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年后
推荐阅读:末世女王成了丫鬟只想躺平 二凤惊了,朕的武将投敌了! 都怪我们太年少 到了七零大展身手 四合院:一手遮天 我是重生系统之改造女主计划 步道长生 四合院:将军何雨柱,精忠报国 大文豪系统:成为大明星 破案:我可以拾取记忆碎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在我们手指间悄然流过。
“行儿,这次县试我想让你去试试。”张夫子看着眼前出落的越发俊秀的弟子。心里十分满意。
“你的学问在我这里已经饱和了,这几年你在学习上没有落下一次功课 。四书五经都已廖记于心。老师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教你的了。你需要更好的老师。”
张夫子有些苦涩的说道。
“老师,不管我以后会有多大的成就,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景行永远都会记得老师对我的教诲。”
看着自己弟子眼里真挚的眼神,张夫子只觉得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即视感。
“离考试还有四个月,你这段时间好好准备。”张夫子说完,就让他叫师弟李绍轩进去。
这些年,学堂陆陆续续走了很多人,有些人觉得学的已经够用了,一年两年都从学堂离开了。于此同时也有新鲜血液的补充进来。
现在第一批还在学堂的学生,都是打算科考的。
大堂哥也在前年宣布从学堂结业了,李景辉今年已经快十三了。读书的天份又比不上李景恒和李景行。
看李景辉是真的不想再读下去了,大家也都没有在劝了。
李大海两兄弟经过这几年,走商赚的钱,也有了一笔不小的数目。再加上罗汉果和黑松露的进项。
这两年,家里陆陆续续买了十亩地,在家旁边,还修了好几间房。现在李景行已经拥有自己的房间了,李大海还给他专门做了一个书房。
大书柜和书桌是大伯和他爹一起做的。现在的书架上摆满了,李景行去李绍轩家抄写的书籍。
书桌摆在窗户边,上面还铺着李景行写的文章。
吃过晚饭,李景行就回到书房,继续提笔做起来列题来。
这些历年真题卷,都是他和李绍轩这些年拜托书肆掌柜从府城带过来的。
整套试卷共有四十多张,包含了贴经、墨义、诗赋、还有历年考的很不错的文章收录。
李景行和李绍轩两人拿到后都爱不释手,张夫子也经常帮他们点评他们的文章。
“行儿的文章,虽还不够文笔惊艳,但文章里言之有物,有自己的内核精神。让人忍不住信服你的理论是对的。”这都是你的加分项。
“不足的点就是,对官府下达的政策和现在施行的政令有着很大信息欠缺。
如果在考试时,没有紧跟时事的见解,是很吃亏的。”这就是农家子科考的弊端,光有天赋和努力还不够。
还要有背景人脉,获得上京的第一手资料,不然遇到一道策论,你要是方向没搞对。
主考官对你印象大跌,那就只能算你运气不好了。
说完了李景行,张夫子看向了李绍轩。
经过几年的成长 ,现在的李绍轩没有小时候那么白胖了。现在属于微胖类型,身高也和比他大一岁的李景行还高半个头。
让李景行平常对此十分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轩儿,你的文章就很好点评了,那就是偏科,经济类的你写的妙笔生花,政治类的你就卡文。半天都写不出一句。诗词倒也还不错。”
这次,本来张夫子是不打算,让小弟子参加的,但让他去蹭蹭经验。熟悉下县试的流程也好。反正李地主家也不缺这点考试银子。
自从上次,张夫子提点过,自身的弱项后,李景行每天都要去县里衙门前,县衙每次有什么最新的政令都会贴在大门的西墙边。
斑驳的告示栏贴着密密麻麻的红纸,都是一些以往的政令。以及歌颂朝廷丰功伟绩。
李景行一躺下来,感觉收获不大,但也好过一点渠道也没有的好。
李家人,看着这几年,小小的李景行学习没有一刻懈怠,严寒还是酷暑都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李大海对此非常的心疼,感慨,这读书真是比干农活还辛苦。
有时候,李大海他们睡了一个回轮觉起夜,还能看到李景行房间里亮着的油灯。以及每日晨起,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嘴上也没停歇过。
李家最近在纠结李景辉的事情,不知道是把他送到城里当个小学徒,还是去学一门手艺。
因为李景辉识字,城里人很多都会收,李景辉自己则是说要跟着李大海和他爹一块去走商。
当一家人都难以抉择时,李景行站出来开口道
“要不 先让大堂哥跟大伯他们一块跑一跑,咱们可以去城里找一家店铺,最好带院子的。以后就把堂哥留在店里记账销售。售卖的东西,就以大伯他们去换来的山货为主。”
李景行的建议,让赵氏大伯娘非常的心动,如果他家景辉在城里开店做买卖 ,说起来多有面,那过几年找媳妇不就容易都要多了吗?
李大海一行也没有意见,毕竟现在家里的银子,在城里开家店也是没问题的。
货路都已经打通了,只要把店一开,以后就省心多了。
李有根也觉得这个主意好。马上就让李大海他们兄弟俩趁现在天色还早。
去城里牙行问一问,有没有合适的铺子。
“对了,把景辉也带上。他现在念完书了,也是个小大人了,这些事让他多参与参与,以后才能担得起事。”说完李有根还对钱氏使了一个眼色。
示意她赶紧去掏钱。
钱氏也不磨叽从箱子里掏出好几张银票,三张一百面值的和两张五十面值以及二十多两零散银子。
零零总总算下来,总共也有五百两了。这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李家人,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钱,都有点不敢相信。
还是钱氏从里面直接抽出来四百两,让两兄弟收好。
李大海他俩带着李景辉就驾着牛车往镇上去,一路颠簸后,总算来到了牙行门前。
这几年,李大海的李大山两兄弟已经完全看不来以往畏畏缩缩的庄稼汉的样子了,虽然皮肤没有很白,但也是健康的小麦色。衣着也都干净整洁。与人打交道也不会一不小心就露出怯场。
这几年算是家里的成长最快的。
等牙行的人,把他们仨请进去,热情的询问推销起来。
“几位客人,里边请,几位是打算看房还还是看铺面呀!”
“我们想找一家带院子可住人的铺面,不知道店家有什么推荐。”李大海很有目的性的直接问道。
“客人稍等,我马上就去翻找下符合您要求的铺子。”
接待的人,一看这些人这么爽快,就知道这单稳了。
麻溜的一番筛选,选出了三家铺子,第一间是在城西二巷临街的铺子。两进的院子加铺面 只要两百两。
第二间是在挨城门口的一条青石路胡同里的,也是两进的院子带铺面售价三百两。
第三间,则在城东街道六巷,两进的院子只是空间要大很多带铺面售价三百五十两。
李大海他们一听,都差不多,跟着牙行的接待人就一间间的去看。
第一间,各方面都还可以,只是周边卖的都是些红白喜事的用品,不太适合他们家开的店。
第二间,人流量多,但房屋格局看起来很奇怪,待久了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第三间是他们看得比较满意的一间,周围都是一些糕点和药铺,人也挺多。最重要的是,院子里自带着一口水井,还有一棵很大的石榴树。
整体看下来,李大海兄弟俩都对第三家铺子很满意。
敲定下来后,李大海直接找到中介人,询问店铺的卖价还能再商量点吗?
最后经过李大海和十分上道的李景辉软磨硬泡少了整整二十两。
(https://www.qkshu6.com/shu/36136/3239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