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幸运来临:彩票中了五千万 > 第283章 姑家许诺

第283章 姑家许诺


(再来一章)

吴庄。

大姑家热热闹闹忙了两个多小时。

在华夏传统婚姻中,聘礼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它不仅是男女双方结合的象征,更体现了家庭的责任、地位与文化价值。

相亲之后,男女双方往往需要履行一系列的订婚手续,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过礼”。

这一过程的细节虽因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各异,但其核心思想却始终如一,即通过聘礼的赠送与接受,确立婚姻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两家人在中间人的牵线搭桥下商量了一下表姐吴玉颖的婚事,包括了男方的彩礼、礼金、结婚日期等一些细节。

王可他们小辈就坐着听就行了,各种习俗避讳啥的说法都是长辈们在定。

中午。

王可和王欣兄妹在大姑家吃了一个午饭。

中午吃过饭,还得给人家男方回礼。

什么猪留半扇,鸡、羊、红鲤鱼等留多少多少……

聘礼作为男方在女方答应婚事后赠送的定婚财物,通常被称为聘币、聘财。

送聘礼的仪式往往被视为订婚的正式标志,女方一旦接受这笔礼物,即使没有书面婚约,社会上也普遍认同婚事已成定局。

所以,有了今天的见面,表姐这亲事就算定下了。

后面的流程就是过门正式结婚了。

……

下午忙完,人都走了。

王可在大姑家待一会也准备回去了。

今天表姐见面,不算过礼,男方家里礼金给十万块钱,还有五金,包括金耳环、金手镯、金项链、金戒指和金吊坠……

这已经非常有面子了。

不过,按照大姑和姑父的意思。

他们是干不出来像老二那样的,拿闺女的彩礼补贴儿子。

所以,男方给的十万礼金,到时候全部让表姐作为嫁妆都带回去,正好能减轻一点女儿女婿贷款买房的压力。

从这点来说。

大姑一家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也很难得,对于儿子女儿都一视同仁,没有偏心表弟吴以敏。

王可对此也是感到非常钦佩。

其实,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压榨女儿补贴儿子。

其中二伯一家就有点过分。

大姑和姑父口中的“老二”就是王可的二伯。

之前堂姐王欢的婚事就有点波折,一开始要的彩礼高。

后来还是堂姐的态度比较坚持,就是相中了现在的堂姐夫,俩人就是看对了眼。

拖了一年,男方家只同意再加两万,又经人说和,二伯才勉强同意这桩婚姻。

这些事,王可还是后来听自己老妈说的,堂姐王欢当时结婚的嫁妆非常寒酸,十几万的彩礼也是一点没回。

这种情况,直接把堂姐的婆家都气得够呛,暗里表示和这种人做亲家真是不幸,以后不能和这种人打交道。

幸好堂姐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反而比较争气贤惠,公婆也比较喜欢她。

嫁过去之后,把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前几个月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重男轻女,在有些封建的人看来也无可厚非吧。

毕竟儿子是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

谚语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不过,就王可来看,他觉得儿子女儿都一样,都是亲生的,没有什么厚此薄彼。

……

后面姑父还调侃了一下自己儿子。

“小敏,最后家里的东西都还是你的,你姐也没有拿走一点,我和你妈挣的钱也都是你的,也没有给你姐一点。”

“所以,礼金是人家娶你姐给的,还是得让你姐自己拿着,我和你妈也不能太偏心,你如果要想,你自己和你姐商量一下吧。”

表弟吴以敏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

“你们都把钱当嫁妆了,让我要,我可开不了这个口,回来我结婚钱不够了,还是找她借点吧!”

一家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哈哈哈……”

随后又说了起了表弟吴以敏的事。

老表比王可小三岁,过了年22岁,高中没上完就辍学不上了。

然后就出去打工,经历和王可的发小王文迪差不多。

没成年就跟着姑父干工地,干了一阵干不下去。

后面姑父托亲戚让他在饭店当学徒,学了三四年厨艺,后来也出师了。

手上学了一门手艺就出来干,目前在东苏省彭城市一家饭店干了一年多了。

不过年纪也不算小了,在农村早下学的,一般都结婚很早。

基本上20岁左右,家里人就会操办着相亲过礼结婚,第二年孩子就出来了。

甚至还有更早的,法定年纪不够,先办婚礼后领结婚证,或者直接托人改身份证年龄。

这样一算。

老表吴以敏的年龄确实该结婚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姑家上年重建房子的主要原因,相亲结婚,家里条件不能差了。

有房有车有存款都是很多女方要求的。

农村也比较在意这些东西。

这时。

大姑夫又开口玩笑道:“你还惦记你姐的那点嫁妆,这不你王可老表在这吗。”

“我和你妈没钱给你掏彩礼,你找你老表借点,你还怕你老表不借给你吗。”

“不行,让你妈领着你去。”

没等表弟开口。

王可赶紧摆了摆手,笑着回应道。

“哈哈,那不会,那不会,也用不着我姑找我,到时候结婚缺钱了,直接让老表给我打电话就行。”

“结婚用钱,这可是头等大事,不能因为彩礼钱耽误了,缺多少到时候给我打电话,我给你转账。”

姑父对着儿子说道:“小敏,刚才你哥说的话,你听见没有,回来别找我和你妈给你筹钱。”

老表吴以敏红着脸应了一声,示意自己知道了。

大姑听到之后,则满脸笑容的说道:

“呵呵,还得是你们亲老表啊,现在咱这一大家子,就属小可你混得最好了。”

“看来上了大学就是不一样,你看看你弟,不好好学习,高中没上完就回去打工,一天天累死累活挣不了几个钱。”

“以后就指望你们老表之间帮一帮了。”

王可闻言笑着回应道:“呵呵,大姑,这个你放一万个心,我老表真有啥困难,只要给我说了,能帮的我肯定帮。”

大姑听了更开心了,表示道:“嗯,大姑肯定信你的,哈哈……”

姑父也表示道:“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还得是你们兄弟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

……

两个长辈你一言我一语的和王可交流。

其实,在大姑和姑父一开口的时候。

王可也就明白两人话里的意思了,也知道他们想要干啥。

无非是为了老表吴以敏,也是煞费苦心了。

所以,王可也是开口许了诺。

后面,他也能看出来大姑和姑父心情更好了,笑容灿烂,满是欣慰。

随后又问起来王欣的情况。

得知她的学习成绩不错,中考还准备考一中,更是连连夸奖、鼓励。

王可又坐了一会,看着没啥事了。

他也提出了告辞。

…………


  (https://www.qkshu6.com/shu/46064/32129.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