还是人才太少啊。”

        尚书都官,可能很多读者都疑惑这是个什么官,但要说大理寺卿大家就懂了。

        这就是管刑狱方面的,职责在刑部之上,主要管的是一些大案、要案,影响比较恶劣的案件,以及,涉及到官员和皇室的案件。

        像什么官员贪污受贿之类的,基本上是大理寺去复查,哦,不,现在是尚书都官,这会儿还没有大理寺呢。

        赵含章自己实在想不出合适的人来,干脆道:“两位先生举荐一下人才吧,嗯,将此令传下去,让各地长官,凡有合适的人选都可以报上来,我回头选一选,将御史台和尚书都官的人都拉满,此是要事,可不能到官员犯错时,却发现找不到可以调查的人。”

        汲渊和明预对视一眼,躬身应下。

        赵含章哐当一下在圣旨上盖上印章,然后交给汲渊,笑道:“尽快发出,如今天下人都看着琅琊王呢,这圣旨可是皇帝亲手写的,琅琊王若为忠臣,应该不会抗旨不遵吧?”

        汲渊笑着应下,“荀藩说,陛下还有一封手书,想要和圣旨一起发出,如此一来,只让门下的官员去传旨就不合适了,您看要不要从宫中选个内侍跟上?”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此事问皇帝吧,他若想让身边的人走一遭也可以。”

        汲渊和明预吓了一跳,连忙道:“大将军岂不是在给他们联络的机会?”

        他们只是想让琅琊王更相信这封圣旨出自皇帝的本意,而不是让他们趁此机会勾连上啊。

        赵含章却一脸正义的道:“我相信陛下和荀藩。”

        明预和汲渊皱眉,就听她道:“而且,勾连,也没什么不好的。”

        这于她来说,反倒是好事。

        皇帝若肯诚心相让,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他若不诚心,总要做些什么,她才好应对。

        还有比琅琊王更好的饵料吗?

        明预和汲渊立时明白,俩人对视一眼,默默地应下,还是大将军奸诈啊,这一点他们自叹弗如。

        小皇帝现在年纪还小,她就在给他挖坑了,还是大坑,一不小心会掉下去活埋的那种。

        到下午,小皇帝才自己斟酌着写好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在被打回来三回后,终于通过荀藩的审核,送到了汲渊面前。

        汲渊当即安排人手给琅琊王送去。

        他高兴的告诉皇帝,大将军念及他许久不与宗亲联络,所以这次送信特许他派一个内侍跟从,也好让琅琊王知道您在洛阳的生活,让他放心。

        小皇帝和荀藩商量过后,就小心翼翼的指了董内侍的干儿子来清随行。

        圣旨送往建邺需要时间,洛阳收到回馈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赵含章让官员和各地方举荐人才的反馈先回来了。

        因为知道赵含章想找的是尚书都官里的官职,所以大家基本上举荐的是目前官场内的官员,比如汲渊,他觉得谢时就很合适,他认为能者多劳,他大可以一边做尚书都官郎中,一边给赵二郎当军师先生嘛。

        明预却认为南阳郡的王臬和豫州耿荣很合适。

        北宫纯环视一圈他的下属们,最后提着笔意思意思为赵含章举荐了黄石。这就是个凑数的,他觉得赵含章一定看不上黄石。

        黄石也这么觉得,但对将军这样拿他凑数还是很有意见。

        祖逖可就认真多了,他在认真考校过冀州的人才后为赵含章举荐了三个人,第一个他的副官左敏,他觉得他胆子大,不畏权势,是进尚书都官的好人选;

        第二个,冀州刺史府的郎中宋明耀,此人心细如发,又博览群书,是一不可多得的人才,或许赵含章需要。

        第三个则是冀州官学里的一名算学博士,叫卢乐阳,他不仅算学好,也精通律法,从先秦时各国的律法到现在大晋的律法,他皆能娓娓道来,祖逖认为,他就算不进尚书都官,也该进刑部才是。

        和认真且谨慎的祖逖相比,石勒可就大气得多,一听说赵含章要用人,他当即把他的手下们都叫来,然后就拿着笔将他们的名字都记下,给赵含章写了一封信寄去。

        赵含章拆开石勒的信,看到里面一沓纸,可能是因为运笔不好,墨渗透纸张,有些字还糊成一团,但还能辨认。

        然后她看着满满三大张纸的名字沉默了,石勒这是要自己的人都送来洛阳吗?

        赵含章揉了揉额头,这才去拆赵驹和刘琨等人送来的信。

        让赵含章惊讶的是,被举荐的王臬也举荐了一个人。

        他哥,还在野的王圭。

        巧了,他哥当年混战时跟着族人一起跑到了江南一带,不过他没有投奔琅琊王,而是从江南又慢慢摸到了南阳郡。

        因为王臬主政南阳郡,他投靠去了。

        王臬认为他哥博才多学,可以进尚书都官。

        赵含章仔细看过各人举荐的名单,然后从中挑选了一些人,让他们到洛阳来。

        就算不弄进尚书都官里,其他地方也可以塞,她现在粥多僧少,够塞!


  (https://www.qkshu6.com/shu/32312/760003661.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