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46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6)

第46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6)


这里就要感谢一下原主,她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永远不吃剩饭,做一顿吃一顿,所以,赵家连一块剩干粮都没有。

  这俩人想啃个窝头充饥都不行。

  小桔子也很无语,它跟宁安说:“别理他们,我给你放个电影看。”

  “好。”

  宁安一部电影没看完,赵建华就回来了,后头还跟着几个小伙伴,一进门就往屋里冲,看见正撅着屁股往灶膛里吹气的赵建国,赵建华和他的小伙伴都无语了。

  他们从外面就看见赵家屋子里冒出浓烟,还以为着火了呢,赶紧冲过来想帮忙,结果一看,就这?

  所有人都被呛的直咳嗽。

  小伙伴们退到院子里,只有赵建华没有退,捂着口鼻问道:“我三姐呢?”

  赵建兰满脸怒气,一边咳一边说:“你的好三姐不管我们,自己在屋里躺着享福呢!”

  她和大哥饿了一会,觉得心慌,只好自己动手了,结果,都二十分钟了,火还没点着呢。气死她了!

  赵建华顾不上理她,赶紧拍门:“三姐,快出来,别在里头呛着了!”

  宁安:“……”

  呛着是不可能呛着的,她屋子设了屏障,烟雾进不来。

  而且,柴火一直点不着,也是因为小桔子做了点手脚,都让它们变潮了。

  她下床往外走,一开门,差点给她熏回去!

  刺激~

  宁安赶紧封住鼻子拉着赵建华往外跑,小伙伴们也跟着一起跑,一行人跑到大门外头才停下来。

  门口已经围了不少邻居,有六十多岁的退休老头老太太,还有刚退休不久的五十来岁的大妈。还有人拎着水筲往这边赶。

  看见这群半大孩子跑出来,就问道:“怎么回事?是着火了吗?要救火吗?”

  宁安说道:“别提了,不是着火,是我哥和我姐在家里学着生火做饭呢。他们俩以前啥也没干过,就等着吃现成的,这不,一上手,就给弄成这样了。我猜是灶膛被他们堵死了,他们根本就点不着火。还浪费了一盒火柴。”

  邻居们:“……”

  真废物!

  但是既然没事了,大家就可以闲聊了。

  有个大妈说道:“你哥你姐可真行,这都快二十的人了,做个饭都能弄成这样,他们干点啥行啊?”

  宁安一脸无奈和恨铁不成钢:“他们干啥都不行。太懒了,油瓶倒了都不扶,从小到大,没扫过地没做过饭没刷过一个碗,连个裤衩子都没洗过。都是我爸妈给他们惯的!”

  在这一点上,还是要为于晓红说句好话,虽然家里人的衣服都扔给原主洗,但是裤衩子都是于晓红洗的。让女儿给她爹和大哥洗裤衩子,她还干不出来这种事。所以,她顺手就把其他人的也给洗了。只有原主,坚持自己洗。

  邻居们:“……”

  什么破孩子!

  “也是,没有你爸妈这样的,啥事都让你一个人干了,幸好还有建华能帮你一把。他们今天怎么想起来自己做饭了?”

  宁安抽空跟小桔子嘀咕:“瞧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知道赵大志和于晓红做事不公平。”

  小桔子:“眼盲心瞎的还是少,还是眼明心亮的多。”

  宁安笑着跟邻居们说道:“我爸妈这不是也意识到问题了吗?他俩这么大了,还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要是再这么下去,这俩人就要废了呀。所以,他们说,不能让他俩再这么游手好闲下去了,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妈说,我大哥19了,该说亲了,就他现在这样,人家姑娘凭什么嫁给他?还有我二姐,17了,也该说亲了,我妈都担心她嫁不出去。”

  “是这么回事。老大不小了,也该懂事了。老话说,长大成人,他们俩是长大了,但是没成人呢。”

  “可不是嘛。我爸妈这回也下定决心了,他们说,以后我们家的家务活,都交给他俩做,还不许我帮忙呢。”

  邻居们笑道:“这是应该的,让他俩好好练练。你爸妈要是想改主意,你可劝着他们点,这也是为了你哥和你姐好。这么大的人了,要是没人帮着连饭都吃不到肚子里,那也太不像话了。”

  他们还跟赵建华说:“华子,你也劝着点你爸妈,不能这么惯你大哥和二姐了。”

  赵建华:“……哎,我保证好好劝他们!”

  邻居们聊了一会,就散了。

  赵建华和他的小伙伴围着宁安,一个小男孩说道:“三姐,我们去河套子那儿玩,你去吗?”

  没等她回答,赵建华就说:“姐,去吧,这会你也回不了家,回去就得被烟熏,还不知道他俩会弄到啥时候呢。”

  宁安:“走走走。”

  这群小孩都比她小个两三岁,宁安混在他们中间,倒也不太起眼。

  河套子已经在城外了,出了城再往外走个几百米就是。

  过了河再走几百米,就是乡下了。

  这个河套,就是城里和乡下的分界线。

  河的另一边,是“知青农场”。

  其实,知青下乡工作早在1964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1964年1月16日,中央发布了《关于动员与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津市根据中央精神,选择了一些公社建立了知青农场。

  知青点的规模有大有小,集体住宿,分组劳动。大的知青点有四五百人,下设农田队、蔬菜队、窑业队等若干小分队。

  他们虽然下乡了,但是和村民并没有交集,而是知青们在一起劳动。但是,1968年领袖讲话之后,津市的这些知青农场就全部解散了,所有知青都分散到各个生产队插队落户。

  宁安站在河边,望着河套对面的低矮农场。那就是赵建国积极想下乡当知青的原因,他设想的是去对面那种知青农场,一群年轻人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想的挺好,可惜,等他下乡的时候,这些农场就无了。

  小伙伴们跟她说:“姐,你今天赶得巧。我们工具刚刚准备好,今天第一次捕鱼。”

  说着话,他们从已经开始枯黄的草丛里扯出了一个……

  “蚊帐?”

  “哈哈哈哈哈,不是蚊帐,是我们做的渔网。”

  宁安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抽了抽嘴角,说什么渔网,不就是用废弃的纱布口罩缝起来的吗?

  “你们这是用了多少口罩啊?”

  “我们捡了好久才凑够。”

  “你们自己做的?”

  “嗯嗯。我跟我妈学的,我妈用劳保口罩缝了个蚊帐。我学会了,然后我又教给了他们,我们一起缝的。”

  宁安:“……真厉害!”

  这是有多闲啊?

  小桔子哈哈笑:“他们是为了吃啊。剧情里赵建华还给原主带过烤鱼,应该就是用这个捞的吧。”


  (https://www.qkshu6.com/shu/37240/32366.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