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故人随风而行 > 第32章 湾边的坡

第32章 湾边的坡


宋向文爷爷奶奶的生日,宋向文记不住,是真的,宋向文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时候,两个姑姑和姑父会带着孩子一起回娘家。但是刘二姐原本就跟婆婆关系不好,还跟两个姑姑打过架,发生在电视剧里面的情节都曾经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刘二姐的身上,婆婆和公公过生日是从来不会去的,她不想在这个时候过去打架,也不想看那些人给自己摆脸子。宋召华也是不怎么去的,爹娘过生日宋召华不会留在那里吃饭,早些年宋召华和刘二姐刚结婚的时候,没过几天宋召华就去了青市的船厂打工,留着刘二姐这个新媳妇在家里,那个时候还是没分家的,刘二姐和公婆共用一个院子,走同一扇门,睡觉的屋子不一样而已。没有宋召华在家里调和婆媳关系,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僵硬,在结婚之前,宋召华每个月从船厂里面开的工资,全都给了母亲朱秀兰。刘二姐理解,她结婚前打工挣的钱也全都给了王娥,但是结婚之后,她就把工资拿在了自己手里,自己有家了,也得自己过日子了。但是朱秀兰不这么想,结婚之后,宋召华的工资还是全部上交,到了朱秀兰手里,朱秀兰还想要儿媳妇的工资,刘二姐不给,两个人就又多了一层矛盾。

  在青市打工的宋召华不知道家里面的情况,他没有手机,只有码头上有电话,但是家里面也没有座机,打不了。就只能靠着写信来跟母亲朱秀兰了解家里的情况,每个月也是把工资放在信封里面,寄回家。孙秀兰就在信上,把儿媳妇说成不养老、不听话的代表,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你这媳妇,娶错了,她不是个东西。宋召华对刘二姐并不能说了解,结婚之前两个人也没见过几次面,他也没去过刘二姐家几次,两个人经人介绍认识,那时候刘二姐都快三十岁了,已经成了农村里面彻彻底底的老姑娘,好不容易有个能看中的,家里条件差点也无所谓了,两个人就很快确定了婚期,结了婚。宋召华相信自己的母亲说的话,他记恨刘二姐,记恨他不善待自己的母亲,气的他不回家,在青岛一住就是两个月,两个月回趟家,也不跟刘二姐多说话,住几天就回去继续打工。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了宋婷,这才把宋召华从青市拉回来。

  宋召华回了家,因为有了闺女,就和自己的爹娘分了家,六间房,自己四间,爹娘两间。慢慢的,宋召华才知道原来母亲写给自己的信,上面说得话是不真实的,那只是母亲眼中、心中和宋立典拿着笔的手中的刘二姐。他也知道了,他不在家的时候,两个姐姐和姐夫一起打刘二姐,刘二姐就一个人和四个人撕扯,还不断地对远处站着的婆婆说着脏话,谁都知道对长辈说脏话是不对的,但是刘二姐真的忍不住,她太委屈了,他从刘庄数一数二的家里嫁到了宋庄倒数数一数二的家,受尽了委屈,又没有人说,宋召华不信他,也不给他好脸色。她曾经想过离婚,大不了做一辈子老姑娘,这种念头,随着怀孕,也就慢慢的吞到肚子里去了。知道了事实的宋召华,慢慢的不和两个姐姐过多的来往,慢慢的也不怎么去爹娘家。爸妈过生日的时候,像是母子连心一样,宋召华不过去,朱秀兰和宋立典也不叫,两个姐姐全家人在宋立典的炕上盘腿吃菜肴,宋召华和刘二姐在家里抱着宋婷自己蒸饭吃。宋向文小的时候,曾经几次在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时候去过,在那里吃饭,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不好的记忆。那一年奶奶过生日,他看着姑姑们都回来了,还带着哥哥姐姐一起,他是从来不知道上一代人的恩怨的,那个时候,没人给他讲,他也看不出。他就兴冲冲地上蹿下跳,在奶奶家手舞足蹈可开心了,能吃蛋糕,还能吃好饭。

  到了饭点,菜肴端上了炕上的小桌子,宋向文想上去吃,他从炕的一端,扒拉着炕沿,使劲用胳膊把身体撑起来,还是嘻嘻哈哈的嘴里发出“哎呦哎呦”来表示上炕的费劲。正当他要爬上去了,眼睛已经看到了小桌子上琳琅满目的山珍海味了,一双手把他推了下来。是二姑父,他当时就坐在宋向文打算爬上去的一侧,正在对着对面坐着的宋向文的爷爷,最里面是大姑父,三个人抽着烟,聊着天,都没有看到宋向文打算爬上来吃饭。等到宋向文的二姑父被宋向文伸的手碰到了,他才知道宋向文要上来,就把左手上的烟夹到了右手,左手推了宋向文,宋向文被推,向后一退,倒是没掉下去。二姑父又说了一句“滚滚滚赶紧滚。”宋向文抬眼睛看着,二姑父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冷漠、淡然,像是炕上坐着的其他两个男人一样。宋向文退下来,不是自己退的,大姑抱下来的,大姑让他出去玩。可是已经要吃饭了,去哪里玩。宋向文就走出了奶奶家的小柴门,靠着门口粗大的银杏树。奶奶给自己买过零食啊,而且还在乘凉的时候给自己扇风了,怎么这次就看不见了。宋向文生气了,哭了,骂,嘴里使劲骂,骂二姑父的爹娘,他太小了,还不会那些骂人的话,只会两句,就重复着,句句带着二姑父爹娘,想着能不能把他骂死。从那之后,宋向文的脑子里面就没有关于爷爷奶奶生日的记忆了,他记得透过墙上的缝隙看到了小院子里的人,听到了欢声笑语,只是没有他的罢了。

  不记得爷爷奶奶的,他却记得姥姥姥爷的,姥姥在暑假,姥爷的生日就在八月十五当天,很巧的日子。也就是这年的八月十五,宋召华一家又全都来到了刘庄,给刘万过生日。这次,刘立坤没有带着宋向文去捅马蜂窝,也没有带着他去下棋,没带着他到处逛。两个哥哥都多了一件玩具,是滑板,但是只有两个轮子,跟宋向文印象里面四个轮子的滑板不一样。哥哥们骑的滑板,需要脚腕扭动,让车身来回倾斜,就能很快地向前移动,一定要很好的保持好平稳,宋向文试了试,站都站不住。两个哥哥骑着滑板车从刘明的超市门口,骑到了北岭的马路上,宋向文就跟着跑到了北岭的马路上,两个哥哥又顺着大长下坡滑到刘明家超市门口,宋向文就又跑到了大舅家的超市门口。两个哥哥来回骑,宋向文来回追,累的他满头大汗,两个哥哥还让宋向文跟他们比赛,看看是宋向文跑得快还是他们的滑板快。从宋向文到了姥姥家开始,除去了中午在姥姥家吃饭和蛋糕的时间,他都在外面追滑板,他很喜欢这个能够让人好像脚底生风的玩具,但是他不会,除了满眼羡慕的看着、追着,他做不了任何其他的事情。

  等到下午,在大人们在姥姥家的小屋子里面谈完了天、说完了地,两个闺女和女婿就该带着孩子回家了。回家的时候,宋向文看到了爸爸的摩托车上绑着一个黑色的包裹,长长的,是大舅拿出来的。宋向文是等到爸爸妈妈都各自上了各自的车才从哥哥家的里屋走出来,刚出来,小舅对他说“欧呦,文文来了昂,来,给他打开看看吧。”宋向文很奇怪,什么东西是让自己这个小孩子看的,大人们聊的都是他听不懂的,什么土豆的品种了,谁家做生意被债务压垮了,谁家的闺女啥时候结婚又啥时候有孩子了,乱七八糟的什么都能说,说出来的人名和地名听的宋向文一愣一愣的。平常刘二姐从宋向文姥姥家带的东西,有没吃完的菜肴,有大舅超市里面卖的好的蔬菜种子,还有两个表哥穿不上的衣服,送给宋向文了。大舅把车上的黑色包裹拉开一个口子,拿出来了里面的东西,确确实实是给宋向文的。是一个滑板,红色的,还刻画着喜羊羊的卡通形象,和两个哥哥的不一样,头是尖尖的,像是火箭,尾部跟火焰一样分了叉,全新的,没有沾染上一点尘土。姥姥上前摸了摸,像往常夸赞宋向文的一切一样,“你看看,多好看,大红色还喜庆,文文真有福气了。”

  滑板是宋召华向刘明家买来的,七十元钱,进价给的,卖的话得卖一百多,刘明就进了三个,还没卖出去,就全给自己家里的孩子们了,也算是很有销量了。大人们在炕上说着家长里短的时候,三个孩子在外面玩,两个在前面骑着滑板,一个在后面跑,透过姥姥家的窗户,刘二姐看到了,也听到了外面的笑声,听到了宋向文喘着粗气的声音,她开口问自己的弟弟这些滑板是不是他家里卖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刘二姐又问出了家里还有没有新的滑板,还是肯定的答复,刘二姐直接就坐在炕上,通过口头,完成了这笔交易。自己家孩子确实没有什么玩具,连自行车也没有,每天就是出去围着村子来回跑,现在孩子正是顽皮的年纪,精力这么旺盛,而且两个哥哥都有,宋向文一看上去就喜欢,给孩子买一个,刘二姐觉得不算乱花钱。

  带回家的滑板,宋向文就在家里的屋子里面学了起来,宋向文家有四间屋子,本来是大小差不多的四小间。宋向文家住的房子是刘二姐结婚之前的了,那个时候,家家户户没多少柴火,也没什么保暖的设施,生炉子用的煤更是贵。所以那个年代盖的房子,都有一个特点,屋子小,窗户小,就是有一个大炕,就是为了冬天的时候能够留住温度,能够暖和。过了几年,柴火是不愁了,冬天倒也不用怕屋子里面太冷,刘二姐就觉得屋子太小了,太闷了,冬天的问题解决了,夏天这屋子小窗户也小,没法睡觉。在忍过了一年的盛夏之后,刘二姐和宋召华找了宋向文的大姨夫,大姨夫带着人,把两个屋子中间的墙砸掉,重新吊顶,两个屋子变成一个,就宽敞多了。这个大屋子,就是宋向文家睡觉和吃饭看电视的地方。屋子的四分之一是一个很大的炕,宋向文家四个人,炕就宽敞些,跟炕平行的四分之一,是茶几,底下一般放着暖瓶和咸菜桶还有一些花。剩下的,放了衣橱、电视。屋子里面就剩下了并不宽敞的长长的一条路。宋向文就在屋子里面,用短短的距离,一趟一趟的学会了滑板。

  宋向文一直觉得几个朋友里面只有自己有滑板,他就从来都不带出去玩。直到有一天,几个伙伴来自己家玩,孙奥看到了放在炕前的滑板,来了兴趣,说“你也有个滑板,我试试你这个来。”说罢,都没有用手扶着墙,就上去骑了一段。宋向文骑的时候,都是要先扶着墙,让自己整体站在滑板上,然后再用手用力推墙,反作用力就把他推了出去,从小宋向文的平衡感就不好,平常有时候站着站着都能不留神差点摔倒,走路走不直也是经常,所以他最害怕也最不擅长这样。看到孙奥如此,就像是看到了一个滑板的高手,而且那时候,确确实实也只有他们两个人有滑板。所以,两个人自此就经常找在一起,就在宋向文家前面的胡同上玩。宋向文的胡同是土路,玩不了,东墙外面的水泥路已经多年了,坑坑洼洼的,滑板轮子小,容易绊着,而前面胡同的水泥路,是前几年刚修的,那时候村里人还自发参与到水泥路的修葺中,宋向文亲眼见过的。水泥路从西边的柏油马路一直到村东快了到东河的地方,很长很长,究竟多长,宋向文也不好说,反正来回骑滑板需要十五分钟差不多。

  而宋向文家东墙外的水泥路和这条水泥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又每天都有很多人站着闲聊,成了宋庄后街他们这条胡同的CBD似的,天气尚好的每天下午,都会有很多老太太拎着马扎,在路口坐着闲谈。宋向文和孙奥就在这条路上来回穿行,向西到了村里人们倒垃圾的湾,臭烘烘的,向东就到十字路口,他们不想从一群老太太中间穿过去。

  宋向文和孙奥,在这条路上,把滑板的轮子慢慢的磨平了,他们也学会了很多其他的玩法。坐在滑板上,用手左右撑地向前,或者跪在滑板上,用手发力,跪着速度比平常骑着还要快。他们还学会了翘板,把一只脚放在滑板最前面,后面一直脚抬起来,滑板就会因为前面过于重而翘起来,但是他们不敢弄太久,怕摔倒,只是一瞬间,后轮子就重新着地。村子里面有一个人最厉害,能把前面翘起来,而且一直翘着,等到地面摩擦滑板后面让滑板彻底没了动力,才停下,特别帅。

  除了快乐,这条路上也曾留下过泪水,大半都是两个人不知道自己斤两胡乱玩造成的。孙奥曾经为了大秀漂移,从滑板上飞出去,头撞在地上,倒是没大事,就是头破了,流出了血,哭着回去找爷爷去了,宋向文一个人也没意思,就只能回家了。宋向文曾经在靠近湾边的下坡为了快速拐弯,用力过猛,滑板被他蹬了出去,人斜躺在地下,胳膊肘擦破了,流了血,火辣辣的疼,宋向文就回家找宋婷要了几块钱,自己跑到卫生室去买了两个创可贴沾上。

  两个人共同的宿敌,就是湾边的下坡,坡度不小,滑板速度很快,但是水泥路就这么宽,怎么能够很帅的突然转向,就成了两个人一直追求的神技。无论是从左边向右拐,还是从右边向左拐,都会因为速度太快,转弯半径太大而差点掉进路边的排水沟里。两个人每天除了来回滑,就是在这里死磕,一屁股坐在地上、胳膊肘撞在地上、膝盖擦出血,都是每个周会有的,两个人身上,也永远都不缺伤疤。可是到了最后,俩人还是没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滑板的轮子被彻底磨平了,刘二姐不给宋向文买新轮子,宋向文就不玩了,滑板也已经坏了,中间扭起来不滑,骑着费劲。到最后,宋向文的滑板就低价卖给了下街收废品的,买了几块钱。后来,湾平了,盖上了房,坡也缓了,路也变宽了,而且重新修的水泥路,东墙外都修了,很平,很适合滑板,但是宋向文再也没看到又人在路上玩滑板了,他也再也没看到有好多老太太拿着马扎坐在路口了。


  (https://www.qkshu6.com/shu/33510/32380.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