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庶女发癫日常 > 第374章 关雎苑

第374章 关雎苑


槐花巷,谢家。

施窈换上百花不落地百褶裙,坐下让丫鬟们梳妆。

这些丫鬟,是她自个儿从国公府外面买的,之前一直放在阿娘的宅子里,由阿娘帮忙调教。

昨儿才调去她身边,跟着她陪嫁到谢家来。

防的就是施家收买。

不多时,谢二太太姜氏身边的左嬷嬷来了,先向施窈福礼问安。

施窈连忙起身还了半礼,眉间透出几分羞涩,笑道:“嬷嬷别来无恙。”

她与这左嬷嬷见过几面,印象深刻,是因“左”这个姓氏不常见。

左嬷嬷愣了下,不料想施窈这位千金小姐会向自己还礼,面上的笑越发真诚,忙扶了施窈的胳膊,喜气洋洋问:

“三奶奶昨夜睡得可安稳?”

听到“三奶奶”三个字,施窈脑子里第一反应,跳出的是三嫂子陶籽怡的脸,随后才记起,自己如今就是“三奶奶”。

她暗道:晦气!

新婚第二天,便记起了施明桢那张狐狸脸,真晦气!

施窈面色如常,答道:“还成。”

实则睡得不大安稳。

毕竟一个人独睡两辈子,身边乍然多躺个人,还是个男人,怎么可能睡得安稳?

也就累了一天,精神、身体极为疲惫,谢既白又应了她提出的所有新婚要求,出于对他的信任,到后半夜,方累极而眠。

左嬷嬷细细观察施窈的脸色,见她眼里藏不住瞌睡,微微笑了笑,又寒暄几句,便拨开帐幔,去床上收喜帕。

房间里丫鬟仆妇们忙忙碌碌,各有各的活计,施窈也没多管,坐回梳妆镜前,任由丫鬟们为她佩戴首饰。

而帐幔后面,左嬷嬷看见白绫喜帕放在床头的案几上,上面干干净净,不由怔了怔,旋即,神色惊恐。

脑子里只一个念头:完了!完了!

谢既白从净房洗漱出来,正要寻压在枕头下的香囊,一抬头对上左嬷嬷惊恐的视线,见她颤抖着双手捧着一张喜帕,恍然大悟,忙解释道:

“三奶奶尚未及笄,过了及笄礼,再,再……咳,我们商量好的,嬷嬷告诉太太一声,不着急。”

可怜的老嬷嬷从快晕倒的状态里,骤然满血复活,吭哧吭哧喘了两口气,笑道:

“三爷应早些与老奴说的。这是应当的,女子过了及笄,身子骨长好了,更好些。”

两人打哑谜似的各自说完,老嬷嬷便将帕子留下,又向施窈福礼,这才告退。

施窈懵了一阵。

然后,她默默感谢含蓄却勤劳的同胞们。

因为他们的勤劳,大兴朝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人口繁茂,据朝廷统计,超过了一亿!

因此,朝廷对繁衍人口不是那么迫切,规定女子十六及笄。

律法上,女子十六周岁之后方可成亲。

不过,百姓们更想早些繁衍子嗣,大部分女子十五六就嫁了,民间也有十三四岁就嫁了的,更落后的地方,十二三岁嫁人的也有。

昨夜,太夫人为警醒她,早婚早育的危害,特意讲了些落后地区,十二三岁女孩嫁人生子的惨状。

施窈昨晚原封不动,将原话一字不落地转述给谢既白听。

谢既白欣然赞同,说等她过了及笄礼,再行洞房之礼。

二人约法三章时,各盖各的薄被,平平整整,规规矩矩躺着,被子中间隔着楚河汉界。

梳洗妆扮完,小夫妻俩并肩向主院去。

出了院子,施窈回头一瞧,院子的牌匾上写的是“关雎苑”,与她在国公府住的院子名字只有一字之差。

院子门口挖了一口荷塘,熹微的晨光里,两对鸳鸯躲在岸边重重叠叠的莲叶下,正交颈好眠。

谢既白轻咳一声,掩下不自在,与她解释:“院名是亲家大嫂子建议的。”

施窈惊讶:“我大嫂?”

“是。”谢既白微微笑了笑,“我想着,与你名字相合,便用了。你若不喜欢,可换个喜欢的,我叫人去打。”

他个子高,步子大,一步顶施窈一步半,才出院子,便走到施窈前面去了。

察觉到不妥,忙停顿下来,之后放慢步子,与施窈慢慢走着。

施窈挑了挑眉,伸出手,轻轻挽住他的手臂。

谢既白身形一僵,耳根渐渐红了,不敢看她,只去瞅莲叶下面的鸳鸯,但悄悄把手臂放低了些,方便施窈更轻松地挽住。

施窈暗笑,夫妻是从肢体接触开始的,然后一本正经找借口:“昨儿着实累着了,借你的力气使一使。牌匾不用换,谈不上多喜欢,习惯而已。”

不喜欢这个院名,她在国公府就嚷嚷着换了。

她可不是委屈自己的人。

前面是另一座院子,谢既白指了指道:“那是大哥大嫂的院子,他们不常来京城,院子常年空置,只有三五个婆子日常打扫,上个月初十,兄嫂来京,特地来祝贺我们成婚……”

一路走过去,谢既白一一介绍,哪一房的院子,哪一处景致叫什么名字。

直至来到谢家主院,善怀堂。

谢家人整整齐齐,全部在座,翘首以盼。

施窈忽然有些紧张,反应慢半拍,方才记起自己和谢既白的姿势,忙松开手。

谢二老爷谢见微捋着胡须,越看儿子的脸,笑容越满意。

谢既白力持镇定。

二人双双跪在蒲团上,磕头敬茶。

“公爹请吃茶。”

“婆母请吃茶。”

二太太姜氏忙不迭接了茶,又忙不迭扶起施窈,生怕晚一秒委屈了她,压根不敢说立规矩的话,也没提子嗣的事,赏了一套红宝石头面,只道:

“能娶到你,是我们家的福气。”

施窈看出来了,这位婆婆确实有些社恐。

她冲姜氏甜甜地笑了笑,从丫鬟手里接过来一双鞋、两朵绒花:“儿媳才学疏漏,为公爹做了一双鞋,为婆母做了两朵绒花,请公爹婆母笑纳。”

姜氏命左嬷嬷接了,满口是:“媳妇有心了,有心了。这绒花瞧着精巧别致,颇费了功夫吧?”

施窈腼腆道:“跟着书上学的,不过费些时间罢了。”

接下来,施窈又拜见谢家大老爷谢见贤、大太太薛氏,谢既白的大堂兄谢星朗、大堂嫂卫氏,二堂兄谢瑾瑜,以及已出嫁的大堂姐谢庭芜夫妻,姐姐谢青黛,堂妹谢素馨。

除了年事已高的谢老爷子,谢家人全部在座。


  (https://www.qkshu6.com/shu/44630/32038.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