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汉魏风骨 > 第六章 死讯(上)

第六章 死讯(上)


与曹丕在郭府门外辞别后,我便随府内侍婢入了内院。

  郭府比我想象得还要清幽宁静,陈设简易随性,院落倒还干干净净,府内仆侍不到五人,若非刚才见着门口的匾额,几乎令我不敢相信这是堂堂军师祭酒的府邸。

  两个侍婢搬了我的行囊,领我进了东偏房。

  “两位姊姊,敢问郭祭酒现在何处?”

  “先生自午后归来,便一直在堂上处理公文,也不让人打搅,只吩咐奴婢们,先安排崔姑娘歇下,待用过晚膳,自去堂上寻他。”

  我好奇地问她们:“先生身体似有微恙,还这般无止休地劳累吗?”

  婢女摊着床褥,无奈地说道:“奴婢们也没法儿,我们家先生性情如此,除了夫人,可没人能劝得动。”

  “对了,贵府夫人与小公子……怎么不曾看见?”

  “噢,他们皆在许都旧居,在姑娘来之前,一直都只有我们先生一人,夜幕也仍旧点着灯,近来愈发忙碌,四更天都不寐呢。”

  我闻言语噎,愁绪顿生,恨不得即刻便去堂上把那人揪回来吃饭休息!

  郭奉孝啊郭奉孝,为什么曹孟德如此器重你,我算想明白了,你一心只在他们曹家的江山,一点都不为自己的身体考虑。即便是现代人,也经不住你这种连打七年的仗,还熬夜处决公事的生活啊。

  如今我已经进了郭府,可以随时看照郭嘉了,至于那北征乌丸染病早殁之事,我该怎么鼓起勇气去面对?为何今日听我说出他的命数时,他好似全然不在乎?起初,他并不愿收我为徒,为何听了我的名字之后,便改了态度呢?

  这其中,定有别的事。

  婢女们退下后,我在房内来回踱步,等晚膳都凉了,我还站在窗前发呆。

  近一个时辰的冥想,我已大概组织好我的语言,于是换上素色便服,即刻便去堂上寻他。

  穿过廊道,靠近朱门,我脚步逐渐变慢,莫名的紧张感油然而生。

  今日雨中诸事,历历在目。这个郭嘉,是一个真真切切活着的人,不是前世小说里弱不禁风的风流才子,也不是我幻想中的温尔文雅的青年谋士。他身材高大,年近四十,谈吐虽也随性,到底比我想象中要多许多分威仪,不知可是岁月染了鬓霜的缘故……他时而亲和时而严肃,跟那曹操一样,似很善于从举止勘破他人心思。

  太多的疑虑与烦扰,几乎令我在门口止住了脚步。我咽了咽口水,暗自给自个儿打气,但愿接下来的我,不要在自己前世仰慕者跟前丢了颜面。

  于时夜幕降临,郭嘉正在堂上案牍前正坐着,执笔录书。书架和地板上,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竹简。这杂乱厅堂的景象,倒与简洁的室外形成鲜明对比。

  我揣着手,低着头,趋步至前,行谒见礼,朗声道:

  “清河崔氏女缨,拜见军师祭酒——”

  一礼毕,鸦雀无声。

  “崔缨入堂,问先生安——”

  二礼毕,悄寂无声。

  “徒儿崔缨,谨聆先生垂训——”

  三礼毕,仍旧无应答。

  我伏跪于地,不再抬头起身,大气也不敢喘,只静静地在堂下等候。

  也不知郭嘉览阅完几卷竹简,只听见接二连三的扔简声。我跪得双腿发麻,不禁晃动起身躯。

  “怎么?这就稳不住了吗?”郭嘉终于轻描淡写地发话了。

  我明白面前此人还想考验我的耐性,于是凝神屏气,重新端正跪好。

  正当我准备闭目养神一会儿时,忽而听见堂上高坐之人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姑娘是来自两千年后的人吧?”

  像是一声闷雷把我炸醒!

  我全身震栗,睁圆了眼睛,嘴唇微颤,缓缓扬起脖颈,警惕地朝他望去。

  案前烛影绰绰,烛光下那个中年短须男子,面不改色,仍聚精会神地提笔写字。一个抬眸,便沉着脸,从书简上端睥睨着堂下的我。

  对上他那双狐狸似的眼眸,我浑身发麻,心跳加速,于是立刻转动着眼珠,眨巴着眼皮,故作迷惑状,发出的声音却抖得连我都自己都觉着陌生:

  “先生方才……说……什么?”

  郭嘉勾了勾嘴角,拈着笔用手腕托着太阳穴,闭目小憩,依旧散漫地发话:“没有第一时间反问我如何知晓,姑娘还算有几分机警。”

  我面如土色,努力扼住疯狂的心跳,垂眉颔首,转移目光。

  “不承认么?”

  郭嘉见我不答,拂袖起身,双手背靠,徐徐走来。

  “崔缨不懂先生在说什么……”

  “你不是本朝之人!”

  郭嘉斩钉截铁地说完之后,就已经立在了我身前。

  大脑一片空白,牙齿相切的声音十分清晰,我冷漠地仰视着他,半晌后,反诘道:“先生这般问人,想来先生亦是所谓的‘别朝之人’吧?”

  郭嘉俯身凑前,浅笑着拍了拍我的左肩:“小姑娘,老实交代罢,你假扮崔琰女侄,混入司空府,有何目的?”

  我假扮?我怎么可能是假扮的呢?

  被郭嘉一问,我忽而不自信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来。

  清河崔氏家族庞大,我当年正是从“从学郑康成的叔父”判断而出自己是崔琰的侄女的啊,难道郑玄不止收了一个清河崔氏?不对不对,再怎么样清河崔府也是我童年印象中的模样……可崔琰肯定跟他兄长分家别居了,童年记忆模糊,我那时觉得府里熟悉,该不会是在梦里预见过吧?那我到底是不是历史上那个崔氏女?我不会从一开始便错了吧……

  原先冷静的我忽而被郭嘉一句话问得慌了心神,于是眼神飘忽不定,全身发抖,反而让郭嘉误会更甚了。

  再感受不到郭嘉的温和,只见他冷冷地从壁中抽出一把悬挂着的长剑,赫然凌在我左肩,吓得我张皇失措,面无血色。上一次这么举着剑,威胁我性命之人,叫曹丕。我不敢相信,我一心要想靠近的偶像,居然也这样待我。

  “听闻姑娘少时喜欢南阳诸葛,也崇敬过刘备帐下名将赵云,而今只身入曹营,只怕别有用心吧?”

  什么?什么?郭嘉一个古人,怎么会这么清楚我前世的事?等等,他说“听闻”,那他就是听别人说的,那他郭嘉就应该不是跟我一样的穿越者?

  堂内烛火通明,我神志不清,怀疑自己在梦里,面对一个对自己起了杀心的古人,我惊恐绝望,完全不知该怎么应变。

  ‘“不说么?倘若你有半分异心,对司空图谋不轨,郭某即刻便敢以妖孽之名由,当堂斩下尔之首级!”

  被骂是“妖孽”,我瞬间清醒,冷笑着,试探他道:“你们汉末之人,就这般视人命如草芥么?”

  “小姑娘,听好了:嘉不管你是何代之人,有多大本事,也不管你曾对嘉有过多大兴趣,郭某只需要表明一件事,我主曹公数十年苦心经营之基业,不许任何人破坏。妄想篡史,颠覆曹公基业,即来者不善,格杀勿论。”

  总算大概确认郭嘉不是穿越者,而是一心维护曹氏政权,且这番话,威慑之意大于杀戮之心。我咽了咽口水,惊魂未定,就像当初在红帐中一样,投出恐惧且带恨意的目光。

  “我确是一千八百多年后的客家人,我的祖先来自河洛之地。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叫崔缨!我不确定我是取代了原先的崔琰女侄,还是以旁支孤女的身份被人误认为实崔琰女侄,总之,自我来到你们这个世界,我便是清河崔家的人!”

  我跪直了身子,大声说道:“郭奉孝,你以为我从小锦衣玉食,被人训练成死士,待时机成熟,才刻意接近曹家的吗!?是我想当曹司空的养女的吗?你说我妄图颠覆曹司空的基业,却根本不知道,在历史上,我叔父和我,都将在多年后因曹司空的猜忌而死!”

  “猜忌崔琰?”郭嘉眼中闪过一丝惊诧之色,旋即复作冷漠,“那郭某更留你不得了,崔姑娘,你说是吗?”

  我又气又难受,只好颓丧地自嘲道:“缨,从未有恶意,反而想逆天改命,救你郭嘉性命,这才……费尽心力地接近你。”

  郭嘉沉默。

  “我以为,我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能一日之内让你接纳我,还收我做徒弟……没想到竟弄巧成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红了眼睛,怅惘地叹道:

  “杀了我吧,郭奉孝……崔缨从未想过,竟有一日,她……会死在,她最敬重的……军师祭酒手里。”

  良久,伴着一声冷哼,长剑被掷于地上,发出铿锵的闷声。

  郭嘉收手回袖,淡漠地走到门口,负手而立,他慨然道:

  “既是杨夙的旧人,郭某就暂且信你一回。”

  “什么!?”

  我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了,瞪大眼睛问道:“谁?先生适才说谁?”

  “杨夙,杨叔夜,杨护军。”

  “哪个杨?哪个夙?”我惊悚而起,险些摔倒。

  “胡杨之‘杨’,夙夜在公之‘夙’。”

  我震怖不已,忍着膝盖疼痛,一瘸一拐地朝郭嘉走去,抓住他的袖口,激动得声音发颤,话都说不清了:

  “真的是我的旧人杨夙么!?他……他也来了?他也在曹公帐下谋事吗?他在哪儿?就在这邺城吗?……郭先生,请您告诉我!我的朋友在哪,我现在就去找他!!”

  我渴望地仰视着郭嘉,喜不自胜,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

  可郭嘉的眼睛里只有落寞之色,没有丝毫光彩。

  “你们……最好还是不要见面。”

  “为什么?为什么?”

  此刻,郭嘉面无表情,丝毫不为所动。意识到不对劲,我渐渐退去笑意,紧张地追问道:

  “杨夙……我的朋友,他还好吗?”

  听到这儿,郭嘉眼睛竟也红肿起来,可随即他便回神,转头,怜悯似地盯着我,一句一顿地告诉我道:

  “崔姑娘,你来晚了,他……已不在人世了。”

  五雷轰顶般,心脏骤停,我彻底失去笑意,一时茫然,眼神空洞,只有睫毛轻颤,继而瞳孔紧缩。

  “晚了?什么叫做……晚了?”

  “晚了,就是死了。”

  我松开郭嘉的袖子,扼紧心口,恍恍欲倒,四顾茫茫,竟不知身处何地。我只怀疑自己在梦里与郭嘉对话,为什么这个世界告诉突然有人告诉我,我朋友‘也来了’,然后却‘没了’?

  “我刚来,我还没见到他……他怎么会……就……”

  捂着欲裂的头颅,面孔扭曲,欲哭无泪,仍是不信。我愤恨满腔,悲怆地质问郭嘉:“是谁?是谁?谁杀了他?杨夙他究竟怎么死的?”

  郭嘉淡漠地转身,折返书案前。

  “还记得今日堂上,司空当着诸臣的面,说时时因你想起,当年帐前一人吗?”

  “那个人……就是杨夙?”

  郭嘉安坐于席,双手垂膝,点了点头。

  “在嘉来曹营之前,叔夜便已是司空帐下最信任的儒将,素来随侍曹公左右。后迁护军,禁卫皇室,掌武官任选。建安五年,其参与谋逆,被腰斩弃市。”

  最信任的儒将?谋逆?腰斩弃市?

  太多信息灌入脑中,我只痛苦地感觉到一阵耳鸣。忽而想到什么,快步上前,我不甘心道:“郭先生!你既说杨夙也来这个世界了,那他决然不会死的!”

  “何以见得?”

  “杨夙是我们21世纪的高材生!他精通理工,多才多艺,人缘也好,对军政之事又有莫大的兴趣……他很聪明的啊!他……他怎么可能会反叛曹司空,做这样蠢事!?”

  “是司空亲下的命令。”

  “不可能!我的朋友他有将相之才,杨夙不可能就这么死了!郭奉孝,你骗我!!”

  我歇斯底里地怒吼着,全然失了仪态,跌坐在地,无名的恐惧又席卷遍身,我终于相信了这个事实,开始蜷缩着呜咽地哭。

  郭嘉似生恻隐之心,他缓了缓,轻声说道:“叔夜的旧人,竟是这般怯懦软弱么?”

  耳朵听不见这个时代任何古人的话语,我的心只在我那同时代的“亲人”身上。

  杨夙,杨夙……你真的不在了吗?如果连你都战胜不了这乱世命运,我活着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怎么也没想到啊,我竟不是孤身一人,原来回到这个时代的人,还有你,你比我还更早经受乱世摧残……腰斩?我怎么也不敢想象,这样的酷刑会施在你身上啊!

  “叔夜……是他的字吗?”我哽咽着问。

  “然。”

  “先生,请相信我,杨夙……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们都是从一个地方来的,他……不会死,他一定,是回家了!”我心乱如麻,想到什么便从口中说出。

  “回家?”郭嘉怅惘,“兴许吧……”

  我瘫坐在地上,一声不吭,只抹着眼泪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郭嘉扶案而起,忽然咳嗽起来,但终究很快消退,他慢慢地走近了。

  “嘉与叔夜,少时便相识,后来嘉入曹营,与其更为莫逆之交。他曾与嘉说过,他的故乡,有个叫崔缨的女子,很喜欢历史与文章,说在这‘三国世界’,最欢喜、最敬慕之人,便是我郭奉孝……”他淡淡一笑,“我那时不信,问彼女是谁,叔夜只说是他一个旧人,一个断了联络的旧人。”

  郭嘉伸臂将我从地上扶起,我颤巍巍地,不敢抬眼看他,却听他慨然叹息道:

  “崔姑娘,嘉已知你意,承蒙青睐,在此谢过……能与后世慕己者相见,知后之君子犹未忘记郭某,郭某此生无憾矣……”

  我泪眼朦胧,没想到杨夙还留给我这样一个大人情。

  于是我深情地对郭嘉说道:“郭祭酒,我来寻你,并无恶意,你可知,你阳寿将尽,就在……”

  “就在北征乌丸之后,”郭嘉抢先说出,“当年与叔夜最后一面,他与我说了。”

  “你都知道!?”我又被郭嘉惹哭了,急火攻心,哑着声音问他,“那你为何还不好好爱惜身体?仍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处理公文?你知道熬夜会使器官功能衰竭吗?你知道熬夜对你神经损伤有多大吗?你傻啊,郭奉孝!”

  “天命如此,何须多言。”

  “先生还信天命?”我气打不过一处来,“那我崔缨生来便注定要被赐死,岂不是什么都不做,直接等死好了?郭祭酒,你知道后世有多少人替你惋惜吗?你知道因为你染病早殁,多少人污蔑你是得的‘风流病’么?还附会造谣你吃五石散……先生,你知道曹军没了你会变成什么样吗?”

  “曹军没了嘉仍旧是曹公的雄师劲旅!”

  郭嘉突然打断我的话,他凄凄的目光表示他也很悲痛自己短命的事实,却根本不信什么改命的话。

  郭嘉背对着我,撑着柱子,单背着手,叹息良久,忽而俯首沉吟道:

  “姑娘,生死有命,成败在天,岂是我等凡人可改。郭某为何非要听从姑娘之言?凭姑娘是叔夜的旧人?还是凭姑娘司空养女的身份?你说你敬嘉慕嘉,嘉诚惶诚恐,恐姑娘敬慕的不过一‘天妒’虚名耳。至于生后污言,盖世说纷纭,功过任人评说,史书千载名士,岂可全得善终,嘉独何人,以堪长久?这世上,既有你崔缨这般诚心仰慕之人,自然应有不喜嘉之行事之人啊。”

  “可那些人为黑而黑,将你捧上天还要恶狠狠地摔下来。看到那些讽刺先生的话,我真的很难过……”我抚膺痛惜,“意难平啊,先生,意难平……为何自古以来,都有如此之多从众叫嚣的看客?后世网络时代踩一捧一的现象真的不会少了,我容忍不了那些随意辱骂古人的人,我替你和诸葛先生觉着委屈……”

  郭嘉回头,长叹一声,轻轻拍了拍我的头:“好孩子,不必为我感到难过,人生一世,茕茕伶仃,生前尚有不尽忧思,死后何须计较。彼时嘉已为荒冢枯骨,那些流言蜚语,哪还能听得真切呢?”

  我仰面与郭嘉对视,原本痛苦如蔓草滋长,却被他温和一笑消减了,遂哽咽着说道:

  “乱世浮沉,为臣贞良。士死知己,死得其所。独君无福,凄凄早殁。生已负时俗之讥,身死千年犹见谤。廿五年前,史海惊鸿一瞥,二字谋士,其意自若,独具风骨。与先生有关的欢笑快乐,盈满多少人的青春。我们都曾风华正茂,自在真实,希冀未来才华尽展。其实,您与我们常人多亲近。”

  郭嘉抿抿嘴,垂眉低吟:“姑娘厚爱,嘉恐承受不起,向来欢喜不长存,你说你很想见我,如今见着了,可曾有何失望呢?”

  “没有!先生!”我连忙答道,“在崔缨心里,您永远是算无遗策、贞良死节的军师祭酒,是曹公帐下第一谋士。”

  郭嘉又笑了,他侧身踱步:“姑娘高看在下了,郭某才学疏浅,不过小小一祭酒,令君与公达谋计之功勋,犹在嘉上。嘉随曹公十年有余,自问无愧于为君谋业,如此而已。”

  “是,曹公一生征伐无数,文武从者如云集,可兢兢业业、纯心纯意且与曹公心意相通之士,只有你郭奉孝一个。曹公欲以后事托付先生,先生早殁,曹公便是孤独一人了。”

  我见郭嘉略有动容,继续上前说道:“牺牲在曹公辟业大途之士有那么多,为何偏偏你郭嘉令公辗转难忘?缨料想,曹公与先生情投意合,是君臣亦是良友,先生中年夭折,何尝不让曹公深感抱负未尽、宏业难成?奉孝,你就不想跟你家曹公一起看看,这大好的河山,一统的天下吗?”

  郭嘉攥紧了拳头,隐忍着闭上了眼,良久,一滴浊泪滑落,滑过他那略有皱痕的面庞。骤然睁眼时,却见他眼中密布血丝。

  “逆天难,难呐……”他迈出沉重的步伐,咳嗽着,俯身去拾地上的竹简,“姑娘从前喜欢的诸葛先生,不也是同样‘死而后已’吗?”

  我咬着下唇:“莫提那位孔明先生了……缨同样也有负于他,对他未曾始一而终……然其在后世所受谤讥,并未比先生少……逆天是难,可事在人为。郭祭酒,天不让人活命,何不将天戳个窟窿?先生只管好生修养,将这几年奔波耗尽的心血补回,一切都会没事的。”

  “姑娘又错了,史已成定局,万万改不得。”

  “如何改不得……”

  我转念一想,悚然问道:“莫非杨夙他……”


  (https://www.qkshu6.com/shu/37768/32358.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