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衙门送牌匾
“秋娘子回来了,秋娘子领着咱们赵家村人打赢了山匪回来啦!”
守村的汉子一嗓子喊出去,各家各户的门齐刷刷开了,一张张或欢喜或激动的脸露了出来。尤其是那些家里有人去剿匪的,脚下步子迈的飞快,直朝着剿匪回来的队伍跑去。
等瞧见了家里人安安稳稳站在那儿,他们就扑上去哭的不能自已,哭声里全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还有些人家找了几圈都没找到自己的儿子、儿媳,心里顿时慌了起来,边哭边找江秋娘打听消息。
他们心知家里人没回来肯定是把命留在黑苍山上了,他们现在只想知道自家孩子的尸首在哪儿,他们好把人带回来安葬。
看着一群老人满是泪痕的脸,江秋娘忙开口解释:“婶子你们别误会,你家孩子没死,只是受了点儿伤不太方便挪动。老二叫了几个人,把他们留在寨子里照顾呢。你放心,这次我们去剿匪都很顺利,咱们村一个人都没死,哪怕是受了伤的,老二也能给你们救回来!”
听了这话老人们就跟吃了一粒定心丸似的,眼泪总算是止住了。
收到消息匆匆赶来的村长忙招呼众人先回家去,等过几天各家出一道菜,大家在晒谷场上好好庆贺一番!
眼见村长已经控制住了局面,江秋娘干脆做了甩手掌柜自己回家去了。等村长反应过来要找她问问话的时候,人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村长没办法,只能揪着自己的儿子反复问了当时的情形。
等听见秋娘子一个人解决了岗哨,还把匪首给抓住后,老人家长叹一声道:“我们赵家村的运道这是要来了!”
谁能想到,当初那么窝囊的老二一家竟然都忽然开了窍,硬生生把他们赵家村拉拔起来了呢?
也不知道老栓家如今有没有后悔。
赵老栓一家子会不会后悔,江秋娘丝毫不在意,她绕开激动的村人们飞快回了家里。结果老远一瞅,就见自家四个孩子整整齐齐坐在门槛上,最小的幼娘手里还提着个灯笼,似是怕他们回来看不清家的方向一般。
这一瞬间江秋娘先前被山匪们激起的凶性立刻被压了下去,她扯了把干草仔细地擦掉了刀上的血迹,这才笑着迎上了扑过来的小女儿。
“娘亲和爹爹有没有受伤?”小幼娘窝在母亲怀里,鼻子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儿。
她立刻紧张起来,忙抬头询问江秋娘。
江秋娘抬手揉着女儿的脑袋,又冲着另外三个孩子微微一笑:“放心吧,山匪都被解决了,娘亲和爹爹都没受伤,他留在山寨里救治其他受了伤的村人呢。”
得到这个答案,几个孩子都明显松了口气。
尤其是小幼娘,一双葡萄眼睛里骤然绽放出笑意,她高兴地抱住了娘亲的脖子,嚷嚷着要听娘亲讲剿匪的故事。
江秋娘领着他们往屋里走:“听故事可以,但今儿太晚了,咱们得先回去休息,等到明天娘亲再仔细跟你们说。”
在母亲温柔的声音下,小幼娘压抑许久的困意终于涌了上来。
“好,那娘亲一定不要忘记了哦。”小幼娘奶声奶气地认真叮嘱。
江秋娘也认真回答:“放心,娘一定记得!”
也许是江秋娘的声音太温柔,也许是等了一天小幼娘实在太过疲惫。第二天小幼娘难得睡了个懒觉,等到外面日头都升起来了,才被五娘叫起来去吃饭。
今儿的赵家村热闹极了,不仅因为他们靠着自己的本事打赢了那些穷凶极恶的山匪,还因为前去剿匪的人都带了些好东西回来。
不管是几两碎银子,还是一些没破洞的衣裳,亦或者是几只碗、一个水桶,对村人们来说都是不错的收获了。
那得了好东西的人家,甚至还找到了江秋娘,让她多去周边山里转几圈,再找几个匪窝出来,他们再去剿匪!
这话把江秋娘弄得哭笑不得,好在有村长帮忙把人教训几句,这才把她解救出来。
但有人高兴,自然有人不高兴。
赵老太就是那个不高兴的,不为别的,只因当时挑人去剿匪的时候,她要死要活非把自家大儿子留了下来。
赵老大也觉得他们这些扛着锄头的去跟山匪打,简直就是自己找死。但他自己要面子,不肯主动开口提,赵老太这么一闹正合他心意。
等赵家村人的队伍齐齐走出村子奔向黑苍山的时候,赵老大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暗骂“都是一群傻子”,然后转身就撺掇着家里人收拾了东西,去赵老太的娘家避一避。
一家子本以为自己的打算简直聪明的没边儿了,谁能想到今早上回来一打听,山匪竟然真的被他们给除了,这些去打匪的人还都拿了不少好东西回来。
赵老太心里酸溜溜的,刘翠云也埋怨起了丈夫。赵老大不耐烦听她们抱怨,扭头就出了家门不见踪影了。
他们家后面又是怎样的鸡飞狗跳,村人们压根儿不关心。今儿一早村长就点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跟着赵雄上山去把受了伤的村人们抬回来。
有赵老二一整夜不眠不休的照料,这十多人的性命都保住了,他还特意送了他们一人一瓶养神丹,让他们养好身体。
得知自家孩子是被赵老二救下的,几家的老人自是一番千恩万谢,后面还时常给赵家人送些零碎小东西当作谢礼。
另一边裴周连夜审完了那些还活着的山匪,果不其然,匪寨里的大当家正是刘疤子,里面的大部分匪徒都是当初跟着他一起杀了官差跑出来的犯人。
少数几个则是附近村子里的闲汉,是刘疤子为了摸清楚周边几个村子情况这才吸纳进山寨的。
查清了这些人的身份,裴周很快写好了折子,只是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只能暂且压下,等开了年再上奏。
不过朝廷那边的嘉奖下不来,县衙的嘉奖却被裴周命人大张旗鼓送到了赵家村去。
于是,腊月二十七那一天,裴周领着还没休沐的衙役们扛着他亲自写的“除暴安良”牌匾,一路敲锣打鼓来到了赵家村。
(https://www.qkshu6.com/shu/36742/48698539.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