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文殊菩萨歇龙石
推荐阅读:反派她摆烂后,依旧权倾朝野 魔啸九州 绝世医妃要改嫁,病娇王爷急了 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 京城是瓜田,我欢快吃瓜 我的异能盲盒商店 不是我不用魔法而是我只会禁咒 星穹模拟:从女友流萤开始 微光:懵懂 西游之花果山小妖
刘傻子教授说,华夏有四大佛教名山,它们分别是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传说这四座山,分别是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的修行地,因此都有悠久的宗教文化渊源,同时它们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现在的五台山,《山海经》中是高是之山。
五台山位于中国中部山西省境内,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座山峰的顶端平坦宽阔,好象土砌的平台,分别称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合称“五台”。五台山是华北的海拔最高点。
张洪德教授说,早在公元58年前后的东汉时,这里就建有寺院。据佛教传:五台山和印度古天竺灵鹫山酷似,便把这里的古寺也称作大孚灵鹫寺。以后又兴建了50多座禅寺,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灵鹫峰上的“菩萨顶”是该山佛教风物的代表性标志。五台山在佛教传承中被确定为文殊菩萨道场,菩萨顶被传为文殊菩萨的住所,那里建有文殊寺。明代以后,这里又成了藏传佛教黄教喇嘛寺庙的代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佛法无边的多种遗迹,构成了佛教文化版模的核心。
刘傻子教授说,“镇海寺”、“海底泉”的佛教传言,是指文殊菩萨得知龙王九子通过此泉兴风作浪,泛滥成灾,侵害百姓,便从天降下一口大锅紧紧扣住这个海眼,镇住了孽龙。百姓为感念此事,便建寺名“镇海”,并留下了“海底泉”遗迹。
黄梅导游说,又如“狮子窝”遗迹,据传,古来有人在这里看到成千上万只狮子玩耍嬉戏,人们都知道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既然狮子在这里现形,文殊菩萨也一定在此处当空显现法身,于是,才在这里建了文殊寺。
杨扬导游说,但这里的僧俗群众,仍旧按照佛教传承,称此处为狮子窝。在五台山方圆500里的文殊菩萨风物圈中,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非佛教风物遗迹,足以证明佛教文化版模在这里根深蒂固,并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宗教传播的范围和传承线路。
刘傻子教授说,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张洪德教授说,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
刘傻子教授说,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黄梅导游说,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
杨扬导游说,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至今,五台山又叫清凉山。
五台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既有以佛教为背景的众多人文景观,又有瑰丽奇特的自然风光。整个景区现有古代寺庙42座,其中南禅寺和佛光寺建于中国唐代,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教和宗教艺术发展的历史面貌,也集中反映了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
黄梅导游说,五台山作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到处是奇峰怪石、涓涓细流,植被覆盖良好。因为台顶常年积雪,即使是盛夏季节,这里的气候也非常凉爽,是极佳的避暑胜地。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刘傻子教授说,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只有少数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来到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卢景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
于张喜文史作家说,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刘傻子教授说,永平十一年,摄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故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
张洪德教授说,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们获得建寺的权利。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何处适合建寺?
相传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此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由于这三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此时,五台山之名已在北齐史籍中大量出现。
刘傻子教授说,带着大家来到中台顶山腰,看见地上堆放大大小小的石头,几大堆。这些石头,好象刚刚炸开似得 ,一块块锋棱锐角,简直可以做斧子,做刀子。千百年来,谁也没有动它一动。沈早晨说:“这些石头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还要从两个没名没姓的陌生人说起。”
——有年夏天,庙会眼看就要到了,台怀镇上的买卖人家都忙碌起来,有的搭凉棚,有的整铺面,有的在货架上增绸补缎,有的往瓷缸里添醋加油。田幻想、龙小宏随着人流到处观看,十分兴奋。
特别是那些开饭铺的,卖干货的,早已加生了炉灶,麻花子一条一条摆出来了,堆得象一道岭。油饼子一筐子一筐子烫出来了,摞得象一座座佛塔。再过一两天,朝台的僧尼,礼佛的香客,还愿的善人,游山的学士,就要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了。为期一个月的大戏,也将要开演。来这么多人,谁不吃?谁不喝?再说,过个会嘛,本地人也总要买点东西,记老人们尝一尝,让孩子们吃一吃。王丽君、方艳红也在人流里穿来穿去。
(https://www.qkshu6.com/shu/33704/4893833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