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 > 505清东陵温僖贵妃墓被盗案2

505清东陵温僖贵妃墓被盗案2


505清东陵温僖贵妃墓被盗案2还特地安排了专人站岗放风。

一旦发现有警卫或巡逻队伍靠近,便立即通知所有人迅速躲入妃园寝外的树林中,待危险解除后再继续作业。

这种高度组织化和分工明确的行动方式,无疑增加了他们盗墓成功的几率。

更为巧妙的是,梁某等人还利用树枝和杂草巧妙地掩盖了盗洞口。

这种掩盖方式不仅简单有效,而且极具迷惑性,若非近距离观察,几乎难以察觉。

因此,即便是在长达十日的挖掘过程中,他们也能够成功地避开警卫和巡逻队伍,顺利地进行盗墓活动。

然而,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月31日。

当梁某等人从地宫中盗出三十余件珍贵随葬品时,意外遭遇了守候在此的许某。

原来,许某与梁某之间有着深重的矛盾,他召集了几位友人暗中盯梢,企图在梁某得手后实施抢劫。

两伙人碰面后随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声音惊动了妃园寝的警卫。

当时,清东陵的警卫老李如常按照既定路线巡逻。

当他走到景陵妃园寝西侧时,突然发现了墙面上架设的梯子。

老李瞬间清醒,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盗墓事件,立即掏出手机准备报警。

然而,就在这时,他发现有数人持刀朝自己走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老李惊慌失措,转身逃离。

原来这两伙嚣张的盗墓团伙见到警卫,不仅不逃跑,反而持刀追赶,企图杀人灭口。

警卫见盗墓贼人数众多,只能逃回警卫室,而两伙盗墓贼则各自抢夺部分文物后迅速逃离。

天亮后,警方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勘查。

在温僖贵妃墓西侧月台下,他们发现了一处深达一米多的盗洞,周围散落着盗墓工具。

温僖贵妃墓在整个景陵妃园寝中地位崇高,盗墓贼选择此处下手,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和深思熟虑的。

经过进一步的勘查,警方发现盗墓贼还利用了附近农业灌溉电力为陵寝供电。

外裹棉被以减少电动机械噪音,每晚还将挖掘出的碎石渣土运走,以确保白天不被察觉。

面对如此猖獗的盗墓行为,遵化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的指导下,将此案列为重点案件全力侦办。

他们调集了精干警力,展开了紧密的侦查工作。

仅用七天时间,便成功抓获了盗墓团伙中的八名成员,并追回了所有被盗文物。

这一迅速而有力的行动,不仅展示了警方的高效和专业,也给了那些企图破坏文物、侵害国家利益的犯罪分子以严厉的打击和警示。

因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梁某、许某在内的8名盗墓团伙全部受到严惩。

同时负责妃园寝警卫工作的高某和赵某甲,也因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

负责景陵管理区的区长和清东陵保卫科科长,也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尽管清东陵的盗墓案件已经告破,涉案人员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然而,对于这一事件背后所暴露出的管理漏洞与疏忽,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剖析,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根据盗墓团伙的供述,他们在长达十天的时间里,竟然能够连续盗挖温僖贵妃墓而不被察觉。

这一惊人的事实,不仅揭示出盗墓者的狡猾与缜密,更凸显出陵区巡逻工作的严重疏忽。

按照清东陵的管理规定,康熙景陵妃园寝管理区本应有两位巡逻警卫,他们需交替执勤,确保24小时无间断巡逻。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某和赵某甲两位警卫却态度懒散,夜间巡查更是敷衍了事。

往往只需十分钟就能走完所有巡查点,甚至从未使用手电筒查看园内情况。

这种工作态度上的疏忽,直接导致了盗墓行为的得逞。

清东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警卫们却未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无疑是对文物安全的极大威胁。

除了工作态度问题外,清东陵在安保力量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与明十三陵有武警驻守不同,清东陵只能依靠自身的安保力量。

由于正式编制数量有限,临时工又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

因此在被盗之前,清东陵的警卫人数也不过三四十人。

这样的安保力量,显然难以应对日益猖獗的盗墓行为。

此外,清东陵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正式工与临时工的待遇差异极大,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在这种艰苦的地方工作。

而提高待遇又容易引来依靠关系而非能力上岗的情况,这使得清东陵的安保工作陷入了困境。

在案件发生后,遵化市与唐山市委共同理顺了清东陵的管理体制,明确了管理责任。

遵化市选拔了32名干部充实到文物保护岗位,并辞退了93名临时工作人员。

这一举措无疑为清东陵的安保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针对安防设施不足的问题,遵化市为15座陵寝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照明灯,大大提高了监控覆盖面和夜间巡查的安全性。

此外,为解决警卫力量薄弱的问题,遵化市将专职警卫扩充至200人,并在周边村落建立了26支巡逻小队,形成了严密的安防网络。

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是对清东陵管理漏洞的及时修补,更是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负责。

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确保清东陵的安全和稳定,为后人留下更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https://www.qkshu6.com/shu/41410/3190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