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742章 梦石采访风筝王

第742章 梦石采访风筝王


  这个时候,小梦石说:“沈明贵爷爷,我质问你,刘傻子爷爷买风筝送给你,你挨打时他护着你,可是你呢,为什么你总喜欢讽刺刘傻子爷爷,与他对着干。”

沈明贵笑嘻嘻地回答:“小家伙,我说不过刘傻子,写不过刘傻子,打不过刘傻子,而且,我追求程萍、林燕子,他横刀夺爱,小家伙懂吗,为了爱情,我不讽刺他行吗。”

于张喜说:“沈明贵,你与小孩子谈爱情,真是脸厚,别打耽误刘梦石采访风筝王的介绍。”

刘傻子说:“我与姚钟镇的谈话围绕着风筝文化,姚钟镇说,某出版社约他写《风筝文化》。风筝是中华民族的发明之一,中国风筝在世界享有盛誉,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例如,飞机、滑翔机、避雷针的发明,都曾受到风筝原理的某些启示。虽然老人谈了这些,我还是认为,当过小学美术老师的姚钟镇,收入号称风筝王,对风筝有所研究,但要写好风筝书可不容易。”

于张喜对大家说:“刘梦石,我当时看出你的疑惑,便告诉你,姚钟镇之所人称‘风筝王’,可不是浪得虚名,他放了六十年风筝,他家是风筝世家,四代人都善于‘玩’风筝。他们一家人在节假日里聚会,以做风筝比赛为乐,连十岁的小孙子也不甘示弱。姚钟镇每年均做二百多个风筝,按六十年计算,大约做了一万多个。姚钟镇设计的风筝有一百多种,飞龙、蜈蚣、老虎、蝴蝶、宝石花,五花八门。”

沈明贵说:“我记得《长江日报》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新闻,有一年,中外足球队正在新华路体育场激战时,一个‘女少先队员’型风筝飘到了球场上空,全场四万球迷为之倾倒,其中,有的外国球迷欢呼着给风筝拍照。后来我才知道,这风筝就是姚钟镇的杰作之一。”

小梦石插嘴说:“是啊,刘梦石爷爷听了于张喜爷爷的介绍,看了《江城日报》对姚钟镇风筝的报道,作为一个风筝爱好者,对风筝王姚钟镇顿时敬佩得五体投地。”

沈明贵调侃说:“小傻子,什么叫五体投地。”小梦石做了一个趴在地上的动作,程萍、刘媛媛、林燕子忍不住笑起来。

刘傻子继续说,我万分惊讶,姚钟镇做的风筝,最大者为“飞天蜈蚣”,长达二百五十米!能在天空中平卧,也能够摇头摆尾,节节蠕动,如活的一般。这巨大的风筝早晨放上天,晚上才收回来,可谓“飞得高、飞得稳、飞得久”。

于张喜说,姚钟镇做小型风筝,尺把长的,居然也能自由自在地飞翔。行家们评议说:“姚钟镇做的风筝结构合理,布局平衡,斗线适中,式样新颖。姚钟镇做的风筝,若是抗风的,在五、六级大风中都不倒栽空。轻爽的,微风也能上天。”

刘傻子说,我记得,我问姚钟镇:“风筝为什么能够飞起来。”姚钟镇说:“风筝在空中飞,需要几个要素,一是风力;二是牵引力,三是扬力。空气可以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风筝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扬力的作用下,在空中基本达到受力平衡。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风筝受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便地控制。”

我记得,我对姚钟镇说:“我有体会,几次练习后,我渐渐掌握控制风筝的技巧。放风筝的时候,一般是一抽一放。抽的时候,因为风筝提线一般放在风筝面靠上的位置,加大牵引力可以控制风筝角度变小,上扬力增加,风筝稳步上升。”姚钟镇说:“放的时候,即平衡的风筝牵引力变小,在风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高飞远,但是必须很快又抽,以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风力正盛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风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线。”

想到这里,我对任惠、张喜与沈聪明说:“风筝王姚钟镇介绍了风筝的类型。一是软翅风筝,二是硬翅风筝。软翅风筝的特点是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布是软性的,没有主条依附,主体身架多数做成浮雕式。它的造型多数是禽鸟或昆虫。鹰、蝴蝶、蜜蜂、燕子、仙鹤、凤凰、蜻蜓、螳螂等皆属此类风筝。姚钟镇还说:‘潍坊还有一种可拆装的软翅风筝,把传统的上下分开的蝴蝶翅膀,改为活翅膀,固定骨架,便于折叠,放飞效果逼真,或顶的翅膀一张一弛,保证了风筝的稳定性。’”

于张喜说:“我当时在场,风筝王姚钟镇谈到硬翅风筝的特点,是升力片(翅)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翅的形状,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通风道。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端部逸出,平着看像元宝形。如有的城市流行的米字风筝、花篮、鸳鸯、喜鹊、鹦鹉等,这种风筝的硬翅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范围以外的造型与骨架结构,则随内容题材的不同而变化。”

刘梦石感慨地对张喜、任惠与沈明贵说:“姚钟镇先生告诉我说,他在一个中学看完风筝比赛后,又给青少年风筝迷上风筝课。熬到很晚,他没有赶上最后一班车,只得步行回家。数公里路对一个累了一天的老人太漫长了。姚钟镇走走歇歌,边走边打磕睡,回到家里已是深夜。老伴埋怨他,但他却笑道:‘我今天最快乐!’”

任惠说:“当时我是硚口区委宣传部负责人,我听说过,武钢风筝协会及一些小学、幼儿园请姚钟镇去讲授风筝课,他认认真真地作准备。有个企业拨一千元作为讲课费。姚钟镇把钱转交给体委。他说:‘我有义务普及风筝知识。’”

刘梦石颇有感触地说,记得我采访“风筝王”时,翻开了他别致的《风筝日记》,上面写着做风筝的经验体会,还画着千姿万态的风筝。翻着翻着,一行文字跃入我的眼帘:“一位西方学者感叹地称,风筝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中华儿女有责任弘扬风筝文化!”,我想,“风筝王”姚钟镇的精神动力就在于此吧。姚钟镇关于风筝的知识渊博,关于做风筝的实践经验特别丰富,对风筝文化的追求十分执着,所以才能在风筝文化的开发上硕果累累。

于张喜文史作家说,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贾宝玉、林黛玉及众姐妹丫鬟在大观园里放风筝,这一场景不仅是对春天欢乐时光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物命运暗示。

李任惠科普作家说,在这一回中,众人因为捡到一只蝴蝶风筝而兴起放风筝的念头。贾宝玉放的是美人风筝,林黛玉的丫头放了黛玉的风筝,而其他人物如薛宝琴、探春等也都放了自己的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探春的凤凰风筝与其他风筝搅在一起,预示着探春未来的命运。

沈明贵编辑说,放风筝的场景在《红楼梦》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风筝的放飞和断线,常常被用来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例如,探春的凤凰风筝与其他风筝绞在一起,暗示了她将被迫远嫁的命运。此外,黛玉放掉风筝不忍心,可能暗示了她不愿意离开贾府的心境。

刘梦石作家说,在古代中国,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被认为可以放走晦气。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黛玉剪断风筝线,希望把病根都带了去,这也反映了当时的一种风俗习惯。在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虽然原著中有放风筝的情节,但由于篇幅限制,这一场景并没有被完整地呈现。而在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放风筝的场景有所展现,但具体细节可能与原著有所不同。

小梦石说:我是小刘梦石,我有电脑搜素功能,让我来说吧,《红楼梦》第七十回的放风筝场景不仅是对人物日常生活的描写,更是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特点的深刻揭示。通过风筝的放飞和断线,作者曹雪芹巧妙地预示了主要人物的未来走向,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深度和悲剧色彩。

文史作家于张喜最后说,放风筝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风筝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风筝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木鸢,由著名的工匠鲁班所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纸鸢起源于汉初,与韩信有关。风筝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也曾被用作通讯求救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放风筝逐渐成为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象征着放飞烦恼,迎接新的开始。


  (https://www.qkshu6.com/shu/33704/4903464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