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方剂学是二创作品
推荐阅读:白月光失忆后,漂亮少爷被宠上天 爱情公寓:开局我被宛瑜打了 综影:从甄嬛传开始撕碎女主假面 弃官后,看我去盘国企 努力成为佛爷贴身副官的日子! 综影视之女主总是在救人 玄幻:宇宙最强体,横推荒天帝 霸道总裁之夜总的小娇妻 漂亮小团子被偏执反派宠上天 灭元1399
薛静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再次抛出一个犀利的问题:“大树呀,我还有些不明白,为啥咱们方剂课本里面,好多方子的主治病症居然有好几个,感觉乱糟糟的!”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提得相当精妙。
其实,这也曾是大树心中的疑惑。
他曾向李介宾请教过同样的问题。记得那时,李介宾先是一阵爽朗大笑,然后才慢悠悠地对大树说:“要不,你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把那些方子的功效和主治病症都整理清楚?”
大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动手,结果这一试可不得了,他瞬间就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奥秘。
只见他略作思考后,缓缓说道:“实际上啊,许多方子本身的治疗范围确实非常广泛。编写教材的老师们面对这种情况,根本没办法全面、准确地概括出来,但又不敢随意删减内容,于是只好一股脑儿全罗列在下方啦。”
听到大树给出的这个答案,薛静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显然,像她这样的大学生们尚未真正领悟到,教材虽然权威,但毕竟也是由人编写而成的,不可能毫无瑕疵,更不能将其奉为绝对的唯一标准。
在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们总是将教材视为绝对的权威。那时,我们天真地认为课本里所讲述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只要牢记并理解它们,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然而,当我们踏入大学校门后,这种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面的拓宽,我们开始意识到,曾经被奉为圭臬的教材并非毫无瑕疵。
尽管其大部分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有些观点和理论可能已经过时或者存在局限性。毕竟,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现象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在座的各位同学当中,或许有人将来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逐步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教授。
到那个时候,当他们肩负起编写教材的重任时,是否还会完全依照自己当年所学去撰写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因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即使是专家学者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一味坚持旧有的教材内容而不思进取,又怎能推动学术的进步与创新呢?
不过,不得不承认,像大树这样的回答对于在座的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确实显得有些过于超前了。
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材的依赖和信任使得大家一时间难以接受教材竟然也会存在模糊不清甚至错误之处。但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它引导我们学会质疑、探索和独立思考,从而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
大树知道他们想的什么,然后就开始举例子:“你们看看温里剂里的理中丸。”
温中祛寒、益气健脾,这是方剂学里,理中丸的功效,可以说是高度概括。
然后主治呢?
“第一个是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腹满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第二个是阳虚失血证:如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第三个是中阳不足,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
还有脾气虚寒,不能摄津病后喜唾涎沫;
还有中阳虚损,土不荣木的小儿慢惊.......”
主治啰里吧嗦一大堆,就不能用一个证型给总结一下吗?
还真不能,因为这确实不是一个证型。
那就不能删减一下吗?
抱歉,也不能,理中丸出自《伤寒论》,那是经典呀,那个编委敢乱删?
所以就只能把总结的还不错的,放前面,相对来说不怎么重要的跟零碎的,放到后面了。
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呀,就是这样一解释,好像专家们的滤镜也就没了。
啧啧,当有一天某大湿也去给上面的人当枪手编了一部分教材后,然后就什么都懂了。
看着几个同学还在沉思,然后大树继续降维打击。
“你们看,理中丸这些功效主治都是总结来的吧,那么张仲景原文又是怎么介绍理中丸功效的呢?”
对了,这个学期还学了《伤寒论选读》来着,只不过《伤寒论》条文里讲的方子,跟方剂学里面的方子,除了名字一样,其他画风都不一样。
颇有种六小龄童版孙悟空跟周星驰版至尊宝的区别一样。
大树继续装逼中,直接背诵了伤寒论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这是辨太阳病篇下的内容。
“霍乱已,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这是霍乱篇里的内容。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这是差后劳复病篇的内容。
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为什么会出现在太阳病篇呢?
很简单,整理《伤寒论》的那些古人们这样编排的嘛,经历了魏晋唐宋那么多医家的手,他按他的理解排版,你按你的理解排版,自然就不一样了。
所以从实际情况去看,太阴病的主方出现在了太阳病篇,是因为在伤寒论里,疾病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而并非独立发生的。
第一段原文描述了一种由于误治导致的下利不止的情况。
患者原本患有伤寒,但由于治疗不当(可能误用了泻下药如承气汤),导致腹泻不止和心下痞硬。
这个时候,前文说过,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和解之,对了,林动前几天就是这样用的,也不知道那个患者现在怎么样了。
(https://www.qkshu6.com/shu/39050/31873.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