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重生90:真千金手撕炮灰剧本 > 第20章 数钱的快乐

第20章 数钱的快乐


知道小虎队今年又会出专辑,杨雅静跟杨国华打听着那个香港亲戚的消息。

  “爸爸,能不能让我们那个香港的亲戚帮我在小虎队出新专辑的时候再寄一盘过来?”杨雅静抱着杨国华的手臂撒娇,“我可以付钱的!”

  “这么喜欢小虎队?还是你喜欢翻磁带收的钱?”杨国华倒也没拒绝,“好好学习,别总钻钱眼子里,我们现在也不缺钱嘛!”

  “哎呀!学校里那些功课根本就不难嘛!你看我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呢!”杨雅静眨了眨大眼睛,“而且数钱多开心是吧?”

  90年代,还没有什么刷卡之类的概念,大家都是用的现钞,收了钱就得数。

  一叠叠的,看着也很有满足感。

  因为钱赚得多了,杨家还买了一个小保险箱,把钱都放在了保险箱里,一星期才去跑一次银行存钱。

  终于放假了的时候,周鹏飞却化身了他们这生意小团伙的拉客代表。

  他也不是故意的,只是杨国华提到了一个同事家里要办婚礼,想问问周有成能不能介绍点漂亮的喜点。

  特别是上次过年周有成推荐了那个绿豆膏,包装特别好看,想问问可不可以也做一个围巾什么的。

  可是现在7月中,围巾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因为杨家菜馆没有电话,每次打电话就需要放下生意去公用电话等,也是麻烦。

  反正周鹏飞隔三差五就往杨家菜馆跑,便让他带话问问。就这样,周鹏飞才变成了传话筒。

  一听有意外生意,杨雅静可是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的!

  “周鹏飞,大热天的,送围巾合适吗?”杨雅静摇了摇头,“不是婚礼吗?应该送手绢吧?”

  “手绢?”周鹏飞不知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

  “绢侣,绢侣,当然是手绢咯!大个漂亮的花结,那就是喜结绢侣呗!”被杨雅静这么一说,好像也是有道理的。

  “这是讨口彩?”周鹏飞恍然大悟。

  “他们要多少?”杨雅静拿出纸笔开始计算。

  “说是20桌人,大概二百来份,怕是到时候来多了,想要二百四五十份左右。”周鹏飞把周有成的话复述给杨雅静听。

  “哦~那还好,不多。她们还想要那个红豆卷是吧?”杨雅静继续算着。

  “嗯,说是能不能厚一点,一盒两个,成双成对啥的。”周鹏飞比划着。

  “厚一点的话,那塑料盒就不能用了,还得我们自己做盒子。”反正周鹏飞也有经验了,杨雅静说什么,他也就听着。

  “就是可以弄咯?”

  “嗯,可以,他们什么时候要?”

  “七月二六日的婚礼,还有十来天。”

  “应该没问题,我让妈妈去联系她好朋友。”

  说做就做,其他的他们自己都能搞定,只有丝网印这块儿需要看加工厂的时间。

  很快,张艾嘉就得到了回复,这个星期五,也就是12号,加工厂只有一个小单子,可以给他们加个班。

  对方希望开价九块九,就是长长久久的意思。这一单又是两千五,还是暴利,杨雅静忽然又有了那种能数钱的快乐了。

  还有三四天,周鹏飞画着喜绢。

  还是红布,这一次杨雅静选了不太会褪色又吸水的人造棉面料。

  周鹏飞的设计里,他用一个双喜字铺满了整个手绢。而字体本身却不是实心的,而是用很多吉祥的图案纹理填充。

  这看着有些像剪纸纹样,折起来的时候看不出囍字,只道是金色印花,摊开时候,字样就赫然在目了。

  周有成将底图给对方看,果然那边十分满意。

  花样定下来了,还是一样,周鹏飞高高兴兴地拿了提成,鼓鼓的口袋里一叠十元大钞,又能买很多作画材料了。

  杨雅静将这些手绢一条条都折成玫瑰花的样子,用丝带固定在一个长方形的红色盒子上,看着还真喜气。

  在26号那天,杨国华早早就将礼盒送去了办喜酒的饭点,还亲自帮忙在每一个座位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这些礼盒。

  果然,得到礼盒的宾客对主人家赞口不绝,恭喜的话听得他们心里好是舒爽。

  这样的事儿,有一就有二,很快就在那些人耳里传开了。

  还没开学呢,周鹏飞就再一次当了传话筒。这一回,是白事。

  红白喜事那是最赚钱的行当,杨雅静绝对不会拒绝。

  周鹏飞也是放假无所事事呢,反正都是画画,能一边画画,一边赚钱,他也积极性很高。

  一个暑假,杨家进账五六千,周鹏飞荷包里也塞了五六百,这一学期的绘画材料都不缺了!开心。

  再到开学的时候,杨雅静又收到了小虎队的新专辑,刚刚告诉了李斌呢,学校又立马全知道了。

  这几个月,杨雅静算是收钱收到手酸啊!

  但这样的各种小打小闹,自从重生以来,也就只赚了几万块,远远达不到杨雅静的预期。

  这天,她又向杨国华提议了:“爸爸,咱装个电话吧?”

  “装电话干啥?”杨国华没觉得他们有装电话的必要。

  “接生意啊!”杨雅静很坦然,“红白喜事儿利润很高,有个电话,放个广告,咱就能把生意做实了呗!”

  “你这小姑娘野心不小啊!”杨国华笑了,“果然是生意人的后代!”

  “那是!爸爸妈妈会做生意,咱也得出力,青出于蓝是吧?”杨雅静自夸着。

  “还不就是为了你自己的小金库?”杨国华笑着掿愚。

  每次有这样的事儿,张艾嘉就会像第一次那样,往她的小存折里分一半的利润。

  算起来,她现在也有近两万的存款了。

  在90年代初,存款上万的,那可是能算上万元户了!她十一岁而已,就成了万元户,还都是靠自己赚的,实在是凤毛麟角了吧?

  记得上一世,初中的时候,蒋萱萱家里投资了时新的食品零售业,开起了连锁便利超市。

  若是经营不出问题,这是一个几乎不会倒闭的行业,这也使蒋萱萱家里的产业忽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所以在小学毕业之前,杨雅静也要为家里找到更好的出路,不能只靠着这个小餐馆继续过着蜗居的生活。

  更何况后来的变故,使得小餐馆越来越老旧落后,才会穷得叮当响。

  这一世,她已经开始让她们家的餐馆走上不一样的道路,希望初中以后能够顺利转型。

  是的,杨雅静想要转型。一个小餐馆,经营得再好,也是有上限的,无法与蒋萱萱比拼。


  (https://www.qkshu6.com/shu/40422/3239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